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通讯协议接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通讯协议,接口控制文件,文档模板,可视化布局
通讯协议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程德意[1](2018)在《通讯协议接口控制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各种综合化电子系统中,接口控制文件(简称ICD)是约束和规范各电子系统内部电子设备之间接口的文件,是各电子系统顶层设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各个设备之间交换的信号类型众多、数量庞大、交联关系复杂,传统ICD设计和管理主要采用手工编制方式,设计效率低、协议设计存在冗余、协议管理困难和缺乏通用性以及容易人为原因导致错误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开发通讯协议接口控制文件管理系统软件,来替换传统手工编制方式,实现接口控制文件的设计和集中管理,提高接口控制文件设计和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提高ICD的正确性及可靠性。本文重点从需求入手,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可以灵活自定义设计ICD数据模型,基于模型选择,设计对应具体协议;实现了可视化的通讯协议接口控制文件管理系统设计界面,提供了各种协议模型的创建和编辑功能。同时也实现了协议版本的有效管理,也提供了协议的校验,解决通讯协议接口控制文件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冗余问题;提供了可以自定义ICD文档模板,实现了接口控制文件的导出;按照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思想,利用统一建模语言工具,对各功能模块分别设计了用例图、类图和时序图;利用MySQL数据库对接口控制文件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使用FreeMarker模板引擎实现文档模板的制作和ICD报告的输出;使用JavaFX实现系统界面可视化布局和设计;使用Eclipse集成软件平台进行代码的开发。经过软件测试,本系统可以支持各类通讯协议接口控制文件设计和管理功能的需要,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软件运行良好。(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12-01)
廖彩霞,赖欢,董佳[2](2015)在《EnDat2.2通讯协议接口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种利用CPLD通过RCN829绝对式旋转编码器对某高精度平台的位置进行采集的通讯接口,用其进行绝对式旋转编码器与上位机之间的通讯;根据CPLD模块化设计的特点,把整个任务分为若干个小模块,分别设计这些小模块,最后将这些模块进行综合仿真,组合成顶层模块,实现设计功能。(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陆超[3](2006)在《工业现场总线与以太网接口技术和通讯协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场总线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并且是工业控制网络最底层,即设备级通讯技术的主导。但长期以来现场总线标准的多样性和互不兼容阻碍了现场总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系统集成与信息集成面临着诸多困难。以太网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工业以太网的出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可能。工业以太网已经在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管理层、过程监控层中得到广泛应用,成功实现了高层信息网络与底层控制网络的集成。而在对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性、确定性等关键性问题予以充分改进之后,工业以太网在工业控制最底层设备级上的应用也可以得到推广。企业最终实现从现场设备级到管理层的无缝信息连接与集成已成为控制网络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因此对于现场总线网络与以太网的互联以及更深层次的相互融合的探索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就工业现场总线和以太网相互融合的问题分别从两个层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接口技术的研究、通讯协议以及对以太网实时协议改进的研究。对接口技术的研究主要是设计实现Profibus DP与以太网的接口单元。接口单元采用以ATmega128单片机为核心,附加Profibus DP总线专用协议芯片SPC3和以太网控制器LAN91C111的结构。由ATmega128和SPC3组成DP现场总线从站接口,其中SPC3集成了完整Profibus DP协议;由ATmega128和LAN91C111构成以太网接口,并采用简化实现的TCP/IP协议栈;全部网络协议转换的功能由ATmega128进行控制。通过对接口单元进行的测试,验证了接口单元数据收发和协议转换的基本功能的实现,对接口单元的实时性能和通讯距离也进行了测试分析。接口单元的实现为工业自动化系统高层次融合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靠、廉价的解决方案。对通讯协议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以太网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最底层-设备级的可行性,参考Profibus DP现场总线协议,探讨了一种以太网实时协议的改进方案。改进的实时协议基于以太网数据链路层的LLC子层,并把Profibus DP协议架构在以太网数据链路层上。这使以太网既可以适应实时通讯的要求能够应用于设备级,而且与已经存在的Profibus DP现场总线上的应用保持了兼容性。使用OPNET Modeler8.1对协议进行了仿真实现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实时协议的单主站共享式网络工作状态良好,没有明显的数据延迟;恰当的选择周期时间,还可以达到比Profibus DP更高的传输效率。对通讯协议以及以太网实时协议改进的研究是对工业自动化系统底层次融合问题的一种探讨。(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06-06-01)
邓昌建[4](2005)在《工业以太网通讯协议和接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70年代到今,分布式控制系统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从集散控制系统(DCS)、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再到基于以太网和TCP/IP技术的工业以太网(The Industrial Ethernet)。现场控制终端单元日益智能化,控制的方式也正走向多智能控制单元的协同工作模式;以后的现场设备很可能不再是简单的传感器和控制器,而将是具有一定的自主控制、数据管理和通信能力的智能设备。现场设备之间通讯方式的选择,通信协议、通信技术的采纳和应用,在控制系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以太网成本低、用户多、技术成熟等诸多优点,使工业以太网成为控制系统中受欢迎和支持的通信方式。首先,同以太网一样,通信协议也是工业以太网的通信基础。由于民用以太网和工业以太网各自的特点不同,工业以太网的通信协议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而关于工业以太网的通讯协议的研究,在工业界和学术界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其次对现场设备,人们要求它具有相应的通信能力,即要求它具有工业以太网的智能通讯接口。由于工业以太网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对通讯协议、接口技术这两方面的技术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市场上也需要这两方面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本论文针对这些需要,依据对市场上成熟的工业以太网产品(网卡、交换机、网关、智能I/O、实时通讯中间件、工业以太网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等)所采用的技术的分析,以及对最近的研究成果的研究和认识,提出了在PC机上采用NDIS技术和其它的相关的技术实现工业以太网实时通信的方法;提出了在工业以太网使用OPC技术的方法;以及用软件在工业以太网的智能接口中实现有关通讯协议的方法。本论文首先说明和介绍了工业以太网的通讯协议和接口技术的基本知识、实现方法以及发展动向(其中介绍了四种目前较流行的工业以太网的通讯协议:Ethernet/IP、Modbus/TCP、ProfiNet、FFHSE)。其次是介绍了用相应的开发工具开发实时通讯组件(或其它程序)、编写交换实时数据的OPC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和设计以太网智能通讯接口的基本方法。最后做出了总结,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以后研究、工作的内容及方向。(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5-05-01)
王轶辰,刘斌[5](2005)在《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环境接口通讯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通常采用仿真测试的方法对嵌入式软件进行系统测试。通过总结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的特点,分析了被 测系统真实的交联环境和仿真测试环境以及它们对通讯接口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分层模式实现的测试环境 数据通讯机制,最后重点阐述了通讯协议的设计和实现途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5年02期)
李葆勇,万秋华[6](2005)在《基于TCP/IP网络通讯协议的光电位移传感器通讯接口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电位移传感器通讯接口的发展一直受到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制约。如RS-485、RS-232、CAN等总线协议都只是一些局部系统的总线,由于互不兼容,给测控系统的设计带来很大障碍。而基于TCP/IP网络通讯协议的通讯接口的使用,很容易实现测控系统通讯接口的统一以及网络化和远程控制。介绍了一种基于TCP/IP网络通讯协议的光电位移传感器通讯接口的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05年02期)
崔岩,林海,张建超[7](2003)在《MDOT通讯协议的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窄带数据通讯Mobitex协议,设计Mdot协议接口,以实现利用x.25及TCP IP协议完成MobitexMPAK在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的发送与接收。(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专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郇极[8](1998)在《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数字伺服接口和通讯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放式数控系统及数字伺服通讯技术是 90年代数控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重点介绍欧洲的 SERCOS协议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其开放式数控系统上采用的 ADDP协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1998年05期)
通讯协议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一种利用CPLD通过RCN829绝对式旋转编码器对某高精度平台的位置进行采集的通讯接口,用其进行绝对式旋转编码器与上位机之间的通讯;根据CPLD模块化设计的特点,把整个任务分为若干个小模块,分别设计这些小模块,最后将这些模块进行综合仿真,组合成顶层模块,实现设计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讯协议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1].程德意.通讯协议接口控制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8
[2].廖彩霞,赖欢,董佳.EnDat2.2通讯协议接口的设计[J].四川兵工学报.2015
[3].陆超.工业现场总线与以太网接口技术和通讯协议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6
[4].邓昌建.工业以太网通讯协议和接口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
[5].王轶辰,刘斌.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环境接口通讯协议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
[6].李葆勇,万秋华.基于TCP/IP网络通讯协议的光电位移传感器通讯接口的实现[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
[7].崔岩,林海,张建超.MDOT通讯协议的接口设计[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
[8].郇极.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数字伺服接口和通讯协议[J].中国机械工程.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