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学设计,衍射成像,离轴,四反射镜
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何传王,汪利华,黄鹏,董小春,范斌[1](2019)在《离轴四反射镜衍射成像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Schupmann消色差理论,介绍了一种离轴四反射镜衍射成像光学系统设计方法。设计了口径1 m、F数为8、视场0.12°、波段582.8nm?682.8nm的离轴四反射镜衍射成像光学系统。设计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的色差得到有效校正,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在50 lp/mm范围内优于0.53,弥散斑半径的均方根值小于艾里斑半径,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分析了平面衍射物镜和曲面衍射校正镜可分别采用二元光刻工艺和金刚石车削技术制作的原因。对设计结构进行公差分析,确定公差误差主要来源于中继反射镜的倾斜角度,为装调过程提供指导。设计的系统为宽波段、高像质的反射式衍射成像光学系统发展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光电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姜晰文,崔庆丰[2](2016)在《致冷型二次成像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适合于致冷成像的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了二次成像的反射系统结构,将冷光阑作为系统的孔径光阑,得到100%的冷光阑效率,第二和第叁反射镜将孔径光阑成像在第一反射镜的位置,有效地减小了第一反射镜的口径。通过调整每个反射镜的偏心与倾斜,实现系统的无遮拦,使用高次非球面校正像差,保证了系统的成像质量。设计的致冷型红外系统工作波段为3~5μm,焦距为500mm,F数为2,视场为10°×0.5°。该系统各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在奈奎斯特频率处(20lp/mm)都在0.5以上,并具有紧凑的结构。(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刘军,黄玮,许伟才,徐明飞[3](2014)在《大视场像方远心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反射镜的叁级相差理论,通过自定义优化函数,并使用遗传算法寻找合适的叁反射镜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初始结构进一步离轴优化,设计出了视场角为18°×0.6°,焦距为1700 mm,入瞳直径为200 m的像方远心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无中心遮拦,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适用于空间遥感领域。(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4年12期)
刘军,刘伟奇,康玉思,吕博,冯睿[4](2013)在《大视场离轴四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叁级像差理论出发,推导了光阑设于次镜镜框的共轴四反射镜光学系统的单色像差系数的表达式,并给出了四反射镜光学系统的基本设计流程图。在此基础上,对光学系统进行视场离轴,设计出了视场角为20°×0.6°,焦距为1343mm的视场离轴四反射镜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无中心遮拦,结构紧凑,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适用于空间遥感。(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刘强,何欣,谭进国,王忠善[5](2010)在《离轴四反光学系统反射镜支撑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一种全新的离轴四反射式光学系统达到很好的光学性能,对在该光学系统中的四个大小形状不一的球面反射镜分别进行了分析。结合反射镜的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特点找出了最适合每片反射镜的支撑方案。经过有限元分析进行了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使各个支撑结构达到了性能最佳、整机重量最轻、公差分配最合理。(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10年04期)
王美钦,王忠厚,白加光,胡炳梁,魏儒义[6](2010)在《用于高分辨率光谱仪的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空间遥感,尤其在目标特性的精细化识别中,要求成像光谱仪具有高灵敏度、高光谱分辨率与高能量通过力等优点.在同轴叁反射光学系统的基础上,采用视场离轴方式,设计了一个叁镜无遮拦全反射光学系统.次镜和光阑重合,无中间像,实现了高分辨率、大视场、长焦距的要求.光学系统的基本参数为:焦距f′=1 600 mm,视场角为2w=18°×0.148°,相对孔径为1/10,3个反射面均为二次曲面.设计结果表明,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用此方法设计的光学系统在航天遥感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光电技术应用》期刊2010年01期)
宋岩峰,邵晓鹏,徐军[7](2008)在《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轴叁反镜光学系统具有高分辨率、大视场、质量轻、小体积等优点,能够满足空间对地遥感、红外系统多波段探测以及空间探测系统等的要求,使其光学系统具备高分辨率、小型化、轻量化等特点,成为研究的热点。以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方法为基础,重点分析并讨论了叁反射镜系统初始结构参量的确定方法。主要对传统的初始结构参量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叁种不同结构类型情况下系统各几何参量的求解范围,有利于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结构参量。比较了两种初始结构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各自的适用情况。最后依据理论研究进行了实例设计,从像质的评定结果可以看出,系统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08年04期)
丁学专,王欣,兰卫华,刘银年[8](2008)在《离轴四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一般光学系统相比,航空遥感光学系统具有长焦距、大口径、宽波段等特点。因此,广泛使用反射式光学系统。常见的离轴叁反系统已不能满足系统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介绍了一种无中心遮拦的离轴四反射镜系统,由离轴叁反系统改进而成,结构更加紧凑。带一次中间像面的离轴叁反系统的中间像位于次镜和叁镜之间,为了进一步折迭光路,在中间像面处加入球面反射场镜,从而成为离轴四反。分析了离轴四反的设计步骤,设计了一个焦距为1 200 mm,视场为0.8°×0.8,°相对孔径为F/6的光学系统,系统总长只有300 mm,并达到很好的光学性能,具有长焦距、小尺寸、良好的杂散光抑制能力等特点。(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08年02期)
丁延卫,王立国[9](2002)在《用于多光谱遥感器的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的设计与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来的航空侦察系统要求其光学系统在宽视场范围内具有高空间分辨率。该遥感器飞行高度为10km,在6°视场内需要分辨10cm的地面目标,光谱覆盖范围为0.4μm~10.0μm,包括可见光、近红外(NIR)、中红外(MWIR)和远红外(LWIR)。本文介绍了满足这些要求的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的设计和相关的试验结果。叁反射镜消像散系统包括两个非球面凹反射镜和一个球面凸反射镜,并实现了远心平像场设计。(本文来源于《光机电信息》期刊2002年05期)
张斌,韩昌元[10](2001)在《离轴非球面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装调中计算机优化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离轴非球面叁反射镜光学系统 ,采用多视场自准干涉检验 ,得到表征系统失调的一系列像差值 ,将之作为校正对象 ,利用最小二乘优化算法来确定系统的失调量。当失调状态被确定后 ,在理论上证明了通过单步校正达到理想装调要求是可行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指导装调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适合于致冷成像的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了二次成像的反射系统结构,将冷光阑作为系统的孔径光阑,得到100%的冷光阑效率,第二和第叁反射镜将孔径光阑成像在第一反射镜的位置,有效地减小了第一反射镜的口径。通过调整每个反射镜的偏心与倾斜,实现系统的无遮拦,使用高次非球面校正像差,保证了系统的成像质量。设计的致冷型红外系统工作波段为3~5μm,焦距为500mm,F数为2,视场为10°×0.5°。该系统各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在奈奎斯特频率处(20lp/mm)都在0.5以上,并具有紧凑的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何传王,汪利华,黄鹏,董小春,范斌.离轴四反射镜衍射成像光学系统设计[J].光电工程.2019
[2].姜晰文,崔庆丰.致冷型二次成像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刘军,黄玮,许伟才,徐明飞.大视场像方远心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
[4].刘军,刘伟奇,康玉思,吕博,冯睿.大视场离轴四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3
[5].刘强,何欣,谭进国,王忠善.离轴四反光学系统反射镜支撑技术研究[J].光学技术.2010
[6].王美钦,王忠厚,白加光,胡炳梁,魏儒义.用于高分辨率光谱仪的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的设计[J].光电技术应用.2010
[7].宋岩峰,邵晓鹏,徐军.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
[8].丁学专,王欣,兰卫华,刘银年.离轴四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
[9].丁延卫,王立国.用于多光谱遥感器的离轴叁反射镜光学系统的设计与检验[J].光机电信息.2002
[10].张斌,韩昌元.离轴非球面叁反射镜光学系统装调中计算机优化方法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