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02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除了提高结构的质量外,还必须保证建筑的整体美观。建筑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更为常见,在裂纹的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浇注带施工中,应根据浇注带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以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前言
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建筑物都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主体,但这种建筑结构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混凝土和钢结构属于比较特殊的建筑物料,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其形态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会造成建筑裂缝现象的发生,对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人员一定要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相关工程能够正常推进。
1关于建筑后浇带相关技术的原则和作用
后浇带相关施工技术的原理是释放建筑体的综合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应做好应力的抵抗,通过科学、合理的导泄能够有效疏散多余的应力,同时对外来的应力有很大的抵抗作用。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把整个建筑体系看作一个整体结构。然而,在实际建筑施工中要考虑更多的个体结构连接的相关问题。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早期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整个建筑体系和个别单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认真、仔细做好内部结构之间压力的核算,进而确保整个建筑施工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后浇带相关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建筑结构出现收缩等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在混凝土相关建筑施工中,通过使用这项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裂缝出现的概率,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混凝土建筑受温度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混凝土相关结构建成之前一定要预留有可能出现裂缝的区域,在后期可以对这个区域进行后浇筑,从而降低裂缝对相关建筑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
2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工作要点
2.1要把握好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
只有在现代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进行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严格的控制,才能够确保施工建筑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对于建筑的整体性而言,当其楼层高度低于22层时,如果在基础及楼板上,对于有受力效应的钢筋严禁将其断开和切割,以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对于大跨度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存在的现象来说,这可能就要将受力钢筋进行针对性的切割处理,并且在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过程中按照要求对其进行焊接联接处理,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受到过大的力致使构建两头出现下垂和弯曲现象。一旦出现上述问题的时候,需要把后浇带的施工宽度控制在7m以内。除此之外,在后浇带间距设置过程中,一般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设置。
2.2合理规划浇筑时间和断面形式
在后浇带断面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其与混凝土断面一致,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建筑结构避免由于应力过于集中和过大而诱发变形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后浇带浇筑过程中常见的直缝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确定后浇带施工时间时,大多数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在两个月以内完成,这就更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操作,但是在真正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其主体部分形成沉降的时间要明显的晚于其他部位的时间,并且高层建筑主体部分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所产生的沉降部分也要明显的大于裙楼载荷。因此,需要在高层建筑主体部分沉降结束后,才可以进行其他部位后浇带的施工,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除此之外,施工季节和施工材料等因素同样会对后浇带施工时间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延后浇带的施工时间,这些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标准标注在施工图纸上。
2.3施工材料合理选择
在后浇带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对裂缝进行处理,需要将裂缝部位的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但是要确保后浇带构件表面保持一定的湿润度,而且需要持续24小时以上,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好选择无收缩的微膨胀混凝土,一般可以选择掺杂着膨胀添加剂的水泥混凝土来进行后浇带施工。如果要想提高后浇带构件的强度,需要选择高等级标号的混凝土来进行施工,并根据施工要求对其进行配比,以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2.4后浇带的设置
2.4.1选择合理的后浇带断面形式
在不同的房屋建筑类型之中,要根据情况选择合理的后浇带断面形式,从而保证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当前的后浇带施工技术之中,包括四种断面形式,平直缝、阶梯缝、企口缝以及V形缝,绝大多数的房屋建筑施工团队都在应用平直缝的断面形式。当然如果工程之中情况有所变化时,则需要改变断面形式,通常情况下,墙板厚度在60cm以上时,应用企口缝,而在60cm以下时,则需要平直缝以及阶梯缝的断面形式。
2.4.2合理选择后浇带的浇筑位置
后浇带在浇筑的时候,应该选择受力最小的混凝土构件部位,一般不能将后浇带设置在剪力墙的中间部位,后浇带设置在梁、板的反弯点周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个部位不会因为剪力或者弯矩太大而给构件本身带来较大的压力。
2.4.3合理设施后浇带间距的大小
如果没有首先在施工图上设置后浇带,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结合工程实际和后浇带的施工规范进行设置;如果施工图中有顶留,就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在设置的时候,顶留缝隙之间的距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而不一定遵循施工图中所设计的间距进行顶留。但是一般来说,建筑物如果是矩形的,而应保证后浇带的间距在40cm范围内,其最小间距的设定应该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和气候状况等进行确定,但一般来说,应保证最小间距在30cm或以上。
2.5合理规划预设模板和混凝土浇筑流程
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在后浇带施工之前,需要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按照设计方案来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根据施工要求做好预设模板的合理规划工作。同时,在后浇带混凝土工程浇筑过程中,严格检验钢丝网模板的性能结构,从而有效提高模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整体施工进度和质量。
3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3.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
增强对后浇带施工环境的管理与监测,依据施工环境的改变及时采取解决的对策,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监测。因为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恶劣天气会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后浇带的施工作业带来阻碍,因此,应该使用先进的设施设备,进而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针对特殊的天气做好相应的准备,避免出现意外的情况。
3.2做好工序优化与检查监督
要想更好地控制好建筑后浇带施工工程的质量,后浇带的施工工序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在后浇带施工工序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遵循规章制度,对工序的规程进行全面的落实,进而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对后浇带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的保障,使其与相应的规范标准相符,进而在隐患发生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
结束语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建筑行业中,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裂缝现象,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使用后浇带技术,可以使建筑行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鄢继伟.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某工程实例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8(2):221-222.
[2]杨艳丽.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4):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