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村落符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符号,客家文化,古村落
村落符号论文文献综述
徐维群[1](2019)在《论客家古村落的文化符号及其传承保护中的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文化符号学的视角解读客家古村落的文化符号特征和表现形式,探寻突显客家古村落文化符号的保护途径,发挥客家古村落文化符号的鉴定、保护、利用、教育功能,实现客家古村落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创新的价值双赢。(本文来源于《嘉应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曾朝辉,曾鸿燕[2](2019)在《广府民系传统村落及文化符号研究——以佛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府传统村落也可理解为广府历史村落或广府古村落,位于广东广府文化为主的居民聚落区域。佛山位于珠江叁角洲的腹地,属于广府文化的中心区域,拥有为数众多且具有岭南广府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厚重、民俗活动丰富的传统村落。佛山土地肥沃、河网密布、人口众(本文来源于《包装与设计》期刊2019年05期)
唐桂兰[3](2019)在《徽文化的符号化表现与符号系统构建——以徽州古村落、古建筑文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徽州古村落与古建筑中的众多文化符号,不仅特色鲜明、易于辨识,而且在所有徽文化符号中最具活力和再生性。它们的价值除了满足自然人的基本需求以外,还可以通过符号本身所包含的隐喻、象征和延伸意义,满足社会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同时,这些徽文化的符号元素亦可作为消费符号,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现代文化消费的场域之中,不断产生新的价值。从符号化的角度对徽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加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并形成一种良性的学术发展态势。(本文来源于《江淮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徐永林[4](2019)在《论新媒体微纪录片中古村落形象的符号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历史任务被明确提出以来,乡村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影视方面,乡土题材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尤其是具有重大文化价值和话题性的传统古村落题材纪录片备受创作者的青睐,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为纪录片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纪录片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新的尝试和创新,作用于纪录片创作方式,体现于纪录片的呈现形式和内容,新媒体环境中诞生的微纪录片对于古村落的呈现自然也体现出新的特征,既为了流量突出古村落的唯美,又为了体现纪录片价值强调古村落的命运,而其中对于古村落唯美形象的着力打造很容易削弱古村落正走向没落的本质,近期好评如潮的新媒体微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对中国古村落形象的呈现便是典型。本研究从符号学的微观层面出发,同时以“视觉文化理论”和“媒介真实建构理论”为理论基础,来探究新媒体微记录片在古村落形象的符号建构。首先,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形式,由多种符号形式构成,体现出不同的符号表征和符号特点,其主体内涵的呈现通过用符、编码及表意等环节来完成。其次,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视觉文化产品,依赖于视觉符号以及相互关系一同建构赋有意义的视觉形象,其成功传达的意义和内容的前提是首先能够有效发挥视觉上的感染力,营造来自视觉上的快感,同时作为当代视觉文化作品而言,这又是满足消费需求的结果。再次,纪录片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影像媒介,其纪实性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反映客观真实的功用,其呈现的符号真实又作用于大众的主观真实,从而对客观真产生反作用。因此,新媒体微纪录片在符号的“能指”、“所指”到“意指”的过程中建构了何种特质的古村落形象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为了更加深刻地探究古村落在新媒体微记录片中古村落形象的符号建构,本文同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在查阅和借鉴了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即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引入“能指”、“所指”和“意指”等符号学概念,通过分析纪录片中的符号表征、符号建构呈现,符号建构技巧及效应来分析古村落形象的符号建构过程,最后对相关题材新媒体微记录片的创作方向上提出思考。文中以新媒体微记录片《了不起的村落》为例,对现有的全部影像资料(共24集)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分别概括总结出其中的古村落形象特征以及其中的符号表征和符号建构技巧。其次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在380份问卷中最终确定235份有效问卷,梳理出如此建构出的古村落形象带来的受众主观事实的认知改变,以此来反观和印证凸显古村落唯美特质的符号建构方式的主要问题。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叁个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相关概念论述、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本论部分第一章是对纪录片中符号类型的介绍,包括原生态景观符号和色会文化符号。第二章是介绍微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中的符号建构特点,主要有符号意义的陌生化、符号界限模糊化、以小见大和跨语境结合等特点。第叁章是影片创作者的意识形态在符号建构中的反映,即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出纪录片中符号建构呈现出的两种符号意象——唯美与凋敝,具体在影片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谐共生的人生观、自给自足的生存观和物质性场所的遗弃、集体记忆和共同经验的消逝、传统乡村经济的沦陷等,其次,唯美和凋敝等两种符号意象作为同一种主体的形象特征必定会交汇融合为古村落的整体形象,但是同时编码者在进行形象建构时刻意对唯美特质进行了突出,这种建构方式会直接削弱凋敝形象的传达效果,从而掩盖古村落危在旦夕的命运,使观众关注重点成为了古村落的唯美表象而非其日渐消亡的命运及突破道路的探索。同时为了塑造影片的唯美效果,使影片的符号表达出现了语义与语境割裂、他者的视角造成生硬的言说、符号意义的虚构和封闭的叙事环境等缺陷,自然就会对古村落形象的呈现及其内涵的传递产生不利影响,限制了其社会价值和影响力。所以第四章就从符号角度对于微记录片对古村落形象的符号建构进行了反思,从新媒体微记录片中符号建构的古村形象给受众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带来的制约作用反观符号建构的存在弊端,同时指出微记录片中古村落形象建构的主要缺陷及突围的路径,为新媒体微纪录片对古村落的呈现方式提供理论借鉴与指导,实现相关题材新媒体微记录片的创作突破,从而发挥和提高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价值。最后结论部分是对全文做出的总结和反思。(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帅奇[5](2019)在《文化记忆视阈下古村落的符号象征与传承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记忆是过去历史记忆、身份认同与文化连续性的互动表达。古村落是以原住居民共同的生存环境为基础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文化空间,既是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与符号象征,也是建构与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立足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挖掘地域文化特质,发展文化内容产业,在合理规划与适度开发的基础上唤醒社会群体的共同文化记忆,促进其文化认同与归属,进而推动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本文来源于《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傅佩琳[6](2019)在《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振兴是国策,旅游开发是古村落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景观展示千村一面已不是新闻。在原住民、旅游者、管理者、规划设计者、外部环境等综合作用下,文化符号的含义,总是处在"感知-解读-赋义-演化"的过程中。在古村落景观设计过程中,一条可行的路径是:在景观文化本底中提取文化符号,进而将文化符号的特质进一步提炼出文化基因,由此进一步形成景观设计导则,为景观设计提供具体指导。(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期刊2019年01期)
王亚斌[7](2018)在《河北省蔚县古村落视觉符号在动态图形动画设计中的应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艺术在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威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文化传播的"网络化"转型,为古村落在网络信息流中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该文以蔚县古村落为例,运用视觉符号进行图形元素转换和提炼,充分展现河北古村落的传统文化底蕴,为河北古村落文化数字化创意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31期)
隋春花,李贵清,龚晓雪[8](2018)在《基于符号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形象建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IS理论和符号学角度,分五个步骤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形象建构。以广东省古村落风度村为例,从建筑符号、景观符号和行为符号叁方面建立风度村旅游符号库,结合风度村旅游符号游客认知度调查,从视觉符号、语言符号和行为符号叁方面进行旅游形象设计,最后通过符号渗透策略进行营销推广。(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庄袁俊琦[9](2018)在《符号化的传统村落:论地方意义的重构及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村落是孕育中国乡土文化的生活聚落,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快速变迁使传统村落呈现出衰败和消亡的现象,保护传统村落,挽救乡土遗产成为保护文化遗产多样性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以政府行动为主体,以旅游开发为方式的保护利用模式使传统村落本土文化通过符号化的方式受到外部话语的阐释和操控,融入他者的认知和利益诉求,其本质上是外部文化对地方文化的改造和入侵。传统村落的地方意义发生不基于自身话语的异变,有损于传统村落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引发基于保护和利用为出发点的二次破坏。传统村落是生活的空间,保护传统村落的核心是维系长久而稳定的共同生活,避免以固态遗产保护的方式审视村落。重振村落产业,重聚生活人气,以基于传统之上的新业态、新生活催生新的地方意义和文化自信,使传统村落成为自足而繁荣的生活空间。本文以传统村落的地方性为出发点,认为传统村落作为地方的意义构成村落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互联而一致的整体。并基于对外部话语作用机制的分析,认为他者认知和利益诉求塑造着传统村落的符号形象,并影响着地方文化的自我表达和认知,有损传统村落地方意义的完整与互联,使地方意义发生异变。认为传统村落保护应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所带来的战略机遇期,通过产业振兴维系共同生活。基于地方资源禀赋,通过“一村一品”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品牌产品,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以产业自立、经济自足、社会自信催生文化自主,以实现地方意义基于共同生活之上的合理流变。(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隋春花,李贵清[10](2018)在《古村落文化符号体系构建及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广东石塘古村落文化符号解读基础上,根据洛特曼文化符号类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叁个方面构建石塘客家古村落文化符号体系,最后从古村落文化符号的挖掘生产、营销传播和消费传承叁个方面提出石塘村落旅游开发建议。(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18年04期)
村落符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府传统村落也可理解为广府历史村落或广府古村落,位于广东广府文化为主的居民聚落区域。佛山位于珠江叁角洲的腹地,属于广府文化的中心区域,拥有为数众多且具有岭南广府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厚重、民俗活动丰富的传统村落。佛山土地肥沃、河网密布、人口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村落符号论文参考文献
[1].徐维群.论客家古村落的文化符号及其传承保护中的功能[J].嘉应学院学报.2019
[2].曾朝辉,曾鸿燕.广府民系传统村落及文化符号研究——以佛山为例[J].包装与设计.2019
[3].唐桂兰.徽文化的符号化表现与符号系统构建——以徽州古村落、古建筑文化为例[J].江淮论坛.2019
[4].徐永林.论新媒体微纪录片中古村落形象的符号建构[D].安徽大学.2019
[5].张帅奇.文化记忆视阈下古村落的符号象征与传承表达[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6].傅佩琳.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9
[7].王亚斌.河北省蔚县古村落视觉符号在动态图形动画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8].隋春花,李贵清,龚晓雪.基于符号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形象建构实证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8
[9].庄袁俊琦.符号化的传统村落:论地方意义的重构及其对策[D].西北大学.2018
[10].隋春花,李贵清.古村落文化符号体系构建及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