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越海峡“回门”行(论文文献综述)
徐甜甜[1](2020)在《《橘子树的修道院》(节选)翻译报告》文中认为该文是以《橘子树的修道院》(第二章)的内容为基础,探讨了在卡特福德的转换理论指导下的奇幻小说的翻译。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层次转换包括四个方面:语法、词汇、音位和字形。范畴转换中有四种类型的转换: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部转换。《橘子树的修道院》是一部关于一个将要与龙开战的世界的故事的奇幻小说。译者翻译了本书第二章,并基于翻译实践从翻译转换理论的视角,主要是语言学视角对自己的翻译过程进行反思和分析。本报告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奇幻小说本身及作者,本报告节选章节和结构的介绍。第二部分是介绍J.C.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该理论的原因。第三部分是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包括译前、译中、译后的过程。第四部分是以节选章节为基础,对理论的具体应用,最后是结论。译者认为,运用翻译转换理论可以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更加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并可以激起目标读者对奇幻小说的阅读兴趣。希望译者对翻译项目的总结和领悟能给其他从事奇幻小说文本翻译的译者以启示,在理解转换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语境,灵活使用翻译策略和技巧。
钱奕坤[2](2018)在《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蓝桥》文中认为本文以古代文学中的蓝桥为研究对象,对蓝桥文学母题的缘起、发展、演变、传播和接受的过程做了纵向的研究和梳理,考察了蓝桥文化蕴涵的生成过程和流变情况,并将其与同类型的鹊桥与断桥进行了横向的比较研究。具体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从建筑本体的角度出发,对蓝桥建筑的地点和兴毁情况做一个考辨,明确蓝桥起源的历史。第二章考论蓝桥意象的生成过程,蓝桥意象肇始于元、白蓝桥驿诗会,初生于裴铏的小说《裴航》,最终在宋代诗词中生成。第三章探究蓝桥故事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元代李直夫杂剧《尾生期女淹蓝桥》将蓝桥与尾生故事关联在一起,并因此生成“水淹蓝桥”的典故;另一方面,明代云水道人《蓝桥玉杵记》、清代黄兆森《蓝桥驿》等作品进一步演绎了裴航遇云英的故事。第四章分析蓝桥的文化蕴涵及其流变过程,在姻缘与爱情方面,蓝桥经历了由美满姻缘到爱情悲剧的转变;在思想与宗教方面,蓝桥经历了由道教到三教合流的转变;古代世俗社会对蓝桥接受广泛并赋予了蓝桥更多的文化蕴涵。第五章对蓝桥进行比较研究,以同被视为象征爱情的鹊桥和断桥为对象,通过历史溯源比较三者文学缘起,通过意象虚实的分类比较三者在古典诗词中的表达作用,以相会主题为切入比较三者相关传说故事的联系与异同。第六章阐述蓝桥在近现代及当代社会传播与接受的情况,主要从“蓝桥”地方戏曲、美国电影《魂断蓝桥》以及现当代诗歌和小说中的“蓝桥”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肯定蓝桥永恒的生命力。
杨薇[3](2017)在《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的着名小说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小说中的叙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现代电影叙事模式。本文根据普罗普的功能叙事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叙事功能学分析了其长篇小说中的三种要素(孤儿-怪物-监狱)和六种功能(出生、成长、迫害、考验、逃离、回归),以他的功能叙事作为切入点,研究哥特小说、狄更斯小说、现代影视与狄更斯影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暗恐效应、崇高美学、空间叙事、峰移效应、感情误置等理论在狄更斯叙事中的运用和表现,旨在挖掘哥特因子和大众想象在狄更斯经典化中的作用。本文分别从“原始能量”、“孤儿叙事”、“怪物阐释”和“监狱空间”四个方面、以总-分-合的叙述框架来展 开论述。第一章 绪论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其次按照批评方法的分类对狄更斯与哥特小说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并按照大众文化理论的分类对狄更斯与现代影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 狄更斯的“原始能量”提出了狄更斯功能叙事的内容,分析了其与“哥特小说”叙事模式中的功能和要素的联系,并指出这种联系和大众想象在其小说经典化中的作用。他的功能叙事的要素是在哥特小说“孤女-恶棍-城堡”的再语境化基础上创立的,“怪物”的要素是由于“洞穴”式的自我认识不足产生了人格上的矛盾和分裂,是社会和自我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大众感知自己存在的方式。哥特小说中的城堡是“家”与“国”的隐喻,而他的监狱要素主要是社会规训力量的隐喻,把孤儿置于怪物和监狱的藩篱中,让读者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逃离自己的身份,通过“孤儿-怪物-监狱”交互的叙事功能,实现对现实的逆转。第三章 孤儿—童话叙事到电影叙事从原型、情节、人物、结构方面对比了狄更斯小说中“孤儿成长”所采取的童话叙事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并从“故事”和“情节”的“因果关系”角度探讨了现代电影叙事手法与其童话叙事手法的联系。他通过童话叙事实现了对哥特小说的“陌生化”,是一种“可得性”的体现。可以说,哥特是阶级的童话,狄更斯是大众的哥特。其中的“孤儿”要素既是工业时代被剥削儿童现实的投射,又是寻找“父亲”、建立“秩序”的象征。现代影视则继承了他的叙事模式,而且强化了其中“公共空间”的身份探寻的仪式,发展了“拯救式”回归和“觉悟式”回归的叙事功能,宗教的力量和身体的快感在“回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四章 怪物—喜剧阐释到电影阐释从喜剧原型、帕格森的“感情误置”、漫画的“峰移效应”角度分析了狄更斯小说中“怪物”叙事要素所采取的“喜剧阐释”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并运用菲斯克的“大众文化识别”和再生产理论分析怪物要素在大众文化中的意义。他受到哥特小说“恶棍”的影响,打造了“怪物”的叙事要素并发现了怪物的本质特征,但他没有把这些怪物具象化,而现代电影则完成了其形象化的过程。其中机械化的怪物使人真正感受到人在工业社会中被机器异化带来的悲喜效果,同时表达了大众对“身体”被社会控制的忧虑,而乌合之众的怪物具有了“反乌托邦”的意蕴,也是狂欢化的需要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影射,心理畸变的怪物是大众获得巅峰体验的一种借口,也是逃离现实身份,释放压抑的需要。第五章 监狱—社会空间到电影空间运用了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和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对比了狄更斯小说中“监狱”的空间叙事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从小说的社会空间和电影空间两方面进行阐释。他发挥了哥特小说“社会空间”的叙事手法,把城市描述成了折叠式的监狱结构,在这样的监狱空间中,“身体”承受着“权力”的控制,使灵魂处于“异化”状态。从“诗性正义”的角度来说,任何具有封闭性的空间都是一种监狱,提供了一种人性转化的工具。他给出了宗教救赎、爱和同情的“拯救式”逃离和自我拯救、自我觉悟的“觉悟式”的逃离两种逃离的方式。而现代电影叙事则补充了这种逃离的条件,即自由精神和原始力量的结合。同时,以监狱为要素、以逃离为功能的叙事模式既满足了大众“逃避身份”的需要,又使大众在逃离后产生快感,所以这种模式能够不断地被大众文化“再生产”,逐渐形成大众的审美标准。第六章 全文总结并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张春[4](2014)在《中国电影短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起源于视镜,发展于短片。关注电影发展,自然离不开电影短片。电影短片不以长度占优势,却以实验探索特性自成一脉。从国外来说,奥斯卡金像奖和三大国际电影节等都设有短片单元,百余年的短片发展成绩明显;中国短片从《定军山》开始,一个世纪以来也渐成风景,特别是新时期后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投拍机制的变化和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一股被称之为“短片”、“小电影”、“微电影”的电影短片浪潮正在中国两岸三地风起云涌:知名导演创作此起彼伏,底层大众尝试方兴未艾,各类原创大赛层出不穷,主流媒体和视频网站推波助澜。电影短片正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关注中国文艺发展,就不能漠视电影短片浪潮的蓬勃态势于不顾;关注中国电影短片,就应当进行整体式的研究,而非散片式的解读。为此,本文将中国电影短片置于全球电影和中国社会发展视阈之中,充分借鉴国内外电影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中国电影短片进行艺术表征、发展脉络、创作机制、叙事策略、传播图景、发展得失等多角度、全景式的研究,努力挖掘出中国电影短片所具有的独特性、创新性和文化意义,切实强化电影批评的现实力量,弥补短片整体式研究的缺失,进而为中国电影短片研究和发展提供镜鉴与参考。本文共包括七个部分,主要构架如下:第一章是“穿上短小外衣的电影”。这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明确电影短片的定义、特征、界定及分类,并介绍电影短片研究的现状与意义,同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理论选择和创新之处进行说明。第二章是“三朵奇葩的成长之旅”。主要从发展历程的角度,对中国电影中的故事短片、动画短片和纪录短片,进行由点涉面的梳理,呈现电影短片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条件,奠定基础。第三章是“大众电影梦成为现实”。曾让无数人止步于现实的电影“导”“演”梦,在短片这里获得了实现的可能。这与法国新浪潮提出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导演和演员”异曲同工。本章包括“新世纪前:专业作者语境中的民间创作”、“新世纪后:底层大众影像时代已经来临”、“大时代与小成本:大众电影梦实现的原因”三个方面。第四章是“叙事探索从短片开始”。电影探索主要见于叙事的探索。本章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对电影短片的“时间”、“空间”和“视角”等叙事话语中的探索实验,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考量,藉此发现电影叙事发展的源泉和趋向,同时为结论部分的短片价值呈现打好伏笔。第五章是“零票房下的传播图景”。文化产业时代,票房高低是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电影短片却因自身的形制短小,逐渐被院线所抛弃,呈现出微票房和零票房的现象。但电影短片的传播却表现出了新的特质。基于此,对其普适大众的传播内容、被院线抛弃到主动抛弃院线呈现分众传播的形态,以及传播效果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大众参与度较高的电影短片也是对“以票房论英雄”现象的一种反拨。第六章是“短片个案的延展分析”。主要从三种类型的短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由点到面的升华。当然,个案是类型发展的一个视点,通过个案分析延伸出故事短片、动画短片和纪录短片的艺术呈现,有助于深化并实现论文研究点与面的结合、纵与横的覆盖。第七章是结论部分。主要对中国电影短片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藉此指出电影短片的努力方向。此外,还对本文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和有待继续深入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比如建构中国电影短片发展史、建设中国电影短片数据库和发布中国电影短片年度发展报告等。最后附录有整理的中国电影短片国际主要获奖情况、近两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入围名单,以及研究过程中制订的《中国电影短片调查问卷》及其数据分析,便于形成研究总况。
叶英萍[5](2011)在《黎族习惯法研究 ——从自治秩序到统一法律秩序的变迁》文中研究表明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史料记载显示,大约3000年前,黎族先民就从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地区泛舟渡海先后到达海南岛,成为大规模开发海南岛的人类群体。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热带海岛封闭的生活环境里,黎族人民以自己特有的习俗习惯维持着族内秩序,当封建统治者将其统治力延伸到海南岛及其黎族地区以后,黎族习惯被国家认可,成为习惯法,并融入中华法系,在黎族地区发挥着仅次于国家法的调整作用。因此,黎族习惯法是中华法制文明的组成部分,对黎族习惯法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发现黎族习惯法的内在价值,可以进一步丰富中华法文化的内涵,发展中华法文化。研究黎族习惯法,不仅有助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而且总结黎族习惯法的发展规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黎族习惯法涉及到法学、民族学、人类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遵循“从自治秩序到统一法律秩序的变迁”这一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法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黎族习惯法语境下的秩序及其变迁的研究,揭示黎族习惯法的内在发展规律。黎族独特的社会环境为习惯法的形成和发挥实效创造了条件。对自然现象的不解产生了对鬼神的敬畏和禁忌,神灵崇拜和传统禁忌,是黎族习惯法产生的观念基础;原始的生产力水平使黎民的共处与合作成为必然,以血缘和地缘为媒介,形成了家庭、合亩、村、峒各个层次的紧密型的社会组织单位,血缘氏族中的长者主导着黎人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围绕着长老权威,依据最初的禁忌和神灵信仰,黎族人民在生活中创造了稳定的自治性秩序,在这种秩序中习惯法逐渐形成,并使得原有的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任何法律制度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法律制度的产生首先是从婚姻家庭制度开始的。玩隆闺、不落夫家、舅公为大,是黎族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家庭制度的集中体现;合亩共耕、平均分配、家庭消费的合亩制在黎族社会长期存在,黎民的财产以先占和亩内分配的方式取得;在民商事交往中,黎族人通过无偿和无期限的借贷帮助族人度过生活难关,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从汉人处换取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刻木为契、结绳记事的契约形式,彰显了黎族人民在民事交往中诚实守信的契约观。在公共秩序方面,宗教禁忌使黎人产生了对神灵的敬畏,进而形成了对公共秩序的遵守义务,插星、不偷不贪、共同劳动与互助,表明了黎人不取非份之财、平等互助的习惯法准则。自治秩序中的黎族习惯法,从本族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需要出发,对个体利益关注较少,其目的是全族的共同秩序,个体的满足是通过群体的满足来实现的。尽管从汉代开始,中央政府不断对海南进行征剿,但在统治策略上仍注意因俗而治,客观上较好地维护了黎族习惯法的传统。但宋之后,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黎族社会的管理制度逐渐被统一化,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促使黎族习惯法传统加速向中央统一的法律秩序方向演变。中央政府任用土官、因俗而治的羁縻政策,一方面保留了部分黎族社会传统的习惯法秩序,另一方面又对不符合统治需要的习惯法进行改造,使之与国家统一法律相一致,中央法律与黎族习惯法共同构成了黎区的法律体系。从宋以降,以血缘为主的村峒逐渐变成了基层行政组织,传统权威者黎头、长老演变成中央授权的地方官吏,财产私有意识加强,规范的书面契约被引入到黎区的土地买卖、租赁、典当和借贷等交易中,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家庭制度受到了封建宗法伦理的冲击。秩序是黎族社会存续的基础,黎族习惯法把社会秩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当其确立的秩序受到破坏时,就施以相应的惩罚机制。在黎族习惯法秩序中,一般的民事纠纷,如夫妻矛盾、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甚至是村与村之间的矛盾,均可通过面对面的协商解决,通奸、偷盗、人身伤害等,除给予行为人人身、名誉等惩罚外,还要进行民事赔偿,赔偿的财产除补偿被害人外,其余的由族人共同享用。为维护基本生存需要,黎族习惯法强调财产补偿,重视秩序的恢复。在统一法律秩序下,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得到了传承与改造,传统权威黎头、峒首仍是习惯法的执行者,处理纠纷的方式仍然以公议、协商为主,为了村峒利益的责任连带与械斗仍时常发生。所不同的是,当土官处理不了时才告之官府,明显愚昧残酷的处罚陋俗被严明限制了,黎族习惯法秩序的维护与恢复机制,在法律融合中得到了改进与完善。在中央政权逐步实现对黎族地区的统治与管理过程中,黎族习惯法实现了与华夏族制定法的融合,这一融合,既是华夏族法制的先进性、包容性和融合性使然,也是黎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中华法系的大家庭里,黎族习惯法得到了发展与进步。团体主义、平等互助、诚实守信、本份主义是黎族习惯法的基本特征,而这也是中华法系的基本特征。重视并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法态度,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团结互助、诚实守信与本分主义的秩序价值,以心灵恐惧、名誉毁损、财产损失、公开与公正程序、以及通过共享惩罚物的间接警示与教育的秩序维护与恢复方法,等等,是其多年形成的、有助于黎族内部和谐与团结的规范,尽管其中有些带有原始性,但却得到了一体遵行,这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因为,正是绚丽多元的民族法文化构成了一体化的中华法文化。
党晶[6](2010)在《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 ——以龙州县7个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越两国山水相连,陆地边界线长一千多公里,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往来迁移不断。20世纪90年代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随着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边境地区居民的通婚也随之增多。但是,由于中越两国政策因素的限制,中越边境跨境婚姻却是以非法婚姻占绝大多数,这些非法婚姻移民是国际移民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大量存在给中国边境地区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以进入中国的越南非法婚姻移民及其中国配偶为研究对象,以广西龙州县为个案,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中越边境跨境通婚的相关资料,用SPSS统计方法统计问卷数据,结合国际移民理论、非传统安全理论对中越边境非法婚姻移民的特征、迁移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目前中越边境非法婚姻移民主要是由于中越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跨境民族的同源、语言文化的相通、边境地区人口生态比例的不平衡等因素造成的,其形式是越南妇女以婚姻为目的,以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婚姻的途径迁居中国边境地区。这些非法婚姻移民的大量存在,一方面促进了中越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两国民间关系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给中国边境地区的安全管理、通婚家庭的稳定以及非法婚姻移民的自身安全等方面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何解决中越边境地区的非法婚姻移民问题,是中越两国政府必须面对的边境管理课题,中越两国应该用一种新思维来解决这种非法婚姻移民问题,使两国边民正常通婚合法化,在促进两国边民正常往来的同时,也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吴荣华[7](2006)在《明清昆曲《西厢记》音乐的初步研究 ——以李日华本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探讨了明清昆曲《西厢记》音乐成果,目的是尝试着将明清昆曲《西厢记》之音乐进行初步的梳理和研究,探析明清昆曲《西厢记》的历史演进概况和音乐价值。力求多角度、多视野地探讨明清昆曲《西厢记》音乐。 全文共分五章十二节,第1章“绪论”:对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和内容、研究的方法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第2章“历史”:把明清昆曲《西厢记》置身于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和演唱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呈现出独领风骚、兴盛流播的发展状况;第3章“曲牌”:总结曲牌分布的特点,探究曲牌的来源,从中看出,其音乐与前代音乐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第4章“特色”:总结了乐调与“合唱”的特色,可以看出,明清昆曲《西厢记》音乐有着较高艺术成就,创作手法与现今创作手法相差无几,对后来的戏曲音乐创作具有一定借鉴和启迪意义;第5章“行当”:探讨“旦角”、“生角”在剧中的形象及部分曲牌运用,体现出明清昆曲《西厢记》音乐词采精美、唱腔悠长婉转、表演美奂美仑的神韵和风采,堪称中国古典戏曲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张懿红[8](2006)在《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通过具体解读作家作品,整体把握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发展态势,探讨乡土叙事行为背后的动力机制,以及目前存在的重大问题。 绪论界定乡土小说的概念,认为地域乡土(与城市相对)是乡土小说的稳定核心,本身包含着触发乡土想象的全部活力,地域文化和乡土精神则是乡土小说的审美内涵,乡土小说作为有效术语仍然适用于当代文学评论。1990以来,乡土小说淡出消费社会的文学热卖场,但在导向性文学层面,历史悠久的“乡土”并未丧失活力,执着于乡土小说创作的作家很多,重心依然是中短篇小说,其发展存在南北不平衡的现象。就主题意蕴而言,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想象域主要在以下四个方向拓展:直面现实、文化批判、历史反思和家园守望。 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别考察以上四个主题性想象域。第一章分四节,研究“直面现实”乡土小说,先后评述刘醒龙、陈应松、何申、关仁山、谭文峰、王祥夫、夏天敏、雪漠等八位作家。认为:1990年代乡土小说对热点问题的揭露、批判非常广泛。这些小说展现了当代农村纷繁错杂的社会现实,腐败弊政、扶贫、农民工、生态等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尽管它们在艺术层面存在形形色色的不足和缺陷,但仍然凭借尖锐的问题意识引起社会反响。它们展现了一幅令人沮丧的乡村图景,那就是乡土的沉没。在刘醒龙、陈应松、王祥夫、谭文峰、夏天敏等优秀作家的问题视域中,农村经济、政治、人性、道德、文化全面崩溃,乡土的沉没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对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的揭露,亦是再造乡土的必需——不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新型农村,也是乡土美学意义上的新的“乡土”。 第二章分四节,研究“文化批判”乡土小说,评述黄建国、杨争光、乔典运、李佩甫、阎连科、韩少功、贾平凹等7位作家。认为:国民性批判依然是乡土小说一个重要的问题视角,但当代作家更加注重追溯其政治经济根源,在历史背景、生存境遇、权力文化、人性等更宽阔的视野中立体把握农民性。另一方面,捕捉变革时代的精神裂变,为伤痕累累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唱挽歌,这种精神取向势头强健。面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种文化模态共时性存在的中国社会复杂现实,乡土作家大都陷入价值困惑,无法在文化冲突中确立理性平衡的文化批判价值体系。他们在现代启蒙与文化立场、道德批判与价值悬搁之间徘徊无路,正体现了“沉没与再造”的巨大张力。韩少功和贾平凹的长篇立意高远,构思宏大,是1990年代文化乡土小说的重量级作品。他们用全球化时代超越性的文化视野审视乡土,在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相互碰撞、交互作用中辨证分析,探询传
石曙萍[9](2005)在《文学研究会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从社团内部发展史、人事史的角度对文学研究会展开论述。介绍了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以及部分成员的生平和创作,再现了文学研究会发起、成立和解体的具体经过。本论文对文学研究会的论述以刊物为重点,从刊物的发展过程、人事关系、编辑风格等几方面对《小说月报》、《文学周报》、《文学旬刊》、《诗》进行论述。本文认为文学研究具有一种结合岗位实践知识分子人文理想的精神,以叶圣陶为中心的白马湖作家群在文学研究会解体以后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精神。
谢跟踪[10](2003)在《基于组件式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指出基于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生态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模式,由传统的管理统计数据方式的生态环境信息向管理以空间数据为主的生态环境信息转变。使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建立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结合的基础上,通过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合,进一步进行空间分析,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通过GIS可视化的功能使信息及空间分析的结果以各种直观图形、图表、多媒体的方面显示出来,并可以进一步通过网络进行生态环境信息共享。本文详细研究了生态环境数据的特点、生态环境数据的集成方法、以地学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了福建省生态环境的总体特征,研究了福建省生态环境数据集成的理论与方法,生态环境空间数据的表现与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生态环境空间数据索引的理论与方法,组件技术与组件式GIS的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功能的分析与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空间分析设计与算法实现,在国产全组件式GIS软件SuperMap 2000平台上,在Visual Basic可视化开发平台中实现了系统的集成,并成功地应用在福建省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与福建省生态环境酸雨相对敏感性评价中。本研究对基于组件式GIS的区域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开发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区域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区域生态环境科学管理与决策技术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飞越海峡“回门”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越海峡“回门”行(论文提纲范文)
(1)《橘子树的修道院》(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1 INTRODUCTION |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book and the author |
1.2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excerpted chapter |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2 THE THEORY OF TRANSALTION SHIFTS |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J.C.Catford |
2.2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
2.2.1 Development abroad |
2.2.2 Development at home |
2.3 The reas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
3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3.1.1 Collection of related information |
3.1.2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3.2 Translation process |
3.3 Post-translation revision |
3.3.1 Self-revision |
3.3.2 Revision by supervisor |
4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HIFTS |
4.1 Level shifts |
4.2 Category Shifts |
4.2.1 Structure shifts |
4.2.2 Class shifts |
4.2.3 Unit shifts |
4.2.4 Intra-system shifts |
5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2)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蓝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 蓝桥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蓝桥地点与兴毁考 |
第一节 陕西蓝田县蓝桥 |
第二节 其他地区的蓝桥 |
第二章 唐宋:蓝桥文学意象的生成 |
第一节 肇始:元白诗会蓝桥驿 |
第二节 初生:裴航蓝桥遇云英 |
第三节 生成:蓝桥仙路不崎岖 |
第三章 元明清:蓝桥故事的发展 |
第一节 抱不住的蓝桥:尾生与蓝桥故事的关联 |
第二节 道不尽的蓝桥:裴航与蓝桥故事的演绎 |
第四章 蓝桥的文化蕴涵及其流变 |
第一节 姻缘与爱情:由美满姻缘到爱情悲剧 |
第二节 思想与宗教:由道教到三教合流 |
第三节 民俗与其他:古代世俗社会对蓝桥的接受 |
第五章 蓝桥比较研究——以鹊桥、断桥为对象 |
第一节 桥的历史溯源比较 |
第二节 古典诗词中桥的意象比较 |
第三节 蓝桥、鹊桥、断桥故事比较 |
第六章 蓝桥在近现代及当代社会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蓝桥会”地方戏曲 |
第二节 美国电影《魂断蓝桥》 |
第三节 现当代文学中的“蓝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3)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哥特小说与狄更斯研究综述 |
1.1.1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1.2 狄更斯与哥特小说研究综述 |
1.2 现代影视与狄更斯研究综述 |
1.2.1 狄更斯·经典·电影 |
1.2.2 现代影视的哥特因子及大众文化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2 狄更斯的“原始能量”:孤儿、怪物、监狱 |
2.1 孤儿与孤女 |
2.1.1 孤儿与孤女的联系:崇高与暗恐 |
2.1.2 孤儿的净化与救赎 |
2.2 怪物与恶棍 |
2.2.1 怪物与恶棍的联系:继承与变形 |
2.2.2 怪物的能指和所指 |
2.3 监狱与城堡 |
2.3.1 监狱与城堡:家与非家 |
2.3.2 监狱的空间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孤儿的成长:从童话叙事到电影叙事 |
3.1 孤儿成长的童话叙事 |
3.1.1 阶级的童话与大众的哥特 |
3.1.2 天路历程与寻父之旅 |
3.2 孤儿成长的电影叙事 |
3.2.1 因果关系与大众想象 |
3.2.2 身份认同与终极归属 |
3.3 本章小结 |
4 怪物的意象:从喜剧阐释到影视阐释 |
4.1 怪物的喜剧阐释 |
4.1.1 大众的喜剧与哥特的荒诞 |
4.1.2 矛盾的内核与失真的外形 |
4.2 怪物的电影阐释 |
4.2.1 怪人的创造与怪物的打造 |
4.2.2 双重人格与身体变异 |
4.3 本章小结 |
5 监狱的空间:从社会空间到电影空间 |
5.1 监狱的社会空间 |
5.1.1 升降的结构与哥特的分层 |
5.1.2 身体的监禁与灵魂的逃离 |
5.2 监狱的电影空间 |
5.2.1 身份逃避与文化生产 |
5.2.2 人性囚禁与诗性正义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狄更斯作品年表 |
附录二: 哥特小说列表 |
附录三: 狄更斯作品影视改编列表 |
附录四: 狄更斯与现代电影关系图示 |
作者简历 |
(4)中国电影短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穿上短小外衣的电影 |
第一节 短片的定义、特征、界定及分类 |
第二节 短片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理论选择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三朵奇葩的成长之旅 |
第一节 故事短片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动画短片的创作概述 |
第三节 纪录短片的百年回眸 |
第三章 大众电影梦成为现实 |
第一节 新世纪前:专业作者语境中的民间创作 |
第二节 新世纪后:底层大众影像时代已经来临 |
第三节 大时代与小成本:大众电影梦实现的原因 |
第四章 叙事探索从短片开始 |
第一节 叙事时间:从因果线性到逻辑繁复 |
第二节 从相对固定到变幻移转的叙事空间 |
第三节 叙事视角呈现从全知全能到限制叙事 |
第五章 零票房下的传播图景 |
第一节 传播内容:中国短片能够承受之重 |
第二节 分众传播:渐离院线的生存之道 |
第三节 短片传播效果的闪回与解读 |
第六章 短片个案的延展分析 |
第一节 《老男孩》及其他故事短片的“情感”凸显 |
第二节 从《小蝌蚪找妈妈》看“画面”与“民族风” |
第三节 《颍州的孩子》之厚重与纪录短片的“真实”问题 |
第七章 结语:发展得失与努力方向 |
附录一 中国短片国际主要获奖一览 |
附录二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入围单(2012-2013) |
附录三 《中国电影短片调查问卷》及其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5)黎族习惯法研究 ——从自治秩序到统一法律秩序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材料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黎族社会及其神灵崇拜、禁忌 |
第一节 自然秩序状态下的黎族社会 |
一、宋之前的黎族社会建制 |
二、封闭的海岛环境 |
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的生产力水平 |
第二节 黎族的神灵崇拜与禁忌 |
一、频发的自然灾害 |
二、神灵崇拜 |
三、禁忌与占卜 |
四、习惯与习惯法 |
第三节 黎族的紧密型社会组织与权威 |
一、家庭与“合亩” |
二、村、峒 |
三、黎族社会的权威 |
第二章 宋之前自治秩序中的黎族习惯法 |
第一节 婚姻家庭制度 |
一、婚姻制度 |
二、家庭制度 |
第二节 财产制度与民事交往 |
一、财产制度 |
二、民事交往 |
第三节 黎族习惯法中的社会公共秩序 |
一、黎族习惯法社会公共秩序的范围 |
二、黎族习惯法社会公共秩序的种类 |
三、黎族社会公共秩序的习惯法规则 |
第三章 宋以后中央政府统一法律秩序中的习惯法 |
第一节 黎族地区被中央政府纳入统一法律秩序之中 |
一、中央政府对黎族人民的的剿抚政策 |
二、黎族社会的分化 |
三、中央权威下的统一法律秩序 |
第二节 外部规范与内部习惯法共构的秩序 |
一、统一法律秩序下的黎族自治 |
二、共构秩序的法律体系 |
第三节 土官制度及其传统权威的变化 |
一、土官制度的基本情况 |
二、土官权威的变化 |
第四节 习惯法秩序的变化与传承 |
一、婚姻家庭习惯法秩序的变化 |
二、民事习惯法秩序的变化 |
三、中央权威对某些传统禁忌和宗教的限制 |
第四章 黎族习惯法秩序的维护与恢复 |
第一节 婚姻家庭秩序的维护与恢复 |
一、家庭基本结构 |
二、结婚、离婚与再婚 |
三、对通奸的处罚 |
第二节 财产秩序的维护与恢复 |
一、侵犯公共财产 |
二、个人和家庭财产的维护与恢复 |
三、对盗窃犯的审判与惩罚 |
第三节 侵害、惩治与秩序恢复 |
一、人身伤害的惩治与秩序恢复 |
二、杀人的惩治与秩序恢复 |
第四节 纠纷解决机制 |
一、合亩内部以及合亩与合亩之间 |
二、峒内部协商 |
三、峒与峒之间协商 |
四、妇女在纠纷解决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
第五节 纠纷解决机制的传承与改进 |
一、纠纷解决机制的传承 |
二、黎族习惯法纠纷解决机制的变化与改进 |
第五章 结论:法律秩序变迁中黎族习惯法文化 |
第一节 黎族习惯法文化在法律秩序变迁中融入中华法文化 |
一、黎族习惯法文化融入中华法文化的原因 |
二、黎族习惯法融入中华法文化后之传承与改进 |
第二节 黎族习惯法文化的基本特征 |
一、团体主义 |
二、平等互助 |
三、诚实守信 |
四、本分处事 |
第三节 黎族习惯法文化中的秩序价值 |
一、黎族习惯法文化秩序价值的本体体现 |
二、黎族习惯法文化秩序价值的程序体现 |
三、对黎族习惯法价值秩序的尊重有利于黎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调研照片 |
后记 |
(6)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 ——以龙州县7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的界定与特征 |
第一节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的界定 |
第二节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的特征 |
第二章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迁移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推-拉的因素 |
第二节 迁移动机因素 |
第三章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
第一节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
第二节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
第三节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与中越关系 |
第四章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的治理分析 |
第一节 中越两国政府对中越边境跨国通婚的政策分析 |
第二节 关于解决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的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后记 |
附:跨境通婚家庭生活状况问卷 |
(7)明清昆曲《西厢记》音乐的初步研究 ——以李日华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
1.4 研究的创新和研究的局限 |
第2章 历史:产生与流播 |
2.1 明嘉靖年之前——孕育产生 |
2.2 明嘉靖年之后——广为流播 |
第3章 曲牌:分布与来源 |
3.1 曲牌的分布与运用 |
3.2 曲牌的来源 |
第4章 特色:乐调与“合唱” |
4.1 乐调的特色 |
4.2 “合唱”的特色 |
第5章 行当:旦角与生角 |
5.1 旦角及形象塑造 |
5.2 生角及形象塑造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8)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直面现实 |
第一节 刘醒龙、陈应松:批判的激情 |
第二节 何申、关仁山:“新”的发现 |
第三节 谭文峰、王祥夫:人性的质疑 |
第四节 夏天敏、雪漠:边地的关怀 |
第二章 文化批判 |
第一节 杨争光、黄建国:国民性批判的二度空间 |
第二节 乔典运、阎连科、李佩甫:农民症与权力文化 |
第三节 《马桥词典》:词语的生命 |
第四节 贾平凹:文化的宿命 |
第三章 历史反思 |
第一节 《白鹿原》:史诗的标高 |
第二节 “农民三部曲”:问题的视域 |
第三节 阎连科:乌托邦寓言 |
第四节 刘玉堂:喜剧性重构 |
第五节 余华、艾伟:个人化书写 |
第四章 家园守望 |
第一节 张炜:融人野地 |
第二节 迟子建:伤怀之美 |
第三节 刘庆邦:纯真年代 |
第四节 王新军及其他:诗意栖居的可能 |
第五章 沉没与再造:乡土小说的活力与症结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主题性想象系统 |
第二节 沉没与再造:乡土小说的活力与症结 |
第三节 当代乡土小说存在的三大问题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 |
(9)文学研究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文学研究会的发生及几个来源 |
第一节 《新社会》《人道月刊》与文学研究会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与文学研究会 |
第三节 《新青年》的分化与文学研究会 |
第二章 文学研究会会员考 |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会员考录 |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及发起经过 |
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部分成员介绍 |
第三章 《小说月报》及其主编 |
第一节 一个隐性的革命文学传统:沈雁冰与《小说月报》 |
第二节 一种学者的研究型风格:郑振铎与《小说月报》 |
第三节 一双伯乐的慧眼:叶圣陶与《小说月报》 |
第四章 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出版物:《文学周报》《文学旬刊》《诗》 |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报》 |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出版物之二:《文学旬刊》 |
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出版物之三:《诗》刊 |
第五章 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与翻译 |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的创作 |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的翻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新社会》目录 |
附录二:《人道月刊》目录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10)基于组件式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 生态环境数据特点及其集成 |
1.1 生态环境数据的特点 |
1.2 生态环境空间数据的集成方法 |
1.2.1 同要素空间多尺度数据集成 |
1.2.2 不同要素空间多尺度数据集成 |
2、 GIS概述 |
2.1 GIS技术体系的发展 |
2.2 传统GIS存在的问题 |
2.3 GIS发展动态 |
3、 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3.1 现代生态环境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 |
3.2 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3.2.1 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的基本问题 |
3.2.2 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的主要方法 |
3.3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3.3.1 GIS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
3.3.2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3.3.3 GIS在生态环境研究中面临的问题 |
4、 福建省生态环境总体特征 |
4.1 福建省生态环境地理单元 |
4.2 福建省生态环境要素 |
4.2.1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4.2.2 以侵蚀剥蚀山地丘陵为主的流水地貌 |
4.2.3 植被类型与土壤类型 |
4.2.4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
4.2.5 生态系统的高生产力特征 |
4.3 福建省陆域景观生态空间分异 |
4.3.1 景观生态的纬向分异 |
4.3.2 景观生态的垂直分异 |
4.3.3 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 |
4.3.4 景观生态破碎性特征 |
4.4 福建省生态环境脆弱性 |
5、 福建省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选题意义 |
6、 论文组织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生态环境数据存储与管理 |
1、 系统数据库概念模型分析 |
1.1 数据源的选取与预处理 |
1.1.1 主要数据源 |
1.1.2 数据预处理 |
1.2 数据关系分析 |
1.2.1 数据分类 |
1.2.2 数据逻辑关系分析 |
1.2.3 数据流程关系分析 |
1.2.4 数据图层关系分析 |
1.3 数据编码 |
1.3.1 数据编码概述 |
1.3.2 数据编码实例 |
2、 系统数据质量控制 |
2.1 数据误差概述 |
2.2 数据误差控制 |
2.3 数据误差校正 |
2.3.1 几何校正 |
2.3.2 最小二乘法线性校正 |
2.3.3 分块校正 |
3、 系统数据存储与管理 |
3.1 空间数据与空间数据库 |
3.2 空间数据模型 |
3.3 空间数据拓扑关系模型 |
3.4 空间数据组织方法 |
3.5 系统多源数据集成 |
3.5.1 多源数据集成概述 |
3.5.2 SIMS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 |
3.5.3 系统数据组织 |
4、 系统元数据与数据字典 |
4.1 系统元数据 |
4.1.1 元数据概述 |
4.1.2 主要元数据标准 |
4.1.3 系统数据库元数据实例 |
4.2 系统数据字典 |
4.2.1 数据字典概述 |
4.2.2 系统数据字典设计 |
4.2.3 系统数据字典实例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生态环境空间数据索引 |
1、 空间数据索引概述 |
1.1 空间数据的特点 |
1.2 空间数据访问的特点 |
1.3 空间数据索引概述 |
2、 空间数据索引方法 |
2.1 空间索引的一般方法 |
2.2 R树与R+树索引 |
2.3 PK树索引 |
2.3.1 划分树结构 |
2.3.2 PK树索引的结构 |
2.3.3 PK树索引的特点 |
2.4 Hilbert R树索引 |
2.4.1 Hilbert曲线与Hilbert空间排列码 |
2.4.2 Hilbert R树索引 |
3、 空间数据索引方法比较分析 |
4、 系统数据空间索引实现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空间分析与算法实现 |
1、 空间分析与GIS的结合 |
1.1 空间分析、应用模型与GIS的关系 |
1.2 空间分析与GIS结合的意义 |
1.3 空间分析与GIS结合的途径 |
1.3.1 空间分析与GIS的松散结合 |
1.3.2 空间分析与GIS紧密结合 |
1.3.3 空间分析与GIS一体化 |
2、 系统空间分析算法及实现 |
2.1 叠加分析 |
2.1.1 叠加分析原理 |
2.1.2 叠加分析过程 |
2.1.3 系统叠加分析功能 |
2.1.4 系统叠加分析功能实例 |
2.2 邻域分析 |
2.2.1 缓冲区分析 |
2.2.2 空间插值 |
2.3 网络分析 |
2.3.1 Dijkstra(迪杰斯特拉)算法 |
2.3.2 A~*算法 |
2.3.3 系统路径分析实例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生态环境空间数据表现与可视化 |
1、 可视化概述 |
1.1 科学计算可视化 |
1.2 地图可视化 |
1.3 地形可视化 |
1.4 地理可视化 |
1.5 GIS可视化 |
1.6 虚拟现实 |
2、 地学可视化研究框架 |
3、 可视化的质量因素 |
4、 可视化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5、 系统数据表现与可视化 |
5.1 系统可视化中的数据分级 |
5.2 系统可视化实例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开发与软件实现 |
1、 组件技术与组件式GIS |
1.1 COM/DCOM |
1.2 OLE及其在GIS中的应用 |
1.2.1 OLE概述 |
1.2.2 OLE技术内容 |
1.2.3 OLE在GIS中的应用 |
1.3 ActiveX |
1.4 软件组件开发的意义 |
1.4.1 传统软件开发技术的缺点 |
1.4.2 软件组件化开发的思想和意义 |
1.5 组件技术在GIS中的应用 |
1.5.1 传统GIS开发的制约因素 |
1.5.2 GIS组件化的意义 |
1.5.3 当前开发工具对GIS组件化的支持 |
2、 系统开发的技术背景 |
2.1 系统开发环境 |
2.2 系统开发组件评述 |
2.2.1 SuperMap 2000概述 |
2.2.2 SuperMap 2000中数据组织 |
3、 系统需求分析 |
4、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4.2 技术实施路线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3.1 总体模块功能 |
4.3.2 属性数据库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
4.3.3 空间数据库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
4.4 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 |
4.4.1 子系统设计 |
4.4.2 系统软件配置 |
4.4.3 系统硬件按功能块分配 |
4.4.4 系统运行框架 |
5、 系统集成 |
5.1 系统集成框架 |
5.2 系统开发与集成 |
5.3 系统功能简介 |
5.3.1 基本操作功能 |
5.3.2 地图编辑功能 |
5.3.3 查询功能 |
5.3.4 数据管理功能 |
5.3.5 影像配准功能 |
5.3.6 三维地图生成与处理功能 |
5.4 系统特点 |
5.5 系统应用 |
5.5.1 福建省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5.5.2 福建省生态系统酸雨相对敏感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工作总结及研究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附录1: 福建省乡镇行政区划矢量数据库元数据 |
附录2: 系统数据字典(部分) |
四、飞越海峡“回门”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橘子树的修道院》(节选)翻译报告[D]. 徐甜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蓝桥[D]. 钱奕坤.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3]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D]. 杨薇. 浙江大学, 2017(12)
- [4]中国电影短片研究[D]. 张春.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5]黎族习惯法研究 ——从自治秩序到统一法律秩序的变迁[D]. 叶英萍.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6)
- [6]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 ——以龙州县7个村为例[D]. 党晶. 暨南大学, 2010(10)
- [7]明清昆曲《西厢记》音乐的初步研究 ——以李日华本为中心[D]. 吴荣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8]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研究[D]. 张懿红. 兰州大学, 2006(09)
- [9]文学研究会研究[D]. 石曙萍. 复旦大学, 2005(07)
- [10]基于组件式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谢跟踪.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