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师的适应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方法,自主
教师的适应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史玉村[1](2019)在《适应新课改 教师如何同步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掌握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目的角色转换课堂上教师少讲学生多问多读多练叁个转变学会合作与交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学习的途径创设问题情境找到适当学习方法改变教学方法(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35期)
皮悦明,樊丽红,马俊萍[2](2019)在《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职业发展支持与职业认同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2名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幼儿教师在职业适应、职业发展支持与职业认同方面的特点,并探讨叁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适应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不同学历、收入水平、年龄和入职时间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职业认同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不同学历、收入水平、年龄、园所等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支持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入职年限和园所等级上存在显着差异。(2)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适应、职业认同、职业发展支持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职业适应、职业认同各因子、职业发展支持各因子之间也存在显着正相关。(3)职业适应、职业发展支持及内部各维度(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规划、情感与生活关怀)对职业认同都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其中职业适应对职业认同的预测力最佳,职业发展支持各维度对职业适应与职业认同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教师教育》期刊2019年03期)
李霞[3](2019)在《以“变”应变促发展——浅谈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面对新课程改革,以前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中有很多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教师也需做出相应的改变。笔者认为首先在教学方式上要变"教"为"引",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变"单"为"整",以变应变,期待能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皮悦明,刘夏鸽,王庭照,赵微[4](2019)在《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对职业认同的影响:职业发展支持的并列中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以及职业发展支持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对402名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适应较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园所等级、文化程度、工资水平、入职年限越高,职业适应度越高;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园所等级、工资水平、入职年限越高,职业认同度越高,但文化程度、年龄越高,职业认同度越低;职业发展支持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园所等级和入职年限越高,职业发展支持度越高;职业适应、职业发展支持、职业认同叁者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职业发展支持在职业适应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职业发展支持下的四个因子"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规划""情感与生活关怀"作为并列中介变量分别在职业适应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和职业认同度的提高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教师个人努力,也需要幼儿园管理者采取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引导职业发展规划、给予情感与生活关怀等支持教师职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学前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李淑珍[5](2018)在《中职学校教师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只有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快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随着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变,高端的科学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单一的技能实验、动物实验来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瑞的科学技术能精准地检验学生的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30期)
林清奋,王开艳[6](2018)在《浅析小学体育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对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提及,各个学校和教师对于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小学体育的改革来说,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传统的体育运动,现在的小学体育教学课程目标注重的是对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身体水平和心理素质。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只有小学体育教师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运用创新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并且在教学的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自我,才能够逐渐适应不断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体育教育。(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8年29期)
罗成仲[7](2018)在《树立教师新形象,适应时代新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国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的顶层设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内容深刻、全面。《意见》强调:"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战略,对教师进行历史定位:"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本文来源于《贵州教育》期刊2018年13期)
骆增翼[8](2018)在《学校组织不能完全适应教师专业发展新变化的学理分析——以基础教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逐渐成为教育界一种共识。而实践表明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在发展主体、发展内容和发展方式等方面发生一些新变化,现行的学校组织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变化。从学校组织关系、教育价值取向、学科组运行等维度深入分析学校组织不能完全适应教师专业发展新变化的需要,进而为制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提供可行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期刊2018年06期)
李剑[9](2018)在《反差与适应: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初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为人师的年轻人有着浓厚的职业兴趣与从业热情,但面对多维度反差,包括已习得教育观念、知识、技能与具体教育实践需求的反差,已形成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与学校管理模式的反差,生存压力与教师良善品德追求形成的反差。对问题进行描述并分析相应原因,进而提出适应与道德是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基础,其中包括适应学校教学文化是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业务基础,适应学校群体与团队文化是新任教师奠定积极伙伴关系的基础,适应学校行政文化是新任教师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基础,道德修养是新任教师专业发展基础的基础,从而为新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最初视角。(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5期)
李海楠[10](2018)在《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让各界目光再度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其建设目标更是直指2035年教育事业发展。众所周知,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8-02-09)
教师的适应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2名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幼儿教师在职业适应、职业发展支持与职业认同方面的特点,并探讨叁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适应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不同学历、收入水平、年龄和入职时间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职业认同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不同学历、收入水平、年龄、园所等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支持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入职年限和园所等级上存在显着差异。(2)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适应、职业认同、职业发展支持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职业适应、职业认同各因子、职业发展支持各因子之间也存在显着正相关。(3)职业适应、职业发展支持及内部各维度(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规划、情感与生活关怀)对职业认同都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其中职业适应对职业认同的预测力最佳,职业发展支持各维度对职业适应与职业认同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师的适应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史玉村.适应新课改教师如何同步发展[J].高考.2019
[2].皮悦明,樊丽红,马俊萍.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职业发展支持与职业认同的关系[J].当代教师教育.2019
[3].李霞.以“变”应变促发展——浅谈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4].皮悦明,刘夏鸽,王庭照,赵微.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对职业认同的影响:职业发展支持的并列中介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2019
[5].李淑珍.中职学校教师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J].现代职业教育.2018
[6].林清奋,王开艳.浅析小学体育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J].中华少年.2018
[7].罗成仲.树立教师新形象,适应时代新发展[J].贵州教育.2018
[8].骆增翼.学校组织不能完全适应教师专业发展新变化的学理分析——以基础教育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
[9].李剑.反差与适应: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初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
[10].李海楠.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N].中国经济时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