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设计艺术的多元化与统一性(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曹斌华[2](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大硕[3](2021)在《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引领者,钱君匋为推动中国现代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封面设计艺术是其书籍设计思想和水准的集中代表,呈现出传承有序、风格鲜明、种类繁多的特点,既有与时代发展潮流相近的同一性,还有个人主观创作立意的独特性,对当今的书籍封面设计乃至平面设计艺术发展依然具有积极的指示作用。但是,从目前掌握的研究资料来看,与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相关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叙述性的概括分析层面,或者将其与同时期设计师做整体性的论述,对设计观念的形成与形式表现的规律研究较为笼统。因此,本文从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思想和作品出发,参照中国近现代书籍封面设计的演变脉络,结合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发生条件中的地域特色、群体环境、行业状况、师友因素,运用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近现代出版史等多元维度与视角,探讨其封面作品兼具现代特性与民族意识和艺术修养融合为一的设计观念,并联系具有典型性的封面设计艺术作品,按照版式结构统摄图形、文字和色彩的设计逻辑,阐明各个设计单元如何依照形式美法则在封面构成中发挥具体功能,诠释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思想和形式表现规律对当代书籍封面设计发展与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积极意义。
黄雪婷[4](2020)在《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以来,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广州成为了中国唯一合法对外贸易的港口,进出口的商品需要经由广州十三行进行交易,丝绸、茶叶、陶瓷、药材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外销品极受西方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包装作为这些外销商品中的一类占据一定的数量,且形式多样,有陶瓷、漆、金属等材质所制的,也有体现广雕精工的木雕、竹雕、象牙雕等形式,因受到当时落后的交通运输、工艺制作等生产条件所制约,象牙雕包装大多都在广州地区制作完成。通过广州十三行外销的广作牙雕包装不仅体现出广派象牙雕刻的鬼斧神工,还体现出强烈的“中国风格”,因此受到中西方商人、工匠以及消费者的强烈追捧。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的定位为奢侈品,在功能上具有象征使用者地位、包装内容物、保护内容物等实用价值,在文化上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精神价值与收藏价值。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学科方法,以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为研究对象,分五个部分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联系广州对外贸易史、象牙贸易史与广作牙雕艺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介绍外销广作牙雕包装的成因与发展,理清引发其产生与制约其发展的政治、历史、地理、经济、工艺等因素,最后以18~19世纪西方国家所流行的“中国风格”潮流为指引,分析广州十三行时期的中西方设计艺术交流。第二部分,以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在西方国家的销售与嬗变为线索,将包装按照功能形态进行分类,初步构建了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的学术概念,并分析包装面向人群的生活习惯、文化指涉与审美取向。第三部分,总结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的艺术特征,论述其所蕴含的中式艺术特征与西方艺术风格。第四部分,基于美的法则论述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通过材料属性、工艺技术、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所体现出来的设计美学特征。第五部分,以中国“文化自信”提倡、“一带一路”政策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文化建设”为导向,探索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艺术在现代包装中传承策略,分析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艺术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绍勇[7](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张馨玮[8](2020)在《全媒体语境下浙江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创新与应用,信息传播手段日趋丰富,各类新兴媒体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借助互联网优势不断进行创新,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将人类带入了全媒体时代。这让品牌的传播拥有了更丰富的媒介以及更新的融合传播方式。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拥有一个符合时代特质、富有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有助于其更好地提升品牌价值。然而,品牌价值是通过赋予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设计形象定位与差异化的视觉识别,在全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各种强力而有效的传播途径,以获得消费者对品牌精神的高度认同,最终实现消费者的品牌归属感。在全媒体时代,处于我国经济发展前沿的浙江中小企业品牌已日趋成熟。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浙江中小企业仍面临与国内、国外知名品牌的竞争,因此做好品牌建设成为浙江中小企业的重要命题。而作为能够使消费者直观感知的品牌设计,已然成为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基于上述背景分析,作者针对浙江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现状,提出以下品牌设计思路。其一,站在全球的角度定位,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并与品牌战略管理协同,彰显企业品牌文化;其二,把握目标受众,实施相应的品牌设计策略,充分传达品牌文化与产品文化的关联识别;其三,利用全媒体传播技术优势,低成本、高效率、广受众地拓展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全媒体语境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针对浙江省中小企业品牌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并将国内外学者们对品牌设计策略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阐述了全媒体语境下浙江中小企业实施品牌设计策略的必要性。结合管理学、传播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提炼出全媒体语境下浙江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策略,其中包含:品牌设计的定位策略、品牌设计的文化识别策略、品牌设计的视觉识别策略、品牌设计的行为识别策略。同时总结出实施该品牌设计策略的具体方法和内容,形成了本课题构建的理论与方法模型,它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本课题创新点。此外,本文结合笔者研究生期间参与的浙江中小企业品牌设计实践案例,以探究全媒体语境下浙江中小企业构建品牌设计策略的可行性。
张艳艳[9](2020)在《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的装饰手法与文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满族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的成长变迁与萨满文化密不可分。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和史籍都证实:满族是在萨满文化核心区域内诞生与成长起来的民族,两者呈现相互缠绕的发展模式。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满族与萨满文化的研究日益丰富:出书立着、召开国际研讨会议或者建造文化载体展览馆等。但是,纵观书籍或者会议内容,研究多以满族民俗文化与萨满祭祀文化的结合为主,以满族服饰和萨满文化为联结点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服饰文化多元化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满族服饰作为承载民族文化的载体,其装饰手法深受萨满元素的影响,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论文撰写采用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研究法,以满族服饰为研究载体,首先了解了满族服饰基本组成元素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服饰形制变化,总结了满族服饰的文化属性;同时介绍了萨满元素的文化形式,并将萨满文化中的民俗观念、信仰崇拜、服饰文化等系统归纳,奠定了重要的的理论基础。其次,为了探究萨满元素对满族服饰中装饰艺术的影响,分析了萨满崇拜艺术、神服神帽造型艺术、色示艺术分别对满族服饰图案、形制、色彩三方面的影响,解析了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的存在形式。再次,为了研究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以萨满神服元素与萨满崇拜艺术为代表,进一步分析了满族服饰的造型和象征表现。最后,研究、总结了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的符号价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以及此论文研究对当代服饰艺术设计的启示。论文通过对萨满元素影响下的满族服饰装饰手法的研究,探析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的文化特征,发掘出满族服饰的时代民族文化特色,促进了萨满文化的发展与认同。另外,研究产生的现实价值为现代设计艺术的广阔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启迪作用:对待传统文化,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将传统文化带给现今社会的实际意义发掘出来,将传统民族文化积攒的智慧应用到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乃至整个艺术设计大环境中,为设计艺术和谐、长久、快速、广泛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与理论基础,为未来社会设计环境的发展带来启示。
孙晶[10](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二、论设计艺术的多元化与统一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设计艺术的多元化与统一性(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意义 |
1.2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的内涵 |
1.3 相关研究现状及成果综述 |
1.4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的创新点 |
1.5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
2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产生条件 |
2.1 上海新文艺的勃兴 |
2.1.1 大上海新文艺 |
2.1.2 新型知识分子集聚 |
2.2 出版业迅速崛起 |
2.2.1 出版机构的变革 |
2.2.2 印刷行业的发展 |
2.3 钱君匋的性格特征 |
2.3.1 坚韧不拔敢于创新 |
2.3.2 虚心好学诚实认真 |
2.4 师友指引获益匪浅 |
2.4.1 鲁迅先生热心指教 |
2.4.2 陶元庆的悉心扶持 |
2.4.3 其他人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观念呈现 |
3.1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现代观 |
3.1.1 树立现代设计思想 |
3.1.2 体认现代印刷技术 |
3.1.3 领会现代多元艺术 |
3.2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民族观 |
3.2.1 民族自主意识 |
3.2.2 民族审美意识 |
3.2.3 民族风格意识 |
3.3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艺术观 |
3.3.1 修养文化知识 |
3.3.2 融入书画语言 |
3.3.3 类比音乐意味 |
3.4 本章小结 |
4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形式表现 |
4.1 版式结构的运用 |
4.1.1 横带式 |
4.1.2 垂直式 |
4.1.3 倾斜式 |
4.1.4 其他式 |
4.2 图形的运用 |
4.2.1 点的运用 |
4.2.2 线的运用 |
4.2.3 面的应用 |
4.3 字体的运用 |
4.3.1 中文字体的运用 |
4.3.2 外文字体和数字的运用 |
4.4 色彩的运用 |
4.4.1 双色和三色的运用 |
4.4.2 四色和更多色彩的运用 |
4.4.3 色彩心理学的运用 |
4.5 本章小结 |
5 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的意义再现 |
5.1 阐扬书籍封面设计的现代特征 |
5.1.1 传统艺术与现代封面设计 |
5.1.2 西方艺术设计与现代封面设计 |
5.1.3 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
5.2 彰显书籍封面设计的中国气派 |
5.2.1 封面设计表现中国艺术意象 |
5.2.2 封面设计传达中国人文情怀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对象 |
1.8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的发展背景 |
2.1 广州十三行 |
2.1.1 地理环境 |
2.1.2 历史沿革 |
2.1.3 社会环境 |
2.2 广作牙雕艺术 |
2.3 广州十三行时期的中西方设计艺术交流 |
2.3.1 十三行外销品为西方设计艺术注入活力 |
2.3.2 西方设计艺术融入到十三行外销品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的种类 |
3.1 文玩包装 |
3.1.1 文具包装 |
3.1.2 赏玩包装 |
3.2 食品包装 |
3.2.1 餐具 |
3.2.2 茶叶包装 |
3.3 药品包装 |
3.3.1 鼻烟包装 |
3.3.2 卷烟包装 |
3.4 妆奁类包装 |
3.4.1 首饰包装 |
3.4.2 化妆品包装 |
3.4.3 女红用品包装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的艺术特征 |
4.1 题材特征 |
4.1.1 中式题材 |
4.1.2 西式题材 |
4.2 造型特征 |
4.2.1 盒类 |
4.2.2 瓶类 |
4.2.3 罐类 |
4.2.4 其他造型 |
4.3 装饰特征 |
4.3.1 保持原色 |
4.3.2 繁而有序 |
4.3.3 画面立体 |
4.3.4 比例协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的设计美学 |
5.1 天然本色的材质美 |
5.1.1 柔和莹润的色彩光泽 |
5.1.2 分明有序的象牙肌理 |
5.2 巧能显艺的工艺美 |
5.2.1 精镂细刻的象牙雕刻工艺 |
5.2.2 浑然一体的象牙拼镶工艺 |
5.2.3 通透细密的牙丝编缀工艺 |
5.3 包罗万象的形式美 |
5.3.1 变化与统一 |
5.3.2 对称与平衡 |
5.3.3 比例与尺度 |
5.3.4 节奏与韵律 |
5.4 以形写神的意蕴美 |
5.4.1 艺术形象的意境营造 |
5.4.2 文化内涵的和而不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艺术在现代包装中的传承与创新 |
6.1 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承策略 |
6.1.1 广作牙雕艺术的传承现状 |
6.1.2 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艺术在现代包装中的传承趋势 |
6.1.3 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艺术在现代包装中的传承策略 |
6.2 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 |
6.2.1 寻求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与现代包装设计“形”上的契合点 |
6.2.2 寻求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与现代包装设计“意”上的契合点 |
6.2.3 寻求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与现代包装设计“神”上的契合点 |
6.3 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艺术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分析 |
6.3.1 视觉符号“形”的借鉴 |
6.3.2 视觉符号“意”的延续 |
6.3.3 视觉符号“神”的传达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全媒体语境下浙江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品牌设计策略缺失 |
1.1.2 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品牌设计的挑战 |
1.1.3 全媒体语境给品牌设计带来的机遇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际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范围和方法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全媒体语境下中小企业的品牌设计探究 |
2.1 全媒体及其传播特征 |
2.1.1 全媒体的概念 |
2.1.2 全媒体的传播特点 |
2.1.3 全媒体的传播方式 |
2.1.4 全媒体语境对品牌设计的影响 |
2.2 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策略分析 |
2.2.1 中小企业的概念 |
2.2.2 品牌设计的定义 |
2.2.3 品牌设计策略解析 |
2.2.4 中小企业品牌设计途径 |
2.3 全媒体语境下的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理念与方法 |
2.3.1 全媒体语境下的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理念 |
2.3.2 全媒体语境下的中小企业品牌设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媒体语境下浙江省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策略的构建 |
3.1 浙江省中小企业品牌存在的问题 |
3.1.1 品牌设计意识薄弱 |
3.1.2 品牌传播手段单一 |
3.1.3 品牌定位不科学 |
3.1.4 品牌设计缺乏文化内涵 |
3.1.5 品牌设计缺乏整合规划 |
3.2 全媒体语境下浙江省中小企业实施品牌设计策略思路 |
3.2.1 品牌设计策略构建因子 |
3.2.2 品牌设计策略体系构建 |
3.3 浙江省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的定位策略 |
3.4 全媒体语境下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识别策略 |
3.4.1 中小企业品牌文化识别策略的必要性 |
3.4.2 品牌设计的文化识别策略 |
3.5 全媒体语境下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的行为识别策略 |
3.5.1 意见领袖辐射效应策略 |
3.5.2 个性化传播策略 |
3.5.3 受众互动传播策略 |
3.5.4 情感共鸣传播策略 |
3.5.5 全媒体的整合性传达策略 |
3.6 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的视觉识别策略 |
3.6.1 品牌设计视觉识别的发展 |
3.6.2 全媒体语境下中小型企业品牌设计视觉识别策略的必要性 |
3.6.3 全媒体语境下品牌设计视觉识别的呈现方式 |
3.6.4 品牌设计视觉识别的独特性 |
3.6.5 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的相对统一性 |
3.6.6 全媒体语境下品牌设计视觉识别的整合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媒体语境下浙江省中小型企业品牌设计策略的应用研究 |
4.1 品牌设计案例概述 |
4.2 “好乐多”品牌视觉识别现状及问题 |
4.2.1 “好乐多”品牌视觉识别现况 |
4.2.2 “好乐多”周边消费者现状 |
4.2.3 国内外超市竞品分析 |
4.3 全媒体语境下“好乐多”成熟期的品牌设计策略实践 |
4.3.1 “好乐多”品牌设计的定位策略 |
4.3.2 “好乐多”品牌设计的视觉识别策略 |
4.3.3 “好乐多”品牌设计的文化识别策略 |
4.3.4 “好乐多”品牌设计的行为识别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介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的装饰手法与文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满族服饰与萨满元素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满族服饰概述 |
2.1.1 满族服饰的形成 |
2.1.2 满族服饰的发展历程 |
2.1.3 满族服饰分类 |
2.2 满族服饰的艺术特点 |
2.2.1 实用性与审美性共存 |
2.2.2 融会贯通多元化发展 |
2.2.3 遗风犹存民族特色鲜明 |
2.3 萨满文化元素 |
2.3.1 萨满基本构成元素概述 |
2.3.2 萨满文化的历史沿革 |
2.3.3 萨满文化的符号传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萨满元素对满族服饰装饰艺术的影响 |
3.1 萨满多神崇拜对满族服饰图案装饰艺术的影响 |
3.1.1 满族官服图案 |
3.1.2 满族女性服饰图案 |
3.1.3 满族配饰图案 |
3.2 萨满神服、神帽造型艺术对满族服饰形制的影响 |
3.2.1 满族宫廷服饰结构 |
3.2.2 满族军事服饰形制 |
3.2.3 满族京剧服饰款式 |
3.3 萨满色示艺术对满族服饰色彩装饰形态的影响 |
3.3.1 白色 |
3.3.2 自然色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的文化特征分析 |
4.1 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的艺术特征 |
4.1.1 艺术表现形式的纷繁性 |
4.1.2 文化内涵的多样性 |
4.2 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的造型艺术与象征内涵 |
4.2.1 满族服饰中萨满神服元素的造型结构与符号解析 |
4.2.2 满族服饰中萨满崇拜艺术的物化造型与象征观念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装饰手法与文化特征的研究价值 |
5.1 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造型艺术与文化形式的研究价值 |
5.1.1 符号价值 |
5.1.2 审美价值 |
5.1.3 实用价值 |
5.2 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研究的文化意义 |
5.2.1 反应时代民族文化特色 |
5.2.2 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发展 |
5.3 满族服饰中萨满文化研究对当代服饰设计艺术的启示 |
5.3.1 生态和谐利于设计资源长久发展 |
5.3.2 社会和谐推动服饰设计艺术快速发展 |
5.3.3 人本和谐促进服饰设计艺术广泛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跨学科理论 |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综合 |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
(三)综合性设计 |
(四)综合课程 |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
一 交叉性设计 |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
二 跨界设计 |
(一)关于跨界设计 |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
三 边缘设计 |
四 总体设计 |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
(二)关于总体设计 |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
(一)艺术的综合性 |
(二)综合性艺术 |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
(一)观念体现 |
(二)超越媒介 |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
(二)实验设计课程 |
(三)毕业设计课程 |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
二 教学组织形式 |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
结论 |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论设计艺术的多元化与统一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钱君匋书籍封面设计研究[D]. 张大硕.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4]清代十三行外销广作牙雕包装设计研究[D]. 黄雪婷.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8]全媒体语境下浙江中小企业品牌设计策略研究[D]. 张馨玮.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9]满族服饰中萨满元素的装饰手法与文化特征研究[D]. 张艳艳.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10]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