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法律比较观论文-徐爱国

中西法律比较观论文-徐爱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西法律比较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论,利他主义,新教伦理,西方国家

中西法律比较观论文文献综述

徐爱国[1](2011)在《中西法律比较中的道德与宗教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法律比较,是近年来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可以说,中国传统法律与西方现代法律之间,并不具有可比性,因为两者法律所依赖的社会结构不同。但是,如果我们把中国传统法律与西方古代法律进行比较,则是可行的,因为前现代社会的法律,东西方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1-01-21)

陶玲慧[2](2009)在《晚清十部经世文编中的法律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827年第一部经世文编刊行至清朝统治结束,十多部经世文编相继问世。其间历经近80年,形成了晚清独特的文化现象。文编的选文涵盖了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经世致用”是其编撰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参考,促使其改革弊政,变法自强。对法律问题的关注也是经世文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有必要对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世文编进行法律思想研究。慎刑观、无讼观、中西法律比较观、国际公法思想、法律的伦理化等,是这些经世文编关注较多的方面。因文章篇幅所限,本文对慎刑观、无讼观、中西法律比较观这叁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贺编的传统法律观念,到新政时期各部文编学习西法的主张,可以看出,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日益广泛,国人学习西法的愿望日渐强烈,但仍未脱离中体西用的思想范畴。慎刑观并未从传统观念中脱胎换骨,发展成为现代法观念中的人权思想,无讼观也仍旧固守千年不变的成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环境的变化,经世文编的编者和作者逐渐认识到了西方法律在制度层面对于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前二者体现了经世文编的编者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后者则体现了编者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初步觉醒。(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4-01)

孔凡娟,徐兴涛[3](2008)在《理性·感性——中西法律比较的文化哲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文化的不同,必然造就了中西法律的诸多差异,哲学文化的不同则是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西方法律是在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哲学背景下理性主义的产物,中国的哲学基础则在儒、释、道叁者作用下混沌一体,其文化传统偏重于感性主义,故中国法律存在某种先天不足。要成功移植西方法律,需要重新界定"法治"的标准,并注意利用本土资源,切忌机械照搬,并应利用历史时代契机。(本文来源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中西法律比较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1827年第一部经世文编刊行至清朝统治结束,十多部经世文编相继问世。其间历经近80年,形成了晚清独特的文化现象。文编的选文涵盖了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经世致用”是其编撰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参考,促使其改革弊政,变法自强。对法律问题的关注也是经世文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有必要对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世文编进行法律思想研究。慎刑观、无讼观、中西法律比较观、国际公法思想、法律的伦理化等,是这些经世文编关注较多的方面。因文章篇幅所限,本文对慎刑观、无讼观、中西法律比较观这叁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贺编的传统法律观念,到新政时期各部文编学习西法的主张,可以看出,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日益广泛,国人学习西法的愿望日渐强烈,但仍未脱离中体西用的思想范畴。慎刑观并未从传统观念中脱胎换骨,发展成为现代法观念中的人权思想,无讼观也仍旧固守千年不变的成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环境的变化,经世文编的编者和作者逐渐认识到了西方法律在制度层面对于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前二者体现了经世文编的编者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后者则体现了编者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初步觉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西法律比较观论文参考文献

[1].徐爱国.中西法律比较中的道德与宗教因子[N].人民法院报.2011

[2].陶玲慧.晚清十部经世文编中的法律思想[D].苏州大学.2009

[3].孔凡娟,徐兴涛.理性·感性——中西法律比较的文化哲学视角[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  ;  

中西法律比较观论文-徐爱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