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体会

63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体会

郑大维陈华君(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00)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113-02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体会。方法我科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运用中药、加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3例。结果临床治愈63例,其中1个疗程内治愈者42例,占66.7%,2个疗程治愈者18例,占28.6%,3个疗程治愈者3例,占4.76。总治治愈率100%。结论近年来我科采用中医药与针灸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带状疱疹中医药治疗体会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蜘蛛疮等,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疾病,局部皮肤先后出现红斑、火燎样疼痛,继而出现成簇状水痘,并呈带状,局限为身体单侧分布,病程约二周。多数患者愈后很少复发,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季多发,好发于成人,儿童病情轻,老年人病情为重,好发部位为胸肋、腰部,病情要因患者体质强弱不同,发作部位的差异而轻重不一,在辩证施治上首先分析其是热重或湿重或毒重,而施以清热利湿解毒兼通经理气。我科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运用中医药、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3例疗效颇佳,今加以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运用中药、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3例,疗效颇佳,今加以总结。其中男性46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6岁,病程在2—18d。

1.2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有单侧局部皮肤部位有灼热、疼痛,继之则出现簇集或成片的如绿豆大小的疱疹,焮热灼痛,皮肤鲜红,痛苦异常,伴心烦急躁,口干口苦,脉弦滑数。

2治疗方法

2.1龙胆草10g,丹皮10g,赤茯苓10g,泽泻10g,柴胡10g,苍术10g,知母10g,车前子15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栀子10g,黄柏10g。热甚者加金银花、连翘;湿甚者加薏米、土茯苓;痛甚者加灵仙、元胡、米壳。剂量可临症自定,随证加减。辨证施治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痛,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夕、术通、兰根、野菊花、丹皮、乳香、没药、生草。方中胆草、栀子、野菊花、柴胡清肝解毒,生地凉血,木通、车前子、泽夕清热利湿,乳没活血止痛,发热重加石膏,便秘加大黄。

2.2内服中药:金马合剂。药物组成:金银花30g,马齿苋60g,大青叶、蒲公英各15g,黄连、黄芩、赤芍、牡丹皮各9g,元胡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日3服。5d1个疗程。

2.3针灸治疗穴位:曲池、合谷、支沟、血海、三阴交太冲。龙眼(经外奇穴,属小肠经脉,穴位在小指尺侧第2.3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尽处取之)放血、坵墟透照海。每日1次。如溃烂明显,则在病灶及周围点刺放血。

3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疱疹消失,皮损及疼痛消退,临床症状消失。好转:疱疹减少,皮损消退,病变部位有轻度疼痛感。无效:皮损及疼痛无变化。

3.2治疗结果临床治愈63例,其中1个疗程内治愈者42例,占66.7%,2个疗程治愈者18例,占28.6%,3个疗程治愈者3例,占4.76。总治治愈率100%。

4典型病例

何某某,男,48岁。2010年4月20日初诊。自述右肋背焮热灼痛3d,疱疹2d。刻下诊见:右侧背腰部带状分布之簇集样疱疹,大小如小豆状,红斑及密集成群的疱疹,灼热疼痛,心烦不宁,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中医辨证:肝胆湿热之缠腰火丹。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予中药每日1剂,早中晚3次分服。针灸:曲池、合谷、支沟、血海、三阴交太冲、取龙眼、坵墟透照海。局部锋针刺络放血,拔火罐。上述治疗3d后,疱疹干枯,周围皮肤颜色转浅,疼痛消失。继续中药及针灸5d后诸症悉除,病告痊愈。

5讨论

5.1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他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及久病体虚的人,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除表现疱疹、疼痛症状之外,还可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热,甚至疼痛剧烈,影响睡眠。如果带状疱疹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皮损消退后,会遗留反复的顽固性神经疼痛。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控制后遗症发生的有效环节。

5.2祖国医学将其发病原因归结为风、湿、热。与肝、脾诸脏有关。病因可以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诱发。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阻遏经络,气血不通,毒邪稽留体内,阻于经络、滞于脏腑,气血受阻,经络不畅,症见灼热疼痛,毒热蕴于血分则发红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水疱。因此本病以剧烈的灼刺痛为主要特征,故在治疗上以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止痛为主。此法为立方之本,遵法选药,详辨舌脉,必生佳效。本病因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感受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而中医古典医籍中称本病为“缠腰火丹”“蛇窜疮”等,是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甚而至,或因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热搏结而成。以中医辨证施治: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痛,加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胆草、栀子、柴胡、生地、车前子、泽夕、术通、兰根、野菊花、丹皮、乳香、没药、生草。方中胆草、栀子、黄芩、野菊花、柴胡清肝解毒,生地、丹皮凉血,木通、车前子、泽夕清热利湿,乳没活血止痛,发热重加石膏,便秘加大黄。能清肝解毒泄少阳之火,调节肝胆之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又能提高吞噬细胞功能,而且对提高免疫力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既能提高细胞免疫又能抑制病毒繁殖。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外用三棱针少商穴点刺放血具有活血化淤,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艾条温和熨热灸患处,以火攻毒,清热燥湿收敛,方中大黄清热消肿,活血化淤。如此诸药合用,中西合壁,内外并治,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药简价廉,病人易于接受。

带状疱疹,是由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样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腰腹部最为多见。祖国医学又称之为“缠腰火丹”。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年人较多。此病以沿神经分布区的疼痛为其主症。病因病机多为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兼感毒邪。病之后期,为气滞血瘀,余毒未尽,每多见局部疼痛。临床治疗用金马合剂:金银花、马齿苋、大青叶、蒲公英、黄连、黄芩、赤芍、牡丹皮、延胡素、甘草,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祛瘀止痛,并配伍以针刺:龙眼(经外奇穴,属小肠经脉,穴位在小指尺侧第2.3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尽处取之)放血,针龙眼可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坵墟透照海以疏利肝胆,调畅气机,促病痊愈。局部放血可达清热解毒、祛瘀止痛,并可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疱疹吸收结痂,疾病痊愈之功。针药并用,患者症状消失迅速,皮损消退快,经治2~5d,疱疹吸收结痂,有殊途同归之妙,不仅可使病程明显缩短,症状改善迅速,并可截断神经痛后遗症的发生。方法简单,操作性强,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京红.带状疱疹的中医药治疗体会[J].中国校医2006年第05期.

[2]崔力元.中医治疗带状疱疹40例[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6月6卷6期.

[3]郑志广,张春枝,李新良.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第29期.

标签:;  ;  ;  

63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