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农效率论文-董春丽

金融支农效率论文-董春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融支农效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

金融支农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董春丽[1](2019)在《基于DEA的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成效,基于2003-2017年的数据,通过非参数DEA方法分析了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12年之前,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效率不断下降,随着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完成,其支农效率止步下降并缓慢回升。总体而言,当前安徽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效率虽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进一步强化安徽省金融支农效率,发挥多种金融机构支农的协同作用,充分利用资本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刘杰,张金清[2](2019)在《基于窗口参比Malmquist指数的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窗口参比Malmquist指数法,采用全国31个省市2009—2016年的面板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全国农村金融支农效率。研究发现:(1)农村金融支农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是下降的,但有不断改进的趋势;(2)农村金融支农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既有技术变化的因素,也有效率变化的原因;(3)绝大多数省市农村金融仍处于规模效率状态;(4)全国四大区域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差异较大,东部、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技术变化指数依次递减,且每个区域各省份之间也存在差异。因而,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必须强化技术创新,提高农村金融要素的集约化利用效率,立足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多维度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黄建军,郑莉雯[3](2019)在《叁农金融事业部支农效率研究——基于Yaron业绩评估框架和DEA-BCC模型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Yaron业绩评估框架和DEA模型对某市辖内10家叁农事业部支农效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农业银行叁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优化了管理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服务"叁农"的经营导向,提升了总体经营规模、质量和效率,但在对接服务"叁农"经营目标方面尚显不足,亟需逐步完善。为此,本文对深化农业银行叁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金融》期刊2019年07期)

郭常民,彭峰,来怡琴,拜剑梅[4](2019)在《普惠金融视角下惠农贷款支农效率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支持乡村振兴和农村"叁变"改革,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理论,聚焦甘南州惠农贷款,对其支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南州惠农贷款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但是效率较低,特别是农户贷款没有发挥显着的支农效用,而涉农企业贷款与涉农各类组织贷款对支持农业发展均有积极影响,并且与涉农贷款总体的支农效率变化趋势一致,均为早期效果明显,后期效率越来越低。在甘南州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环境下,本文从经济和金融两个层面对金融惠农支农找准方向精准发力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西部金融》期刊2019年04期)

阚立娜,郝儒杰[5](2018)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金融支农效率的空间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的金融支农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极为重要的支持要素。但我国农村金融配置资源的整体效率低下,且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从时空角度对金融支农效率的区域相关性和异质性进行分析对于促进地区金融平衡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首先对全国28个省(区、市)2007-2016年的金融支农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各省(市)的金融支农效率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支农效率在区域间存在显着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即本地区金融支农效率会对相邻地区支农效率产生"溢出效应"。其中金融发展规模、财政支农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和金融支农潜力对支农效率影响显着,据此提出加快农地市场资本化进程、加强空间集聚区域金融合作等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当代金融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刘丽宁[6](2018)在《吉林省金融支农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叁农”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吉林省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农业产品单一、增收潜力不足等问题一直是吉林省政府非常担心的。针对于这些问题,以往采用的财政支持和产业升级为主的改革很难有更多的发展,中央也将金融支农提升到了核心地位上。金融对“叁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撬动社会各界资源进入“叁农”建设,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脚步,增加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方案》是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的省级金融综合改革方案,96条建议针对增信手段少、融资成本高、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吉林省农村金融主要问题进行改进。本文选用了2007~2016年吉林省9个城市的相关数据,采用数据包络模型(DEA-BCC)和Tobit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吉林省九个城市的金融支农有效性是值得肯定的,金融综合技术效率出现了西部大于东部大于中部的地区差异结果,这主要源于各地区的规模效率不同。根据上述结论,运用Tobit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户均农业机械拥有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金融效率呈现正向相关关系,农林水事务支出财政占比和地区虚拟变量呈现负向相关的结论。本文以吉林省金融支农效率的评价和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提出吉林省金融支农效率提升的对策。依据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吉林省需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深化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构建良性且适度竞争的金融体系,降低吉林省农村金融市场的门槛,对金融机构进行差异性管理。持续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在贷款方式、抵押物上不断创新,形成科学、高效监管。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的建设上不断探索,增加农民金融服务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建立全面的农村保险制度,在种类和价格上进行保证,降低农业风险。形成完善的农村政策扶持体系,在货币政策进行“定向降准”,使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扶持政策手段。在财政税收上,对特定费用进行补贴,给不同金融机构进行差异化税收政策。为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可借鉴、能推广的支农办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宋博韬[7](2016)在《广东省农村金融支农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犹如人体的血液,能够将各种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给各经济部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农业也不例外。然而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区,金融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如规模效益低、服务不到位、金融制度和管理水平低效等现象,这无益于解决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广东省作为我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发展也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和资金优势。但广东一些农村地区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农村经济落后和金融支农效率低效的问题。鉴于此,理清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金融支农效率的具体表现极其影响因素,对于解决当地乃至全国的此类问题都具有参考价值。本文研究广东省农村金融支农效率问题,主体内容分叁步,首先采取Granger检验探究金融效率改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DEA效率分析方法分析金融支农效率的具体表现,并利用Tobit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最终找到提升金融支农效率的对策提供科学的实证分析。本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有关课题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章主要阐述金融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和金融效率的相关文献。经济发展理论主要介绍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相关文献则陈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和金融效率研究的有关文献。第叁章主要是方法研究与选择,分别对因果关系和效率分析的相关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并重点对本文应用的Granger方法和DEA方法作了陈述。第四章主要是因果关系研究,首先选取了农村金融储蓄率、存贷转化率以及农民人均收入变量构建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协整检验分析其他们的长期关系,并利运用Granger检验广东省农村金融效率改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最后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具体分析了各金融效率因素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五章主要是金融支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选取金融支农效率有关的投入产出变量,经DEA效率分析广东省整体以及各市区域之间的金融支农效率状态,然后利用Tobit回归分析金融支农效率的影响因素。第六部分主要包括结论和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叁十年来,虽然广东省农村经济金融不断发展,但农村地区的金融一直都未能与经济相匹配,因而金融支农效率有待改善提升。针对金融支农的低效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从金融机构的管理,金融制度的完善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投入叁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本文来源于《五邑大学》期刊2016-06-01)

吴未双[8](2016)在《江西省金融支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叁农”问题的解决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工具,在农村也得到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对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实践表明,金融支农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作用不突出。判断金融支农政策效果通常使用金融效率这一指标,因此对于这一指标的研究成为重点。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挖掘相关理论,在描述江西省金融支农的现状后,研究了金融支农的效率和影响因素。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研究了江西省11个地市2008-2013年的金融支农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然后以得到的技术效率值为因变量,运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江西省金融支农效率的因素。研究得到结论:2008-2013年江西省金融支农效率较低,同一年不同城市的金融支农效率差距较大。在影响江西省金融支农效率的因素中,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支农效率呈正相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金融支农效率呈负相关;地方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效率无显着相关性,但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二是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叁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丁一[9](2016)在《福建省农商银行金融支农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近十年改革,福建省农商银行立足叁农、建设海西,为服务福建跨越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综合运营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实现了效益、质量和数量叁者的有机统一,金融支农能力持续提高,建立了具有福建特色的支农惠民金融服务体系,创造了一系列特色的支农服务模式。为福建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是促进福建省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特别是在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福建省农商银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加强。本研究通过梳理当前国内外金融理论、农村金融理论研究成果,论述当前农村金融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制约性因素,比较分析国内外金融制度和发展经验进而借鉴完善中国农村金融支农功能(第一章、第二章);结合当下福建省农信社改制成农商银行的背景,立足福建省农商银行金融支农这一着眼点,阐述福建省农商银行金融支农的成效和不足,并从历史原因、政策原因、体制原因、环境原因和人员原因五个因素分析其存在不足的原因(第叁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评价福建省九地市的农商银行(2006-2014年)金融支农效率变动情况,探求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状况及提高支农效率的症结所在,通过分析经营活动与农村区域经济和环境间的关系、与制度环境、发展水平及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最后选取福建省农商银行金融支农的五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明确福建农商银行金融支农思路以及深化管理体制、服务方式、信贷产品、金融监管创新等方面提出完善金融支农的政策建议(第五章、第六章)(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6-06-01)

崔瑶瑶[10](2016)在《支农视角下江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运行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农”问题,是一项关乎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的主力军,其改革和发展长久以来一直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从2000年开始,江苏省作为农信社改革的试点地区,率先展开在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方面的积极探索。在改革过程中,农村信用社改制成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根据中国银监会2007年发布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中的界定,将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统称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除了要维持自身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也要承担起支农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农村金融理论,考察支农视角下江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因此,本文首先构建了江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得分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赋予权重,降低维度得出支农得分。然后,在考察运行效率时,构建了非径向、非角度、规模报酬可变、带有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选取非利息支出、可贷资金和固定资产净值为投入指标,信用风险、非利息收入、贷款和通过上述评价体系得到的支农得分为产出指标。在考察效率的过程中发现,苏南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效率高于苏北地区。本文通过松弛量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苏北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计算得出投入无效和产出无效高于苏南地区,使得其效率值偏低。接下来,通过回归的方法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全面考察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规模、稳定性、盈利能力、配置能力、治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可能影响江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运行效率的因素,通过县域人均GDP、市场份额、总资产、所有者权益、资产收益率、贷存比、成本收入比、非利息收入占比等指标来衡量,可以发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稳定性、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对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市场份额、贷存比、成本收入比对效率的影响不显着。据此,本文提出加大支农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改善外部经济环境等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3-01)

金融支农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窗口参比Malmquist指数法,采用全国31个省市2009—2016年的面板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全国农村金融支农效率。研究发现:(1)农村金融支农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是下降的,但有不断改进的趋势;(2)农村金融支农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既有技术变化的因素,也有效率变化的原因;(3)绝大多数省市农村金融仍处于规模效率状态;(4)全国四大区域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差异较大,东部、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技术变化指数依次递减,且每个区域各省份之间也存在差异。因而,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必须强化技术创新,提高农村金融要素的集约化利用效率,立足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多维度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融支农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1].董春丽.基于DEA的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率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9

[2].吴刘杰,张金清.基于窗口参比Malmquist指数的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9

[3].黄建军,郑莉雯.叁农金融事业部支农效率研究——基于Yaron业绩评估框架和DEA-BCC模型的实证[J].福建金融.2019

[4].郭常民,彭峰,来怡琴,拜剑梅.普惠金融视角下惠农贷款支农效率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西部金融.2019

[5].阚立娜,郝儒杰.乡村振兴战略下金融支农效率的空间相关性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2018

[6].刘丽宁.吉林省金融支农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8

[7].宋博韬.广东省农村金融支农效率研究[D].五邑大学.2016

[8].吴未双.江西省金融支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

[9].丁一.福建省农商银行金融支农效率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10].崔瑶瑶.支农视角下江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运行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标签:;  ;  ;  

金融支农效率论文-董春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