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清通俗小说创作中的浊流(论文文献综述)
邹建英[1](2021)在《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金钰[2](2021)在《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择取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城市——苏州与南京,以苏州通俗作家群体、苏州南社文人群体、南京高校师生群体、南京政学两界的文人群体为核心,从对应的“雅与俗”、“革命与诗意”、“新与旧”、“政与学”这四类颇具悖反性的文学取向入手,围绕文学创作、文学思潮、文学论争、文学批评、文学教育等多维度话题,集中关注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建构间的关系。并试图通过对自然地理要素、历史基因、文化选择等共性因子的提炼,进一步回答作为“城市”的区域文学史建构的可能,继而挖掘城市区域文学之于中国现代文学整体发展的特殊意义,为城市区域文学史建构提供一种学理性思考。绪论部分着重阐述了选题涉及的核心概念、论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价值。第一章从文化形态的历史渊源入手,对苏州、南京的历史文化生成进行概览式梳理。通过归纳绘画、建筑、文学等文艺形式中的苏州,展现一个具体可感的繁华商业都会形象,确证苏州市民文化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结合政治、商业、教育等多维视野,廓清文化旧都南京的荣辱变迁,进而揭示复合型城市文化的历史缘由。而对两座城市文化形态“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的探析,既有着对现阶段和未来发展的指认和预设,也为深入挖掘两座城市的文学品格奠定基础。因此,本章致力于把握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间的有机关联,试图在“恒常”的文化基因中,通过“叛离”的文学实践找寻种种“变化”,由此引出“文学社群/文人群体”这一切入视角。第二章重点讨论苏州通俗作家群体与南社文人群体,勾勒民国时期文学苏州的大致轮廓。对于前者来说,“传统旧派精英”与“都市生活先锋”这两种身份的转换为挖掘新都市职业空间开辟了更多可能,预示着特殊时代语境下“雅”与“俗”的位移与嬗变。而同为“非都市精英”的南社群体也努力在“政治”与“文学”间找到实现存在价值之途径,于“革命”与“诗意”的纠缠中达到政治赋权与传统抒情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提炼文学苏州的几个关键词,把握文学苏州“戏谑”与“庄严”交织的历史真相,进而探究城市区域文学风貌与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等文化形态间的稳定关联。第三章以南京高校师生和政学两界间的文人群体为核心,铺陈民国时期文学南京的宏观面貌。南京高校不仅存在着国学研究会、潜社、如社等传统文人团体,也有着学衡派、国风社等亦新亦旧的文学社群,新旧文学力量间的冲突、对峙、渗透、转化成为该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象。同时,受特殊的行政地位和战时环境影响,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于南京大力展开,并涌现出“报国文学”创作、旧体诗词创作、“新进作家”的反抗创作等种种特殊的文学作品。此外,外籍作家的南京书写与本籍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亦十分瞩目,促进了民国时期南京区域文学的全面建构。在梳理的过程中,不难窥见历史文化传统、作家群体的文化选择与南京城市区域文学间的深刻联系。第四章在文学史史实的基础上,对“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何以可能”这一命题进行总结。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旨在深入探究区域的文化基因(自然地理要素、历史基因、文化选择)是如何作用于城市区域文学的价值标准、审美取向、艺术风貌等特征的。由此归纳出建构城市区域文学史的研究理路,为其他城市的区域文学史建构提供一种相对可行、可操作的借鉴模式。结语部分既点明了民国时期文学苏州、文学南京的个性品格与独特地位,也试图从文学价值、社会价值等不同层面,探讨建构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多重意义。附录部分为苏州与南京的文学大事记年表。本选题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严格意义上的时间范畴为1912年—1949年。但由于一些重要文学活动的发生早于民国元年(如南社结社前的队伍酝酿),故将年表的起始时间进行了前移。并且,该年表主要以苏州、南京的文学社群为主,兼论文学期刊、文学论争与文学思潮,而作家个人的文学创作不在整理范围内。
张悦[3](2020)在《论施叔青《台湾三部曲》中的文化记忆书写》文中认为施叔青以“为台湾立传”的精神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三部曲》,对台湾近代以来的历史进行回溯,时间跨度从清朝嘉庆年间一直到“二二八事件”,先后描写了台湾清朝时期的移民史、日治时期的殖民史以及光复后的国民党统治。《台湾三部曲》在对台湾过往历史进行呈现的过程中,重现了台湾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以其细腻笔触描摹了台湾独特文化图景。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施叔青《台湾三部曲》的研究,考察其小说文本中呈现的丰富文化景观,探究台湾文化记忆的传承与断裂,以及作家在文化审视中对台湾人认同问题的出现与出路所进行的探索与思考。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以下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施叔青的创作经历,梳理学界关于施叔青既有研究资料的脉络,并明确论文写作的背景与意义。第一章从台湾历史“大河小说”的发展及创作特色切入,论述施叔青《台湾三部曲》对台湾历史“大河小说”创作传统的继承与新变,进而探讨施叔青如何借助文化记忆书写实现对台湾历史的构建。第二章择取《台湾三部曲》中三类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记忆书写进行分析,并论证施叔青是如何通过空间、语言、民俗记忆的书写呈现近代以来台湾文化记忆的形态与传承过程中出现的断裂与混乱。第三章论述《台湾三部曲》再现和重构台湾文化记忆的现实意义,认为《台湾三部曲》通过文化记忆书写审视了台湾认同困境背后的文化状况,对台湾近代历史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结语部分重申施叔青的文化记忆书写承担了历史建构功能,推动对台湾过去、当下以及未来关系的审视与反思。
田宁[4](2020)在《清代文言小说与佛教信仰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文言小说是继唐传奇之后文言小说史上的又一座高峰,也是中国文言小说最后的辉煌。清代的佛教民间信仰异常繁盛,这两者之间潜藏着深厚的因缘。但目前学界对这两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整体性关注不足,研究不多,对二者关系研究十分零散,它们同被弃置于清代文学和宗教研究的边缘地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言语体就被主流文化遗弃,而清代佛教民间信仰情况复杂,其现代的遗存痕迹正在淡化消失。当这两类文化均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空间和养料后,文化研究的价值受到质疑。本文认为,清代文言小说创作和佛教的民间信仰景象繁荣,二者在乾嘉年间同攀至文化顶峰,又在晚清同时被“小说革命”和“佛教革命”加以改造当做作救国救世的良器,它们之间存在强大契合机理和互动活动,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拟研究清代文言小说创作和佛教信仰契合互动的具体形态,找出二者契合的根本原因,解释二者契合发展的机理,挖掘二者的契合关系,描述其契合衍变的趋势,客观评估二者契合的文化价值。本文全面梳理清代文言小说中呈现出的佛教信仰内容、题材及小说中重新塑造的佛教人物形象,勾勒二者互动发展轨迹和特征,而清代文言小说与佛教信仰在文学史、宗教史、文化史上的定位,也将会随着研究的推进而逐渐明晰。本文拟通过五部分完成研究任务,达成研究目标。兹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简述如下: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述评分析,阐明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对本文涉及到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解释,确定核心概念的内涵并划定研究边界。确立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方法,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做好准备。第二章:研究清代佛教的概貌和特征。考察清代佛教的生存状态及其与儒、道、俗文化之关系,描绘清代真实的佛教文化生态图景,探明清代文言小说创作的佛教文化背景。同时考察清代文言小说家接受佛教的角度和文人的佛教信仰特征,勾勒佛教信仰文化与文人的关系。为分析清代文言小说和佛教信仰的契合发展作铺垫。第三章:主要就清代文言小说和佛教在社会文化、学术思想、小说观念上的契合点进行分析追索。考察清代社会流行的劝善文化和科举考试如何刺激清代文人创作文言小说创作、阅读、传播的文化心理基础。考察清代文史不分、小说“补史”的文化文学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影响了文言小说家创作的热情和动力。本文认为,小说虚构观念在严苛的文化政策中圈出一块相对安全的区域,作者借助虚幻的佛教信仰元素相对自由地书写现实生活。清代复古、征实的学术品格和考据法方便了佛教信仰故事顺利进入到文言小说中,为小说家创作积累大量素材和稳定合理的小说结构。本章通过梳理清代文言小说和佛教发展的种种契合点,为清代文言小说大规模创作现象提供可靠解释,对清代文言小说佛、儒、道、俗文化的汇通进行更为准确的概括,系统地阐释了清代文言小说与佛教文化契合的根源。第四章:细密梳理文言小说文本,考察清代文言小说和佛教契合下的神只、鬼魂、僧尼三类人物形象,探索佛教人物形象的衍变的规律和原因。佛教神只是吸引民间社会信仰佛教的重要因素。清代文言小说将佛教神只圣人化,使其呈现儒家理想的人格形象。清代文言小说有大量的渲染僧尼之恶的内容,在此现象背后是对官方政策和理念的认可和归附。清代文言小说喜谈鬼怪。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鬼的范畴从佛教六道之一扩大到所有亡灵,在清代文言小说中,鬼、狐、精、怪之间往往没有明显的类别界限,所有的精怪身上都能辐射到鬼魂的特征,展现的都是现实人间的生活和道德准则。清代文言小说中的这三类形象完美地呈现出佛教信仰的观念与形态,是小说家创作的素材渊薮。文言小说家借助以上三类形象表达他们对于政治、吏治、人性、社会规范、统治思想的全面思索和构想。本章挖掘这些形象背后的佛教文化程度和层次及文化心理变迁,探索文人群体对清代佛教发展的影响,分析文言小说创作对清代民众信仰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深化对清代宗教文化与文学关系的认识。第五章:对清代文言小说和佛教的契合发展进行价值定位和文化评估。从文学发展看,二者契合让小说的结构更加圆满完整,追求小说结构的因果照应成为作家的自觉追求。二者契合还促进了小说虚构观念的发展,让情节的包容性增强,小说家可以在借鬼神设教的宗旨下反映广大的现实内容,也能在抒情、叙事、说理等各种小说写法中自由转换,丰富了小说的创作思维和实践。从对佛教文化的价值意义上看,文言语体持续地、密集地对佛教信仰文化的书写强化了佛教民间信仰中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三生三世等核心观念,将佛教慈悲救世、法力无边的形象烙印在读者的意识当中,完成了佛教的深度中国化。从社会文化价值层面看,经儒家的道德规范作为佛教民间信仰中冥司鬼神赏罚的标准,对佛教超自然力的崇敬转移到对人的道德品格的崇敬上,努力祛除佛教信仰中的迷信和功利化内容。总之,清代文人佛教信仰和文言小说创作的契合发展是全社会合力的结果。这种状况在超稳定的封建社会晚期,为努力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规范尽到了应有的文化力量。清代文言小说创作水平良莠不齐,正是在“良”与“莠”的对比中,凸显出了小说创作必须要以情动人的道理,同时也让人看到,佛教要想在社会管理中发挥长效机制,除了善恶赏罚之外,还应该追溯其本来向善向上的精神,激发人对自己内在的精神价值的认可和自豪感。这不仅是晚清有识之士同时发起“佛教革命”和“小说革命”的根本原因和革命目标,在今天的宗教发展和文学建设中依然有现实价值。
万晴川[5](2020)在《论明代通俗小说的政治书写——以重大历史事件题材小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明代政治生态恶化,各种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且由于出版技术和邸报等传播手段发达,政治生活下移,在政治斗争中,社会各阶层都有不同程度的卷入,并影响了相关作家的小说创作及其传播,小说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政治斗争的辅助工具。特别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题材小说,作者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选择、释读和处理等,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与诉求,企图影响当时的政治运作和历史叙事。这些小说的创作与党派、地域、乡谊、文武之争等多种因素纠缠在一起,有的甚至形成文学暴力,引发血案。这一文学现象,突破了以往小说作为教化、娱乐工具的传统,形成了中国小说史上独特的文学景观。
刘秀珍[6](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杨海宁[7](2019)在《陆云龙《翠娱阁近言》注释》文中研究说明《翠娱阁近言》,刊印于崇祯七年(1634年),主要记录的是陆云龙生活的所见所感。陆云龙提倡直抒性灵,作品多纪实,重视小品文,写小说,有着晚明时期诸生、出版家、选评家、书坊主等多种身份,作为明人陆云龙的个人诗文集着作,研究注释《翠娱阁近言》不仅是研究陆云龙不可缺少的一环,对研究晚明文学经济等社会状况及他生活阶段晚明历史的补缺查证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章:第一章介绍陆云龙生平与作品,因陆云龙的生平曾未得到确切考证,有些作品的作者也存疑,便在前人基础上简单做出整理,并点出了陆云龙相关作品中体现的思想特点;第二章阐述《翠娱阁近言》的题材内容,分诗、文两部分简述,诗按内容如咏怀、咏物、写景记游、赠别诗等进行简述,文按体裁如序记辞赋、论议策表、箴铭赞吊祭及其他文等进行简述;第三章分析《翠娱阁近言》的艺术特色,认为该诗文集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写实率真、清新自然,语言平实、富含典实,众体兼具、结构严谨,气势磅礴、多发议论四个方面。下编即《翠娱阁近言》注释,主要参考《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明史》等文献资料进行注释。
刘明才[8](2019)在《“中年变法”—徐渭书画造型世界的多重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徐渭作为明代中晚期艺术史上的杰出人物,其早岁曾积极参与抗倭斗争,并两度北上对明朝北部边关的防务大计表现出热切关注。他既是文学家、诗人,又是书法家、画家,入胡宗宪幕府的经历又令其展现出“知兵好奇计”的军事才能,多重复合的因素交织于一身,使我们很难仅仅以书画家的视角来界定其身份。因此,为了更深入地展开对徐渭书画艺术的再认识,论文通过六个章节的分析研究,分别对徐渭的心性、诗文、戏剧、书法、绘画及其时代背景下的典型性进行了相对独立的解析,并于其间穿插联系,关注这众多视角在复杂并置下对徐渭书画将带来什么样的深远影响,从而使我们得以进入徐渭众多文艺成就所营造出的精神世界,对多重复合视野下那个孤独而高傲的灵魂逐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徐渭思想性格形成的诸多方面的考察,令我们发现徐渭的身世遭遇同他的天性紧密混杂在一起。他建立在敏感、直率、急躁先天气质基础之上的心性特征,经由生命际遇中频繁挫折的淬炼逐渐形成猜妒、刚硬、孤傲、执拗倔强的性格。并对其这样的性格与自幼生长的心学环境的浸染关系,以及基于“畸人心理”,徐渭所展现出的畸与奇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对徐渭诗文和戏剧的研究,使我们发现,徐渭的人生若离开他所遭遇的坎坷与不幸,徐渭就不可能成其为徐渭。是生活决定了我们的选择,而不是选择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正是徐渭的生活苦境,历练出他那颗“诗性”心灵。使他的诗得意弃形,深于法而略于貌;他的文章“师心纵横、不傍门户”,直抒胸臆、崇简尚气;他的戏剧让我们察觉出他对现实世界的理想化重塑。在第四章与第五章关于徐渭书法和绘画的研究中,一方面对其书画的造型规律与特征,以及其绘画造型能力的获取与卓越书法才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通过联系其诗文、戏剧的创作实践,对其颇具“才、胆、识、力”的“文心”所造就先期成熟的高水准审美修养给予了充分的解读,并详细分析了他自评“书一、诗二、文三、画四”的排序可能蕴含的深意。论文第六章从其所处时代状貌入手,着重对明中叶时期浙东地区的人文环境,该时段明朝政府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以及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所带来世俗风尚的转变进行考察,如果说徐渭是明中晚期,浙东地区人文环境下在野士人的典型代表,那么,作为个体,他身上所折射的正是那个时代众多现象的缩影。将徐渭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详加研讨,使我们追索出徐渭文艺创作之所以呈现出开阔宏大、奇诡悲怆的气象格局,与其身负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紧密相关。以45岁时杀妻入狱为分水岭,徐渭于“中岁变法”,人生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型。但他却能虽晚而优地开创出中国艺术史上水墨大写意的先河,使我们通过研究多重复合视野下的徐渭书画世界,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修为取径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张东艳[9](2018)在《清代杜诗评论研究》文中认为清代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学界对清代杜诗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杜诗注本,而对以诗歌选本、诗话、笔记、书信、诗集序跋、专题着作、诗歌创作中的集杜、和杜、题咏杜祠、杜像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清代杜诗评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清代的杜诗评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王夫之、清代四大诗学代表王士禛、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等人的杜诗学进行研究,探讨清人如何解释杜诗的丰富内涵和发掘杜诗的审美价值,阐明这些解释和它们的历史条件的关联,以求重新认识杜诗的价值,探求杜诗与清代诗学建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明末清初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和卢震《杜诗说略》两部稀见的论杜专着进行整理和研究,以求窥得明末清初杜诗学新变之一斑。本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七章,七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王夫之论杜的表现及其贬杜的原因和意义。在简要介绍王夫之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梳理其褒贬互陈的论杜表现,从诗学主张、政治背景、诗学背景三方面分析其贬杜的原因。王夫之贬杜的本质是其坚守的汉魏六朝审美传统与杜诗所代表的对传统的新变之间的矛盾冲突。王夫之对杜诗褒贬互陈的态度,更清晰地展现了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审美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第二章探究王士禛以审美为中心的杜诗学,并探讨“渔洋不喜少陵”、《唐贤三昧集》不选杜诗等有争议的诗学问题。在探析王士禛“神韵说”的形成原因、美学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歌体裁、艺术、考证、评选、传播接受和杜甫人格等六方面梳理王士禛的论杜表现。王士禛颠覆了杜诗的集大成地位,从侧面揭示了杜诗的新变和丰富多样性;厘清了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了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力图重构以王维为中心的诗学价值系统,从反面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第三章探究沈德潜以政教为中心的杜诗学。在探析沈德潜“格调说”的渊源、内涵和诗学主张的基础上,从诗歌宗旨、诗歌体裁、集大成、诗法等四方面梳理沈德潜的论杜表现,并探析其在诗歌创作中对杜诗的借鉴和以政教论杜的不足之处。沈德潜推尊杜甫的主张一方面顺应了清王朝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借助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大助推力,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第四章探究翁方纲以诗法为中心的杜诗学。探析了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着重研究翁方纲《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和批杜特色。翁方纲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深入探讨了杜诗之“法”,借助杜诗建构“肌理说”,又用此说阐释杜诗,证明“肌理说”的正确性。杜诗成为翁方纲阐明诗学主张以及与前贤后学交流的媒介和平台。作为金石学家、书法家,翁方纲采用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批杜,首次大量借用书法术语批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对清代杜诗学批评方法的创新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乾嘉年间杜诗学与金石学、书学交融的新特色。第五章探讨袁枚、赵翼、蒋士铨以性情为中心的杜诗学。三人论杜都以性情为中心,揭示了杜诗的抒情本质。但袁枚强调杜诗长于言情、“苦”和“多创”的特点,学杜并不独尊杜。赵翼肯定杜甫的创新,提出杜甫“天才论”,具有鲜明的尊杜倾向;并发挥史学家之长考证杜诗。蒋士铨没有摆脱“忠孝义烈”和“温柔敦厚”的窠臼,论杜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杜诗对诗歌创作的指导、借鉴意义。第六章探究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从《秋兴八首》的题目渊源、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等四方面论述《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贾开宗论《秋兴八首》的突出特点是以史证诗和借杜言志,体现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对杜诗学的影响。《秋兴八首偶论》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一部《秋兴八首》专论,又体现了清代杜诗学深入化、专题化的新特点。第七章探讨卢震《杜诗说略》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将《杜诗说略》的二十四则分为正变论、创作论、诗法论、鉴赏论等四部分进行论述。卢震论杜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道家、道教、佛教、书画艺术的术语譬喻诗学;突破了以往局限于杜诗的研究范式,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论杜。《杜诗说略》的性质类似于一本较为系统的《杜诗概论》,这在清代杜诗学史上尚属首例,体现了清初杜诗学的新变。
葛小寒[10](2018)在《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文中提出明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这种活力表现在商业的发展与文化的多元性之上。作为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明代农业生产的扩大支撑着当时社会的调整与转型,与此同步的则是明代农书数量的喷发,并由此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农学知识体系。那么,对于明代农书的研究便是必要的:一方面,明代农书所蕴含的农学知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明代农书更是深深浸润在当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诚然,前辈学者已经对于这一问题有了相当的讨论。但是,他们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基础的“文献考辨”之上对当时农书所记载的“科学技术”进行评介,抑或是利用农书中透露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去考察当时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由此可见,前人对于明代农书本身的讨论仍是缺乏的,尤其缺少在文献的进一步整理之上,从“知识史”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从“文本”与“知识”的角度考察明代农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明人的观念中究竟是如何认识作为概念的“农书”。借助于当时士人留下的“文集”、“书目”与“农书”进行分析,明人对于“农书”这一概念的认识颇为多元且伴随着参与性程度的不同发展出异样的农书观。为了研究方便而对于这种多元的“农书”认识作一概括的话,可以总结为:明代的农书便是当时的农事书、农艺书与农政书。明晰了这一范畴之后,梳理现存与佚失的明代文献,不难得出有明一代大约诞生了 502种农书的结论。但是数量的巨大不能掩盖当时农书存在着大量抄袭、翻刻的情况。因此,单纯从农学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说,明代的有价值的农书数量将下降到300种以下。不过,无论明代究竟有多少种农书,对于它们的文献考证活动自然是不可缺少。尤其是一些农书的作者、版本与诞生时代在之前的农书目录里面有误,还有一些农书是前人未见的,另有一些已经侠失的农书也可以辑佚。如果说“文本”研究专注于文献本身,那么“知识史”视角下的农书研究则侧重于考察农书与时间、空间的互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明代农书与宋代农书的比较可以揭示传统社会的不同时代农学知识关注的变化。主要通过内容、作者与时空分布的对比,宋、明农书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一目了然:相较于宋代,明代的农书更加注重“统合”,其中负载的农学知识则进一步下移,作为农书生产的动力也不再受政治权力的制约。另从“空间”角度来说,明代农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即“花谱”,除了在知识性上超越宋代以外,还更多承担了专业知识记载之外的交往功能。简言之,在明代的社会空间中,以“花谱”为代表的农书参与了当时士人社交网络的建构。此外,“知识史”的视角除了较为宏观的考察之外,更加关注一种知识或书籍的生产、传播、阅读以及社会影响。从《树艺篇》与《汝南圃史》之间的关系与发展来看,明代农书的生产过程漫长而富有弹性。在“稿本”农书到“刻本”农书的变化过程,不仅是农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些农学知识被删去、另一些农学知识被加入的过程。农书诞生以后的传播活动,官府在其中起到了较为显着的作用。因此考察明代官刻农书的传播行为与影响,可以作为个案了解当时农学知识的传播面向以及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当然,传播是农书生产方或者农书刊刻方的行为,农书中承载的农学知识能否真正为时人认同或接受,还得考察当时农书的阅读问题。对此,由于诞生时间颇早,且在明代流传较广的《救荒本草》与《野菜谱》便是探讨农书阅读活动的重要个案。基于农书内容、序跋以及阅读者的书目、批语,乃至翻刻过程中的改造活动,明代农书阅读的多元面向可以被充分挖掘。例如以上两种野菜书的阅读活动,便呈现出早期阅读与晚期阅读的极大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晚明士人对于农书的阅读往往偏离了作者原有的意图。最后,农书与地方社会关系往往不被前人研究所重视,这固然是因为地方性农书不宜保存流传。然而,《亳州牡丹史》却能填补这种研究方向的空白。该书不仅是亳州牡丹的知识性介绍,更是亳州士人与一般百姓从事花事交往活动的记录。通过这一文本,晚明亳州的地方社会显得更加饱满,而《亳州牡丹史》本身也离不开这一社会的制约,尤其是其中所凸显的对于“阶层”变动的敏感。综上所述,明代农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旧有农业文献的整理与考察,更是对于其中所记录的农学知识的分析。这种分析在过往的研究中过多的侧重在“科学技术”的介绍,而忽略了知识以及其载体(农书)的概念、时空变迁、生产过程、传播活动、阅读与接受等等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才是后人进一步理解当时农学实况的钥匙。
二、明清通俗小说创作中的浊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清通俗小说创作中的浊流(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与相关概念释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及反思 |
三 主要内容与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城市区域文化形态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苏州城市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丰富面相 |
第二节 南京城市文化的时代嬗变与多维阐释 |
第三节 城市区域文化与城市文学的有机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州:文学想象与乡邦文人的都市探索 |
第一节 雅、俗的位移:通俗作家群体的双重角色转换 |
第二节 革命、诗意的纠缠:南社文人群体的自我赋权之路 |
第三节 戏谑与庄严的交织:文学苏州的若干关键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政治角力与校园精英的“守成”选择 |
第一节 新、旧的互渗:高校师生的多样聚合 |
第二节 政、学的冲突:两难境地中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言与不言的吊诡:文学南京的两条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何以可能 |
第一节 自然要素与文学地理景观 |
第二节 历史基因与现代城市隐喻 |
第三节 文化选择与区域文学的互文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大事年表(1898—1949)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论施叔青《台湾三部曲》中的文化记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历史“大河小说”与施叔青《台湾三部曲》 |
1.1 台湾历史“大河小说” |
1.2 施叔青的《台湾三部曲》 |
1.2.1 迁移经验的书写 |
1.2.2 台湾历史“大河小说”的新变 |
1.3 《台湾三部曲》中的历史书写与文化记忆 |
第二章 记忆书写:《台湾三部曲》中承载的文化记忆 |
2.1 空间记忆的构建 |
2.1.1 洛津的大厝与庙宇 |
2.1.2 花莲的日本移民村 |
2.1.3 台北的“博览会” |
2.2 语言记忆的书写 |
2.2.1 闽南方言的遭遇 |
2.2.2 日语的殖民入侵 |
2.3 民俗记忆的呈现 |
2.3.1 民间信仰与祭祀仪式 |
2.3.2 民间戏曲 |
2.3.3 服饰民俗 |
第三章 文化审视:台湾文化困境的再现与思考 |
3.1 台湾与汉文化:分异与传承 |
3.1.1 迁移与分异 |
3.1.2 传承与原乡意识 |
3.2 台湾与日本文化:殖民与现代性 |
3.2.1 现代化的多重路径 |
3.2.2 殖民现代性与文化冲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清代文言小说与佛教信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综述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范围 |
二、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以及论文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方法和论文创新 |
第二章 清代佛教文化的发展特征和文人的信仰状况 |
第一节 清代佛教义学的阶段性衰微 |
一、皇权统治限制打压佛教宗派正常发展 |
二、理学崇实思维制约重视体悟的佛教思想的发展 |
三、僧伽贫匮僧才庸乏,佛教发展潜力不足 |
第二节 清代劝善活动的发展与佛教民间信仰的兴盛 |
一、清代王权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困境 |
二、劝善运动和佛教信仰的契合发展 |
三、清代佛教信仰的新特点 |
第三节 劝善运动对清代文人宗教信仰的影响 |
一、劝善活动对知识阶层信仰的塑造 |
二、信仰共同体下文人佛教信仰的特点 |
第三章 清代文言小说与佛教信仰的契合 |
第一节 社会文化层面的契合 |
一、文言语体的官方化和清代劝善活动的契合 |
二、文人“致用”思想和佛教“辅教”效用的契合 |
三、小说“补史”的文化观念和奇闻轶事“史料”价值的契合 |
第二节 学术思想层面的契合 |
一、清代实学考据之风下文言小说创作与佛经“征实”传统的契合 |
二、考据的表达方式为文言小说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写作模式 |
三、考据下的“虚构”促进了佛教信仰和文言小说契合 |
第三节 文学理念层面的契合 |
一、佛教文化强化文言小说“虚构”的创作方法 |
二、求奇的文学观念铺设了偏爱佛教题材的心理基础 |
三、从“奇人传”到“鬼神传”的创作重心转化 |
第四章 清代文言小说与佛教信仰契合下佛教人物形象的衍变 |
第一节 清代文言小说中的佛教神只形象的圣贤化衍变 |
一、从宗教膜拜偶像到社会道德典范 |
二、从超度脱离尘世到救助现实苦难 |
三、从灵验的神只到正直的社会管理者 |
第二节 佛教鬼神形象的人格化和幽冥世界的人间化衍变 |
一、以鬼神故事展现现实社会问题 |
二、借鬼神幽冥叙事展现现实政治文化思考 |
三、以幽冥世界构想理想社会 |
第三节 清代文言小说僧尼形象的末流化衍变 |
一、从神圣的佛教徒到世俗的谋生者 |
二、从追求出世解脱到世俗社会异类 |
三、清代僧尼形象末流化衍变加剧的原因 |
第五章 清代文言小说与佛教信仰契合的文化评价 |
第一节 契合的文学价值 |
一、促进了文言小说结构的圆满完整 |
二、丰富了文言小说的题材和叙事 |
第二节 契合对佛教发展的价值 |
一、强化了佛教世俗信仰的传承 |
二、避免曲解佛教禅宗观念 |
第三节 契合的社会文化价值 |
一、将对神的崇敬转变为对人的道德的崇敬 |
二、将履行儒家道德规范作为改善命运的正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
(5)论明代通俗小说的政治书写——以重大历史事件题材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历史大事件的性质之争 |
二、 历史人物的正邪之争 |
三、 文臣武将的战功之争 |
四、 小说创作引发政治血案 |
余 论 |
(6)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陆云龙《翠娱阁近言》注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翠娱阁近言》的版本与主要内容 |
二、《翠娱阁近言》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上编 |
第一章 陆云龙生平与作品 |
第一节 陆云龙的生平 |
第二节 陆云龙的作品 |
第二章 《翠娱阁近言》的题材内容 |
第一节 诗 |
一、咏怀诗 |
二、咏物诗 |
三、写景记游诗 |
四、赠别诗 |
第二节 文 |
一、序记辞赋 |
二、论议策表 |
三、箴铭赞吊祭 |
四、其他文 |
第三章 《翠娱阁近言》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写实率真,清新自然 |
第二节 语言质朴,富含典实 |
第三节 众体兼具,结构严谨 |
第四节 气势磅礴,多发议论 |
下编 《翠娱阁近言》注释 |
凡例 |
《翠娱阁近言》自题 |
卷一 |
诗 |
古乐府 |
君子行 |
结客少年场行 |
相逢行 |
古离别 |
胡无人 |
饮马长城窟 |
羽林郎 |
采葛曲 |
秦女卷衣 |
绿墀怨 |
水仙谣 |
春夜曲 |
夜夜曲 |
秋夜长 |
夜度娘 |
江南曲 |
五言古诗 |
咏怀二首 |
惜捐·贤者去也 |
幽人 |
田家 |
旱 |
雨 |
凌河 |
清明 |
七言古诗 |
烧香曲 |
老将行 |
登州行 |
秦晋歌 |
迟暮行 |
西陵曲 |
边风行 |
秋旅行 |
春暮曲 |
五言律诗 |
春望 |
对婴 |
夜步 |
夜眺 |
行乐词三首 |
悯乱 |
感秋 |
雨 |
宿野市 |
晓入西湖 |
雨湖 |
七言律诗 |
感怀五首 |
伤春 |
雪 |
初夏感怀二首 |
池上寒月 |
废苑 |
野坐 |
埜泊 |
送刘心蓼师归楚二首 |
五言排律 |
病鹦鹉 |
七言排律 |
江邦玉贻我《草堂集》,且期我同游,苦热未能也,偶批阅,聊书此相赠 |
五言绝句 |
少年二首 |
大堤女二首 |
绿墀怨二首 |
古怨词 |
读赵渊子子夜秋歌随作 |
读江邦玉《横山草堂集》因韵成三十首 |
六言绝句 |
雨窗静坐 |
花下简书 |
溪头试茶 |
云际埋峰 |
松颠漏月 |
梨魂泣露 |
七言绝句 |
柳枝词四首 |
西湖漫兴五首 |
秋晓二首 |
夜泊 |
宫词五首 |
拟艳 |
偶忆二首 |
诗余 |
雨中花·梧月 |
虞美人·柳烟 |
玉楼春·雨 |
踏莎行·薇露 |
如梦令三首 |
卷二 |
文类一 |
皇明高帝功臣年表序 |
成祖功臣年表序 |
五经提奇小序 |
孙月峰先生评礼记小序 |
公榖提奇小序 |
四先生文选序 |
续尚书程墨文史序 |
上巳宴集诗序 |
西湖避暑宴集诗序 |
寿诰封江母杨太淑人八袠序 |
钱塘江浒文昌阁记 |
游虎丘记 |
续欢赋 |
垂丝海棠赋 |
红梨花赋 |
采莲赋 |
反招隐 |
讼魃 |
续孤愤辞 |
卷三 |
文类二 |
正德三臣论 |
皇明宦官列传论 |
慎刑论 |
三韩议 |
剿抚议 |
山东水灾对 |
赦说 |
尸虫辨 |
圣学策 |
言路策 |
制科策 |
克清大憝颂并序 |
渐形策 |
拟历书成进表 |
拟上亲策武举士传胪宴锡有差廷臣谢表 |
拟上命兵部撤各边镇守内臣谢表 |
卷四 |
文类三 |
迂挠 |
西湖解 |
动箴 |
静箴 |
言箴 |
学箴 |
平登州铭并序 |
笔铭 |
墨铭 |
砚铭 |
水中丞 |
褒忠祠十四先生赞 |
于忠肃公赞 |
王文成公赞 |
笑痴子像赞有引 |
续成乌程县志跋 |
候谢刘心蓼老师启 |
贺王孟侯刑部 |
答朱懋三书 |
乞巧文 |
寿魏邑侯文有歌 |
吊五人墓文 |
祭徐母程夫人文 |
施让庭诔并序 |
沈甥豫钟圹志铭 |
翠娱阁诗草小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年变法”—徐渭书画造型世界的多重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吾谁与语?”——徐渭心性研究 |
第一节 阳明心学与徐渭思想 |
1、心学影响 |
2、致“中”之选 |
第二节 由“中”入“畸”而生“奇” |
小结 |
第二章 “细腻中有老刺,老刺中有娇丽”——徐渭诗文研究 |
第一节 “如冷水浇背”之诗 |
1、诗化人生 |
2、“矜于昔而颓且放于今” |
第二节 “师心横纵,不傍门户”之文 |
1、代文 |
2、为己之作 |
第三节 诗文与绘画的情、形之辩 |
1、意贯情、形 |
2、求简尚气 |
小结 |
第三章 “情之所钟,宁独在我辈?”徐渭杂剧研究 |
第一节 猿鸣己声 |
1、《玉禅师翠乡一梦》 |
2、《狂鼓史渔阳三弄》 |
3、《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凤得凰》 |
第二节 《歌代啸》为谁而啸 |
第三节 戏剧的矛盾冲突与书画的张力表现 |
小结 |
第四章 “体辣格乖,人所不惬”——徐渭书法研究 |
第一节 结字与个性 |
1、结字特征分析 |
2、比较中见个性 |
3、结字与空间造型 |
第二节 运笔和性情 |
1、点线形态与笔势 |
2、代表书作笔势分析 |
第三节 章法与精神诉求 |
1、章法的“第一印象” |
2、代表书作章法解析 |
3、章法设计与书画立意 |
小结 |
第五章 “谁解凡粧是白龙?”——徐渭绘画研究 |
第一节 绘画中的戏剧 |
1、空间铺陈中的造型对比 |
2、时间延续中的书画关系 |
3、扫抹写意中的文艺通感 |
第二节 绘画中的诗文 |
1、以象尽意 |
2、外化“心志” |
第三节 “畸与奇”中的天、人关系 |
小结 |
第六章 时代语境中“徐渭现象”再认识 |
第一节 明中晚期浙东地区人文环境 |
1、心学环境 |
2、游幕 |
第二节 明中晚期国内、国际形势 |
1、边防之乱 |
2、商业发展与社会风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清代杜诗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杜诗学”概说 |
二、研究范围及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四、基本框架 |
五、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王夫之的杜诗学 |
第一节 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 |
一、质疑杜甫的忠君爱国 |
二、反对“诗史说” |
三、批判杜甫“诞于言志” |
四、批判杜诗直露和以议论入诗 |
五、认为“杜诗不足法” |
六、抑杜扬李 |
第二节 王夫之肯定杜诗的批评析辨 |
一、相对肯定杜甫律诗 |
二、部分肯定杜诗的艺术成就 |
小结 |
第二章 “神韵”派的审美中心论:以王士禛为中心 |
第一节 王士禛的“神韵说” |
一、“神韵说”的形成原因 |
二、“神韵说”的美学内涵 |
第二节 以辨体论杜诗 |
一、古风 |
二、律诗 |
三、绝句 |
第三节 以诗歌艺术论杜诗 |
一、褒扬杜诗 |
二、杜诗指瑕 |
第四节 以考证论杜诗和杜甫 |
一、考证杜诗注本、版本 |
二、考证杜诗声律、真伪 |
三、考证杜诗中涉及的制度、人名、物名、地名 |
四、考证杜甫的生卒年和后代 |
第五节 以选诗论杜诗 |
一、《古诗选》 |
二、《十种唐诗选》 |
三、《唐贤三昧集》 |
四、《唐人万首绝句选》 |
第六节 以传播接受论杜诗 |
一、概论前人学杜 |
二、论王安石论杜 |
三、论黄庭坚学杜 |
四、论杜诗的民间流传 |
第七节 以人格论杜甫 |
一、批评杜甫人格的表现 |
二、批评杜甫人格的原因 |
小结 |
一、以辨体论杜诗,凸显杜诗的新变和复杂多样 |
二、厘清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 |
三、重构诗学价值体系,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的经典地位 |
第三章 “格调”派的政教中心论:以沈德潜为中心 |
第一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
一、“格调”的渊源与内涵 |
二、“格调说”的诗学主张 |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教观 |
一、温柔敦厚与比兴含蓄 |
二、诗教与性情 |
第三节 以宗旨论杜诗 |
一、忠君爱国 |
二、温柔敦厚 |
第四节 以辨体论杜诗 |
一、古风 |
二、律诗 |
三、绝句 |
第五节 以集大成论杜诗 |
一、杜诗对《诗》《骚》的继承 |
二、杜诗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 |
三、杜诗的新变 |
第六节 以诗法论杜诗 |
一、字法 |
二、句法 |
三、章法 |
第七节 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
小结 |
一、政治方面:迎合官方意识形态 |
二、诗学方面: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 |
三、不足之处:道德批评的片面性 |
第四章 “肌理”派的诗法中心论:以翁方纲为中心 |
第一节 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 |
一、杜诗:“肌理说”的典范 |
二、“铺陈排比”: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
三、学习杜诗的态度:“师其意则其迹不必求肖之” |
四、学习杜诗的途径:“由苏入杜”和“黄诗逆笔” |
五、杜甫对前人的学习和对后人的影响 |
第二节 翁方纲《杜诗附记》研究 |
一、《杜诗附记》的动机目的 |
二、《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翁方纲的批杜特点 |
一、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 |
二、借用书法术语论杜诗 |
三、以“史法”论杜诗 |
小结 |
第五章 “性灵”派的性情中心论:以袁枚、赵翼、蒋士铨为中心 |
第一节 袁枚的杜诗学 |
一、论杜诗之长于言情 |
二、论杜诗之“苦”和“多创” |
三、论学杜 |
四、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
五、考证杜诗 |
六、论杜甫之人品 |
七、小结 |
第二节 赵翼的杜诗学 |
一、论杜诗之创新 |
二、论杜甫之天才 |
三、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
四、考证杜诗 |
五、杜诗指瑕 |
六、小结 |
第三节 蒋士铨的杜诗学 |
一、论杜甫“忠孝义烈之心”和杜诗“温柔敦厚之旨” |
二、论杜诗注本 |
三、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一: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 |
第一节 《秋兴八首》的渊源 |
第二节 《秋兴八首》的章法结构 |
一、不可分割 |
二、承上启下 |
第三节 《秋兴八首》的语言艺术 |
一、虚实相生的意象系统 |
二、虚实交错的对偶方式 |
三、用典 |
第四节 《秋兴八首》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 |
一、《秋兴八首》与《诗经》“六义” |
二、《秋兴八首》的温柔敦厚 |
第五节 以史证诗与借杜言志 |
一、以史证诗 |
二、借杜言志 |
小结 |
第七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二:卢震《杜诗说略》 |
第一节 正变论 |
第二节 创作论 |
第三节 诗法论 |
第四节 鉴赏论 |
小结 |
结语 |
一、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内容 |
二、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特色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 |
二、国内着作 |
三、国外着作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科研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后记 |
(10)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框架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明代的多元农书观 |
第一节 一般性观察:文集中的“农书” |
第二节 分类性观察:目录中的“农书” |
第三节 专门性观察:农书的自我认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明代农书数量考辨 |
第一节 明代农书数量初考: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中心 |
第二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一:增加 |
第三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二:删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农书汇考 |
第一节 《中国农学书录》所录明代农书补正 |
第二节 明代稀见农书考述 |
第三节 明代已佚农书辑考 |
第四节 《农说》撰者马一龙新考 |
第五节 《树艺篇》新考 |
第六节 再论《沈氏农书》与《乌青志》 |
第四章 明代农书的内容、作者与时空:与宋代比较 |
第一节 明代“狭义”农书考述 |
第二节 宋明农书内容的比较 |
第三节 宋明农书作者的比较 |
第四节 宋明农书时空分布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农书的撰写特点:以花谱为中心 |
第一节 明代花谱述略 |
第二节 作为交往工具的花谱 |
第三节 作为自然知识的花谱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代农书的生产:从《树艺篇》到《汝南圃史》 |
第一节 《树艺篇》与农学知识的获取 |
第二节 《树艺篇》与《花史》:农学知识的两次加工 |
第三节 《汝南圃史》的完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农书的传播:以官刻农书为中心 |
第一节 明代官刻农书考述 |
第二节 明代农书的官刻过程 |
第三节 农学知识的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明代农书的阅读:《救荒本草》与《野菜谱》 |
第一节 从私密阅读到开放阅读 |
第二节 开放阅读与“荒政取向”的延续 |
第三节 从开放阅读到多元阅读 |
第四节 讨论:写作、刊刻与阅读 |
第九章 明代农书与地方社会:以《亳州牡丹史》为例 |
第一节 亳州牡丹与《亳州牡丹史》 |
第二节 《亳州牡丹史》所录亲友小考 |
第三节 《亳州牡丹史》所见明代亳州花事活动 |
第四节 《亳州牡丹史》中的阶层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四、明清通俗小说创作中的浊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D]. 邹建英.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D]. 金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论施叔青《台湾三部曲》中的文化记忆书写[D]. 张悦. 西北大学, 2020(09)
- [4]清代文言小说与佛教信仰关系研究[D]. 田宁.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5]论明代通俗小说的政治书写——以重大历史事件题材小说为例[J]. 万晴川. 文艺理论研究, 2020(03)
- [6]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陆云龙《翠娱阁近言》注释[D]. 杨海宁.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8]“中年变法”—徐渭书画造型世界的多重复合研究[D]. 刘明才. 中央美术学院, 2019(12)
- [9]清代杜诗评论研究[D]. 张东艳. 苏州大学, 2018(12)
- [10]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D]. 葛小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