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芥菜花叶病毒论文-粟智平,杨益娥,邓丛良,李金庆,王颖

南芥菜花叶病毒论文-粟智平,杨益娥,邓丛良,李金庆,王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南芥菜花叶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半巢式RT-Realtime,PCR,检测

南芥菜花叶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粟智平,杨益娥,邓丛良,李金庆,王颖[1](2015)在《半巢式RT-Realtime PCR检测南芥菜花叶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Ar 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3条巢式PCR引物和1条Taq MAN荧光探针,建立了半巢式RT-Realtime PCR检测Ar MV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机地结合了巢式PCR和Taq MAN探针检测技术。第二步半巢式-RT-Realtime PCR既是对第一步信号的进一步放大,也是对第一步PCR产物的确认,因此,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比巢式PCR、Realtime PCR等方法高。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0.06 fg/μL植物总RNA。(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5年18期)

林武镇[2](2014)在《伴生豇豆病毒科病毒和南芥菜花叶病毒RT-PCR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生豇豆病毒科(Secoviridae)病毒共含有66个确定种和3个暂定种,具有重要的经济重要性,其中10种病毒被我国列为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应用简并PCR技术,建立伴生豇豆病毒科病毒的半巢式RT-PCR检测方法和豇豆花叶病毒属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对现有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PCR方法进行评价,并建立了一个新的RT-PCR检测方法和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利用RT-PCR方法扩增了南芥菜花叶病毒的cp基因序列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RNA1复制酶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并筛选出3条简并引物,建立了伴生豇豆病毒科的半巢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成功用于扩增20种伴生豇豆病毒科病毒的27个分离物,包括9种豇豆花叶病毒属病毒、2种蚕豆病毒属病毒和9种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病毒。通过在简并引物的5'端引入测序引物,成功进行PCR产物的直接测序,并且不会影响其通用性。利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 BLMoV和BBSV部分RdRp基因序列。根据该保守区域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发育关系与现有的分类状况高度吻合,且测定的病毒分离物均可以与相应病毒种类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从寄主植物中未扩增出预期大小的条带。利用该方法,在来自田间的太子参中检测到蚕豆萎蔫病毒2号。根据RNA2的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建立了豇豆花叶病毒属的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成功用于扩增7种豇豆花叶病毒属病毒10个分离物,而不能从其他豇豆花叶病毒亚科病毒和健康寄主植物中扩增到预期大小条带,显示出良好的通用性和特异性。通过在简并引物的5'端引入测序引物(ComoV-2-F2-M4/ComoV-2-R1-M1),成功进行PCR产物的直接测序,并且不会影响其通用性。通过按1:10比例在PCR扩增中同时加入两对引物(ComoV-2-F2-M4/ComoV-2-R1-M1和M4/M1),结果表明其灵敏度可以提高1000倍。另外,在简并引物的5'端引入富含AT的非互补序列,在并未改变其通用性情况下,其灵敏度可以提高100倍。通过序列测定分析,除了 CPSMV(PV-0050),所扩增的病毒分离物均与相应的病毒序列具有最高的序列同源性。通过对已报道的6个检测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PCR方法(包含1个新建立的方法)进行理论和实际检测应用方面评价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在Tm值上,ArMV-370-F/ArMV-370-R引物对的温度差超过5℃,其它引物对均相对一致;在序列一致性上,引物对ArMV-2-350F/ArMV-2-350R和引物ArMV-364-R与已知序列具有最高的序列一致性。对来自水仙、百合、郁金香等不同寄主上的25个南芥菜花叶病毒阳性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引物对ArMV-2-350F/ArMV-2-350R 和引物对 ArMV-364-F/ArMV-364-R 的 RT-PCR 方法均可以从25个阳性样品中扩增到相应大小的条带,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而其它引物对的方法则不能够完全扩增到相应大小的条带。特异性分析表明,基于引物对ArMV-2-350F/ArMV-2-350R的RT-PCR方法在同属于豇豆花叶病毒亚科的其他病毒阳性样品和健康的寄主植物中未扩增到与ArMV阳性样品大小相一致的条带。灵敏度比较表明,基于引物对ArMV-2-350F/ArMV-2-350R的RT-PCR方法和引物对ArMV-364-F/ArMV-364-R的RT-PCR方法,其灵敏度相当。因此,新建立的基于引物对ArMV-2-350F/ArMV-2-350R的RT-PCR方法和已报道的引物对ArMV-364-F/ArMV-364-R的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特异性和灵敏性,能够满足日常检测的需要。通过对2011-2013年来自荷兰的水仙、百合、郁金香种球上的21个ArMV分离物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成功获得完整的cp基因序列(1515 bp)。序列分析表明,21个ArMV分离物之间的cp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8%~99.9%和92.1%~100.0%,与已报道的蜂斗菜分离物同源性分别为71.6%~73.1%(核苷酸)和75.9%~78.3%(氨基酸),而与已报道其它分离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89.7%~99.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不同分离物间可形成3个类群,蜂斗菜分离物单独形成一个类群Ⅲ,而其他分离物均在其他2个类群中。其中,本研究所研究的12个水仙分离物属于Ⅰ群,而8个百合和郁金香分离物则属于Ⅱ群。因此,即使来自同一国家的ArMV分离物,也可显示出很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cp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建立了南芥菜花叶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2,扩增效率达到87.2%,且具有良好重现性。灵敏度检测显示,该方法可检测到1.0×102 copies/μL~1.O×101 copies/μL 的模板,,比普通 RT-PCR 方法提高 10~100倍。特异性分析显示,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百合、水仙、郁金香等病毒分离物进行检测,在阳性样品中均检测到荧光信号,具有良好的扩增曲线,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仅出现单特异峰。因此,所建立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南芥菜花叶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4-04-01)

赵晓丽,周琦,孙宁,邓丛良[3](2014)在《体外转录法制备南芥菜花叶病毒RNA标准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在上游引物的5′端引入T7启动子,采用RT-PCR方法获得了体外转录模板,并对转录产物RNA的浓度及OD值进行了测定。将制备的RNA标准品10倍梯度稀释后制作实时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所获得的RNA标准品进行稳定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模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该模板稳定性好,-80℃保存30 d后无显着变化。(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4年01期)

吴东妮,陈舜胜,杨翠云,于翠[4](2013)在《南芥菜花叶病毒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感染ArMV的百合种球制备粗提液,分别用聚乙二醇(PEG-6000)和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MB)进行富集处理,以富集处理后的样品进行ELISA、RT-PCR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表明:富集处理能显着提高这些方法从百合种球样品中检测ArMV的灵敏度。PEG-RT-PCR可检测稀释至10~(-5)的样品,IMB-RT-PCR可检测稀释至10~(-3)的样品。实时荧光RT-PCR检测也表明,PEG对百合种球中ArMV的富集效果优于IMB处理。对19批进境百合种球进行ArMV的RT-PCR检测,发现PEG或IMB富集处理提高了阳性样品的检出率。(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陈先锋,张吉红,崔俊霞,张慧丽,郭立新[5](2013)在《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LAMP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是我国对外公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其寄主广泛,极易传播、蔓延[1],因此,加强对该病毒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ArMV的检测方法主要有DAS-ELISA和RT-PCR技术[2]。这两种方法在检测周期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操作简单,但对仪器的依赖性较强。(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郭立新,谭毅,刘永丰,邓丛良,段维军[6](2013)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南芥菜花叶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组RT-LAMP引物,通过筛选试验,最终确定Ar4组引物为最佳引物,建立了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同时,通过实时浊度仪和钙黄绿素分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判断。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RT-LAMP方法快速、特异且灵敏,其灵敏度与普通RT-PCR法一致。(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3年02期)

郭木金[7](2012)在《豇豆花叶病毒亚科分子检测及南芥菜花叶病毒荷兰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豇豆花叶病毒亚科(Comovirinae)属于类小RNA病毒目(Picornavirales)、伴生豇豆病毒科(Secoviridae),包含豇豆花叶病毒属(Comovirus)、蚕豆病毒属(Fabavirus)和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Nepovirus)叁个病毒属,共含有53种病毒,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毒。该亚科病毒中,被我国列为禁止进境的检疫性病毒有8种,占检疫性病毒种类的25.8%。本研究利用简并RT-PCR、多重RT-PCR及RT-LAMP方法,对豇豆花叶病毒亚科中的几种重要病毒进行分子检测研究。同时,利用RT-PCR方法对来自荷兰百合的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 ArMV)分离物进行分段扩增,测定了该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以感病样品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测定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 ArMV)荷兰分离物(ArMV-NL)的基因组全序列。ArMV-NL RNA1基因组全长为7142nt(不包括Poly (A)结构),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架(ORF)编码大小为2203aa多聚蛋白,5’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 NCR)和3'NCR分别为231nt和299nt; ArMV-NL RNA2基因组全长为3754nt(不包括Poly (A)结构),包含一个ORF编码大小为1098aa多聚蛋白,5'NCR和3'NCR分别为262nt和195nt。RNA1和RNA2相对应的5'NCR及3’NCR具有较高同源性的现象,同源性分别为83.5%和87.0%。通过与其他两个ArMV分离物RNA1编码的多聚蛋白比较后发现,ArMV-NL RNA1编码的多聚蛋白的不同区域同样包含蛋白酶辅助因子、NTP结合域的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RdRp等功能蛋白的特征保守序列。和其他分离物一样,ArMV-NL RNA2编码的多聚蛋白最终切割产生功能蛋白为推断的2A蛋白、运动蛋白、外壳蛋白。ArMV-NLRNA1推导的氨基酸与其他分离物的同源性比较显示,与ArMV-Lv的同源性为90.3%,与ArMV-NW的同源性为84.1%,RNA2基因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5个分离物同源性在83.8%~89.5%。建立了豇豆花叶病毒属(Comovirus)和蚕豆病毒属(Fabavirus)基于简并引物的通用RT-PCR检测方法。为提高该检测方法的稳定性、方便性和灵敏性,本研究对该方法进一步优化。通过在简并引物的5’端加入一段非互补的常用测序引物序列,然后进行通用性、特异性和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的方法可以从7种豇豆花叶病毒属病毒和2种蚕豆病毒属病毒的14个分离物中扩增到约为400bp的预期条带,不能从同亚科的其他病毒及健康寄主植物中扩增到预期条带,显示山良好的通用性和特异性。灵敏性试验表明,检测灵敏度可以提高10-100倍。因此,改进的通用RT-PCR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在不改变原方法的通用性和特异性情况下提高通用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而且方便于扩增产物的直接测序。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 ArMV)、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virus, ToRSV)、桃丛簇花叶病毒(Peach rosette mosaic virus, PRM V)、番茄黑环斑病毒(Tomato black ring virus, TBRV)和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 TRSV)是5种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Nepovirus)病毒。本研究根据RNA1上的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dRp)基因设计5条病毒种类特异性引物和1条通用的简并引物,经条件优化后,建立了5种检疫性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所扩增的片段大小分别为:TBRV为256bp, PRMV为293bp, ArMV为342bp, ToRSV为472bp, TRSV为695bp。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多重RT-PCR的检测灵敏性为5-2倍,比单重RT-PCR略低。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对同属其它病毒及健康寄主均未出现非特异性扩增。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适用于进出境植物及其产品中检疫性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的快速检测鉴定,以及田间病毒病害的流行调查。豇豆重花叶病毒(Cowpea severe mosaic virus, CPSM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根据CPSMV的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条件优化后,建立了该病毒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将CPSMV与同属其他病毒准确区分,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试验显示,RT-LAMP比普通RT-PCR灵敏度高10倍。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方法适用于CPSMV的快速、特异和灵敏的检测。(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2-04-01)

沈建国,李敏,虞赟,王念武,连德福[8](2012)在《福建口岸从英国进境水仙种球上截获南芥菜花叶病毒和水仙潜隐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11月,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对一批英国进境水仙种球进行检疫,采用ELISA初筛,RT-PCR及序列测定确认的方法,从中同时检出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和水仙潜隐病(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2年02期)

李桂芬,马洁,朱水芳,魏梅生,梁新苗[9](2011)在《南芥菜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检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纯化的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制剂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后第3天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有限稀释法克隆和间接ELISA方法进行筛选,成功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ArM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分别命名为3F7,4G10。用间接ELISA方法对所获得的2个杂交瘤细胞株进行亚型鉴定分别为IgA(3F7)、IgG1(4G10)。间接ELISA效价测定结果:3F7为1:106,4G10为1:108。以单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的TAS-ELISA检测试剂盒能检测感染ArMV的昆诺藜病汁液的灵敏度为1:1600。(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1年06期)

曹成,魏梅生,张永江,李桂芬,吴兴泉[10](2011)在《南芥菜花叶病毒RT-PCR扩增产物胶体金层析和酶联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南芥菜花叶病毒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建立快速灵敏的检疫检测方法,本研究用生物素标记一条引物,用荧光素(或地高辛)标记另一条引物,经RT-PCR扩增产生双标记的扩增产物,建立了PCR扩增产物的胶体金层析检测和ELISA检测方法。胶体金层析检测方法在15min即可获得检测结果,ELISA方法需20h,后者检测的灵敏度可比前者分别提高100倍和5000倍。所建立的2种方法都免去了普通PCR检测的溴化乙锭染色和电泳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1年05期)

南芥菜花叶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生豇豆病毒科(Secoviridae)病毒共含有66个确定种和3个暂定种,具有重要的经济重要性,其中10种病毒被我国列为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应用简并PCR技术,建立伴生豇豆病毒科病毒的半巢式RT-PCR检测方法和豇豆花叶病毒属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对现有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PCR方法进行评价,并建立了一个新的RT-PCR检测方法和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利用RT-PCR方法扩增了南芥菜花叶病毒的cp基因序列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RNA1复制酶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并筛选出3条简并引物,建立了伴生豇豆病毒科的半巢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成功用于扩增20种伴生豇豆病毒科病毒的27个分离物,包括9种豇豆花叶病毒属病毒、2种蚕豆病毒属病毒和9种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病毒。通过在简并引物的5'端引入测序引物,成功进行PCR产物的直接测序,并且不会影响其通用性。利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 BLMoV和BBSV部分RdRp基因序列。根据该保守区域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发育关系与现有的分类状况高度吻合,且测定的病毒分离物均可以与相应病毒种类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从寄主植物中未扩增出预期大小的条带。利用该方法,在来自田间的太子参中检测到蚕豆萎蔫病毒2号。根据RNA2的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建立了豇豆花叶病毒属的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成功用于扩增7种豇豆花叶病毒属病毒10个分离物,而不能从其他豇豆花叶病毒亚科病毒和健康寄主植物中扩增到预期大小条带,显示出良好的通用性和特异性。通过在简并引物的5'端引入测序引物(ComoV-2-F2-M4/ComoV-2-R1-M1),成功进行PCR产物的直接测序,并且不会影响其通用性。通过按1:10比例在PCR扩增中同时加入两对引物(ComoV-2-F2-M4/ComoV-2-R1-M1和M4/M1),结果表明其灵敏度可以提高1000倍。另外,在简并引物的5'端引入富含AT的非互补序列,在并未改变其通用性情况下,其灵敏度可以提高100倍。通过序列测定分析,除了 CPSMV(PV-0050),所扩增的病毒分离物均与相应的病毒序列具有最高的序列同源性。通过对已报道的6个检测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PCR方法(包含1个新建立的方法)进行理论和实际检测应用方面评价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在Tm值上,ArMV-370-F/ArMV-370-R引物对的温度差超过5℃,其它引物对均相对一致;在序列一致性上,引物对ArMV-2-350F/ArMV-2-350R和引物ArMV-364-R与已知序列具有最高的序列一致性。对来自水仙、百合、郁金香等不同寄主上的25个南芥菜花叶病毒阳性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引物对ArMV-2-350F/ArMV-2-350R 和引物对 ArMV-364-F/ArMV-364-R 的 RT-PCR 方法均可以从25个阳性样品中扩增到相应大小的条带,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而其它引物对的方法则不能够完全扩增到相应大小的条带。特异性分析表明,基于引物对ArMV-2-350F/ArMV-2-350R的RT-PCR方法在同属于豇豆花叶病毒亚科的其他病毒阳性样品和健康的寄主植物中未扩增到与ArMV阳性样品大小相一致的条带。灵敏度比较表明,基于引物对ArMV-2-350F/ArMV-2-350R的RT-PCR方法和引物对ArMV-364-F/ArMV-364-R的RT-PCR方法,其灵敏度相当。因此,新建立的基于引物对ArMV-2-350F/ArMV-2-350R的RT-PCR方法和已报道的引物对ArMV-364-F/ArMV-364-R的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特异性和灵敏性,能够满足日常检测的需要。通过对2011-2013年来自荷兰的水仙、百合、郁金香种球上的21个ArMV分离物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成功获得完整的cp基因序列(1515 bp)。序列分析表明,21个ArMV分离物之间的cp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8%~99.9%和92.1%~100.0%,与已报道的蜂斗菜分离物同源性分别为71.6%~73.1%(核苷酸)和75.9%~78.3%(氨基酸),而与已报道其它分离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89.7%~99.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不同分离物间可形成3个类群,蜂斗菜分离物单独形成一个类群Ⅲ,而其他分离物均在其他2个类群中。其中,本研究所研究的12个水仙分离物属于Ⅰ群,而8个百合和郁金香分离物则属于Ⅱ群。因此,即使来自同一国家的ArMV分离物,也可显示出很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cp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建立了南芥菜花叶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2,扩增效率达到87.2%,且具有良好重现性。灵敏度检测显示,该方法可检测到1.0×102 copies/μL~1.O×101 copies/μL 的模板,,比普通 RT-PCR 方法提高 10~100倍。特异性分析显示,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百合、水仙、郁金香等病毒分离物进行检测,在阳性样品中均检测到荧光信号,具有良好的扩增曲线,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仅出现单特异峰。因此,所建立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南芥菜花叶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芥菜花叶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粟智平,杨益娥,邓丛良,李金庆,王颖.半巢式RT-RealtimePCR检测南芥菜花叶病毒[J].现代农业科技.2015

[2].林武镇.伴生豇豆病毒科病毒和南芥菜花叶病毒RT-PCR检测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3].赵晓丽,周琦,孙宁,邓丛良.体外转录法制备南芥菜花叶病毒RNA标准品[J].植物检疫.2014

[4].吴东妮,陈舜胜,杨翠云,于翠.南芥菜花叶病毒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上海农业学报.2013

[5].陈先锋,张吉红,崔俊霞,张慧丽,郭立新.南芥菜花叶病毒的RT-LAMP检测试剂盒的研制[J].植物保护学报.2013

[6].郭立新,谭毅,刘永丰,邓丛良,段维军.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南芥菜花叶病毒[J].植物保护.2013

[7].郭木金.豇豆花叶病毒亚科分子检测及南芥菜花叶病毒荷兰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

[8].沈建国,李敏,虞赟,王念武,连德福.福建口岸从英国进境水仙种球上截获南芥菜花叶病毒和水仙潜隐病毒[J].植物检疫.2012

[9].李桂芬,马洁,朱水芳,魏梅生,梁新苗.南芥菜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检测应用[J].植物检疫.2011

[10].曹成,魏梅生,张永江,李桂芬,吴兴泉.南芥菜花叶病毒RT-PCR扩增产物胶体金层析和酶联检测方法的建立[J].植物检疫.2011

标签:;  ;  ;  ;  ;  

南芥菜花叶病毒论文-粟智平,杨益娥,邓丛良,李金庆,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