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遗传多样性论文-李松,张世成,董云武,施德林,史云东

水稻遗传多样性论文-李松,张世成,董云武,施德林,史云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稻遗传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SSR分子标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水稻遗传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松,张世成,董云武,施德林,史云东[1](2019)在《基于SSR标记的云南腾冲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433-2014)推荐的SSR核心引物分析腾冲本地糯谷和推广种植的多个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8对SSR引物在20个品种间具有多态性,共扩增出了82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4.6个多态性片段,变幅为2~8个;Nei′s多样性指数为0.155~0.384,平均为0.248;Shannon′s信息指数为0.280~0.567,平均为0.398;SSR多态性指数(PIC)平均值为0.63,变幅为0.26~0.84。遗传相似系数平均0.710,变幅为0.410~0.97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70处可将20个品种划分为4类,其中第Ⅰ类和第Ⅱ类分别包括4和5个品种,腾冲糯谷为第Ⅲ类,第Ⅳ类包括10个品种。研究结果表明腾冲糯谷与推广种植水稻品种间遗传基础丰富,多态性好,为腾冲市水稻种质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复标,石军,郑卓,司二杰,黄廷友[2](2019)在《水稻遗传多样性及其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水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寻找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水稻杂交组合的配置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利用60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组的SSR标记对190份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并采用Tassel3.0的GLM和MLM进行标记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90份水稻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62~0.97,平均值为0.86.按群体遗传结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亚群.以GLM分析,发现8个与穗长、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穗粒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穗粒数、总穗粒数和饱满穗粒数相关联的标记,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0.0648;以MLM分析显示,8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0.0378~0.0648.本研究获得的这8个农艺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可以作为辅助育种培育高产水稻品种的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玲,陈志华,韦平,裴建波,丁红梅[3](2019)在《江苏中部地区水稻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江苏中部水稻品种的纯度和真伪性鉴定提供依据,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该地区水稻品种,从48对引物中筛选出26对引物扩增条带具有多态性,占总标记量54%。26对引物共检测出66个等位基因片段,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为2~4个,平均每对引物的多态性片段为2.5个。每个位点的SSR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18~0.66,平均为0.40。水稻试验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46~1.00。(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9年09期)

张希瑞,高文硕,王敬国,邹德堂[4](2019)在《吉林省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株型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51份吉林省不同年代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连续2年对涉及穗、剑叶、倒二叶和倒叁叶的21种株型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利用152对多态性的SSR引物,对供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不同年代品种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株型性状在不同年代的品种间均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1)。随育成年代的推移育成品种的剑叶宽度、倒二叶宽度和倒叁叶宽度逐渐增大,株高、穗抽出度、穗茎基角、剑叶基角和张角、倒二叶基角和张角以及倒叁叶基角和张角逐渐缩小;弯曲穗型是吉林水稻品种的主要穗型。152对SSR引物共检测到648个等位变异,观测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性指数、多态性信息量和Shannon信息指数的均值分别为4.263 0、0.365 4、0.556 3和1.042 2。地方品种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遗传差异最大。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可以将供试品种划分为2个亚群,聚类结果与它们的育成年代基本相同。(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牛恋[5](2019)在《基于水稻SSR标记的中国野生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菰(Zizania latifolia)隶属禾本科菰属,为水生草本植物。据文献报道,共有菰(Zizania latifolia)、德克萨斯菰(Zizania texana)、水生菰(Zizania aquatica)和沼生菰(Zizania palustris)四种菰属植物。野生菰作为菰属植物中最原始的物种,具有较强的耐深水能力、抗旱能力及抗病能力,包括抗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等,对污染水体具有水质净化和重金属富集的生态修复能力。野生菰作为水稻的近缘属之一,具有较多优良基因,研究价值极高,对水稻的种质改良发挥重要作用,是丰富作物育种基因资源库的理想资源。近年来,有关菰的遗传研究正在逐渐深入,SSR标记具有信息含量丰富、多态性高等优点,是研究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分子标记。有研究表明水稻SSR标记可用于野生菰遗传分析,但该标记在全国范围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因此,本文筛选9对水稻SSR引物,对中国25个野生菰居群的381份野生菰材料进行PCR扩增检测,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9对水稻SSR引物,优化SSR-PCR反应体系,对381份野生菰材料进行PCR扩增,用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共扩增出119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13条,平均每对标记引物扩增11.44个多态位点。9对水稻SSR引物的平均多态位点比率可高达94.77%,有4对水稻SSR引物多态位点比率高达100%。(2)中国25个野生菰居群的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L)在物种水平上高达94.5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398,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3772,表明中国野生菰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中国野生菰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50.79%)较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49.21%)更明显,中国野生菰居群间基因多样性(Ht)为0.2310,居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1122,中国野生菰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比居群内更丰富;中国野生菰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144,居群间基因流(Nm)为0.4720(Nm<1),遗传漂变在野生菰居群的遗传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3)中国25个野生菰居群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和遗传距离(Gd)分别介于0.7693~0.9725和0.0279~0.2623之间。中国25个野生菰居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的相关性检测结果为r=0.8331、p=0.001**,呈极显着相关;在阈值为0.88时,中国25个野生菰居群在遗传结构上可聚类分为5类,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存在亲缘关系,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进化关系上,中国25个野生菰居群由共同的祖先分化出2个支系,第1个支系先分化出中南地区的桂林(GL),第2个支系先分化出中南地区的洞庭湖(DTH),推测中南地区的野生菰较原始,中国野生菰由中南地区开始进化分支。(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昕[6](2019)在《水稻镉积累特性及基因表达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镉吸收转运特性在水稻基因型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差异,这种差异与镉离子及其它离子的转运效率密切相关。OsNramp家族基因在二价金属离子转运方面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文以不同水稻基因型为材料,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OsNramp家族基因在水稻发育籽粒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测定,对基因表达水平与镉积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水稻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的镉积累量在12个基因型间存在显着差异。湘早籼24和朝阳1B为低镉积累水稻;湘早籼705、辐品36、叁百粒、南京11号和嘉育948为高镉积累水稻。低镉积累水稻根系吸收镉的能力和向地上部转运镉的能力都较弱;高镉积累水稻根系吸收镉的能力和向地上部转运镉的能力都较强。12个基因型幼苗地上部镉积累量平均为29.96mg·kg~(-1),根系镉积累量平均为872.06 mg·kg~(-1),转移因子平均为0.03。(2)离体稻穗籽粒和穗轴中的镉积累量在10个基因型间存在显着差异。朝阳1B、湘早籼24、湘早籼705和辐品36离体稻穗在0.9~4.5μM的镉溶液中胁迫5天后,籽粒中镉含量为0.08~0.27 mg·kg~(-1),穗轴中镉含量为0.02~0.10 mg·kg~(-1),镉的转移因子在0.07~0.35之间。根据不同镉胁迫环境中稻米镉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把水稻基因型分成低镉稳定型、高镉稳定型、低镉增长型和高镉增长型4种类型。其中朝阳1B、柳沙1号、二九南1号和竹珍B为低镉稳定型水稻;辐品36为高镉稳定型水稻;湘早籼24和珍籼97B为低镉增长型水稻;嘉育948、湘早籼705和潭早215为高镉增长型水稻。(3)在镉污染土壤中进行盆栽试验,稻米镉积累量以及镉从穗轴向籽粒转运的转移因子在基因型间存在显着差异。在7个基因型中,朝阳1B稻米中镉含量最低,为0.01 mg·kg~(-1),湘早籼705稻米中镉含量最高,为0.06 mg·kg~(-1)。朝阳1B镉的转移因子最低,为0.0840,湘早籼705镉的转移因子最高,为0.3624。(4)水稻发育籽粒中OsNramp1~3和OsNramp5的表达水平在4个基因型间存在明显差异。水稻发育籽粒中OsNramp5的表达量与稻米镉积累量呈正相关,与穗轴向籽粒中转运镉的能力呈正相关。朝阳1B为低镉积累水稻,其穗轴向籽粒转运镉的能力最弱,扬花5 d后,发育籽粒中OsNramp5的相对表达量最低。湘早籼705为高镉积累水稻,其穗轴向籽粒转运镉的能力最强,扬花5 d后,发育籽粒中OsNramp5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敬[7](2019)在《长江上游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多样性及其品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我国最首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全国有超过半数以上的人口以米饭为主食,同时水稻在全球粮食生产和消费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以长江上游广泛应用的137份杂交水稻亲本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型检测、农艺性状调查、稻米品质测定等方法研究不同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稻米品质,为杂种优势的高效利用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中所用的引物能基本反映出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群体1与群体2内的遗传变异为79.64%,表明本研究中材料遗传距离较大。另经基因型检测分析发现群体1内为恢复系材料,群体2内为保持系材料,与材料的来源高度一致。(2)本研究材料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大,表明了其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单株产量与除单株有效穗外其余的产量相关性状都呈正相关关系,并且与千粒重、穗长、实粒数、穗着粒数、结实率等与增产相关的性状基本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且相关系数较大,表明供试材料的单株产量与上述几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较高。(3)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为单株产量因子,第二主成分为千粒重和粒型联合因子,第叁主成分为粒型因子,第四主成分为结实率因子。(4)食味蒸煮品质研究显示AC变幅为0.98-34.60%,GC变幅为49.00-149.40mm,ASV变幅为1.00-7.00级,表明供试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5)本研究材料的农艺性状调查结合其对应的食味蒸煮品质及外观品质指标筛选出蜀恢527、中恢8015、泸恢17、成恢425、雅恢2118、涪恢9303、南恢511、绵恢2098、泸恢7254、绵恢662、雅恢2115等11份产量及食味蒸煮品质、外观品质性状优良的材料。(6)各供试材料的PKV、HPV、CPV、BDV、CSV、SBV的变幅为184.58-477.00RVU、105.63-285.29RVU、140.92-469.83RVU、33.42-287.75RVU、35.29-224.25RVU、-220.29-163.21RVU,该结果反映供试材料的RVA谱各特征值差异性较大。(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文安宁[8](2019)在《OsNCED基因在水稻耐低温中的功能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冷害是影响我国南方稻区水稻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脱落酸(ABA)是植物响应低温逆境的重要植物激素,而水稻OsNCED蛋白是控制ABA合成的关键性限速酶。目前为止对OsNCED家族中各基因在水稻耐低温中的作用仍了解甚少。本研究对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发育期进行低温处理,分析不同水稻品种的耐低温能力与OsNCED家族中各基因的关系,以期促进对水稻耐低温机制的认识和耐低温水稻的育种。结果如下:1.不同水稻品种耐低温能力的比较破胸后水稻种子经3d低温(4℃)处理对发芽没有明显伤害;经7d低温处理,不耐低温水稻品种发芽率急剧下降,其中720-196发芽率仅28.5%,耐低温水稻品种发芽率在80%以上,日本晴发芽率高达95.0%;在叁叶期低温(4℃)处理7d,不耐低温水稻品种9311等幼苗全部凋亡,耐低温水稻品种日本晴等在常温下可恢复生长,成活率最高达100%;在孕穗期气温由30℃突降至22.5℃,不耐低温水稻品种花粉可育率下降明显,气温降至16℃时,所有水稻品种花粉可育率均大幅下降;初冬自然低温下(6℃),耐低温水稻品种日本晴、抗126梗、17抗迟7-3、恒59S生长良好;不耐低温水稻品种730S、抗90、9311植株死亡。2.耐低温能力不同的水稻品种OsNCED基因表达差异的比较萌发期低温处理3d,不同水稻品种种子中OsNCED1、OsNCED2、OsNCED3、OsNCED5基因均响应了低温胁迫且表达上调;在7d低温处理后,耐低温水稻品种OsNCED5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不耐低温水稻品种;叁叶期低温处理7d,耐低温水稻品种OsNCED5基因的表达量高于不耐低温水稻品种;孕穗期经历低温,耐低温水稻品种OsNCED3、OsNCED5基因的表达量高于不耐低温水稻品种;在初冬自然低温条件下,耐低温水稻品种OsNCED1、OsNCED5基因的表达量高于不耐低温水稻品种中的表达量。3.耐低温能力不同的水稻品种OsNCED基因序列比较分析不同水稻品种OsNCED1、OsNCED2、OsNCED3基因编码区序列存在明显差异,耐低温水稻品种中差异碱基基本一致,不耐低温水稻品种中差异碱基一致,并且差异碱基导致所编码的蛋白序列出现差异。OsNCED4、OsNCED5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差异无规律。OsNCED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耐低温水稻品种日本晴以及叁个野生稻品种具有的功能碱基序列一致,不耐低温水稻品种9311、720-9、720-196缺少了多个功能碱基序列,如光响应元件、厌氧诱导元件等。上述研究结果表明OsNCED基因与水稻耐低温能力密切相关,其中OsNCED5基因可能在水稻耐低温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林增顺,刘冠明,徐庆国[9](2019)在《利用SRAP标记分析水稻新品系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水稻新品系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选用分辨力强、多态性较高的20对SRAP引物标记对42个水稻新品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扩增出204个等位点,其中,有135个多态等位点,多态百分率为66.2%;每对引物分别检测出等位点变异2~9个,平均值为6.75。供试水稻新品系间的遗传差异系数为0.02~0.29。用欧式平方距离对42个水稻新品系的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相似性为0.11时可将42个水稻新品系可聚为7大类群。研究结果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了解水稻新品系的遗传差异,为水稻育种工作中新品系的淘汰与推广提供了有效的补充依据。(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4期)

朱名海,彭丹丹,舒灿伟,周而勋[10](2019)在《海南南繁区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致病力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明确南繁区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AG-1IA)的遗传分化及遗传多样性与致病力的关系,【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南繁核心区(叁亚、乐东、陵水)和非核心区(琼中、屯昌和定安)共60株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致病力分化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遗传多样性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区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相对更高;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核心区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信息指数(I)和基因流(N_m)分别为82.24%、0.1932、0.3062和2.5627,高于非核心区群体的67.49%、0.1535、0.2447和0.9365;而核心区群体的基因分化系数(G_(st))为0.1633,低于非核心区群体的0.3481。【结论】核心区菌株的遗传变异程度比非核心区菌株高;核心区不同群体间存在较多的基因交流,而非核心区菌体间的基因交流较少,但遗传变异均主要来自于群体内;总体而言,核心区菌株的遗传分化程度更高。菌株的致病力及其与菌株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核心区菌株以中等致病型为主,而非核心区菌株则以中、强致病型为主,但与菌株的AFLP谱系之间的相关均未达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水稻遗传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水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寻找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水稻杂交组合的配置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利用60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组的SSR标记对190份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并采用Tassel3.0的GLM和MLM进行标记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90份水稻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62~0.97,平均值为0.86.按群体遗传结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亚群.以GLM分析,发现8个与穗长、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穗粒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穗粒数、总穗粒数和饱满穗粒数相关联的标记,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0.0648;以MLM分析显示,8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0.0378~0.0648.本研究获得的这8个农艺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可以作为辅助育种培育高产水稻品种的分子标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稻遗传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松,张世成,董云武,施德林,史云东.基于SSR标记的云南腾冲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作物杂志.2019

[2].王复标,石军,郑卓,司二杰,黄廷友.水稻遗传多样性及其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陈玲,陈志华,韦平,裴建波,丁红梅.江苏中部地区水稻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农技服务.2019

[4].张希瑞,高文硕,王敬国,邹德堂.吉林省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株型演化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19

[5].牛恋.基于水稻SSR标记的中国野生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9

[6].张昕.水稻镉积累特性及基因表达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9

[7].陈敬.长江上游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多样性及其品质分析[D].西南科技大学.2019

[8].文安宁.OsNCED基因在水稻耐低温中的功能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9].林增顺,刘冠明,徐庆国.利用SRAP标记分析水稻新品系遗传多样性[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10].朱名海,彭丹丹,舒灿伟,周而勋.海南南繁区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致病力分化[J].中国水稻科学.2019

标签:;  ;  ;  ;  

水稻遗传多样性论文-李松,张世成,董云武,施德林,史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