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评价模型论文-阳佩良,杨春宇,刘聪

景观评价模型论文-阳佩良,杨春宇,刘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景观评价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地居住区,美景度评价,植物景观,因子分析

景观评价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阳佩良,杨春宇,刘聪[1](2019)在《山地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山地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设计,常忽略居民审美喜好,导致其不能完全符合游憩者喜好。本文以山地居住区环境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城区不同环境中的居住区植物景观展开调研,运用视觉美景度(SBE)评价,结合主成分因子提取法,构建适用于山地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第一,景观色彩丰富程度,对山地居住区环境影响最大;第二,因地制宜地梳理山地居住区植被显着度与景观空间序列,能提升居住区环境整体质量;第叁,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与美景度值呈负相关,根据居住区内地形条件分区域营造植物景观更符合居民审美喜好。(本文来源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吴思雨,李运远[2](2019)在《北京社区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公园康复性景观能通过促进适度运动、激发多种感官体验、增进社会交流等方式,有效地提高居民各方面健康水平。目前对于社区公园康复性景观的评价并未建立较为完善体系。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北京市社区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模型,将社区公园康复性景观现状评价的复杂性分解简化,实现了将非量化因素的量化研究。(本文来源于《北京规划建设》期刊2019年03期)

税寒秋,尹若西,尹蓝静,廖晨阳,罗言云[3](2019)在《基于美景度评价的多肉植物室外景观评价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肉植物室外景观评价指标繁多、关系复杂,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综合评价的问题,运用美景度评价法,筛选出了生态、美学、养护叁大类评价指标体系,对叁种不同类型的多肉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并通过偏相关分析,剔除相关系数最小的评价因子,保留对美景度值贡献较大的群落层次、协调共生、多样与统一、均衡与稳定、色彩搭配、色彩丰富、植株长势、周边环境等8个因子,再通过SPSS 18.0用多元线性Backward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多肉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即Y=0.201X_1+0.177X_2+0.072X_3+0.069X_4+0.210X_5+0.120X_6+0.106X_7+0.117X_8,其中,Y表示多肉植物景观美景度标准值,X_1表示群落层次,X_2表示协调共生,X_3表示多样与统一,X_4表示均衡与稳定,X_5表示色彩搭配,X_6表示色彩丰富,X_7表示植株长势,X_8表示周边环境.研究结果可以为多肉植物室外景观评价、设计与建造提供更为科学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林楠,朱卫刚[4](2018)在《基于航空模型和航拍技术的景观评价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景观评价中出现了一种基于航空模型和航拍技术的新型景观评价系统。论文主要针对该景观评价进行基础分析和介绍,希望能为景观评价研究者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8年24期)

杨洋,黄少伟,唐洪辉[5](2018)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州绿道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德尔菲法对广州绿道景观评价因子体系及因子权重、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筛选出4类19个绿道景观评价因子,并建立了评价模型公式,可应用于绿道规划建设方案评选及现有绿道的景观升级改造等方面。通过因子权重研究,绿道的适用性及生态性指标对绿道整体景观影响较大,观赏性次之。(本文来源于《广东园林》期刊2018年04期)

苏迅帆[6](2018)在《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住宅区植物景观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6个住宅区为研究对象,从美学效果、生态功能、休闲服务叁个方面建立植物景观评价指标。通过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用熵权法赋予权重值,计算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对其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芝花园和幸福小区2个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良好,嘉龙花园和尚城花园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较好,太阳城和尼洋花园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较弱。(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乔建刚,任鸿儒,周彤[7](2017)在《基于驾驶员心生理反应的旅游区道路景观评价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区公路景观既具自然属性,又具社会属性,既具功能性,又具观赏性,为了提升旅游区道路沿线景观,使其达到驾驶员行车舒适性的要求,通过大量的实地采集驾驶员行车时心生理反应数据,应用离散的傅立叶变换方法,把时域上的心率随机信号转化为频域上功率谱密度的值,得到道路景观与驾驶员心生理反应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景观破碎化指数与道路景观、人类干扰强度的关系,构建了旅游区道路景观评价模型,为提高道路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0期)

陈立群,成斌,刘帆,陈玉[8](2017)在《羌族地区乡村聚落景观评价体系与模型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方式,通过景观评价要素筛选和专家打分确定各个景观要素影响因子初步权重,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分析羌族地域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模型的合理性,揭示羌族地区乡村景观特色主导元素,旨在为景观设计和建设内容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刘洋,高宇,张睿[9](2017)在《基于AHP模型的冬季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冬季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植物及其景观进行实地勘查和理论研究,调查已有树种种类及其应用情况,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校园冬季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调查问卷采集相关数据,对9个影响校园冬季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的因子进行权重值计算,以期为以后大学校园冬季植物景观建设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袁科[10](2016)在《基于PCP模型的城市街道色彩景观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街道色彩景观不等于其中各孤立建筑色彩景观的总和。各个建筑景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联系性,也就是通过人类活动而建立起的客观联系,街道色彩存在普遍适用的客观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会存在差异,因为地区和文化以及审美差异,也因为接触时间的长短的不同会出现的不同情感,为了把抽象的色彩感知具象化,建立一种维度概念,这种维度定义为二极结构。层次与维度构成了整个感知空间的基本构架,为了分析层次与层次,层次与维度,维度与维度间得比重关系,引入p值,通过设置合理的p值,可以得到健康有序的感知空间的组成。街道色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课题研究的PCP模型是一种对色彩和谐程度测量的尺度。通过对传统城市街道色彩景观评价方法研究以及心理学着作个人结构心理学的借鉴,完善PCP模型成为评价城市街道色彩景观和谐程度的一种更加科学的方法。通过结构的系统化和抽象化帮助分析存在问题的结构在整个结构群中的地位,并依据相应的方法抛弃、再构或修正结构和结构群。本研究涉及较多领域,包括城市色彩领域、个人结构心理学领域,因此笔者首先对城市色彩基本理论做了详细介绍,奠定了城市街道景观评价的美学范畴基础。然后对个人结构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PCP模型的来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以上海市南京东路为例详细的阐述了PCP模型的建立过程。对上海市代表性街道进行PCP评价,证明PCP模型在城市接到色彩评价方面的普遍适用性,为街道色彩提出修正性的建议。最后对建立的PCP模型进行总结,对结果进行讨论与反思,总结该模型的应用前景。以期对我国城市街道色彩景观评价领域做出一些贡献。(本文来源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期刊2016-06-30)

景观评价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区公园康复性景观能通过促进适度运动、激发多种感官体验、增进社会交流等方式,有效地提高居民各方面健康水平。目前对于社区公园康复性景观的评价并未建立较为完善体系。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北京市社区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模型,将社区公园康复性景观现状评价的复杂性分解简化,实现了将非量化因素的量化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景观评价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阳佩良,杨春宇,刘聪.山地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模型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

[2].吴思雨,李运远.北京社区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J].北京规划建设.2019

[3].税寒秋,尹若西,尹蓝静,廖晨阳,罗言云.基于美景度评价的多肉植物室外景观评价模型构建[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林楠,朱卫刚.基于航空模型和航拍技术的景观评价系统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

[5].杨洋,黄少伟,唐洪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州绿道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J].广东园林.2018

[6].苏迅帆.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住宅区植物景观评价[J].山东林业科技.2018

[7].乔建刚,任鸿儒,周彤.基于驾驶员心生理反应的旅游区道路景观评价模型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8].陈立群,成斌,刘帆,陈玉.羌族地区乡村聚落景观评价体系与模型建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

[9].刘洋,高宇,张睿.基于AHP模型的冬季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

[10].袁科.基于PCP模型的城市街道色彩景观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6

标签:;  ;  ;  ;  

景观评价模型论文-阳佩良,杨春宇,刘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