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市域绿地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镇化,寒地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策略研究
市域绿地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源[1](2018)在《城镇化背景下的寒地城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优化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城乡生活的差距得到一定程度的缩小,为城乡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共同的进步。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借鉴前人所提出的城市规划区绿地这一概念,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规划与策略,以期能为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寒地城市市域绿地规划做出一点贡献。(本文来源于《北方建筑》期刊2018年06期)
包珑钰,雷芸[2](2015)在《北方山地城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城市缺乏集中建设用地,给城市用地扩张造成难度。其绿地系统规划大多沿用平原城市模式,缺乏对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自身特点及对策的深入研究,导致山地城市绿地系统不完善,缺乏针对性。本文以完善环首都生态圈的宏观背景为出发点,应用Gis技术手段,构建张家口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明确市域绿地系统的生态网络结构,初步形成了张家口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以此提出对北方山地城市市域绿地系统的建设策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31)
刘颂,章舒雯[3](2014)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途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常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中国城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以保证城镇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市域的层面出发,梳理传统城镇化带来的生态安全风险,以常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前期研究为例,提出通过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构建绿色生态网络,保护地域自然人文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4-09-11)
王胜男,杨丹,魏瑄[4](2014)在《叁亚市域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快了叁亚城市的发展,人口集聚、城区外拓导致市域绿地基质的连续性、绿楔的渗透作用衰减,生态廊道缺失,绿地系统结构失衡等问题凸显。市域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的生态保障,"一带叁湾、一心六镇、两轴叁楔、双网并构"的总体布局结构,将加强不同组团与中心城区绿地的生态联系,实现资源廊道与景观廊道的协同建设。绿核、绿廊、绿斑镶嵌的生态安全格局,有助于保持大型植被斑块的完整性,加强不同类型绿地的有机联系,完善市域绿地的指状网络。规划城市良性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是促进叁亚市域生态系统高效循环、城市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丽水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杨玲[5](2014)在《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向市域空间层次拓展,解决宏观生态保育和绿化建设问题,是绿地系统规划目前的研究热点。而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空间管控技术体系是市域绿地规划编研的必然趋势。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立足于我国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制度情景,构建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推广意义的,基于空间管控视角下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技术方法体系。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规划和实践的比较,分析目前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总结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实践,和我国相关市域规划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形成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论和成果:1.梳理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编研与实践历程,提出完善的空间管控体系是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2.提出了与新版城乡用地分类标准对接的市域绿地分类体系;3.提出了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基本绿线”的概念和划定方法,并进行了市域“基本绿线”空间管控对策研究;4.提出了“基本绿线+绿化分级分区管控”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的技术方法体系,并进行了市域“绿化分级分区管控”的分级分区划定和空间管控对策研究;5.在《昌吉市绿地系统规划(2012-2030)》编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拓展研究,全面示范了上述技术方法体系;6.总结理论研究和示范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导则。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基于空间管控视角下的市域绿地分类体系;2.提出了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基本绿线”的概念及其划定方法;3.提出了基于空间管控视角下,“基本绿线+绿化分级分区管制”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的技术方法体系;4.提出了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导则。(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4-05-01)
殷柏慧[6](2013)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一体化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阶段性趋势。在此契机之下,带来了城市物质空间结构、城市产业形态以及管理方式的一系列转变,这些趋势性的变革对城乡绿地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作为规划设计单位,我们需要探索一种城乡一体的绿地规划方法。试图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高度,探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在市域范围内对绿地进行整体的保护和规划,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并根据用地权属和类型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建设导引,实现生态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3年11期)
关来滨[7](2013)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构建合理、稳定的自然生态体系引导区域及城市用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自然生态系统支撑能力,使城市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走上协调发展的轨道,是本规划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18期)
宋钰红,樊国盛[8](2010)在《大理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探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is paper elaborated natural conditions of Dali City,jurisdictions which included 2 offices,2 towns,89 village offices and 429 natural villages,and planning scope which contained the precinct area of Dali City and covers a total area of 1 815 km2.In accordance with the urban development space and functional layout of "one lake,two lines and two slices"("one lake" refers to Erhai Lake;"two lines" stands for the area in the east and west of Erhai Lake;"two slices" indicates the area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Erhai Lake),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garden city and of large landscape city,green spatial network syste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pot","line" and "surface" was put forward,so as to manifest "largeness","wideness","harmony" and "linkage".And finally,the planning structure of green space system of "two circles,two slices,four belts,seven spots and eighteen waterfronts area"("two circles" refers to the area around the lake and the area around the mountain,"two slices" stands for the area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Erhai Lake,"four belts" means four landscape belts of the garden city,"seven spots" indicates the seven green landscape spots in villages and towns,"eighteen waterfronts area" is colored green belt in eighteen stream's basin) was proposed.(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期刊2010年06期)
宋钰红,樊国盛[9](2010)在《大理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大理市域自然条件和规划范围,根据市域"一海、两线、两片"的城市发展空间和功能布局,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空间网络体系,以及"两环、两片、四带、七点、十八横"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6期)
张鑫,杨星[10](2009)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产生背景进行分析,提出目前该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及对其的展望,并探讨了市域绿地的分类和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同时通过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最后对各指标的权重值进行了排序和分析,为后续的规划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期刊2009年06期)
市域绿地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城市缺乏集中建设用地,给城市用地扩张造成难度。其绿地系统规划大多沿用平原城市模式,缺乏对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自身特点及对策的深入研究,导致山地城市绿地系统不完善,缺乏针对性。本文以完善环首都生态圈的宏观背景为出发点,应用Gis技术手段,构建张家口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明确市域绿地系统的生态网络结构,初步形成了张家口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以此提出对北方山地城市市域绿地系统的建设策略的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市域绿地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张思源.城镇化背景下的寒地城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优化策略研究[J].北方建筑.2018
[2].包珑钰,雷芸.北方山地城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初探[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2015
[3].刘颂,章舒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途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常州市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2014
[4].王胜男,杨丹,魏瑄.叁亚市域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与设计[J].丽水学院学报.2014
[5].杨玲.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6].殷柏慧.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J].中国园林.2013
[7].关来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8].宋钰红,樊国盛.大理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探析(英文)[J].JournalofLandscapeResearch.2010
[9].宋钰红,樊国盛.大理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
[10].张鑫,杨星.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