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迁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苗族,瑶族,迁徙,体质特征
民族迁徒论文文献综述
罗国辉,唐荣霞,杨习江,张芬,余跃生[1](2003)在《苗瑶民族迁徒对其体质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苗瑶民族迁徙文化对其体质特征的影响。方法:对7个苗瑶民族群体的12项体质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广西瑶族,贵州苗族和湖南瑶族聚在一类;而白裤瑶与广西苗族、云南苗族聚为一类;湖南苗族为另一类。结论:探讨苗瑶民族迁徙文化对其体质特征的影响,对研究苗瑶民族的起源、演进、遗传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医专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苍铭[2](1998)在《民族迁徒与云南地名》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名是一个语言词汇,语言是有民族性的。不同民族分布区域内的地名,一般总是由生息繁衍在当地的土着居民以其语言命名。地名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民族迁走后,其地名往往被后来者沿用而不发生改变;一个民族迁到一个新的无人区时也会带入原来的老地名,或用本民族语命名(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1998年06期)
孟楠[3](1995)在《元代西夏遗民的迁徒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西夏遗民在不同的地区与当地汉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交往之中,其风俗习惯、心理素质、婚姻血统及语言文化等方面,逐渐丧失了其本民族的特征,从而完全融合到汉族及其他民族之中.(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5年03期)
杨东晨[4](1994)在《从南北民族迁徒与文化交流论炎帝遗迹》一文中研究指出距今七八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原古有熊氏的裔支西迁入个甘肃天水、有娇氏族的裔支迁入渭水南的近秦岭地区。仰韶文化时期,“二族”通婚派生出炎帝民族,居于今宝鸡市南姜城堡一带。其支族共工南徙中原、烈山氏往南迁,经汉水至今湖北随州。龙山文化时期,“二族”又派生出黄帝氏族,居于天水,后东徙,居于姬水,再经正宁入居桥山。黄帝与炎帝八世孙榆罔东徙,后经战争,黄帝由个河北涿鹿南入新郑,榆罔率残部退入随州,再过湖南酃县。该地炎帝陵修建较早,为榆罔陵;宝鸣炎帝陵修建较晚,系炎帝陵;随州炎帝遗迹为烈山氏柱族遗珠黄帝陵在桥山,新郑为其迁都地,郑州炎黄大庙象征炎黄融合。黄河、长江流域的炎黄遗迹和传说正是后世天下共尊始祖的标志。(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4年02期)
彭兆荣[5](1994)在《迁徒性民族叙事范式——瑶族文化研究札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文化都可视为一种表达和叙述,而任何文化的表达与叙述又都缺少不了两种根本引力——民族与地域;如果没有这两种引力,文化就成了断线风筝。因此,严格地说,任何文化也都属于某一特定民族和地域的叙事活动与传统。中国西南地区栖息着近五十个少数民族,其中绝大多数并非原始的土着民族,她们或多或少有着历史的迁徙记录。其文化表达和传承与汉民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形成了以某一民族为单位,某一地域时空为界限的叙事范式。重要的是,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叙事范式本身就构成了民族文化最生动、最可感觉的部分。以瑶族为例,其叙事传统不仅规定了该民族叙事方式上的一种特性,人们也通过这种方式感悟到该民族“漂泊中永恒”的心理情结。本文试图通过对瑶族文化叙述方式的解析,透视出迁徙性民族文化传承的某种活动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01期)
张小华[6](1984)在《中国东南古民族向太平洋的迁徒》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史料记载及考古发掘证明,古代中国历史上,东南地区的夷人和越人早在6000年前就已同美洲和大洋洲有了接触,并且出现过东南古民族向太平洋区域的迁徙。张小华指出,其接触和迁徙的上限大约在距今4000——6000年间,下限则为中国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他认为,促使这种接触交往及夷人和越人向外迁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从古史传说和古代文献上来考察,东南古民族向外迁徙的首要原因来自中原民族同东南民族为争夺土地而引起的部落间的战争。例如,中国古籍《逸周书·尝麦解》中记载了以东方夷人为主要成员的蚩尤集团同代表中原势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1984年04期)
华西[7](1960)在《仡佬族的民族来源和迁徒》一文中研究指出仡佬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根据史书记载,至迟到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西南地区夜郎一带,已经有仡佬族的先民——僚人活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控制了夜郎等地;接着,汉朝中央政权在夜郎及其附近地区设(本文来源于《民族研究》期刊1960年06期)
民族迁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名是一个语言词汇,语言是有民族性的。不同民族分布区域内的地名,一般总是由生息繁衍在当地的土着居民以其语言命名。地名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民族迁走后,其地名往往被后来者沿用而不发生改变;一个民族迁到一个新的无人区时也会带入原来的老地名,或用本民族语命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迁徒论文参考文献
[1].罗国辉,唐荣霞,杨习江,张芬,余跃生.苗瑶民族迁徒对其体质特征的影响[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3
[2].苍铭.民族迁徒与云南地名[J].学术探索.1998
[3].孟楠.元代西夏遗民的迁徒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4].杨东晨.从南北民族迁徒与文化交流论炎帝遗迹[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5].彭兆荣.迁徒性民族叙事范式——瑶族文化研究札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
[6].张小华.中国东南古民族向太平洋的迁徒[J].中国社会科学.1984
[7].华西.仡佬族的民族来源和迁徒[J].民族研究.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