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肠道传输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补气增液汤,慢传输型便秘,神经递质,Cajal间质细胞
肠道传输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兵,邓秋林,汤国辉,邢佼涛,范超[1](2019)在《补气增液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功能、肠神经递质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补气增液汤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排便量、肠道功能、肠神经递质、Cajal间质细胞(ICC)及干细胞因子(SCF)/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补气增液汤组、高剂量补气增液汤组和莫沙必利组,每组1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STC大鼠模型,检测造模前、造模期、治疗期大鼠粪便数量及含水率;检测各组大鼠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以及c-kit、SC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气增液汤能够增加STC大鼠粪便数量及粪便含水率(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SP、VIP、NO及NOS含量升高(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补气增液汤组神经递质VIP、NO和NOS水平下降(P<0.05),c-kit、SCF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0.05)。结论:补气增液汤能够改善便秘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结肠NO、NOS、VIP含量及调控SCF/c-kit信号通路,进而增强肠道平滑肌运动有关。(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郭占芳,张红武,杨如意,曹昌霞,孙兆[2](2019)在《益气滋阴通腑方对吗啡所致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益气滋阴通腑方对吗啡所致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设为西沙比利组、模型组、空白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予皮下注射吗啡,建立慢性传输型便秘(STC)模型。中药高、中、低剂量分别给于7.2、3.6、1.8 mg/(kg·d)益气滋阴通腑方颗粒剂浓缩液灌胃,模型组、空白组均予同等量次的蒸馏水注入胃内,各组均灌胃10 d。实验结束后,小鼠回盲部注入活性炭悬液,以检测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在无张力状态下测量肠道全长及被墨汁染色的肠道长度,继而计算肠道推进率。结果益气滋阴通腑方高、中、低各组均可改善肠动力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各组与西沙比利组比较,效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我们观察到,中药组的小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论是皮毛、精神状态、进食量,均明显好于西药组。结论中药益气滋阴通腑方对吗啡所致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显着改善肠道动力,并可提高小鼠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刘洋,倪健,朱晓文,辛国荣[3](2018)在《六味安消胶囊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推进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六味安消胶囊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功能、排便量、肠神经递质及水通道蛋白(AQP)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六味安消胶囊组(30 mg/kg,40 mg/kg,50 mg/kg)及莫沙必利组;模型组、六味安消胶囊组及莫沙必利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10 mg/(kg·d)灌胃,连续给药14 d,建立STC模型;模型建立后,六味安消胶囊组及莫沙必利组分别给予六味安消胶囊(30 mg·kg~(-1),40mg·kg~(-1),50 mg·kg~(-1))及莫沙必利混悬液1.5 mg/(kg·d)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Na Cl溶液灌胃,连续给药14 d。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造模期及治疗期粪便数量及含水量;计算各组大鼠碳末推进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1,3,4,8(AQP1,3,4,8)、干细胞因子及其受体(SCF/c-kit)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碳末推进率、排便量及粪便含水量降低,模型组大鼠结肠AQP1、3、4、8表达升高,SCF、c-kit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六位安消胶囊组及莫沙必利组大鼠碳末推进率、排便量及粪便含水量升高,结肠AQP1,3,4,8表达降低,SCF/c-kit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六味安消胶囊可改善STC大鼠肠道功能、排便数量及粪便含水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AQPs蛋白及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21期)
孙永辉,李晓峰,孙立明,张会珍,梁玉磊[4](2018)在《芒针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芒针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9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103例),治疗组采用芒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沙必利口服,分别对两组治疗效果和结肠传输功能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组总有效率(79.6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可加速肠道内标记物清除速度(P<0.01),治疗组肠道内标记物的清除速度更快(P<0.01)。结论芒针温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STC患者结肠传输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15期)
陈霞,温伟波,张鹏[5](2018)在《理气导滞法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理气导滞法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混悬液灌胃法建立STC小鼠模型,采用活性炭混悬液推进率检测小鼠肠道传输功能,比较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动物活性炭混悬液肠道推进率百分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活性炭推进百分比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理气导滞法高、低剂量组及莫沙比利对照组3组小鼠活性炭推进百分比均得到提高(P<0.05),其中以高剂量组提高明显(P<0.01)。结论:理气导滞法方可改善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的肠道传输功能。(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8年03期)
谢昌营,吴成成,肖慧荣[6](2018)在《麻元通便止痛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推进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麻元通便止痛汤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功能、排便量、肠神经递质及水通道蛋白(AQP)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元通便止痛汤低、中、高剂量组(6,12,18 mg·kg-1)及莫沙必利组;模型组、麻元通便止痛汤组及莫沙必利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10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14 d,建立STC模型;模型建立后,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Na Cl溶液灌胃,连续给药14 d。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造模期及治疗期粪便数量及含水量;计算各组大鼠碳末推进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1,3,4,8(AQP1,3,4,8)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碳末推进率、排便量及粪便含水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元通便止痛汤组及莫沙必利组大鼠碳末推进率、排便量及粪便含水量升高,且呈剂量依赖型(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NO,NOS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元通便止痛汤组及莫沙必利组结肠NO,NOS含量降低,且呈剂量依赖型(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AQP1,3,4,8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元通便止痛汤组及莫沙必利组结肠AQP1,3,4,8表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型(P<0.05)。结论:麻元通便止痛汤可改善STC大鼠肠道功能、排便数量及粪便含水量,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结肠NO,NOS含量及AQP1,3,4,8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时铎瑞,姜文冲,李清如,李璐迪,赵秀兰[7](2016)在《辣椒素对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辣椒素对便秘模型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10 mg/kg)制备小鼠便秘模型,经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辣椒素,观察辣椒素对各组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5 h粪便粒数、小肠推进率的影响。结果辣椒素能明显缩短便秘小鼠的首便时间,并增加其所排粪便的粒数和重量,提高便秘小鼠的墨汁推进率,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辣椒素能够促进便秘小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和排便。(本文来源于《食品与药品》期刊2016年05期)
贾涛,赵宁[8](2016)在《腹舒胶囊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壁病理结构及SOM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腹舒胶囊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肠道传输功能、结肠壁病理结构及结肠肌间神经丛生长抑素(SOM)的影响,探讨腹舒胶囊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取72只SD大鼠,随机选取其中18只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大鼠给予添加大黄的饲料造模。将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腹舒胶囊组和自然恢复组各18只。腹舒胶囊组和自然恢复组分别给予腹舒胶囊和生理盐水灌胃2周。采用活性炭悬液推进法测定各组大鼠炭末推进长度,光镜及电镜观察各组动物结肠壁的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进行结肠肌间神经丛SOM阳性神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炭末推进长度明显短于正常组(P<0.05);经光镜及电镜观察,模型组可见黏膜慢性炎症改变,神经元及平滑肌细胞呈明显退行性变化,肠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SOM免疫反应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而腹舒胶囊组灌胃2周后炭末推进长度明显长于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P均<0.05),肠壁神经病变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OM免疫反应性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P均<0.05)。结论长期应用蒽醌类泻剂对肠神经系统有明显损害作用,并可引起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递质的变化。腹舒胶囊可促进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递质数量及功能恢复,对于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6年18期)
邓如丹,何永恒,王晓艳[9](2014)在《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药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和模型组(45只)。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盐酸吗啡2.5mg·kg-1·d-1建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正常组皮下注射等量等渗生理盐水,共45d。将造模成功的4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白术七物颗粒组(15只)和莫沙必利组(15只)。各组小鼠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正常组和对照组小鼠予等量等渗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14d。于给药第14天计算每组小鼠当天粪便干重,末次给药后测定并对比分析各组小鼠肠道墨汁推进率。结果:治疗后各治疗组小鼠粪便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肠道墨汁推进率提高,且白术七物颗粒组改善程度优于莫沙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术七物颗粒能增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的肠道传输功能。(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尹平,高宁阳,徐世芬,朱博畅,刘佳[10](2013)在《穴位埋线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影响的穴位特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以明确不同穴位调节STC的穴位特异性。方法将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造模组(56只);待成功诱导实验性STC大鼠模型后,再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13只)、大肠俞组(13只)、天枢组(14只)及上巨虚组(13只)。其中,大肠俞组、天枢组、上巨虚组分别给予相应穴位的埋线治疗,7 d治疗1次,连续治疗4次。采用活性碳灌胃法测定2、4次埋线后大鼠6 h内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大便粒数及质量;采用活性碳推进试验测定碳推进百分率(%)。结果①经2次埋线治疗后,大鼠6 h内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模型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高于正常组(P<0.01);天枢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低于模型组(P<0.01);上巨虚组、大肠俞组高于天枢组(P<0.01)。大鼠6 h内大便粒数及质量:模型组低于正常组(P<0.05),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大便粒数低于正常组(P<0.05);天枢组高于模型组(P<0.01),上巨虚组、大肠俞组高于模型组(P<0.05);上巨虚组、大肠俞组与天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推进百分率(%):模型组、大肠俞组低于正常组(P<0.01);天枢组高于模型组(P<0.01),上巨虚组高于模型组(P<0.05);大肠俞组低于天枢组(P<0.05),上巨虚组与天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4次埋线治疗后,大鼠6 h内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模型组、大肠俞组高于正常组(P<0.01),上巨虚组高于正常组(P<0.05),天枢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枢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低于模型组(P<0.01);上巨虚组、大肠俞组高于天枢组(P<0.01)。大鼠6 h内大便粒数及质量:模型组低于正常组(P<0.01),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大便粒数低于正常组(P<0.05);天枢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大肠俞组大便粒数低于天枢组(P<0.05),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大便质量与天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推进百分率(%):模型组、大肠俞组低于正常组(P<0.01),上巨虚组低于正常组(P<0.05);天枢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大肠俞组低于天枢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STC效果明确,且不同穴位调节STC存在穴位特异性,天枢更具有明确治疗STC的临床选取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3年08期)
肠道传输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益气滋阴通腑方对吗啡所致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设为西沙比利组、模型组、空白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予皮下注射吗啡,建立慢性传输型便秘(STC)模型。中药高、中、低剂量分别给于7.2、3.6、1.8 mg/(kg·d)益气滋阴通腑方颗粒剂浓缩液灌胃,模型组、空白组均予同等量次的蒸馏水注入胃内,各组均灌胃10 d。实验结束后,小鼠回盲部注入活性炭悬液,以检测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在无张力状态下测量肠道全长及被墨汁染色的肠道长度,继而计算肠道推进率。结果益气滋阴通腑方高、中、低各组均可改善肠动力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各组与西沙比利组比较,效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我们观察到,中药组的小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论是皮毛、精神状态、进食量,均明显好于西药组。结论中药益气滋阴通腑方对吗啡所致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显着改善肠道动力,并可提高小鼠生存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肠道传输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丽兵,邓秋林,汤国辉,邢佼涛,范超.补气增液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功能、肠神经递质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郭占芳,张红武,杨如意,曹昌霞,孙兆.益气滋阴通腑方对吗啡所致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9
[3].刘洋,倪健,朱晓文,辛国荣.六味安消胶囊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推进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
[4].孙永辉,李晓峰,孙立明,张会珍,梁玉磊.芒针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5].陈霞,温伟波,张鹏.理气导滞法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8
[6].谢昌营,吴成成,肖慧荣.麻元通便止痛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推进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
[7].时铎瑞,姜文冲,李清如,李璐迪,赵秀兰.辣椒素对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J].食品与药品.2016
[8].贾涛,赵宁.腹舒胶囊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壁病理结构及SOM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9].邓如丹,何永恒,王晓艳.白术七物颗粒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14
[10].尹平,高宁阳,徐世芬,朱博畅,刘佳.穴位埋线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影响的穴位特异性研究[J].河北中医.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