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可夫斯基论文-杨慧,郭晓敏

马雅可夫斯基论文-杨慧,郭晓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雅可夫斯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隐喻,马雅可夫斯基诗歌,“水”隐喻

马雅可夫斯基论文文献综述

杨慧,郭晓敏[1](2019)在《马雅可夫斯基诗歌中“水”的隐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本文以隐喻作为理论基础,以马雅可夫斯基关于水的诗歌作为语料,结合作者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使其具体化、人性化。(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年军[2](2019)在《马雅可夫斯基兰(组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星星》期刊2019年25期)

洪子诚[3](2019)在《与《臭虫》有关——马雅可夫斯基,以及田汉、孟京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马雅可夫斯基不仅是苏联名声显赫的诗人,也是重要的戏剧革新家。本文考察他的戏剧理念和剧作主要艺术特征,他的创作,尤其是《臭虫》在当代中国的"影响",与田汉《十叁陵水库畅想曲》和孟京辉同名戏剧《臭虫》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社会主义文艺中技术、形式探索的"政治意味",以及时代变迁导致的文学乌托邦想象在性质和形式上发生的难以弥合的裂痕和变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8期)

龙柳亭[4](2019)在《圣彼得堡市立图书馆的品牌管理与服务——以圣彼得堡市马雅科夫斯基公共图书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管理是图书馆实现工作目标、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从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看,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品牌管理"、"服务营销"等管理学概念正在被图书馆界越来越广泛地引入和应用。本文通过观察圣彼得堡市马雅科夫斯基公共图书馆的实践案例,发现并展望图书馆品牌管理与服务营销的可行模式和未来发展空间,有利于我国图书馆更好地塑造社会形象、提升服务效能、保持社会竞争力并实现最终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期刊2019年01期)

冯玉芝[5](2019)在《历史图景中的诗学认知——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科学院四卷本《俄罗斯文学史》兼有"述史"和"诗史"之完备功能。本文以该四卷本中的第12章(无产阶级诗歌)和第23章(马雅可夫斯基)为参照,分析马雅可夫斯基及其诗学作为一种规范在文学史中所占的篇幅、比重及意义。(本文来源于《俄语学习》期刊2019年03期)

孙越[6](2019)在《马雅可夫斯基的“小丽丽”》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只活了36岁,在他短暂的一生里,最引人注目的,除了他光彩照人的才华和诗,就是他的灵魂之泉——爱情。马雅可夫斯基经历过数次爱情,但他与丽丽娅的情感纠葛最为曲折和复杂。丽丽娅1891年生于莫斯科,原名卡甘,从小跟着法国家庭教师长大,18岁考入高等女子学校数学系,后转到建筑学院的绘画和雕塑系上课。24岁时,丽丽娅又迷上了芭蕾舞,开始拜师学艺……说起丽丽娅的相貌,她的芭蕾舞老师多林斯卡娅赞不绝口,说她一头棕红色的(本文来源于《幸福》期刊2019年07期)

洪子诚[7](2019)在《死亡与重生?——当代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进攻阶级的伟大儿子"据相关资料,中国报刊最早介绍马雅可夫斯基,是1921年刊于《东方杂志》第18卷第11号上的《俄国的自由诗》(化鲁),接着是胡愈之刊于1922年《东方杂志》第19卷第4号的《俄国新文学的一斑》,沈雁冰1922年10月刊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10期的《未来派文学之现势》。瞿秋白20年代初,也写有《马霞夸夫斯基》的文章:对这(本文来源于《诗探索》期刊2019年01期)

孙越[8](2019)在《马雅可夫斯基的“小丽丽”》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同志,我家里有丽丽娅、妈妈、姐妹,还有波隆斯卡娅。如蒙给她们提供基本生活费,不胜感激。"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只活了36岁。在他短暂的一生里,最引人注目的,除了他光彩照人的才华和诗,就是他的灵魂之泉——爱情。马雅可夫斯基经历过数次爱情,但他与丽丽娅的情感纠葛最为曲折和复杂。丽丽娅1891年生于莫斯科,原名卡甘,从小跟着法国家庭教师长大,18岁考入高等女子学校数学系,后转到建筑学院的绘画和雕塑系上课。24岁时,丽丽娅又迷上了芭蕾舞,开始拜(本文来源于《看世界》期刊2019年04期)

洪子诚[9](2019)在《死亡与重生?——当代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雅可夫斯基是20世纪重要诗人,他在苏联和当代中国的一段时间,被树立为无产阶级诗人的典范,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政治诗产生极大影响。然而八九十年代以降,对他的评价的高度在中国迅速衰落,其命运呈现浮沉升降的状态。马雅可夫斯基在当代中国的接受状况,既与国际政治形势有关,也与他在"典范"化过程中,其生命和诗歌的复杂、丰富性被简化、缩减有关;而近年来中国诗歌界和俄苏文学研究界推动其"复出"的重释和重评,构造出有很大差异的诗人形象和诗歌经验,也与以前树立的诗人形象构成"互文"关系。对马雅可夫斯基形象变迁历史的考察,有助于学界认识文学接受中的错位、误读、改写,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文学观念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M.M.戈鲁布科夫,陈思红[10](2018)在《路开始的地方——1920年代文学中的革命观(亚·勃洛克、米·布尔加科夫、弗·马雅可夫斯基)》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文学自20世纪20年代初始起就拥有了共同的革命观,但同时也确立了截然不同的阐释。其中既包括亚·勃洛克富有浪漫主义—乌托邦的阐释,其观点鲜明地表现在长诗《十二个》之中,也包括以米·布尔加科夫为代表的消极的阐释,体现在《狗心》(可视为对《十二个》的回应)等作品中。帕斯捷尔纳克在诗篇《八月》中有关"变容"的书写呼应着《十二个》。令人惊讶的是,马雅可夫斯基在喜剧《臭虫》中与自己的文学对头布尔加科夫如出一辙地对人的变异可能带来的结果予以彻底的否定。(本文来源于《中国俄语教学》期刊2018年04期)

马雅可夫斯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雅可夫斯基论文参考文献

[1].杨慧,郭晓敏.马雅可夫斯基诗歌中“水”的隐喻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2].王年军.马雅可夫斯基兰(组诗)[J].星星.2019

[3].洪子诚.与《臭虫》有关——马雅可夫斯基,以及田汉、孟京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4].龙柳亭.圣彼得堡市立图书馆的品牌管理与服务——以圣彼得堡市马雅科夫斯基公共图书馆为例[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9

[5].冯玉芝.历史图景中的诗学认知——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例[J].俄语学习.2019

[6].孙越.马雅可夫斯基的“小丽丽”[J].幸福.2019

[7].洪子诚.死亡与重生?——当代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J].诗探索.2019

[8].孙越.马雅可夫斯基的“小丽丽”[J].看世界.2019

[9].洪子诚.死亡与重生?——当代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J].文艺研究.2019

[10].M.M.戈鲁布科夫,陈思红.路开始的地方——1920年代文学中的革命观(亚·勃洛克、米·布尔加科夫、弗·马雅可夫斯基)[J].中国俄语教学.2018

标签:;  ;  ;  

马雅可夫斯基论文-杨慧,郭晓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