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会分配论文-杨晋,叶晓阳,伍银多,丁延庆

教育机会分配论文-杨晋,叶晓阳,伍银多,丁延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育机会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分层,入学机会,精英高校

教育机会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杨晋,叶晓阳,伍银多,丁延庆[1](2019)在《高校扩招中的高等教育分层及入学机会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从1999年至2012年出现了大幅扩张,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逐渐分化成不同的层级。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全国毕业生调查数据(2003-2013年),采用多份因变量回归(MNL)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背景优势群体具备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优势。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城市户籍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逐渐消失;父母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有所减弱;而具备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始终保有985高校入学机会的相对优势。(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杜嫱[2](2018)在《谁家的孩子进入了“985”院校——关于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纵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平与效率是教育领域永恒的话题,在采用纵向实证数据的基础上,借助"辈出率"的概念比较不同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机会分布情况,分析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描述展示2008年至2015年间7所"985"院校中学生的社会家庭经济背景状况,并讨论其中的规律和规律背后的原因。结果显示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更加倾斜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不公平程度"似乎"在扩大而非减弱。(本文来源于《山东高等教育》期刊2018年05期)

黄雨恒,史静寰[3](2018)在《教育、出身与政策: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分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理论和成果,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数据,构建包含家庭出身、教育经历和招生政策在内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分析框架。采用"高等教育阶层辈出率"、逻辑回归模型和系数集束化方法对少数民族总体及案例民族大学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民族招生政策的倾斜和调整下,少数民族的大学入学机会以学生的高中教育经历及内化的学习能力为主要分配依据;随着大学层级的提高,教育经历和学习能力的主导作用更为明显,体现了高等学校招生过程中明显的"绩效"和"选拔"取向;少数民族群体平均受教育水平越低,父母职业分化引起的大学入学机会越不均衡,说明家庭出身对高层级大学入学机会的影响仍然比较显着;现行民族招生政策有效均衡了民族聚居地区和非聚居地区学生进入高层级大学的学习机会,但相对来说,对"211"大学入学机会的影响大于对"985"大学入学机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沈有禄[4](2017)在《教育机会分配及其公平性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机会不仅仅指当时的入学机会,还包含着保障这一机会持续获得的各种条件性资源。教育机会公平也就包含了保障教育机会持续公平获得的各种权利与条件性资源的分配与矫正公平。不同意义上的教育机会的分配,需要不同的主体根据不同的原则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分配,其分配的公平性既要体现水平公平,也体现垂直公平。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性是可以测度的,其测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地区和制度叁个维度。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性尤其需要关注那些低于最低门槛的个体及群体的受教育机会的保护,需要从资源投入及期待、关怀与对待上都给予补偿性投入,进而保障他们获得公平的教育发展机会。(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科研》期刊2017年11期)

左崇良[5](2017)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社会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命题。人们对教育不平等的关注,源于社会学意义的分配正义。个人成就的取得是基于家庭背景等出身因素还是基于自身能力和努力程度,是判断分配正义的基本标准。高考制度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精英招募体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应就"因学生能力分化"所导致的机会差异和"因结构条件不同"而产生的机会不平等加以明确区分。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发现,能力与出身是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双重因素。高校和专业的选择与不同社会阶层的认知结构有关,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了学术标准的变化,多数国家趋向于在入学机会分配中实施基本能力平等的差别原则。(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7年10期)

沈有禄[6](2017)在《教育机会分配不公平:问题与阻力是什么? 如何更公平?》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教育机会的理解,我们需要突破传统地认为只有入学机会才是教育机会的观念。当下推进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性改革,需要将教育机会的实质核心内涵扩展至包括办学中的经费、教师、政策等条件性投入,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学校、教师及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支持、对待与评价,升学机会,就业前景,甚至向上的社会流动机会等。本研究通过对全国9省各学段138所学校的1023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教育机会与教育机会平等、教育机会平等及不平等最主要的表现、对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性改革的态度及其最大阻力,以及当前推进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性改革正在做的、希望进一步采取的以及最紧迫的政策措施的认识,并比较这些认识下各选项的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情况,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促进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分配改革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术月刊》期刊2017年09期)

沈有禄,纪春梅[7](2017)在《学生对教育机会分配公平的满意度及其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教育机会公平,国内有关于其定义、表现、成因、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但鲜有对教育机会分配公平性的满意度及其差异的调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全国九省不同层级一万余名学生的调查发现,总体上,近七成的学生对目前政府致力于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性改革持比较满意的态度,然而不同人口学变量特质的学生在满意度的感知上存在显着差异。总的来说是东部地区、城市及县城、独生子女、父亲职业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学生满意度越高,而中西部、女生、老大、年龄越大、学段越高、越是家住在乡镇及农村、父亲职业社会经济地位越低、家庭年收入水平越低的学生越不满意。根据这些差异本研究提出了提高教育机会分配公平满意度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杜宪,俞家杉,王焱[8](2016)在《浙江省不同质量高校教育机会分配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社会分层视角,对浙江省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公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存在显着差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等优势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不同质量高校入学机会的阶层差异呈现不同特征,各阶层子女倾向于入读与本阶层社会地位相匹配的高校。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和家庭城乡属性等因素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阶层分布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6年28期)

何杨勇[9](2015)在《精英式机会平等与分配式机会平等: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精英式机会平等主张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能够容忍因为能力不同,导致起点和结果不平等。这样的平等方式会导致马太效应、机会的实质不平等和对社会正义的解构;分配式机会平等主张天赋权利,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和避免先天遗传与家庭背景对机会平等的影响。但此平等方式会导致难以操作、个体抽象化和责任与义务的错位。从精英式机会平等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注重高等教育的区域均衡,避免马太效应,重视弱势权益;从分配式机会平等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注意机会的复杂性和程序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江苏高教》期刊2015年04期)

方杰[10](2015)在《探讨现行的教育机会分配方式与对教育公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章针对当下教育机会的分配方式对教育的公平造成的影响,明确指出如今的教育机会分配上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来完善教育机会分分配,促进教育公平。(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5年18期)

教育机会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平与效率是教育领域永恒的话题,在采用纵向实证数据的基础上,借助"辈出率"的概念比较不同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机会分布情况,分析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描述展示2008年至2015年间7所"985"院校中学生的社会家庭经济背景状况,并讨论其中的规律和规律背后的原因。结果显示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更加倾斜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不公平程度"似乎"在扩大而非减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育机会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晋,叶晓阳,伍银多,丁延庆.高校扩招中的高等教育分层及入学机会分配[J].教育发展研究.2019

[2].杜嫱.谁家的孩子进入了“985”院校——关于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纵向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8

[3].黄雨恒,史静寰.教育、出身与政策: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分配机制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

[4].沈有禄.教育机会分配及其公平性问题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7

[5].左崇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7

[6].沈有禄.教育机会分配不公平:问题与阻力是什么?如何更公平?[J].教育学术月刊.2017

[7].沈有禄,纪春梅.学生对教育机会分配公平的满意度及其差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8].杜宪,俞家杉,王焱.浙江省不同质量高校教育机会分配实证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

[9].何杨勇.精英式机会平等与分配式机会平等: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分析[J].江苏高教.2015

[10].方杰.探讨现行的教育机会分配方式与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才智.2015

标签:;  ;  ;  ;  

教育机会分配论文-杨晋,叶晓阳,伍银多,丁延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