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赤松梢斑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赤松,病虫害,防治,管理模式
赤松梢斑螟论文文献综述
姜清海[1](2016)在《赤松毛虫与赤松梢斑螟所造成的危害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松是一种在我国东北林区分布较广的树种,同时赤松也是松茸的伴生树种,其具有极高的经济性,同时其材质坚硬、环境适应性强,在换荒山开垦造林方面有着极强的优势,做好赤松的栽培与培养对于促进林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赤松是长白山植物区中长白植物区系的代表树种,十分珍贵,其在森林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森林生态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赤松的栽培和种植中会面临着病虫害的严重威胁,为确保其生长需要做好赤松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文章将就赤松病虫害的防治及相关管理模式的建设进行分析阐述。(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6年20期)
王琪,严善春,严俊鑫,徐波[2](2013)在《健康和虫害的红松挥发物对赤松梢斑螟及其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红松球果害虫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及其寄生蜂的寄主趋向机理,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赤松梢斑螟成虫及其寄生蜂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sp,对红松健康和梢斑螟幼虫危害的球果、主梢及侧枝的昼夜行为反应;并用GC-MS分析了健康和虫害球果、主梢及侧枝昼夜所释放挥发物的组份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赤松梢斑螟处女雌蛾、交尾雌蛾和雄蛾在夜晚对健康球果及主梢有较强的趋性。雌雄长距茧蜂白天对虫害红松球果、主梢有较强的趋性。红松各部位挥发物成分及含量在健康与虫害、白天与夜晚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单萜类物质相对含量显着变化,如α-蒎烯、莰烯、β-水芹烯、β-蒎烯、3-蒈烯、罗勒烯、β-月桂烯、柠檬烯,以及产生特异性倍半萜类挥发物,如乙酸龙脑酯、石竹烯等。其中红松各部位单萜类挥发物含量变化是影响赤松梢斑螟及其寄生蜂的寄主选择行为的主要原因;而特异性倍半萜单体或组合,是否能够作为产卵刺激剂,协同单萜类挥发物调控二者的产卵行为,还需要试验的进一步证明。(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23期)
王琪,严善春,徐波[3](2012)在《红松的化学防御及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的生存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幼虫的生存策略差异及与寄主红松化学防御的相互关系,研究1,3,5龄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幼虫中肠解毒酶、保护酶的活性,同时分析相应生长发育期红松健康、受害球果及主梢内多种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健康红松球果及主梢中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与其生长发育时期有关。梢斑螟幼虫的取食可诱导红松球果及主梢内5种防御酶活性显着提高,寄主不同部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与该龄期幼虫取食有关。不同生存策略的2种梢斑螟幼虫体内解毒酶、保护酶活性有差异。冷杉梢斑螟幼虫专食红松球果,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多功能氧化酶(MFO)显着高于果梢间转移为害的赤松梢斑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几丁质酶(CT)的活性与梢斑螟幼虫是否转移为害无相关性。赤松梢斑螟幼虫体内酚氧化酶(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于冷杉梢斑螟,表明这2种活性较高的保护酶,能够降低其在转移为害过程中面临的死亡威胁。冷杉梢斑螟幼虫主要通过生理解毒,而赤松梢斑螟则以生理解毒和改变取食范围相结合的方式,适应寄主植物的化学防御。植物化学在2种害虫的生存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2年07期)
董金宝[4](2010)在《赤松梢斑螟的发生危害及防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红松赤松梢斑螟生活习性及危害规律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营林、人工、物理、生物及化学防控措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周彪,宋小双,毛子军,朱盛英,赵溪竹[5](2006)在《赤松梢斑螟防治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松梢斑螟(D ioryctria sylvestrellaRatzeburg)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幼林的球果、嫩梢和干部,造成红松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严重的可导致红松种子绝产。为了解决红松种子严重短缺的问题,利用2.5%溴氰菊酯、20%速灭杀丁、50%辛硫磷和40%氧化乐果等化学药剂,在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林木种子园进行了赤松梢斑螟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球果被害率可减少20%~85%,种子被害率减少25%~45%。(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06年06期)
冯德刚,姚小平,夏树东,陆文敏[6](1997)在《赤松梢斑螟空间分布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松梢斑螟是红松幼林主要害虫之一,危害红松的嫩梢(主梢为主)及球果,平均被害率嫩梢为20.3%、球果为22.7%。1991~1995年,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1研究方法1.1赤松梢斑螟幼虫调查方法调查地海拔高度为250m,坡度为低山缓坡(8~9°),(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1997年03期)
陆文敏,田丰,毕湘虹,申国涛,任贞[7](1993)在《赤松梢斑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 Ratzeburg为危害红松幼树嫩梢、球果及干部的重要害虫。中国只分布于黑龙江省。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后形成的松瘤包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幼虫开始活动,幼虫期长达330天,在韧皮部蛀食为害达110多天,引起主梢枯死,主干分叉。幼虫共5龄,5月下旬老熟化蛹,蛹期15天左右。6月中旬成虫羽化并交尾产卵。新幼虫6月下旬孵化,9月份越冬。栽针保阔,在透光抚育时,保持侧上方蔽荫0.3郁闭度,最后形成针阔混交林。它是避免红松幼树遭到害虫攻击的最好途径。化防以选择内吸剂并采取根部打孔注药为好。(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1993年03期)
王平远,宋士美[8](1985)在《中国赤松梢斑螟种团的种类订正(鳞翅目:螟蛾科,斑螟亚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绿化造林常见害虫松梢螟,隶于梢斑螟属(Dioryctria Zeller)。幼虫蛀食针叶树嫩梢和球果,以致顶梢枯死,球果破坏。1982年我们发表本属新种与新种团以后(王、宋,1982),着重研究赤松梢斑螟种团(Sylvestrella group)。Matuura和Munroe(1972)研究只知D.sylvestrella(=D.splendidella)一种。现在我们研究本种团包括1个新种和4个旧种:Dioryctric kunmingnella Wang et Sung新种,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Dioryctria yuennanella Caradja,Dioryctria sylvestrella Ratzeburg,Dioryctria magnifica Munroe.本(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1985年03期)
赤松梢斑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红松球果害虫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及其寄生蜂的寄主趋向机理,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赤松梢斑螟成虫及其寄生蜂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sp,对红松健康和梢斑螟幼虫危害的球果、主梢及侧枝的昼夜行为反应;并用GC-MS分析了健康和虫害球果、主梢及侧枝昼夜所释放挥发物的组份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赤松梢斑螟处女雌蛾、交尾雌蛾和雄蛾在夜晚对健康球果及主梢有较强的趋性。雌雄长距茧蜂白天对虫害红松球果、主梢有较强的趋性。红松各部位挥发物成分及含量在健康与虫害、白天与夜晚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单萜类物质相对含量显着变化,如α-蒎烯、莰烯、β-水芹烯、β-蒎烯、3-蒈烯、罗勒烯、β-月桂烯、柠檬烯,以及产生特异性倍半萜类挥发物,如乙酸龙脑酯、石竹烯等。其中红松各部位单萜类挥发物含量变化是影响赤松梢斑螟及其寄生蜂的寄主选择行为的主要原因;而特异性倍半萜单体或组合,是否能够作为产卵刺激剂,协同单萜类挥发物调控二者的产卵行为,还需要试验的进一步证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赤松梢斑螟论文参考文献
[1].姜清海.赤松毛虫与赤松梢斑螟所造成的危害与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2].王琪,严善春,严俊鑫,徐波.健康和虫害的红松挥发物对赤松梢斑螟及其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
[3].王琪,严善春,徐波.红松的化学防御及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的生存策略[J].林业科学.2012
[4].董金宝.赤松梢斑螟的发生危害及防控技术[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
[5].周彪,宋小双,毛子军,朱盛英,赵溪竹.赤松梢斑螟防治技术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6
[6].冯德刚,姚小平,夏树东,陆文敏.赤松梢斑螟空间分布型的研究[J].林业科技.1997
[7].陆文敏,田丰,毕湘虹,申国涛,任贞.赤松梢斑螟的研究[J].林业科技.1993
[8].王平远,宋士美.中国赤松梢斑螟种团的种类订正(鳞翅目:螟蛾科,斑螟亚科)[J].昆虫学报.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