导读:本文包含了工业行业绩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技术溢出,非期望产出,碳排放绩效,Tobit模型
工业行业绩效论文文献综述
高大伟,聂海松[1](2019)在《中日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BM模型测算了2008—2016年中国31个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绩效,在构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Tobit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研究了中日进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同时考虑行业异质性,将工业行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日之间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和出口贸易技术效应都会提高中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绩效水平;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大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其中,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轻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不显着,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重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有显着的提升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2期)
丁明磊,李宇翔,赵荣钦,张战平,侯丽朋[2](2019)在《面向配额分配模拟的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以郑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研究,对于落实碳减排承诺、完善碳交易体制、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郑州市2013年181家工业企业的基础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综合绩效指标体系和配额分配模型,开展不同行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和配额分配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分布极不均衡且与碳排放总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关联类型不尽相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碳排放强度最高(5.4115 t/万元),烟草制品业的碳排放强度最低(0.0046 t/万元)。(2)不同行业单位用地碳排放量、单位劳动力碳排放量差异较大。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单位用地碳排放及单位劳动力碳排放明显高于其他行业。(3)碳排放综合绩效表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碳排放绩效最低,汽车制造业的碳排放绩效最高。(4)不同行业因综合绩效的差异获得与基准年碳排放不同增减比例的配额,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获得的配额最多,化学纤维制造业获得的配额最少。通过碳配额分配模拟,郑州市整体减排18.206万t,减排比例为5.56%。(5)建议完善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并试点实施以碳排放综合绩效评价为基础的行业配额分配,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碳减排的协同。(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郑飞[3](2019)在《产业生命周期、市场集中与经济绩效——基于中国493个工业子行业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市场集中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隐含对产业生命周期不变的假设。利用中国2004年、2008年和2013年经济普查的面板数据,基于增长率产业分类法测算493个子行业的产业生命周期,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将产业生命周期这一重要变量纳入分析框架,揭示出在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市场集中度对绩效的影响及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在产业发展的形成期和成长期,扩大产业规模对绩效的影响并不大,而当产业步入稳定期和衰退期时,适当扩大产业规模才能有效提升产业的绩效;产业生命周期不仅直接影响产业的绩效,而且还会对市场集中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起到显着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经纬》期刊2019年03期)
王超,周莎莎,蒋萍[4](2018)在《工业行业环境绿色生产绩效测算研究——基于全局GML指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非参数全局GML指数模型,将工业行业分为处理组和控制组,测算2003-2015年中国38个工业行业绿色生产绩效。实证结果显示:首先,处理组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在2015年出现了技术退步现象;第二,控制组的绿色生产绩效的技术退步现象较为严重的行业是烟草制品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第叁,处理组行业技术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07年技术效率达到最高峰,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增趋势,而控制组行业在2013年与2015年期间,技术效率的变化下降较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赵昌文,李兵,李涛,项安波[5](2018)在《改革、垄断、行业周期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1998—2007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需要从已经发生的改革中寻求经验。1998—2007年,中国的国有企业绩效大幅改善,其原因何在?改革、垄断和行业周期哪一个因素的影响更大?本文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因素分解来分析其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改革的确提升了国有企业绩效,与此同时,垄断和国有企业所处行业的景气周期带来的水涨船高效应也不能否认。进一步的因素分解显示,就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而言,行业周期的影响最大,占44.45%,垄断次之,占7%,改革最次,占6.80%;就国有企业效益而言,改革的影响最大,占19.87%,行业周期次之,占18.85%,垄断最次,占4.21%。本文根据这些发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学》期刊2018年02期)
黄敏清,何斌[6](2018)在《全力打造“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一文中研究指出1月绩效能耗考核在股份公司同类企业排名第一,2月排名第二,连续3年被石油化工联合会评为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能耗产品“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原油加工),综合能耗、单项能耗持续领跑国内同类企业。近年来,广州石化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8-03-27)
李文斐[7](2017)在《上市公司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并购绩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购是A股上市公司改善业绩常用工具,特别在证监会不断推进退市制度的背景下,一大批自身主业经营不佳的上市公司逐渐尝试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改善自身业绩。同时,部分上市公司自身业绩不错,也在努力通过外延并购扩展双主业。工业机器人(也可称为工业自动化)行业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规划后,迅速成为A股并购青睐对象。根据不完成统计,2014年至今A股已完成多起工业机器人并购,如黄河旋风(600172.SH)、华昌达(300278.SZ)、楚天科技(300358.SZ)、劲胜精密(300083.SZ)等。但上市公司对工业机器人标的资产的收购,对于其自身业绩是否能有真正贡献,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能够更好的帮助和指导上市公司对工业机器人标的收购。本文首先明确了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进一步挖掘分析了上市公司并购的概念、动机以及相关理论。然后,为了方便对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认识,着重介绍了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概况、产业链上下游分析、政策环境、推进及制约发展的因素等。接着对我国2010-2015年发生的针对工业机器人领域的93起并购案例进行统计及检验分析,试图寻找工业机器人领域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收益以及经营绩效是否有显着影响。经过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并购会使得相关上市公司在并购披露前后3日获得不少于1.4%的超额收益,通过进一步回归发现,超额收益与收购标的股权比例正相关与上市公司收购前的收入增速负相关。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方面,长期来看,机器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有显着改善,具体体现在并购后一年的毛利率以及营收增速显着好于并购当年以及并购前一年。并购后一年的净利润增速显着好于并购当年以及并购前一年。从回归结果来看,毛利率、营收增速的改善无法用相关自变量进行解释,就收入增速的改善来看,其与收购相对规模正相关,与并购标的股权比例负相关。本文对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并购概况统计研究,主要采用财务指标分析,对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并购事件进行超额收益以及经营绩效分析研究,希望能为国内后续工业机器人标的资产并购提供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11-16)
孟鹏[8](2016)在《以问题为导向 做好改进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讯 (孟鹏)11月8日,由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行业卷烟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行业设备管理当前主要工作,结合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精益管理相关要求,对卷烟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交流讨(本文来源于《东方烟草报》期刊2016-11-26)
史元,薛海涛[9](2016)在《工业行业环境成本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环境成本认识的逐步加深,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不仅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此,文章以我国工业行业2005—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发现工业行业环境成本对财务绩效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工业行业先期环境成本支出会对财务绩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6年20期)
刘宁杰,李昕[10](2016)在《工业行业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以南宁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2012年南宁市在机械行业的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投入与科技成果产出等相关数据,以层次分析法将分析项目层次化与条理化,再利用模糊分析法构建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体系,对南宁市在机械领域上的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6年21期)
工业行业绩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展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研究,对于落实碳减排承诺、完善碳交易体制、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郑州市2013年181家工业企业的基础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综合绩效指标体系和配额分配模型,开展不同行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和配额分配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分布极不均衡且与碳排放总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关联类型不尽相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碳排放强度最高(5.4115 t/万元),烟草制品业的碳排放强度最低(0.0046 t/万元)。(2)不同行业单位用地碳排放量、单位劳动力碳排放量差异较大。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单位用地碳排放及单位劳动力碳排放明显高于其他行业。(3)碳排放综合绩效表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碳排放绩效最低,汽车制造业的碳排放绩效最高。(4)不同行业因综合绩效的差异获得与基准年碳排放不同增减比例的配额,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获得的配额最多,化学纤维制造业获得的配额最少。通过碳配额分配模拟,郑州市整体减排18.206万t,减排比例为5.56%。(5)建议完善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并试点实施以碳排放综合绩效评价为基础的行业配额分配,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碳减排的协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业行业绩效论文参考文献
[1].高大伟,聂海松.中日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9
[2].丁明磊,李宇翔,赵荣钦,张战平,侯丽朋.面向配额分配模拟的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以郑州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
[3].郑飞.产业生命周期、市场集中与经济绩效——基于中国493个工业子行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9
[4].王超,周莎莎,蒋萍.工业行业环境绿色生产绩效测算研究——基于全局GML指数方法[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5].赵昌文,李兵,李涛,项安波.改革、垄断、行业周期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1998—2007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金融学.2018
[6].黄敏清,何斌.全力打造“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N].中国石化报.2018
[7].李文斐.上市公司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并购绩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
[8].孟鹏.以问题为导向做好改进完善[N].东方烟草报.2016
[9].史元,薛海涛.工业行业环境成本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6
[10].刘宁杰,李昕.工业行业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以南宁市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