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岛型城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岛型城镇,山水,空间特色,东山县
海岛型城镇论文文献综述
黄明华,梁晨,敬博,李小龙[1](2018)在《海岛型城镇山水空间特色营造——以福建省东山县双东湖片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岛型城镇作为山水城市的一种特殊类型,拥有独具海岛特色的山水空间环境。山、海等山水要素承载并见证着海岛型城镇数百年来的空间演替和文明起落,是海岛型城镇空间特色的重要来源。文章针对近年来海岛型城镇空间同质化、特色彰显不足等现实问题,以福建省东山县双东湖片区为例,在梳理现状山水要素与城镇空间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宏观尺度建构山—城—海秩序、中观尺度营造山水景观环境及微观尺度彰显山海人文内涵的海岛型城镇山水空间营造思路,并以城市设计为手段,从山海定势、山水营局、山水构景和山海创境四个方面提出海岛型城镇山水空间特色营造的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城镇的山水空间特色营造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规划师》期刊2018年10期)
孙佳[2](2014)在《海岛型城镇生态建设规划研究与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建设规划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海岛型城镇作为一种特殊的城镇形式,备受各类开发者的青睐,其发展过程带来了生态环境压力,开展生态建设规划是海岛型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海岛生态建设现状为研究核心,针对以往生态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的特征,在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确立适合我国海岛经济发展特点的生态建设规划新方法,并以舟山市普陀区生态建设规划作为实例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生态建设规划的相关研究进展,涉及生态建设规划的内涵、方法和对策建议等多个方面。(2)以生态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系统生态学、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产业布局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研究生态建设规划的技术方法,进而确定生态功能区划方法。(3)以舟山普陀区为例,从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规划目标和定位、生态区建设指标体系、普陀区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与分区、重点建设领域及主要任务、能力建设和保障体系六个方面编制普陀区生态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10-01)
于静,信欣,苏文俊,王新军[3](2011)在《基于资源容量制约的海岛型城镇的人口规模预测——以朱家尖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海岛型城镇的内涵与特征的分析,选取制约海岛型城镇发展的土地、水和绿色空间资源叁方面要素,预测了朱家尖岛2020年的人口规模,并与传统统计学上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资源要素是制约朱家尖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朱家尖岛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苏文俊[4](2009)在《海岛型城镇的环境容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世界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愈趋严重的不良影响,已形成现实和潜在的威胁。而人们将环境保护的眼光多放在内陆城市,很少关注海岛型城镇的环境保护。海岛型城镇间具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海岛型城镇远离内陆,与内陆隔海相望,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岛也更多地留下了人类的足迹,人口不断的增多,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甚至部分海岛城镇开始引进工业,这些人工元素的增加对海岛城镇的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海岛城镇的半封闭性,很多的物质资源都靠外界供应,有限的海岛面积和资源所提供的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环境容量作为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上限,被用来作为评估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由原来的达标排放控制向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调整,环境容量的研究也成为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环境容量的稀缺性随着城市生产生活规模的日益增大逐渐显现出来,环境容量不再是可以随便利用的“天赐之物”,而成为同矿产、森林、淡水一样的资源。论文正是基于此观点,在选题提上切中目前环境保护的必然发展趋势,切合当今科学发展观的趋势,对环境容量的数量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海岛型城镇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海岛型城镇环境容量指标体系。本文认为环境容量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净化能力,它还包括了人类的净化活动。环境容量具有有限性、客观性、稳定性、变更性、可控性、周期性与地域性等六大特点。通过对海岛型城镇发展状况及其环境特征的研究,认为海岛型环境容量不同于一般地域的环境容量,严重制约海岛型环境容量包括土地环境容量,人口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容量;文中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对海岛型城镇的代表之一朱家尖海岛城镇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提出的公式,对朱家尖的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得出了相应的土地环境容量,人口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由于朱家尖岛的城镇化,人口的增加,其生产和生活已接近其环境容量的上限,如要继续保持海岛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投入更多的物质、能量用于城市环境保护与整治建设领域。(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5-20)
樊文斌[5](2008)在《海岛型城镇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海岛型城镇的规划建设做一探讨,通过对海岛型城镇特点的分析,总结海岛型城镇规划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对同类型城镇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8年01期)
王芳,熊和平,聂云[6](2006)在《海岛型城镇绿地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探析——以浙江玉环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岛型城镇兼具自然资源的优越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其绿地系统规划在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提高绿心的数量和质量,加强绿轴的连接度,维护绿环的永久生态性,形成完善的城镇生态系统。“环心轴”绿化模式具有生态优先性、系统整体性、开放适应性、渗透层次性等特点,可有效地促进海岛型城镇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规划师》期刊2006年02期)
赵鹏军[7](2005)在《基于港口经济的海岛型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以洋山港近域海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港口及其产业的时空演替理论,借鉴海岛型区域中心海港那哈对周边岛屿发展影响的经验,以洋山港及其近区域海岛为例,提出若干基于区域中心海港影响下的海岛型城镇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区位转变战略、人口城市化战略、二产升级战略和叁产振兴战略等。(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05年02期)
海岛型城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建设规划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海岛型城镇作为一种特殊的城镇形式,备受各类开发者的青睐,其发展过程带来了生态环境压力,开展生态建设规划是海岛型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海岛生态建设现状为研究核心,针对以往生态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的特征,在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确立适合我国海岛经济发展特点的生态建设规划新方法,并以舟山市普陀区生态建设规划作为实例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生态建设规划的相关研究进展,涉及生态建设规划的内涵、方法和对策建议等多个方面。(2)以生态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系统生态学、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产业布局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研究生态建设规划的技术方法,进而确定生态功能区划方法。(3)以舟山普陀区为例,从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规划目标和定位、生态区建设指标体系、普陀区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与分区、重点建设领域及主要任务、能力建设和保障体系六个方面编制普陀区生态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岛型城镇论文参考文献
[1].黄明华,梁晨,敬博,李小龙.海岛型城镇山水空间特色营造——以福建省东山县双东湖片区为例[J].规划师.2018
[2].孙佳.海岛型城镇生态建设规划研究与案例分析[D].浙江大学.2014
[3].于静,信欣,苏文俊,王新军.基于资源容量制约的海岛型城镇的人口规模预测——以朱家尖岛为例[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苏文俊.海岛型城镇的环境容量研究[D].复旦大学.2009
[5].樊文斌.海岛型城镇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08
[6].王芳,熊和平,聂云.海岛型城镇绿地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探析——以浙江玉环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6
[7].赵鹏军.基于港口经济的海岛型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以洋山港近域海岛为例[J].经济地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