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发病论文-谭丽,秦腾腾

温病发病论文-谭丽,秦腾腾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病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带状疱疹,春温,发病机制

温病发病论文文献综述

谭丽,秦腾腾[1](2017)在《从温病的角度探讨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带状疱疹春季多发的特点及其临床表现,临床上从温病中的"春温"进行论治。根据"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理论,提出"肾精不足"为带状疱疹的发病基础,"正虚伏邪,外感风湿热"为直接发病机理,"后天养生失摄"为发病诱因。明确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并提出冬季常晒太阳的养生方法,为临床防治带状疱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7年12期)

刘景源,王庆侠[2](2017)在《温病泛论 温病的发病、病机与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界存在着风热、暑热、湿热、燥热、伏寒化温、温毒、疠气等温病的致病因素。但这些病因是否引起发病?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为什么有人发病,而又有人不发病?温病发病的机制如何?温病的种类有哪些?对这些病种如何划分更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本文谨就这些温病学的基本知(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7-05-29)

潘哲,韦艾凌,李鹏程,唐秋媛[3](2014)在《温病理论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肝性脑病属于中医学"厥证"、"闭证"等范畴。从温病理论分析和探讨肝性脑病的病因和病机,认为该病发生多由湿热疫毒侵犯肝脏,肝失条达,母病及子,毒陷心包所致;由此指导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并为今后的防治肝性脑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4年12期)

陈绩锐,胡小利,艾军,马丽[4](2014)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温病篇”发病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我国近代发现的3种《伤寒论》古本之一,虽对其真伪难辨,褒贬不一,然有不少医家持肯定观点。通过对书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理解,探析认识书中"温病篇"中发病相关内容,加深对该篇的学习和认识。(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4年01期)

李雅[5](2013)在《浅谈明清医家认识温病病因与发病时的比较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明清温病学家的专着中进行分析,发现明清医家认识和阐述温病病因与发病理论时,大量使用了相同点比较法、相异点比较法和同异综合比较法。比较法是认识温病理论不可或缺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3年11期)

艾碧琛,赵国荣[6](2010)在《类比法在形成温病病因与发病理论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思维方法的角度促进温病学的学习和发展,整理了明清时期有关温病学病因与发病理论的文献,发现类比法在温病学病因与发病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极强的认识功能,这有效的帮助温病学脱离伤寒体系而自成一系。(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0年02期)

徐文平,马斯风[7](2008)在《浅议小儿湿温病的发病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于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临床以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着为主要特点。小儿罹患湿温,因其自身生理病理有异于成人,故临床中与成人患病有不同之处,兹分述如下。(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期刊2008年04期)

张义敏[8](2008)在《大肠腑气不畅在温病发病中的理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通过对文献挖掘及深层次分析,以大肠的生理病理为切入点,系统探讨了温病发病与大肠的相关性。认为大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传导糟粕的脏腑,而在内容上有其更丰富的内涵,在温病的发病中凸显其地位和临床价值。大肠腑与人体气机的运行密切相关。五脏之浊赖其传导,腑气畅则脾升胃降、肺主治节、肝能疏泄。温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虽由上受,但终归阳明。热毒炽盛,阳热郁结,阴伤津亏,大肠腑气不畅,邪无出路,始上焦,终下焦。然大肠腑气不通,传导失常,又会影响全身气机的正常运行,既可使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又易招致温邪侵袭人体,导致温病发生,可见大肠腑气通畅与否在温病发病过程中至关重要。通畅肠腑,顿挫热势,荡涤胃肠,调整气机,给邪出路,则腑通脏和,邪去正安。通畅大肠腑气之法,还应与其它治法如宣肺、开窍、扶正、活血等法灵活配伍运用,方能彰显通腑之功。(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4-10)

周晓平[9](2007)在《气象环境对温病发病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特有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分布,形成了独有的风、温、暑、湿、燥、寒季节性气候韵律。地理气候环境影响疾病发生及体质形成,在我国古代医籍中不乏相关论述。地理、气候、生态、产出、乃至人类的饮食、体质、疾病与证治各有异同,然而与其自身的环境系统是一致的。现代医学研究亦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基因组学等角度印证了这一思想。气候环境的差异影响疾病的病种分布与流行,对外感热病病程及其转归的影响不但是古代医家认识病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形成温病治法方论的重要基础。大多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都隶属于温病范畴,而众所周知,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主要是由气候和环境因素决定的。现代由于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气候异常变化,使得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出现新的态势。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频现的暖冬气候不但降低了机体适应气候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微生物及其媒介越冬,易于形成雾日影响污染物扩散,使经由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发病增加。而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海洋温度变化,引起大气环流异常,一方面致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使疫源易于扩散,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与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各种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相关;另一方面,致空气微生物菌相变化,生物媒介及其病原体生长异常,甚则变异,使新的传染病(如SARS、人禽流感等)层出不穷。应该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中医学的外感病因学说。不同医家对病因的认识是受到医家所居、所见、所识、所感及当时的社会认识水平所限的。六淫说是中医病因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形成源于对气候环境的认识。在中医病因认识发展过程中,“六淫”学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六淫病因包括气候环境因素和物质性病因,其内涵包括叁层含义:一是季节性的环境致病因素,二是病原性生物的致病因素,叁是审证求因后的病因概括。正常或异常气候皆可影响人体健康,是六淫或六气为病的气象学基础,极端气象条件是六淫“过则为灾”致病的本质,主要气象因子的直接刺激作用是“六淫”为病的生理病理学基础之一,“积渐、浸淫”是六淫为病的主要作用方式,而“非时之气为病”则是气候异常致病的经验总结。温病病因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对气象环境因素所致外感热病认识的发展,自《内经》始提出外感热病病因是“冬伤于寒”,即感寒伏邪说,后世有六淫化火论,时气与戾气说,直到吴又可提出杂气论,才将物质性病因从六淫病因中剥离出来,使外感病因明确为气候因素与物质性病因。自然界的“清气”是维持后天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由于现代工业发展,环境恶化,颗粒物及微生物气溶胶,大气中新增的气态污染物、环境电离辐射等使“温邪”为病不容忽视。“臭毒”是我国传统医学对环境污染致病的最初认识,古称“秽浊”、“龌龊”,现包括生物腐败物和气态污染物。“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实质与空气感染有关,其中颗粒物是空气感染的主要载体,微生物气溶胶是“温邪”传播的主要形式。其中急性放射损伤临床表现出具有伏气温病里热外发的典型特征,但病因确属外感,而且发病急骤,营血分见证快,故归之于“疠气”病因范畴。中医学对气象条件与疾病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①气象环境的病因作用,②疾病的季节倾向,③气候及天气变化对人体疾病发生及其病程尤其是临床表现的影响。温病的发生因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故有“时病”之称。由于四时主气不同,所形成的温邪各有特性,致人发病也有各自特点。气候环境因素影响温邪作用于疾病发生的各个环节,如感邪途径,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与传播以及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等。气候环境因素不仅直接影响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使机体对疾病的感受性有所变化,形成人体的节律性效应;同时也影响人体的病理过程,使疾病的发生与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时令特征;对温病的病种分布、临床症候及其传变、预后也有一定影响。温病学说是我国传统医学对感染性疾病认识与防治的经验积累,强调疾病的时令性,重视季节性气象因子对疾病发生及病情机转的影响。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叁焦辨证的创立就是对感染性疾病证治的科学概括。四时温病理论亦为气候环境因素诱发感染性疾病提供了辨证论治的临床依据。对感染性疾病发生的时气节律及其内在关联性进行探析,是应用四时温病学说进行防治的基础。温病学理论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已日臻成熟,并已形成系统的治法方论。天地人叁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病邪的发生和消长,尤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与气候环境因素有关的疾病,凡是在病程中出现“热”、“瘀”等病理环节或动血、生风、阴液损伤等病理征象的,都可参照温病治法进行治疗。可见,应用四时温病学说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肿瘤、环境“毒”致病,既是对“知时论证”的继承与发扬,也是我国传统气象医学今后研究的重点。气候环境对古今疫病的流行影响作用不同,气候异常或者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饥荒、战乱,是古代催生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现代人类抗灾减灾能力提高,气候因素的影响不再是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而退行性疾病,人为因素带来的新疾病,是现代疾病模式的主力军。古往今来,气候、环境不断变迁,从而使温病流行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明确气候环境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不仅是四时温病防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的应对新传染病的层出不穷,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加强不同层次的合作交流尤为必要,气候的任何变化都将对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应当深入探讨应用气候学、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温病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调查温度、海面升高、其他气候因素与病原相关的生态学联系,推动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6-01)

马伟明[10](2003)在《浅谈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和发病的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对自《内经》到《温热论》时期温热病的病因和发病的认识进行了总结。此由最初的以“伤寒”总称各种热病,逐步发展至“外感六淫化火说”、“非时之气,戾气说”、“伏邪之说”、“新感学说”,至清代产生了“温热毒邪学说”,从病因和发病上根本区别了温病与伤寒,同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叁焦辨证等理论,形成了《温热论》。(本文来源于《甘肃中医》期刊2003年05期)

温病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然界存在着风热、暑热、湿热、燥热、伏寒化温、温毒、疠气等温病的致病因素。但这些病因是否引起发病?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为什么有人发病,而又有人不发病?温病发病的机制如何?温病的种类有哪些?对这些病种如何划分更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本文谨就这些温病学的基本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病发病论文参考文献

[1].谭丽,秦腾腾.从温病的角度探讨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J].人人健康.2017

[2].刘景源,王庆侠.温病泛论温病的发病、病机与分类[N].中国中医药报.2017

[3].潘哲,韦艾凌,李鹏程,唐秋媛.温病理论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应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

[4].陈绩锐,胡小利,艾军,马丽.《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温病篇”发病浅析[J].西部中医药.2014

[5].李雅.浅谈明清医家认识温病病因与发病时的比较法[J].湖南中医杂志.2013

[6].艾碧琛,赵国荣.类比法在形成温病病因与发病理论中的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

[7].徐文平,马斯风.浅议小儿湿温病的发病特点[J].黑龙江中医药.2008

[8].张义敏.大肠腑气不畅在温病发病中的理论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

[9].周晓平.气象环境对温病发病影响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

[10].马伟明.浅谈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和发病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3

标签:;  ;  ;  

温病发病论文-谭丽,秦腾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