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话剧论文-张利

浪漫主义话剧论文-张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浪漫主义话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李白,话剧《李白》,传统文化

浪漫主义话剧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1](2018)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激烈碰撞——评话剧《李白》》一文中研究指出话剧《李白》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优秀剧作,它立足于当代传统文化的传播,将视角转化到关注人和现实,另辟蹊径,在古典与当代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引起当代广泛的关注和共鸣,从而获得巨大成功。(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8年07期)

任相梅[2](2017)在《新浪漫主义与田汉1920年代的话剧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我虽然不甚懂世事,也受了许多世纪病,经了许多世界苦,在这‘古神已死,新神未生的黄昏’中,孜孜的要!要!求那片Neo-Romanticism(新浪漫主义)的乐土!”这是1919年,田汉所写的自剖诗《梅雨》的结尾,从中可见,田汉一生浪(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7-10-25)

沈后庆[3](2012)在《论1920-1930年代浪漫主义话剧的审美特质——融入唯美主义与“精神分析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融入唯美主义与"精神分析学"是1920—1930年代浪漫主义话剧重要的审美特质之一。唯美主义在题材、母题、艺术表现及语言形态方面与浪漫主义有着相近的审美特质,而浪漫派剧作家在表达唯美倾向之时,往往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建构作品,这与他们借此学说以达到扩展作品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手段有关。(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丁晓红[4](2011)在《论田汉前期话剧的浪漫主义基本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田汉前期话剧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开一代新风。田汉的前期话剧把情感提高到首要的地位,特别着重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为此,田汉运用了多种戏剧手段,比如,淡化戏剧情节,以人物内在情绪的“波动”来结构戏剧,加强戏剧诗化意境的营造等等。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对田汉前期话剧的浪漫主义基本特征展开分析:一、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理想化情感化原则。这是田汉前期话剧浪漫主义特征的突出表现,是剧作家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和评价标准对人物进行理想化的塑造,即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田汉注重人物内心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挖掘和揭示;其剧作中的人物形象都是一些情感世界极其丰富复杂的人物,是一些情感化观念化的人物。因此,人物形象的性格化在田汉的前期剧作中是不充分的。二、戏剧情节结构、戏剧冲突的情感化。田汉前期话剧情节比较单一,没有曲折复杂的人物关系,戏剧冲突也不尖锐激烈,主要注重人物情感的抒发和人物心灵世界的展现。情感在田汉前期剧作里贯穿全文,并且往往设置一个情感的爆发点,既是戏剧人物达到情感的高潮,也是整个戏剧的高潮。叁、戏剧氛围、戏剧语言的诗化。田汉前期话剧具有诗的审美特征。戏剧氛围的营造具有诗的意境。剧作家精心营构了许多诗的意象,使整个剧作呈现诗化色彩。田汉前期话剧的戏剧语言具有浓郁的诗性美,将诗词直接入剧,在剧中加入歌曲、戏曲和音乐,人物的戏剧台词也呈现出诗意之美。(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1-05-20)

高侠[5](2010)在《中国话剧创作与浪漫主义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时代浪潮跌宕起伏中的浪漫主义更多地演化成一种审美态度、创作姿态,其核心要义依然离不开创作主体对理想、激情及人性自由的渴望及追求。本文着眼于新时期历史、军旅、知青及寻根等题材的话剧文本,对其中内蕴的浪漫主义审美因素的表现形态及演化进行探讨解析。(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0年05期)

沈后庆[6](2008)在《1920-1930年代浪漫主义话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运用戏剧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从戏剧的本体特点入手,以1920—1930年代浪漫主义话剧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西方浪漫主义戏剧思潮之传播、现代浪漫主义话剧观念的形成及浪漫主义话剧的创作分期与流派;对浪漫剧审美内涵在题材、母题、冲突的建构模式及其嬗变、人物形象的特点进行阐释;同时探究浪漫主义话剧的审美特质,重点论述其主情基调、方式、话语的特点,以及传奇性与哲理性特质,并进一步探讨浪漫主义话剧与唯美主义、“精神分析学”之间的关系。本文较全面考察、研究1920—1930年代的浪漫主义话剧创作,对以往研究之不足进行了补充论证,同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其一,发掘评析一些长期被湮灭的浪漫主义戏剧文本,如浅草—沉钟社陈翔鹤、陈竹影、冯至等人的作品,向培良、阿英、熊佛西、胡也频、顾一樵等人的浪漫剧。其二1920—1930年代浪漫剧创作大致分为叁个阶段:1920—1925年是勃兴期,1926—1929年是发展期,1930—1939年是进一步发展与渐趋成熟期。其叁,尝试对浪漫主义戏剧流派进行划分,派别有二:一是以田汉为代表,一是以郭沫若为代表。全面审度1920—1930年代的浪漫主义话剧创作的得失,对于推进现代浪漫主义剧作的整体研究,探讨当下话剧的生存现状及其出路都有一定的学理与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黄爱华[7](2004)在《论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影响 ,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五四”及 2 0世纪2 0年代 ,浪漫主义不仅催生了五四史剧 ,也给现代悲剧以审美情感的滋养 ;到了 30、 40年代 ,虽然浪漫主义的影响大为减弱 ,但从田汉、郭沫若、吴祖光等人身上 ,还是强烈地体现出了浪漫主义精神。历史证明 ,戏剧要繁荣 ,离不开各种思潮流派的多元互补 ,2 1世纪是充满机遇的时代 ,时代需要理想和激情 ,需要浪漫主义 ,需要更多的郭沫若、田汉们。(本文来源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洪忠煌[8](1992)在《现代喜剧和历史话剧的浪漫主义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按体裁本身的要求来说,喜剧和史剧的共同基础应是现实主义,然而值得玩味的是,中国话剧的这两种体裁的最高艺术成就却都是由浪漫主义所哺育的。也就是说,写出史剧的最佳作品的是两位浪漫主义作家郭沫若、田汉,写出喜剧的最佳作品的也是两位具有某种程度的浪漫主义倾向的剧作家丁西林、陈白尘。这种创作现象决非偶然。这说明喜剧与史剧的创作规律具有某些共通的值得探讨的特殊性。(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1992年01期)

胡志毅[9](1987)在《“五·四”话剧与西方新浪漫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话剧不仅是西方文学潮流涌入中国的直接产物,而且还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大标志。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华民族的命运是非同寻常的。开始是伴随着强盗的枪炮声,把资本主义的文明强加在中国的头上;而“五·四”时期则不同了,一代仁人志士是自觉地吸收着外来的影响,在文学上也是这样。因之,西方的各种文艺思潮流派,诸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以及新浪漫主义等形形色色的流派都在一个时间里竞相迭次地涌进中国来了。在新兴(本文来源于《戏剧艺术》期刊1987年01期)

许道明[10](1983)在《中国早期话剧和浪漫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简单化地看待现代戏剧史的背景,忽视我们早期话剧浪漫主义特点的研究,这是现代戏剧批评的一个突出倾向。这种倾向,直接缩小了早期话剧成就所呈示的丰富性,低估乃至贬斥了浪漫主义这一客观存在的重要思潮、流派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本文来源于《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83年01期)

浪漫主义话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我虽然不甚懂世事,也受了许多世纪病,经了许多世界苦,在这‘古神已死,新神未生的黄昏’中,孜孜的要!要!求那片Neo-Romanticism(新浪漫主义)的乐土!”这是1919年,田汉所写的自剖诗《梅雨》的结尾,从中可见,田汉一生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浪漫主义话剧论文参考文献

[1].张利.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激烈碰撞——评话剧《李白》[J].戏剧文学.2018

[2].任相梅.新浪漫主义与田汉1920年代的话剧创作[N].文艺报.2017

[3].沈后庆.论1920-1930年代浪漫主义话剧的审美特质——融入唯美主义与“精神分析学”[J].皖西学院学报.2012

[4].丁晓红.论田汉前期话剧的浪漫主义基本特征[D].青岛大学.2011

[5].高侠.中国话剧创作与浪漫主义情怀[J].戏剧文学.2010

[6].沈后庆.1920-1930年代浪漫主义话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7].黄爱华.论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影响[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

[8].洪忠煌.现代喜剧和历史话剧的浪漫主义精神[J].艺术百家.1992

[9].胡志毅.“五·四”话剧与西方新浪漫主义[J].戏剧艺术.1987

[10].许道明.中国早期话剧和浪漫主义[J].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

标签:;  ;  ;  

浪漫主义话剧论文-张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