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优势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语言,优势侧
优势侧论文文献综述
胡洋,马涛,宋慧辉,韩珂,邢英琦[1](2019)在《利用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探索右利手国人语言优势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fTCD)研究汉语为母语的右利手中国成人语言偏侧半球的方法;探讨汉语为母语的右利手中国成人语言偏侧化及偏侧化程度。方法共招募2016年6月~2016年8月健康右利手志愿者95例。参与者在进行汉语语义流畅任务的同时被监测并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最终偏侧半球及偏侧化程度的评价由大脑偏侧化指数(laterality index,LI)进行,其数值正数代表左侧半球优势,其数值负数代表右侧半球优势,绝对值越大代表偏侧化程度越大,0代表没有偏侧化。结果共有67. 4%的参与者显示左侧半球优势;且左侧半球优势参与者平均LI为(5. 85±2. 31),右侧优势半球参与者平均LI为(5. 32±1. 63),二者无差异(P> 0. 05);男性、女性在语言偏侧的方向及程度上无差异。结论 f TCD可以作为研究汉语为母语中国人语言优势侧的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严飞飞,汤梦澜,陈丽珠[2](2019)在《非优势侧上下肢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非优势侧上下肢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1研究目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跌倒是65岁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卫生部发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明确指出步态的稳定性和平衡功能下降是导致老年人意外伤害事故或跌倒的主要原因。运动干预能明显延缓骨质疏松,是预防老年人防倒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人体在受力时习惯偏向优势侧肢体,或因项目动作结构,易忽视非优势侧肢体的锻炼。研究表明大脑与躯体的不对称性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优势侧运动主要依赖于对侧次级运动区,而非优势侧运动则需要双侧次级运动区的参与,因此强化非优势侧肢体可能更能促进人体整体运动能力的提升。非优势侧运动干预是侧重非优势侧肢体的干预练习,本研究根据老年人跌倒时的身体控制机制,以不对称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气排球)中非优势侧上下肢练习为重点。通过实验验证12周短期非优势侧强化训练干预与与老年人平衡能力的确切效应。研究方法:以提供运动场地和免费教学形式,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气排球项目中有运动习惯(达到3次/周,1小时/次)的60-69岁老年人报名人数中,随机抽取80人作为实验对象(男40人、女40人,各专项20人),以非优势侧强化训练效果为研究对象。测试指标为闭眼单脚站立(平衡)、选择反应时(敏捷)、握力(肌力)。实验前测试,按成绩分为对照组(以下简称A组)、干预组(以下简称B组),并无显着性差异,两组在各方面的同质性得以保证。两组均进行60分钟/次,3次/周、连续12周的监控练习。对照组进行相同负荷的专项运动。干预组进行非优势侧上、下肢重点练习,练习内容根据老年人跌倒时的身体控制机制设计,重点干预非优势侧肢体。训练安排依照重心由高至低、支撑面由大到小、由静态至动态、由睁眼到闭眼的顺序。练习内容包括1)非优势侧增强肌力练习(自身重量、机械练习)与静态平衡练习;2)从一个平面到另一个平面、蹲起、跨越障碍等自然态平衡练习;3)加干扰的平衡气垫、平衡半球等动态平衡练习;3)非稳定状态下定点与多方位移动抓球等空间感知练习;4)双侧肢体同时抓球等反应平衡练习。研究结果:实验前测试结果显示,1)A组优势侧与B组优势侧、A组非优势侧B组非优势侧两组对比测试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质性得以保证;2)A组优势侧与A组非优势侧、B组优势侧B组非优势侧测试结果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12周实验后测试结果显示,1)A组优势侧与B组优势侧测试结果对比,B组叁项指标成绩较好,但无显着性差异;2)A组非优势侧与B组非组优势侧对比结果中A组代表平衡能力的单脚闭眼站立测试结果、代表敏捷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结果显着性提高(P<0.05),部分老年人握力测试结果有小幅度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3)B组优势侧与非优势侧测试结果中单脚闭眼站立无显着性差异(P>0.05),握力与反应时有显着性差异,面积图显示两组之间反应时、握力差距较实验前减小。4)A组优势侧与非优势侧测试结果叁项指标具有显着性差异,面积图反映实验前后组间缩小面积小于B组实验前后缩小面积。说明非优势侧重点练习对于改善老年人的静态、动态平衡与身体控制能力与反应能力均有良好效果,在隔网对抗项群中单侧肢体主导运动中,加强非优势侧练习对促进优势侧与非优势侧双侧肢体协调发展更有效果,对老年人防跌倒具有积极意义。研究结论与建议:4.1结论通过12周的干预发现,非优势侧练习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医学与体育领域已有全脑发育、非优势侧强化训练提高平衡能力、竞技运动成绩的实证研究,但非优势侧运动干预应用老年人健康这一社会问题的研究极少。提示今后在老年人运动中,特别是单侧肢体主导项群运动中,重视非优势侧练习,对于提升老年人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具有重要意义。4.2建议运动干预方式之间横向对比研究较缺乏,通过本研究结合可行性与适应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希望能够得到本领域研究学者的关注。今后,如何将非优势侧训练与老年人健身运动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融合,还有待今后从理论与实践中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巩绪伟[3](2019)在《下肢优势侧与基本的功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下肢优势可能潜在地影响基本的功能。一些功能测试未表现出统计学上意义,包括等速股四头肌,四头肌力量比、单腿跳距离、单腿垂直跳跃和单腿垂直跳跃后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基于这些结果,受伤人群中肢体之间的神经肌肉缺陷可能是由于康复不足,不对称表现可能导致受伤风险增加,应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加以考虑。(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邓榜玉[4](2019)在《非优势侧肢体训练对网球初学者底线正反手技术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叉迁移是动作学习迁移的一种,指在身体一侧的某个部位形成的技能,对身体另一侧对应部分的技能获取发生正向迁移的现象。在网球运动中,对身体的非优势侧肢体进行如同优势侧肢体同样方式的训练,能否产生对侧迁移,促进网球底线正反手技术的提高。经过非优势侧肢体训练,非优势侧正反手技术的运用能否达到优势侧正反手技术的标准。在网球运动中,反手击球时会遇到差一点够不到球而失分的现象,能否利用双侧迁移理论使非优势手掌握正手击球技术动作,来解决因反手击球动作伸展性小而失分的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本研究选取大一网球零基础的学生6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30人),其中选取男生15人和女生15人作为实验组,剩余男生15人和女生15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教学实验。选择网球底线正手击球技术和网球底线反手击球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其中实验组学生进行优势侧肢体训练和非优势侧肢体训练;对照组从实验开始到结束一直进行优势侧肢体训练。观察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网球底线正反手技术的差异,探讨双侧迁移理论对网球底线正反手技术的影响。研究得出:(1)实验前与实验后网球左手掷远t=-2.821,P=0.016<0.05,说明实验前与实验后网球左手掷远存在显着性差异。(2)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网球底线正手技术的击球准确性、落点准确性、动作技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3)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网球底线反手击球技术击球准确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落点准确性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动作技评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4)在击球稳定性方面,优势侧与非优势侧正反手技术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5)在落点准确性方面,优势侧正手击球技术与非优势侧正手击球技术无显着性差异(P>0.05);优势侧反手击球技术与非优势侧反手击球技术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优势侧正手击球技术与非优势侧反手击球技术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优势侧反手击球技术与非优势侧正手击球技术无显着性差异(P>0.05)。(6)在动作技评方面,优势侧与非优势侧正反手技术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本研究通过对网球非优势肢体正反手技术进行训练,旨在探讨非优势肢体训练对优势侧网球底线正反手技术的影响,为对侧迁移在该项目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探讨对侧迁移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为其它运动项目的对侧迁移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期刊2019-05-01)
贺维奇[5](2018)在《非优势侧肢体训练在搏击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一项运动都不能单独通过一侧肢体来完成,都是通过双侧肢体配合完成的。因此,要想有效提高搏击教学效果,必须要对非优势侧的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增加优势侧对非优势侧的补充,从而实现补偿性效应,提高运动员的搏击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搏击教学的训练目标特点,汇总并概述了运动技能两侧性迁移学说及机制,分析了非优势侧肢体训练在搏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以期为搏击教学提供快速提高两侧肢体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8年24期)
胡洋,邢英琦[6](2018)在《利用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探索汉语为母语的右利手成人语言优势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fTCD在研究汉语为母语的右利手中国成人语言偏侧半球的意义;探讨性别、年龄是否对汉语为母语的右利手中国成人语言优势侧及优势化程度有影响。方法选择自2016年6月-2016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共98名,其中一名男性及一名女性在实验过程中头部移动导致探头位置改变,另一名女性颞窗穿透不良,最终其数据不能被纳入,最终入组95例。试验前参与者均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韦氏成人智力量表(the 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语言项的评估。经颅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fTCD是由神经内科头颈血管超声室经验丰富的韩珂医师完成,并且根据英文语言偏侧化试验-语义流畅任务(semantic fluency task),设计了汉语语义流畅任务。参与者在进行汉语语义流畅任务的同时被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检查者对受试对象的临床情况不知情。另一人收集人口学等数据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有无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4种评估量表等。最终根据大脑偏侧化指数(1ateral i ty index,LI)进行优势半球及程度的评价,其数值正数代表左侧半球优势,其数值负数代表右侧半球优势,绝对值越大代表偏侧化程度越大,0代表没有偏侧化。结果 1.汉语为母语的右利手中国成人的语言优势侧,主要是左侧大脑半球,其左侧优势的比例为67.4%;左侧半球优势平均LI为5.85±2.31,右侧优势半球平均LI为5.32±1.63,二者无差异(P>0.05);2.年龄、性别不会对语言优势侧及优势化程度产生影响;年龄与汉语为母语中国人的语言优势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 1.汉语为母语的右利手中国成人的语言优势侧,大部分是左侧,这与之前fMRI的结论相一致,fTCD可以作为研究汉语为母语中国人语言优势侧的方法之一。2.年龄、性别对语言优势侧及优势化程度没有影响,年龄与语言优势化程度无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颅脑及颈部血管超声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23)
巨清,杨国军,安杰[7](2018)在《前交通动脉瘤非优势侧入路开颅夹闭术的临床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前交通动脉瘤非优势侧入路开颅夹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接诊治疗的21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经非优势侧入路展开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前交通动脉瘤非优势侧入路开颅夹闭术治疗后,CT血管造影复查瘤颈夹闭效果满意,21例患者中未并发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随访2~6个月,21例患者恢复达优级16例、良3例、差2例。结论非优势侧入路开颅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操作便利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能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63期)
马继政,王增刚,胡斐,赵彦,叶强[8](2018)在《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相同负重往返跑对青年学员平衡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评定运动强度相同,不同运动量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相同负重往返跑对青年学员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平均年龄(20.80±2.04)岁,身高(173.99±2.87) cm。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0名受试者分别完成4次单侧负重往返跑:优势侧20 m×5、非优势侧20 m×5、优势侧20 m×10和非优势侧20m×10,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0 min进行平衡能力测试,并记录R-R间期。结果:与安静状态相比,运动后,HR、EPOC和TRIMP值均显着增加(P<0.01),优势侧和非优势20 m×10 EPOC和TRIMP值显着大于20 m×5 (P<0.01)。与安静值相比,优势侧和非优势侧20 m×5和20 m×10运动后即刻,整体、前后和左右方向摆动均显着增加(P<0.05),20 m×10优势侧和非优势侧左右方向摆动程度均显着高于20 m×5 (P<0.05),但优势侧和非优势侧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表现出对称性的变化;此外,恢复期20 min内均迅速回落到安静值(P>0.05)。结论:运动后即刻平衡能力受到干扰;运动量增加,左右方向损害程度增加;优势侧和非优势侧平衡能力的变化相似,可能存在交互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张成明[9](2018)在《武术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拳腿优势侧技术动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得出竞技武术散打技术在理论教材、概念、规则上结束了杂乱的状态,实现了统一规范;武术散打竞赛使用的技术范围,确定了以拳、腿、摔为技术主体的竞赛技术体系。通过录像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出左踹腿、右蹬腿、右鞭腿、右冲拳和右掼拳的得分率高于异侧位,因此确立了以预备姿势为基础的五种技术为优势侧技术的动作。并通过实验法发现武术散打中优势侧拳、腿技术的时间特征、关节角度、中心速度、重心速度是影响技术完成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大中小级别运动员的左踹腿、右蹬腿和右鞭腿的技术时间特征可以发现:所用总时间最短的技术为左踹腿,平均用时为:(0.92±0.33S);其次为右蹬腿,平均用时为(1.20±0.32 S):所用总时间最长的技术为右鞭腿,平均用时为:(1.41±0.38 S);同时在分析出运动员完成动作时髋、膝、踝关节屈伸的角度和中心速度变化的基础上,可以对运动员的控腿能力、回收腿时落点的合理性进行了测评。在右冲拳的技术时间特征分析中得知:在出拳和收拳阶段的用时不存在级别严格意义上的划分,拳法的使用时间参数与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有关;在右掼拳的肘关节角度分析中,运动员巴雅尔和黄磊的击打到鼻前阶段的肘关节角度最大分别为141.79°和127.50°,而在右掼拳的耗时中两人均耗时最少,可以说明在右掼拳击出拳面到达鼻前侧时的肘关节角度略大是优秀掼拳技术,因为在动力矩(臂长)固定的情况下肘关节角度略大使拳面离身体较远,可以使身体产生更大的转动惯量,令完成动作的速度加快。优势侧腿法的共同特征为:左腿或右腿快速向前上步,既能增加身体的动能又能调节左右腿的攻击距离,左右侧的支撑腿向前移动步法的同时提腿,重心前移,支撑腿的角度变化较小,有利于支撑腿的稳定和完成整个动作的支撑稳定性。优势侧拳法特征为:右冲拳和右掼拳出拳用时相差不大,两者速度快,动作运行距离长且击打力大,是重拳。右冲拳其发力点在于后脚蹬地获得的反作用力以转动髋部产生的扭转力推动了身体向前运动的速率,力传于肩,贯于臂,大臂推动小臂,由屈至伸,内旋而出,力达拳峰,整体协调发力从而达到速度与力量兼备;右掼拳的发力特点在于使转髋、扭腰带动肩和送肩、抬肘带动拳形成两个加速度要共同作用于拳面,保持肘关节的恰当角度,不可以过大或过小。(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8-06-14)
V.V.Mascarenhas,P.Rego,P.Dantas,M.Castro,L.Jans[10](2018)在《3D CT分析髋关节形态对称性及肢体优势侧和性别非依赖性对无症状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病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用CT确定无症状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病人定量形态学参数的参考值,并确定其对年龄、左右侧肢体优势和性别有无依赖性。方法应用半自动CT前瞻性评估(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优势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优势侧上下肢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1研究目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跌倒是65岁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卫生部发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明确指出步态的稳定性和平衡功能下降是导致老年人意外伤害事故或跌倒的主要原因。运动干预能明显延缓骨质疏松,是预防老年人防倒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人体在受力时习惯偏向优势侧肢体,或因项目动作结构,易忽视非优势侧肢体的锻炼。研究表明大脑与躯体的不对称性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优势侧运动主要依赖于对侧次级运动区,而非优势侧运动则需要双侧次级运动区的参与,因此强化非优势侧肢体可能更能促进人体整体运动能力的提升。非优势侧运动干预是侧重非优势侧肢体的干预练习,本研究根据老年人跌倒时的身体控制机制,以不对称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气排球)中非优势侧上下肢练习为重点。通过实验验证12周短期非优势侧强化训练干预与与老年人平衡能力的确切效应。研究方法:以提供运动场地和免费教学形式,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气排球项目中有运动习惯(达到3次/周,1小时/次)的60-69岁老年人报名人数中,随机抽取80人作为实验对象(男40人、女40人,各专项20人),以非优势侧强化训练效果为研究对象。测试指标为闭眼单脚站立(平衡)、选择反应时(敏捷)、握力(肌力)。实验前测试,按成绩分为对照组(以下简称A组)、干预组(以下简称B组),并无显着性差异,两组在各方面的同质性得以保证。两组均进行60分钟/次,3次/周、连续12周的监控练习。对照组进行相同负荷的专项运动。干预组进行非优势侧上、下肢重点练习,练习内容根据老年人跌倒时的身体控制机制设计,重点干预非优势侧肢体。训练安排依照重心由高至低、支撑面由大到小、由静态至动态、由睁眼到闭眼的顺序。练习内容包括1)非优势侧增强肌力练习(自身重量、机械练习)与静态平衡练习;2)从一个平面到另一个平面、蹲起、跨越障碍等自然态平衡练习;3)加干扰的平衡气垫、平衡半球等动态平衡练习;3)非稳定状态下定点与多方位移动抓球等空间感知练习;4)双侧肢体同时抓球等反应平衡练习。研究结果:实验前测试结果显示,1)A组优势侧与B组优势侧、A组非优势侧B组非优势侧两组对比测试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质性得以保证;2)A组优势侧与A组非优势侧、B组优势侧B组非优势侧测试结果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12周实验后测试结果显示,1)A组优势侧与B组优势侧测试结果对比,B组叁项指标成绩较好,但无显着性差异;2)A组非优势侧与B组非组优势侧对比结果中A组代表平衡能力的单脚闭眼站立测试结果、代表敏捷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结果显着性提高(P<0.05),部分老年人握力测试结果有小幅度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3)B组优势侧与非优势侧测试结果中单脚闭眼站立无显着性差异(P>0.05),握力与反应时有显着性差异,面积图显示两组之间反应时、握力差距较实验前减小。4)A组优势侧与非优势侧测试结果叁项指标具有显着性差异,面积图反映实验前后组间缩小面积小于B组实验前后缩小面积。说明非优势侧重点练习对于改善老年人的静态、动态平衡与身体控制能力与反应能力均有良好效果,在隔网对抗项群中单侧肢体主导运动中,加强非优势侧练习对促进优势侧与非优势侧双侧肢体协调发展更有效果,对老年人防跌倒具有积极意义。研究结论与建议:4.1结论通过12周的干预发现,非优势侧练习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医学与体育领域已有全脑发育、非优势侧强化训练提高平衡能力、竞技运动成绩的实证研究,但非优势侧运动干预应用老年人健康这一社会问题的研究极少。提示今后在老年人运动中,特别是单侧肢体主导项群运动中,重视非优势侧练习,对于提升老年人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具有重要意义。4.2建议运动干预方式之间横向对比研究较缺乏,通过本研究结合可行性与适应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希望能够得到本领域研究学者的关注。今后,如何将非优势侧训练与老年人健身运动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融合,还有待今后从理论与实践中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优势侧论文参考文献
[1].胡洋,马涛,宋慧辉,韩珂,邢英琦.利用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探索右利手国人语言优势侧[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
[2].严飞飞,汤梦澜,陈丽珠.非优势侧上下肢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巩绪伟.下肢优势侧与基本的功能测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
[4].邓榜玉.非优势侧肢体训练对网球初学者底线正反手技术的影响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
[5].贺维奇.非优势侧肢体训练在搏击教学中的重要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
[6].胡洋,邢英琦.利用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探索汉语为母语的右利手成人语言优势侧[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颅脑及颈部血管超声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8
[7].巨清,杨国军,安杰.前交通动脉瘤非优势侧入路开颅夹闭术的临床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8].马继政,王增刚,胡斐,赵彦,叶强.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相同负重往返跑对青年学员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8
[9].张成明.武术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拳腿优势侧技术动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
[10].V.V.Mascarenhas,P.Rego,P.Dantas,M.Castro,L.Jans.3DCT分析髋关节形态对称性及肢体优势侧和性别非依赖性对无症状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病人的影响[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