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詹纳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游记》,水帘洞,余国藩,詹纳尔
詹纳尔论文文献综述
王杨梅,高胜兵[1](2018)在《从《西游记》“水帘洞”英译看文本变异现象——以余国藩和詹纳尔版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游记》作为四大名着之一,古今中外,广为流传。花果山水帘洞也因此为大众所熟知,但是受众多影视和动画作品的影响,大众对《西游记》原着中的世界多少存在一些误解;相较之下,英译本中向读者传达的《西游记》又是什么样的呢?该文以余国藩和詹纳尔英译本为例,通过对比两位译者有关"水帘洞"的译文,研究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如何再现原文本世界的。(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22期)
张悦,张婷婷[2](2018)在《从《道德经》视角分析《西游记》第七十八回“道德”英译差异——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版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游记》第七十八回中的"道德"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经》里的"道德"有很大关系,存在着一定的互文性。该文基于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探讨对"道德"二字的英译差异,结合中国道教文化精华《道德经》一书,分析《西游记》七十八回"道德"英译差异根源,进而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身份和翻译目的对翻译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19期)
周远航[3](2018)在《论詹纳尔《西游记》英译本的异质性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詹纳尔翻译的《西游记》没有像以往的译本那样,按照西方的意识形态和诗学规范对原本加以改写,相反,他不折不扣地全译了《西游记》,在整体上呈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化之异、文体之异、语言之异。本文就这叁个方面对詹纳尔译本加以验证和分析,然后通过阐述"归顺式"翻译的缺陷、翻译之本质来彰显詹纳尔译本"异质性"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翻译》期刊2018年04期)
夏古华[4](2016)在《《西游记》迭词英译管窥——以《西游记》詹纳尔与余国藩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西游记》中迭词在詹纳尔、余国藩两个英译本中的翻译,总结两译本中汉语迭词英译的常用五种翻译方法:全译形式译法、近义并列词组译法、拟声词译法、语法途径译法和不作迭字处理译法。(本文来源于《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五卷)》期刊2016-05-01)
李宗强,高宏[5](2015)在《《西游记》英译中直译的宗教文化信息缺失——以詹纳尔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中直译是以原文作者为中心,往往忽视读者的理解,经常会导致文化信息流失。詹纳尔所译《西游记》即在很多中国文化词汇上出现了由于直译导致的文化信息流失。选取该书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方面词汇翻译同原文形似而神异的例子,通过对这些词汇因直译导致的信息流失的分析和反思,提出符合原文精神的意译和解释、注释结合的方法来尽力避免信息流失,使读者能获得完整的文化信息。(本文来源于《西安航空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赵晓[6](2015)在《翻译美学视角下詹纳尔《西游记》英译本中的人名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游记》丰富多彩的人物成就了它的文学地位,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而其中的人名翻译是其英译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翻译美学角度出发,以詹纳尔《西游记》全译本中的人名为研究对象,探讨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以及如何再现原文的审美价值。(本文来源于《肇庆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曾婕,蒋文娟,倪兰芳[7](2015)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西游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以余国藩和詹纳尔的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游记》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如成语、一语双关修辞手法等。现今,最有影响力的两个《西游记》全译本的译者分别是是英国翻译家詹纳尔和美籍华人教授余国藩。本文从哥特的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从认知语境、交际意图、译文形式等多方面对比分析,发现余国藩的译本更好地阐释并传达了原作的美,实现最佳关联。(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5年09期)
韩英焕[8](2014)在《基于《西游记》平行语料库的詹纳尔翻译风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语料库的工具对一部中国小说进行实证的英译研究,有助于形成中国小说的英译批评系统,促进中国小说在世界的传播。本文试图运用绍兴文理学院的《西游记》平行语料库研究詹纳尔的译者风格,并分析社会和文化因素对詹纳尔翻译风格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4年08期)
李慧[9](2014)在《汉学家杜博妮的中国文化诗学立场——基于杜博妮和詹纳尔的《棋王》英译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跨文化、跨文学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的文化诗学视野是翻译质量的重要保证:文化研究为语义诠释提供文化论证,诗学审美传递文学的普世价值。对比两位汉学家杜博妮和詹纳尔的《棋王》英译文本我们发现,杜博妮的文化诗学视野聚焦中国文本和文化,她对中国政治历史、文化传统和语言特色的深入研究促进了文化系统和文学体系的互构和互动。这种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诗学立场可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工程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韩英焕[10](2013)在《詹纳尔和余国藩的文化翻译策略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游记》不仅构造了曲折离奇的故事,而且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英国翻译家詹纳尔和美籍华人教授余国藩的西游记英译本是最有影响力的两个《西游记》全译本。通过比较两个译者对科技历法、礼仪和官衔的翻译,笔者认为,詹纳尔主要采取归化策略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而余国藩主要采取异化策略,然而,两个译者在使用异化策略时都使用了一些注释辅助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英译。(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3年35期)
詹纳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中的"道德"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经》里的"道德"有很大关系,存在着一定的互文性。该文基于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探讨对"道德"二字的英译差异,结合中国道教文化精华《道德经》一书,分析《西游记》七十八回"道德"英译差异根源,进而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身份和翻译目的对翻译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詹纳尔论文参考文献
[1].王杨梅,高胜兵.从《西游记》“水帘洞”英译看文本变异现象——以余国藩和詹纳尔版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8
[2].张悦,张婷婷.从《道德经》视角分析《西游记》第七十八回“道德”英译差异——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版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8
[3].周远航.论詹纳尔《西游记》英译本的异质性及意义[J].上海翻译.2018
[4].夏古华.《西游记》迭词英译管窥——以《西游记》詹纳尔与余国藩英译本为例[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五卷).2016
[5].李宗强,高宏.《西游记》英译中直译的宗教文化信息缺失——以詹纳尔译本为例[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5
[6].赵晓.翻译美学视角下詹纳尔《西游记》英译本中的人名翻译[J].肇庆学院学报.2015
[7].曾婕,蒋文娟,倪兰芳.关联理论视角下《西游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以余国藩和詹纳尔的译本为例[J].校园英语.2015
[8].韩英焕.基于《西游记》平行语料库的詹纳尔翻译风格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4
[9].李慧.汉学家杜博妮的中国文化诗学立场——基于杜博妮和詹纳尔的《棋王》英译对比[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10].韩英焕.詹纳尔和余国藩的文化翻译策略对比研究[J].才智.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