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毒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氯生,轮叶黑藻,水环境,生态毒性效应
生态毒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娜,王芷茵,安婧,李茹[1](2019)在《水环境中叁氯生残留对轮叶黑藻的生态毒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叁氯生(TCS)在水体环境样品中不断被检出,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毒害效应引起了日益广泛关注。采用毒理学实验方法,研究了TCS低浓度长期暴露对轮叶黑藻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表明,0.05~0.5 mg·L-1TCS暴露下,轮叶黑藻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TCS残留,其中0.1 mg·L-1TCS处理组中植株体内TCS含量最大。与对照相比,轮叶黑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整个暴露周期内呈现出抑制-促进-抑制的变化趋势,茎部叶绿素含量在暴露初期被显着抑制随后逐渐回升。植株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促进-抑制-促进的趋势,而茎部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则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此外,TCS暴露对植株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具有破坏作用,且TCS对植株叶片和茎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上述结果为有效评估水体环境中TCS的生态风险提供了毒理学数据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朱津辉,郑泽欣,李吉平,张政,李威[2](2019)在《脱水红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脱水红霉素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生态毒性效应尚不明确。因此,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lidos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脱水红霉素对绿藻的生长、叶绿素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水红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脱水红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 h比生长率半数抑制浓度(E_rC_(50))和生长量半数抑制浓度(E_yC_(50))分别为0.267和0.117 mmol·L~(-1),属于中-低毒物质。脱水红霉素暴露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MDA含量具有重要影响。叶绿素a含量随脱水红霉素浓度升高而降低; SOD酶活性升高,但与脱水红霉素浓度之间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CAT酶活性和MDA含量随脱水红霉素升高而升高,说明脱水红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具有氧化胁迫效应。暴露96 h后,藻液中脱水红霉素的去除率随其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在脱水红霉素初始浓度为0.87 mmol·L~(-1)时,其去除率可达到43%。研究结果可为脱水红霉素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立娜,王芷茵,安婧[3](2019)在《底泥中叁氯生残留对轮叶黑藻的生态毒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叁氯生(triclosan,TCS)低浓度长期暴露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本文以典型沉水植物——轮叶黑藻为研究对象,利用HPLC-MS、UV-VIS等分析技术,研究了0.05~0.5 mg·kg~(-1)TCS底泥暴露28 d后轮叶黑藻体内TCS的残留浓度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处理组中轮叶黑藻叶片中TCS的含量在暴露初期(14 d)呈下降趋势,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叶片中TCS含量逐渐升高,暴露28 d时,0.5 mg·kg~(-1)TCS处理组中轮叶黑藻叶片中TCS浓度高达2.16 mg·kg~(-1)。TCS暴露周期内,轮叶黑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而其茎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始终呈抑制状态。此外,TCS胁迫可显着影响轮叶黑藻叶片和茎部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轮叶黑藻的抗氧化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研究结果为评估水体环境中TCS的生态风险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韩双,汪林,袁英兰,王云华,魏俊峰[4](2019)在《基于微藻运动性的海洋污染物生态毒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污染生态毒性效应研究是认识和评价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发展快速、有效的测试方法和指标对于防治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海洋微藻运动性作为生理指标研究了典型海洋污染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在本实验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铜(0~4.41μmol/L)和苯酚(0~9.03 mmol/L)分别在2 h内对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的能动性,包括运动方式、运动能力和游泳速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都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经Logistic模型拟合分析求得铜和苯酚对亚心型扁藻的2 h-EC50分别为2.21μmol/L~2.65μmol/L和4.47 mmol/L~5.71 mmol/L。在联合毒性实验中,铜和苯酚混合后,对亚心型扁藻的2h-EC50>1TU,其联合毒性效应方式表现为拮抗作用。上述结果与传统毒性试验(包括微藻72 h生长抑制试验,24 h~48 h大型蚤静止试验和96 h鱼类死亡试验)结果均是可比的,但相对所需测试时间较短,表明微藻运动性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测试指标可以对海洋污染物生态毒性(包括单一和联合毒性)进行快速、有效的评价。(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宁,李建华,谭文丽,王春燕,吴能义[5](2019)在《有机磷农药手性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环境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剂,在中国农药生产和使用中占有特殊地位。在常见的50多种有机磷农药中,具有手性结构的有26种,约占总数的52%。手性农药进入生态环境后,其同对映体对靶标生物的生物活性、非靶标生物的生态毒性及环境行为存在着显着差异。传统的手性农药安全风险评估往往不区分手性对映体之间的差异,导致对手性农药的风险评估结果不可靠,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安全隐患。本文在分析和归纳有机磷农药手性对映体研究的基础上,对有机磷农药手性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环境行为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该类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刘娜[6](2019)在《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毒性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活动深刻影响自然的时代里,各种人为有毒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将绿色田野变为棕色地带,甚至威胁到人类与其他物种的生存。这种现实危机投射到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中,促使毒性话语成为生态批评的研究焦点。身体、毒性物质、环境构成的互动网络印证了无处不在的物质交换。毒性物质的慢暴力呈现形式反映出涉及阶级、种族、性别等因素的不均等环境负担和环境危害,使生态批评中的毒性话语和环境公正产生了交集。跨身体性和行动者网络理论为透彻理解毒性话语提供了重要途径。毒性话语呈现出对环境伦理的迫切诉求与对地球生态的深切关怀。(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邓世杰,马辰宇,严岩,叶晓枫,王国祥[7](2019)在《3种抗生素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生态毒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四环素、环丙沙星和磺胺嘧啶3种抗生素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评价抗生素污染的生态影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保湿培养法研究了它们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抗生素的生态毒性差异和相对敏感的指标。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期,一定浓度范围的抗生素胁迫会引发植物种子抵抗逆境的应激反应,因此,3种抗生素在1 mg·L~(-1)处理水平下均能促进种子发芽。超过该浓度,四环素对黑麦草种子发芽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环丙沙星和磺胺嘧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四环素对种子发芽率的最大无作用浓度(NOEC)为5 mg·L~(-1),而环丙沙星和磺胺嘧啶对种子发芽率的NOEC为1 mg·L~(-1)。实验结束时,3种抗生素在1 mg·L~(-1)处理水平下的种子发芽率最高。3种抗生素浓度超过0.1 mg·L~(-1)时,种子根长和芽长即受到抑制,因此,它们对种子根长和芽长的NOEC均为0~0.1 mg·L~(-1)。其中,磺胺嘧啶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根长受到抑制的程度强于芽长。黑麦草种子萌发受3种抗生素影响程度依次为磺胺嘧啶>环丙沙星>四环素。(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沙沙,付建平,郭楚玲,党志[8](2019)在《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毒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本文对不同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来源、迁移、分布特征及其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微塑料的来源主要包括直接进入到环境中的初生微塑料和大块塑料破裂、分解形成的次生微塑料,其可在大气、水体(淡水和海洋)和陆地环境之间进行迁移。需建立统一的微塑料样品采集、分离和鉴定方法,并结合准确高效的溯源分析技术,进一步探索其环境行为与归趋。微塑料(含自身的添加剂)被生物摄取后会造成物理损伤、引发生物体的行为、生理学和分子学反应,并可能与其他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产生联合毒性效应。通过同位素示踪与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联用,重点研究微塑料的生物累积和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效应,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以期为微塑料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德勇,许晓路[9](2019)在《抗菌剂叁氯生的生态毒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氯生作为广谱抗菌剂,30多年来在个人护理品中被广泛应用,长期与人体接触,并被排放到环境中。目前世界各地的各级生物体中均检测到叁氯生的污染。叁氯生已被证实对包括藻类、植物、低等动物、两栖类、鱼类、哺乳动物等在内的各级生物普遍具有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生长抑制、致死效应、内分泌干扰、生殖毒性、DNA毒性等方面。(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杨灿[10](2019)在《典型抗生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阈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天然抗生素、抗生素的半合成/改性衍生物以及合成抗生素在抗菌药物市场上发挥作用,抗生素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生产和使用。被使用后的医用和兽用抗生素经尿液和粪便等排出,并通过城镇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业废水及陆地生态系统的径流、渗透作用进入水环境,进而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影响。基于某些抗生素的稳定特性,现已有大量抗生素在自然环境中被检出,我国水环境中经常检出的抗生素主要包括磺胺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等。因此,本文选取最常检出的四种典型抗生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磺胺甲恶哩(Sulfamethoxazole,SMX)、四环素(Tetracycline,TC)、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浮游植物(近头状伪蹄形藻)、浮游动物(大型搔)、鱼类(斑马鱼、稀有鮈鲫)和底栖动物(方形环棱螺)作为受试生物,研究典型抗生素对水生生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并结合物种敏感性法(SSD)和评价因子法(AF)推导其生态风险阈值,即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急性毒性实验中,CHL、SMX、TC和ENR对近头状伪蹄形藻的72 h半数抑制浓度(ECs0)分别为49.203 mg·L-1、15.681 mg·L-1、1.316 mg·L-1和0.952 mg·L-1,95%置信区间分别为 28.033~96.669 mg·L-1、12.350~24.469 mg·L-1、0.788~3.096 mg·L-1和0.676~1.692 mg·L-1、CHL、SMX、TC和ENR对大型溞的48 h-EC5分别为129.560 mg·L-1、175.780 mg·L-1、91.155 mg·L-1和78.380 mg·L-1,95%置信区间分别为124.378~148.077 mg-L-1、161.586~483.408 mg-L-1、85.655~97.242 mg·L-1和55.741~120.384 mg·L-1。CHL和SMX对斑马鱼的96 h半数致死浓度(LCs0)分别为>1000 mg·L-1和>600 mg·L-1,对稀有钩鲫的96 h-LC5分别为>1000 mg·L-1和>600 mg·L-1;TC和ENR对斑马鱼的96 h-LC50分别为289.560 mg·L-1和 105.560 mg·L-1,95%置信区间分别为244.610~299.800 mg·L-1和 98.100~114.830 mg·L-1;TC 和 ENR对稀有鲍鲫的 96 h-LC50分别为 144.370 mg·L-1和146.990 mg·L-1,95%置信区间分别为128.630~149.600 mg·L-1和132.330~164.950 mg·L-1。SMX对方形环棱螺的96%h-LC50为>600 mg.L-1,CHL、TC和ENR对方形环棱螺的96 h-LC50分别为375.285 mg·L-1、226.458 mg·L-1和279.491 mg·L-1,95%置信区间分别为272.488~607.853 mg·L-1、154.545~299.446 mg·L-1和205.211~402.083 mg·L-1 CHL、SMX、TC和ENR四种抗生素,对于近头状伪蹄形藻分别属于中毒、中毒、高毒和极高毒,对于大型溞分别属于低毒、低毒、低毒和中毒,对于斑马鱼、稀有鮈鲫和方形环棱螺均属于低毒。(2)慢性毒性实验中,四种抗生素均能不同程度抑制大型溞的繁殖。其中CHL对大型溞的21 d-EC50为15.590 mg·L-1,最低可观测效应浓度(LOEC)为2.500 mg·L-1,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1.250 mg·L-1;SMX对大型溞的21 d的LOEC为10.000 mg·L-1,NOEC为3.200 mg·L-1;TC对大型溞的21 d的LOEC为14.144 mg·L-1,NOEC为7.072 mg·L-1;ENR对大型溞的21 d的LOEC为10.000 mg·L-1,NOEC为5.000 mg·L-1。四种抗生素对稀有鮈鲫幼体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3)对于ENR流水式暴露下的28 d幼体生长实验,高浓度组(2.5 mg·L-1、5 mg·L-1、10 mg·L-1)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为先抑制后诱导,且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有较好的线性相关,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没有较明显的规律性。(4)四种典型抗生素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急性PNEC值由大到小依次为CHL(138.820μg·L-1)>TC(120.370μg·L-1)>SMX(75.810μg·L-1)>ENR(63.120μg·L-1),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慢性PNEC值由大到小依次为ENR(6.709 μg`L-1)>CHL(1.190 μg·L-1)>SMX(0.944 pLg·L-I)>TC(0.758 μg·L-1)。其中TC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最大,其慢性毒性效应的研究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6)
生态毒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脱水红霉素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生态毒性效应尚不明确。因此,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lidos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脱水红霉素对绿藻的生长、叶绿素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水红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脱水红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 h比生长率半数抑制浓度(E_rC_(50))和生长量半数抑制浓度(E_yC_(50))分别为0.267和0.117 mmol·L~(-1),属于中-低毒物质。脱水红霉素暴露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MDA含量具有重要影响。叶绿素a含量随脱水红霉素浓度升高而降低; SOD酶活性升高,但与脱水红霉素浓度之间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CAT酶活性和MDA含量随脱水红霉素升高而升高,说明脱水红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具有氧化胁迫效应。暴露96 h后,藻液中脱水红霉素的去除率随其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在脱水红霉素初始浓度为0.87 mmol·L~(-1)时,其去除率可达到43%。研究结果可为脱水红霉素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毒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立娜,王芷茵,安婧,李茹.水环境中叁氯生残留对轮叶黑藻的生态毒性效应[J].生态学杂志.2019
[2].朱津辉,郑泽欣,李吉平,张政,李威.脱水红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9
[3].张立娜,王芷茵,安婧.底泥中叁氯生残留对轮叶黑藻的生态毒性效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4].韩双,汪林,袁英兰,王云华,魏俊峰.基于微藻运动性的海洋污染物生态毒性效应研究[J].海洋科学.2019
[5].王宁,李建华,谭文丽,王春燕,吴能义.有机磷农药手性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环境行为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19
[6].刘娜.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毒性话语[J].江西社会科学.2019
[7].邓世杰,马辰宇,严岩,叶晓枫,王国祥.3种抗生素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生态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9
[8].刘沙沙,付建平,郭楚玲,党志.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毒性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9].张德勇,许晓路.抗菌剂叁氯生的生态毒性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19
[10].杨灿.典型抗生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阈值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