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民信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府透明度,政府效力,公民信任,社交媒体使用
公民信任论文文献综述
Magdalene,Zeinab,Akosua,Adams[1](2019)在《政府透明度与社交在加强公民信任不同层面中的运用:来自加纳的经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的透明度吸引了来自不同层面的大量研究,透明度质量和背景得到改善。通过加纳的理论亮点和分析调查,这项研究有助于持续辩论透明度,并进一步评估政府如何建立对加纳公民的信任,以信任他们的日常运作。通过研究总结了文献中的概念,提出了六个不同的维度,以促进透明度指标,解决公共问责制,服务提供,城乡发展,政府效率和社交媒体使用等领域的透明度提升问题。信息披露。但是,提供的维度在提供公民和政府信息的潜在用户需要听取的信息,增强对公民的服务以及影响公民信任方面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解决。此外,来自加纳的实证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的准确性,并根据公民在拟议区域内鼓励加强的频率来检查这些变量的变化。实证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并表明在每个方面都有很好的尺寸和可接受的负荷。对分析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媒体利用各方面与公民沟通,以影响对政府的信任,这是一个重要的预测。该研究表明,大多数公民更愿意选择通过社交媒体在政府中使用的方式,来信息来覆盖大多数公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6-01)
张书[2](2019)在《相信或怀疑:中国公民信任和政治参与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新时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历经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着提高,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很多西方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公民对政治生活的诉求与日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发展的特定时期,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分化严重,公民出现批判性思维,抗争型的政治参与行为越来越多,一方面体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多元化,但也为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议题。无论是选举型参与还是抗争型参与,政治参与都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学领域的问题,而是反映的公民主观意愿的心理学问题,信任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对政治参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此背景下,依据2002年、2009年、2011年和2015年四波城乡社会调查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等方法,探究如下问题:(1)人际信任、政治信任、抗争型参与在四年度的调查中理论结构的变化;(2)人际信任、政治信任两种不同维度的信任水平对选举型参与和抗争型参与的影响机理,讨论不同阶段该影响路径的变迁;(3)人际信任、政治信任、抗争型参与和选举型参与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经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各年度人际信任、政治信任、抗争型参与量表的因子结构,在数量上有所差异,在内容上可大致归纳为相似的维度。其中,人际信任可根据是否有血缘关系分为两个维度,政治信任包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差序格局以及媒体社团等,抗争型参与主要包含“外部反映意见”、“内部反映情况”、“示威抗争”叁个维度。(2)信任的两个维度——人际信任和政治信任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协同性,从2002年到2015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倾向也发生了变化,心理因素的影响机理亦呈现不同的特征。信任对抗争型参与的影响由2002年的负向变为2015年的正向,而对选举型参与的影响则从正向变为没有显着影响。(3)人际信任、政治信任、抗争型参与、选举型参与的年龄—时期—队列得到验证。公民人际信任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倒U型曲线变化,在2002-2015年间,公民人际信任水平呈下降趋势,且随出生队列的后延而下降。与人际信任相似,公民政治信任水平也随年龄的增长呈倒U型曲线变化,在2002-2015年间,公民政治信任水平呈下降趋势,并随出生队列的后延而下降。在政治参与方面,公民抗争型参与频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倒U型曲线变化,在2002-2015年间,公民抗争型参与呈上升趋势,且随出生队列的后延而上升。选举型参与在年龄效应上与前叁个变量相似,也是随年龄的增长呈倒U型曲线变化,在2002-2015年间,公民选举型参与呈上升趋势,但随个体出生队列的后延而下降。(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8)
斯蒂芬·格利梅里克扬森,伊娃·柯妮丝,刘星,杨柳,王欣红[3](2018)在《政府组织的公民信任度量表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行政学者长期从宏观层面上研究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为了加深理解,更精准地确定组织层面信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评估中观层面公民对政府组织的信任度就尤为重要了。组织信任方面的文献显示,组织的可信度是多维的,但现有文献并未对公共行政场景中的这些评估进行验证。通过对现有组织信任量表的修正,本文针对公共行政场景构建了一个量表。我们通过使用两类不同样本(总数n=991)的数据对"政府组织中公民信任度量表"进行检验,量表包括"所感知的胜任力、仁爱和诚信"叁个维度及九个评估项目。该量表可以被其他研究者使用,有利于更详尽地多维度理解政府组织的信任度。(本文来源于《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期刊2018年01期)
井西晓[4](2017)在《地方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公民信任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科层制为基础建立的传统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和体制日益显露出效能障碍,从而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电子化公共服务以其特殊的价值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应用。然而电子化公共服务的虚拟性使公民缺乏安全感,加之电子化公共服务发展之初由于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方式的落后与欠缺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也进一步加深了公民对电子化公共服务的质疑。如何消除公民对电子化公共服务的质疑,促进公民信任的生成是电子化公共服务深入发展的前提。(本文来源于《昌吉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马亮[5](2016)在《电子政务使用如何影响公民信任:政府透明与回应的中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民使用电子政务是否会影响及如何影响公民信任?论文基于已有理论和文献,构建了一个中层理论模型,认为电子政务使用会影响公民对政府的信任,而公民对政府透明和回应的感知水平会中介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2014年中国36个主要城市居民的电话调查数据,论文的多层模型分析结果基本验证了上述假说。论文揭示了电子政务影响政府信任的过程和机制,为推动电子政务发展、促进政府绩效改进和增强执政合法性提供了经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公共行政评论》期刊2016年06期)
陈涛,曾星[6](2016)在《公民信任对于电子政务系统成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公民信任理论、归因理论与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理论,研究电子政务系统成功的识别以及公民信任对于电子政务系统成功的影响。公民信任分为对技术的信任和对政府的信任两个维度;电子政务系统成功模型主要由感知质量、用户满意和持续使用叁个变量构成,其中感知质量分为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叁个维度;通过归因理论,构建公民信任与感知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民信任正向影响感知质量,进而通过用户满意影响用户持续使用动机,促进电子政务系统成功。(本文来源于《电子政务》期刊2016年11期)
曾星[7](2016)在《公民信任对于电子政务系统成功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选择在线上为公民提供服务,我们称其为G2C(government to customer)电子政务服务,其服务对象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是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领域。电子政务作为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是这个系统的主要使用者和参与者,以公民为中心,满足公民的需求是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因此,从公民的角度来评判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服务的有效性十分必要。同时,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作为公共产品,与电子商务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虽然电子政务的大部分技术应用都从电子商务中借鉴发展而来,但对其独立的研究更加有必要。已有的许多文献对影响电子政务系统成功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如:公民的需求、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等等。然而,总体来说,忽视了电子政务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本文更加关注电子政务的本质特性,从公民行为入手,研究两个核心问题:(1)公民对电子政务信任的重要性及其构成,公民信任对电子政务系统成功的影响方式;(2)电子政务系统成功的评判标准检验。即哪些因素用来判定电子政务系统成功,并且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围绕提出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归因理论的角度探讨公民信任对电子政务系统成功的影响。在模型构建部分,我们将电子政务信任的基本模型与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相结合。将公民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信任分成对政府的信任和对技术的信任两个维度,以此构成最基本的信任模型系统;同时利用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来衡量电子政务系统的成功。再通过归因理论,连接信任与系统感知质量,以此构建更为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成功模型。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之上,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选取黄石市西塞山区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我们的问卷发放点,对前来服务中心办事的公民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使用偏最小二乘技术(Partial Least Square,PL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公民信任对感知的系统质量有较大影响,信任程度越高,公民感知的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就越高。同时,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分为叁个维度: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他们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地对信任与公民满意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在公民满意的中介作用之下,感知质量也显着地影响着公民对电子政务系统的持续使用意向。因此,要想让公民更好地适应技术进步,在与政府交往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电子政务平台,应当从源头上提高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以及对政府相关部门信息技术水平的信任,从而全方位提高公民感知的电子政务质量,以此,来影响公民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满意度,最终达到使公民持续使用系统的目的,实现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称之为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能够大大提高我国政府治理水平,促使我国政府服务迈上一个新台阶。(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周毅[8](2014)在《公共信息服务质量问题研究——基于建立政府与公民信任关系的目标》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建立取决于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信息服务质量。文章分析了公共信息服务质量的内涵以及公共信息服务质量对政府与公民信任关系的影响,初步构建了公共信息服务质量模型,从安全性、可靠性、响应性和公平性等指标上形成了公共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提出了进一步丰富公共信息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吸纳公众参与公共信息服务的全过程、拓展公共信息服务的供给渠道等公共信息服务质量提升措施。(本文来源于《情报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01期)
屈伸[9](2013)在《公共决策中政府与公民信任关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于公民参与方式的论述,提出其中出现的问题,推出信任基础的缺失这一重要作为原因的问题,在后续的论述过程中着重于将政府、公民与第叁部门协同起来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以求以此为基础的公民参与能更为有效。(本文来源于《今日中国论坛》期刊2013年15期)
陈怡萱[10](2013)在《试论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公民信任机制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民信任政府并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有利于加速危机的解决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政府在实施各种战略决策过程中无疑会遇到各种危机,正确分析影响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诸多因素,适时采取措施干预公民参与危机管理,避免因非制度化的公民参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明确不同危机管理阶段公民参与的重点和任务,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公民信任机制,有助于公共危机问题的及时解决。(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3年09期)
公民信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新时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历经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着提高,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很多西方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公民对政治生活的诉求与日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发展的特定时期,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分化严重,公民出现批判性思维,抗争型的政治参与行为越来越多,一方面体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多元化,但也为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议题。无论是选举型参与还是抗争型参与,政治参与都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学领域的问题,而是反映的公民主观意愿的心理学问题,信任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对政治参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此背景下,依据2002年、2009年、2011年和2015年四波城乡社会调查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等方法,探究如下问题:(1)人际信任、政治信任、抗争型参与在四年度的调查中理论结构的变化;(2)人际信任、政治信任两种不同维度的信任水平对选举型参与和抗争型参与的影响机理,讨论不同阶段该影响路径的变迁;(3)人际信任、政治信任、抗争型参与和选举型参与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经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各年度人际信任、政治信任、抗争型参与量表的因子结构,在数量上有所差异,在内容上可大致归纳为相似的维度。其中,人际信任可根据是否有血缘关系分为两个维度,政治信任包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差序格局以及媒体社团等,抗争型参与主要包含“外部反映意见”、“内部反映情况”、“示威抗争”叁个维度。(2)信任的两个维度——人际信任和政治信任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协同性,从2002年到2015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倾向也发生了变化,心理因素的影响机理亦呈现不同的特征。信任对抗争型参与的影响由2002年的负向变为2015年的正向,而对选举型参与的影响则从正向变为没有显着影响。(3)人际信任、政治信任、抗争型参与、选举型参与的年龄—时期—队列得到验证。公民人际信任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倒U型曲线变化,在2002-2015年间,公民人际信任水平呈下降趋势,且随出生队列的后延而下降。与人际信任相似,公民政治信任水平也随年龄的增长呈倒U型曲线变化,在2002-2015年间,公民政治信任水平呈下降趋势,并随出生队列的后延而下降。在政治参与方面,公民抗争型参与频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倒U型曲线变化,在2002-2015年间,公民抗争型参与呈上升趋势,且随出生队列的后延而上升。选举型参与在年龄效应上与前叁个变量相似,也是随年龄的增长呈倒U型曲线变化,在2002-2015年间,公民选举型参与呈上升趋势,但随个体出生队列的后延而下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民信任论文参考文献
[1].Magdalene,Zeinab,Akosua,Adams.政府透明度与社交在加强公民信任不同层面中的运用:来自加纳的经验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2].张书.相信或怀疑:中国公民信任和政治参与的变迁[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斯蒂芬·格利梅里克扬森,伊娃·柯妮丝,刘星,杨柳,王欣红.政府组织的公民信任度量表检验[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8
[4].井西晓.地方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公民信任研究综述[J].昌吉学院学报.2017
[5].马亮.电子政务使用如何影响公民信任:政府透明与回应的中介效应[J].公共行政评论.2016
[6].陈涛,曾星.公民信任对于电子政务系统成功的影响[J].电子政务.2016
[7].曾星.公民信任对于电子政务系统成功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8].周毅.公共信息服务质量问题研究——基于建立政府与公民信任关系的目标[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
[9].屈伸.公共决策中政府与公民信任关系的构建[J].今日中国论坛.2013
[10].陈怡萱.试论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公民信任机制的构建[J].青春岁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