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佣形象论文-宋颖慧

女佣形象论文-宋颖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女佣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代小说,女佣形象,意蕴

女佣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宋颖慧[1](2014)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及其多重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女佣形象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别致而内蕴丰富的形象群类,她们是国民劣根性的负载者、传统美德的彰显者和不满现实的抗争者,反映了当时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现实,也寄寓了现代作家对等级制度、传统伦理以及现代都市文明的深入思考。(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张景超[2](2014)在《从女神、女王到女佣——新时期女性形象的系谱学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易经》不愧为伟大的经书,早在几千年前它就开启了生命哲学,并言简意赅地告示了存在的真理:这个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构成的。弗洛伊德老先生说得更为直接,这个世界是由性造就的。所以不管男人们和女人们怎样把自己的人生给出形而上的堂皇理由,实际上最令他们心系的还是如何找到一个心爱的女人和男人。男人们最喜欢看女人的故事,女人们最热衷于观赏男人的表演。新时期的文学从禁欲主义中走出后自然也愿意演绎男人和女人的纠葛,以至于凡有男人活动的场所必给女人打开介入的空间,哪管她们明显地是作为调料出现在受众眼前的。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写作干脆进入到裸奔的时代,女性竟然大言(本文来源于《黄河文学》期刊2014年04期)

方华蓉[3](2013)在《略论农民工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及文化寓意》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高度考察女佣这一形象谱系,虽然她们没有成为被许多作家青睐而常写不衰的焦点,但是,在少数现代作家的文学理解视阈中,她们这类人物形象一样负载着深刻的内涵,是一种有其特殊意义的文化能指而倍受关注。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长妈妈,是"老国愚民"的典型;在巴金与曹禺的笔下,她们是男权专制下"底层弱者"的化身;四十年代的解放区作家更多从社会阶级意识的层面塑造女佣。现代文学中的女佣形象,大体上都负载着不同时代的主(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3年05期)

谭静[4](2013)在《电影《相助》中的黑人女佣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编自美国女作家凯瑟琳·斯多克特的小说《相助》(TheHelp)的同名影片,自2011年上映之后,好评如潮。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有作家梦的白人姑娘斯基特和两个黑人女佣艾碧林、明尼,为实现梦想、改变生活,敢于冒险开始她们的变革之路的故事。《相助》通过成功到位地塑造黑人女佣这一群体的人物形象,凸显了种族冲突这一主题,讴歌了人性中的高尚和光辉,打动了无数的观众。(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3年02期)

练淑敏[5](2012)在《从不同视角分析鲁迅小说女佣形象的特点——以祥林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是我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他的小说中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形象逼真、意蕴丰富的人物形象,如阿Q、魏连殳等,对此人们已作过深入研究,但是他笔下的女佣形象,如祥林嫂、吴妈等,则很少有人论及。通过叁种视角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女佣形象——祥林嫂的分析,探究鲁迅小说女佣形象的特点及意义。(本文来源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宋颖慧,李继凯[6](2009)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类型多元且时代色彩浓烈,其中"被缚"的妙龄丫环、"自由"的已婚佣妇以及"异变"形态的女佣是最主要的形象系列。在这一弱势群体的艺术呈示中,由"贵族"趋向平民化、"美与善"的彰显、不同的命运结局是丫环形象的基本特点;卑微贫贱的"无名"身份、悲苦无告的弱者命运、无私无我的博大母爱是佣妇形象的特征;"婢妾"、"被典之妻"和"童养媳"则是沦为劳动或生育工具的"异变"形态的女佣典型。这些斑斓多姿、思想艺术内涵各异的女佣形象,意味深长,且具有丰富的社会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宋颖慧[7](2008)在《中国30年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五四”以来,伴随着“人的文学”思潮的兴起,新文学先驱者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及人的命运,转向写人,特别是写普通、平凡的人,写社会下层的人的生活。而身处社会下层的从事家务劳动的女佣也开始作为主角出现在了小说中,典型的如鲁迅的《祝福》中的女佣祥林嫂。到了30年代,随着家族小说的蓬勃兴起以及小说家们对底层劳动女性越来越多的关注,卖身或受雇从事家务劳动的女佣形象也更多地出现在了小说家们笔下。这些30年代小说家笔下的女佣形象,在身份地位、生存状态、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方面,与古典文学中的女佣形象和“五四”时期的女佣形象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同时也是20世纪初中国错综复杂的社会时代语境的特殊产物。对30年代小说中女佣形象的总体研究探讨,可以对女佣这一底层人群有更多的认识,也是对20世纪初中国复杂社会生活的了解和研究。本文主要以小说文本为立足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典型个案,对这一身份的女性形象进行总体的考察。本论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作品出发,将30年代小说中女佣形象依据她们与主人之间关系以及她们的年龄、身份等相近特征,大致将其分为叁类:“被缚”的妙龄丫环形象、“自由”的已婚佣妇形象、其他“异变”形态的女佣形象。当然这只是人为的分法,还有一些拥有自由身的年轻女佣形象也散见于30年代的小说中,但因其数量过少且不甚典型,故不单独列出。全文共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家族小说文本为立足点,同时结合其他以丫环为创作对象的小说文本,分析了此类女佣形象产生的原因,并在详细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将30年代小说中的丫环形象依据其思想性格特点大致划分为两个类型:安守本分型和觉醒抗争型。又将其与《红楼梦》中的丫环形象作纵向比较,得出她们的基本特征:从“贵族”趋向平民化,“美与善”特点的彰显,命运结局的多元化。第二部分主要以专门写受雇女佣的小说文本为立足点,同时结合其他刻画受雇女佣形象比较成功的小说文本,首先分析了此类拥有自由身的女佣形象产生的原因,接下来将其分为两个群体来考察:出卖劳动力的普通佣妇和出卖乳汁的年轻奶妈,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佣妇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而后将其与“五四”小说中的佣妇形象进行比较,概括出其基本特征:卑微贫贱的“无名”身份,悲苦无告的弱者命运,无私无我的博大母爱。第叁部分重点评介分析了叁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异变”形态的女佣形象——“婢妾”、“被典之妻”和“童养媳”。这叁类女性虽然表面上拥有着“妾”、“妻”和“媳”的名分,但实际上只是劳动或生育的工具而已。她们是滋生于封建土壤中的“畸形儿”,其生命的实质内容、地位的卑贱程度与“女佣”如出一辙。(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女佣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易经》不愧为伟大的经书,早在几千年前它就开启了生命哲学,并言简意赅地告示了存在的真理:这个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构成的。弗洛伊德老先生说得更为直接,这个世界是由性造就的。所以不管男人们和女人们怎样把自己的人生给出形而上的堂皇理由,实际上最令他们心系的还是如何找到一个心爱的女人和男人。男人们最喜欢看女人的故事,女人们最热衷于观赏男人的表演。新时期的文学从禁欲主义中走出后自然也愿意演绎男人和女人的纠葛,以至于凡有男人活动的场所必给女人打开介入的空间,哪管她们明显地是作为调料出现在受众眼前的。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写作干脆进入到裸奔的时代,女性竟然大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佣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宋颖慧.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及其多重意蕴[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2].张景超.从女神、女王到女佣——新时期女性形象的系谱学管窥[J].黄河文学.2014

[3].方华蓉.略论农民工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及文化寓意[J].小说评论.2013

[4].谭静.电影《相助》中的黑人女佣形象分析[J].电影文学.2013

[5].练淑敏.从不同视角分析鲁迅小说女佣形象的特点——以祥林嫂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6].宋颖慧,李继凯.中国20世纪30年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7].宋颖慧.中国30年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女佣形象论文-宋颖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