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转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新课标,学科教学,知识转型
知识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轶[1](2019)在《谈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知识转型与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核心素养的培养被世界各国视为教育的重大趋势,它不仅被视为一种课程目标,也被视为一种课程观,是信息时代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基础教育中,教师的转变和知识的转型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新课程标准与素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编制了学科课程标准,由此引发了"标准驱动"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科课程标准的编订,一般受国情、国家教育目标、学科(本文来源于《广东教育(综合版)》期刊2019年10期)
蒋平[2](2019)在《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置身于知识转型的社会背景,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必然会受到知识转型衍生的内外在制度的影响。以知识转型制度逻辑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和中国境内的两大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爱课程"、"学堂在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受到知识转型内在制度的指引,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知识权力控制、知识形态转变、知识协议制定以及组织合作形态等方面存在"趋同性";而"知识转型"的外在制度设计使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发展路径、运行机制、权力地位和角色功能上具有显着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龚雪丽,方红[3](2019)在《知识转型背景下和谐师生关系的生成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处于由科学主义知识向后现代知识的转型时期,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极易由于知识供给、知识发展、知识目标的差异而走向与之相对立的趋势。面对时代的挑战,教师需不断地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可从教师知识、教学话语、教学管理叁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本文来源于《教育实践与研究(C)》期刊2019年09期)
蒋平[4](2019)在《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差异性——以价值立场和运行机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虚拟存在已是不可争论的事实,它不仅表明传统课程向虚拟课程的演化趋势,而且更反映了网络课程承载的知识形态发生的根本变化。"知识转型"的内在制度似乎足以说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相似之处。然而,中美两国政府不同性质的管理机构,对"知识转型"外在制度的设计以及影响其供给能力的因素方面必然会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性较为明显地表现在价值立场和运行机制方面:在价值立场上,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霸权"为价值导向,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坚持"知识开放共享"理念下的"本土开发";在运行机制上,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遵循"市场调节"的运行机制,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则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的运行机制。(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树剑[5](2019)在《学术调适与妥协中的民国针灸知识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是针灸学术变迁重要节点,该时期针灸从传承与执业体制到学术理论形态都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其间,精英针灸医者主动建学校,办杂志,翻译着作,广泛联系针灸同好,重新书写与建构了带有科学化色彩的针灸学术体系,在实践层面则表面为更为实用主义的倾向。这一方面是民国医家主动适应科学化社会思潮的结果,也体现出民国针灸界在西学逼近过程中的妥协心态。总之,民国针灸学术的变化是针灸知识史上一次革命性突破。(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刘猛[6](2019)在《律学传统及向法学的知识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中国社会的治理主要不是靠法治,而是靠礼治,形成“礼制为体,法制为用,出礼入刑,礼法结合”的独特文明秩序。但是,不能忽视法典在秩序维系中的重要作用,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实现。故二千年来华(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7-10)
刘小强,蒋喜锋[7](2019)在《知识转型、“双一流”建设与高校科研评价改革——从近年来高校网络科研成果认定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先后发布了网络科研成果认定办法,在科研成果的形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等方面"严重"突破了高校传统的科研评价办法,这在深层次上契合了当前知识转型时代科研评价改革的需要。知识转型让科研成果的形式从学术论文走向"科研产品",让科研评价标准从一元的创新性走向多元的影响力,让科研评价主体从学术同行走向广泛的社会"阅听人"。当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顺应知识转型的要求,高校科研评价必须改革:一是要树立"科研产品"的思维,重视非论文的其他形式的科研成果;二是要坚持服务导向,提倡多元的影响力评价标准;叁是要打破单一的"同行评议",引入社会各方评价主体。(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教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渠瑞蒙[8](2019)在《知识转型与文化身份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这一代人是最后一代系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读书人。传统文化是他们精神成长的起点,也塑造着他们的心灵和人格。但他们又处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接受的新式教育改变了已有的知识结构。这是新旧文化融合又冲突的一代人,也因此使得士大夫与现代知识分子两种不同的文化身份同时存在于这一代人身上。本文以周作人为中心,围绕着周作人身上的新旧知识转型与其所带来的身份变迁展开详细论述。第一章论述传统文化教育与旧文人的养成。出身大家庭的周作人,接受着传统教育长大,所接受的这种传统的知识和文化塑造了一个传统文人人格的周作人,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他这一时期所作的诗文里。此外,“伤春悲秋”的旧文人情调、隐逸气以及传统的虚无主义等都成为此时周作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第二章论述西学影响下的周作人。南京求学时期周作人开始接触新式的教育与思想,但是这些新学思想还是局限在严复、林纾、梁启超等人介绍而来的,因此对周作人的影响是冲击式的,同时也是有限的。到了日本留学之后,周作人开始接触到与传统文化本质不同的西方文化,其知识结构也就跟着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周作人的思想呈现出混乱复杂的状态,新旧知识不断交锋,旧的知识有时还会占据上风,但整体来说还是趋新的。第叁章论述周作人由一个传统文人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变迁。1911年回到绍兴之后,周作人开始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民国的成立并没有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因此周作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开始凸显。留学时期接受的西方思想有了用武之地,周作人开始致力于改变国民思想,并延续他在日本时期的文学观念,将它从理论进一步落实到针对本国社会现状的实际变革中。同时,他也十分关注儿童学、性学等新知识。他的这些工作为他成为现代知识分子做了准备。旧知也好,新知也罢,都需要社会的土壤。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是失败的革命,但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这种变迁也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为周作人这一代人新文化身份的确立做好了准备。结语总结周作人的新旧知识转型和身份变迁,以及他并未最终完成的身份转换。(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5)
申亚雪[9](2019)在《晚清灵石杨氏家族学术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代,灵石多巨族,如两渡何氏、静升王氏、夏门梁氏等,其中杨氏家族鼎兴已在晚清,属大族中的后起者。《灵石县志》中记述的杨氏子弟,最突出的当属“名动京师”的杨尚文和“学贯中西”的杨昉。国内外对杨氏家族的相关研究极少,仅就杨尚文、杨昉两人的部分活动有些微成果,更无法谈及系统的专门性研究。事实上,杨氏家族虽为山西地方家族,但无论是在晚清京城学界还是商界,甚至是政治领域都颇有成就。不仅在国内学人圈中享有盛名,当时来华洋人的相关记述中对其也多有提及。杨尚文刊刻的《连筠簃丛书》被张之洞评价为“多存古书、有关实学、校刊精审”,直至今天依然对研究道咸时期的学术转变,具有极大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杨昉则从事了大量西方摄影术研究和民间医疗活动,是晚清传播西方光化学知识及医药化学的先驱之一。因此,对杨氏家族学术思想及学术活动的研究,对于理解晚清学术变迁史及中国近代知识的转型有重要意义。晚清杨氏家族两代人学术脉络的更迭和转向,一方面与杨氏自身的家学承继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是整个晚清时代背景下学术变迁的微观图景。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开始在东方国家大规模传播,知识的转变和技术的进步引发了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挑战传统社会的基本信条,这构成了中国近代化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杨氏作为中国传统的士绅家族,其学术取向演变的内在逻辑,直接反映了晚清传统士绅知识转型的具体过程,对杨氏家族的系统研究,可以为窥视传统士绅知识转型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视角。本文以晚清杨氏家族为研究对象,将杨氏成员杨尚文、杨昉的学术活动置于晚清历史语境之中进行考察,力图全面勾勒其主要的活动轨迹、人际交往、知识结构、学术选择等。从文献出发,综合杨氏家谱、手稿、墓志铭、时人日记、信札及书籍等核心史料,在梳理史实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原始文献,并将相关时代同人共同纳入考察,系统分析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出的知识观念、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上的具体变化。继而以杨氏家族为视角,窥视晚清士绅的知识转型问题,将地方性研究与历史的宏观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探讨晚清社会传统士绅在经历政治秩序、经济制度、文化取向等巨大变化后,其知识观念的近代化转变。努力做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深入分析史料的基础上,从杨氏家族的研究中理解具有一般意义的中观问题,力求实现本文研究深度与高度的结合。本文将杨氏家族两代人的学识变化与晚清时代变化紧密结合,首先,将杨尚文和杨昉的学术活动置于其所处的时代及其自身的家学传统的背景中进行探讨。其次,以《连筠簃丛书》的刊刻、杨昉的西法摄影以及“兼善堂”的医疗实践为具体论据,分别考证,边考边论,突出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学术尤其是在算学、地理学、光学、化学及医学几个方面,发生的“转”与“变”。最后,将杨氏家族与晚清士绅的知识转型相结合,进一步探讨杨氏家族与社会整体之互动,力求实现与一般性研究之间的观照和接洽。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开篇绪论,说明本文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确定研究内容,辨析相关概念,指出本文所用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梳理文献综述,总结前人成果,提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本文虽是对士绅家族杨氏的系统研究,但同时也为说明晚清士绅的知识转型提供了微观视角。第二部分,集中论述晚清社会的时代背景以及杨氏的家学传统,为避免大维度和大视野的空泛铺垫,主要对杨氏所处的学术环境进行系统的梳理,同时以《杨氏家谱》为核心材料,考证其家族源流和交友关系,为探讨其学术活动奠定基础。第叁部分,以杨尚文及其刊印《连筠簃丛书》活动为主要探讨对象。杨尚文作为“名动京师”的文人,对当时的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连筠簃丛书》的刊刻过程、内容、特点及历史价值,也与道咸年间传统学术的内在转变紧密相连。以《连筠簃丛书》的刊刻活动,窥见19世纪四五十年代参与群体知识转变的具体过程,并与时代整体的变迁彼此呼应。第四部分,主要通过杨尚文之子杨昉从事摄影实践的史实,窥视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其知识结构发生的变化。西方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后,引起具备经济基础和智力基础的士绅的关注,杨昉就是其中之一。杨氏在60-8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摄影活动,还将具体的操作方法做了专门记录,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摄影光学和化学的专业知识。具备传统光学基础的杨昉转向操试西法摄影,表明了洋务运动时期从传统知识向西方近代科学知识转变的历史过程。第五部分,以19世纪80年代杨氏开设的民间医疗机构“兼善堂”为载体,探讨其医药学思想的内在变化,进而反映出晚清医疗知识体系的独特性。一定程度上,杨昉代表了晚清士绅对中西医学知识的态度,也进一步反映出晚清传统士绅在知识观念上的局限性,同时也呈现出中西医学知识彼此影响,而又相互博弈的历史过程。第六部分,通过对杨氏家族学术活动的深入分析和系统整理,借以厘清“旧学”与“新知”在杨氏两代人的学术活动中如何相互影响,并力图从时代发展中寻找其社会根源,从而通过杨氏学术的变化过程窥视晚清士绅知识转型的宏观问题。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概括性总结,指出在传统知识与西方知识并存的19世纪中后期,从杨氏家族的学术活动可以看出,传统知识阶层在“中体西用”思维框架的影响下,一方面对传统知识保持“尊崇”,另一方面又“偏爱”于西方实用性知识,不断在黑暗中进行摸索。中国近代知识体系建构于20世纪,而从知识转型和知识自觉的层面来看,传统士绅的近代化转型早已根植于19世纪的晚清社会。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是:1.研究材料创新:本文通过调研,查阅了许多一手文献,整理出与杨氏直接相关的手稿、刻本、家谱、墓志铭、日记、信札等史料,力求研究系统而全面,其中《杨氏家谱》《杨昉墓志铭》《兼善堂药目》及相关外文文献都在国内首次系统引用,并结合现存实物资料和杨氏后人访谈,增强对杨氏研究的丰富性和客观性。2.研究视角创新:将杨氏家族的研究与士绅知识转型研究相结合,从微观视角着眼,窥视历史一般问题,力求研究深度与高度的结合。同时,立足于既往士绅研究的薄弱之处,聚焦于清末政治体制变革之前的19世纪,以杨氏家族学术转变的研究视角将晚清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如何与传统知识互相冲突又彼此妥协的过程展示出来,进一步窥视晚清士绅这一复杂社会群体如何以知识为媒介渐次开始近代化转型的复杂图景。3.研究内容创新:对杨昉手稿《朗山杂记》中的物理光学、化学及应用科学的相关记载进行学理的考析,对《兼善堂药目》中的医药学理论和医学哲学问题进行历史剖析,突破以往研究中单纯的事迹钩沉,丰富研究内容,使本研究更加深入和扎实。(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胡金平[10](2019)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中小学教育知识转型引发的论争》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运动引发了中小学教育知识的第二次转型。这种转型既表现在教育知识观从知识本位向儿童本位的转向,也体现为教科书文体由文言向白话文的转变,同时还表现为教育知识取向从实用向人文性方面的转轨。无论哪一种转型,都引发了不同群体的批评。这种基于各自立场的批评与反批评,反映了人们对待教育知识转型过程中"经典"与"通俗"、"实用"与"人文"、"文化"与"兴趣"之间不同取向的矛盾冲突。(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知识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置身于知识转型的社会背景,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必然会受到知识转型衍生的内外在制度的影响。以知识转型制度逻辑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和中国境内的两大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爱课程"、"学堂在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受到知识转型内在制度的指引,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知识权力控制、知识形态转变、知识协议制定以及组织合作形态等方面存在"趋同性";而"知识转型"的外在制度设计使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发展路径、运行机制、权力地位和角色功能上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轶.谈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知识转型与教学改革[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9
[2].蒋平.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比较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龚雪丽,方红.知识转型背景下和谐师生关系的生成路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9
[4].蒋平.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差异性——以价值立场和运行机制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5].张树剑.学术调适与妥协中的民国针灸知识转型[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6].刘猛.律学传统及向法学的知识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7].刘小强,蒋喜锋.知识转型、“双一流”建设与高校科研评价改革——从近年来高校网络科研成果认定说起[J].中国高教研究.2019
[8].渠瑞蒙.知识转型与文化身份的变迁[D].浙江师范大学.2019
[9].申亚雪.晚清灵石杨氏家族学术活动研究[D].山西大学.2019
[10].胡金平.五四运动影响下中小学教育知识转型引发的论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