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妹”的代表职业

“打工妹”的代表职业

一、“打工妹”的代表生涯(论文文献综述)

车志远[1](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艾美伶[2](2020)在《家-国视野下三代“工家女”生命历程中的身份演变》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妇女解放、工业化建设、国企改革、体制转轨等系列制度性变革,中国妇女、尤其是曾被吸纳进集体主义经济中的城市劳动妇女,经历了群体性的身份演化。本研究将计划经济时期出身于工人家庭且自身为集体主义劳动妇女,或市场经济时期出身于工人家庭的女性定义为“工家女”。对于“工家女”而言,她们的阶级身份是“工”,是社会主义革命所解放的劳动者;代际身份是“家”,是家庭生活中的女儿、妻子与母亲;性别身份是“女”,是社会性别中的女性。本研究通过对1930年代至1990年代出生的28位工家女的深度访谈,基于“家-国”视野审视阶级、性别如何交互作用于不同代际“工家女”的身份演化,以及国家和家庭在三代工家女的身份形塑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的主体依据代际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一代工家女(生于1930-1949)在新中国解放初期如何“为工”,国与家如何在互动中制造了劳动妇女去性别化且不稳定的社会身份;第二部分讨论二代工家女(生于1950-1978)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交轨中如何“做工”,工人阶级与社会性别如何在家-国掣肘下形塑了其身份演化;第三部分讨论三代工家女(生于1978以后)在个体化时代“再难为工”的身份变化与阶层现实。“工家女”的身份是流变的、发展的。本研究从两方面作结:第一,工人的阶级身份与社会性别交互作用于不同代际工家女的身份建构与实践;第二,“工家女”的身份原点与代际联结在于家,以国主导的“家-国”互动掣肘了工家女“小我”与“大我”的身份融合。最后本研究提出讨论,第一,国家父权主义与传统父权主义共谋于工家女的身份实践,其作为女性的主体性身份并未实现真正的解放;第二,工家女的身份演变与中国工人的阶级流变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其背后暗含着传统产业工人的群体失语与集体衰落。

唐元[3](2020)在《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纪录片领域“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人文”意识开始生根发芽,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的专题片形式,其人文精神的觉醒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关照,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开掘探索,对精神道义和社会责任的彰显。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改革、商品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令中国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异质性,城市社会便成为人文纪录片所关注的重要地理、历史、社会关系的样本。究竟以什么样的视角去探究人文纪录片对于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理解城市空间。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涌起的“空间转向”思潮下,列斐伏尔把空间看作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开辟了空间“三元辨证法”的全新视野,爱德华·索亚将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继承和发展为“第三空间”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辩证且开放的认知城市空间的框架。“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当代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为对象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纪录影像对于城市中意象空间、表征空间和异质空间的生产与建构,分析这一阶段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所呈现的城市空间的物理性、符号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人文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相互建构与审视的关系。首先,本文阐释“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意义,并指明了这一转向为理解中国城市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开放的理论框架和视角。通过梳理该视域下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空间与城市理论,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在本研究中如何界定并区分,为接下来探讨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将人文纪录片看作“景观社会”视域下反映城市空间的视觉样本,细致追踪人文纪录片中城市影像的时空轨迹,通过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意识萌发的语境、节点、过程进行梳理,力求明确“人文纪录片”的价值和内涵,并考察中国人文纪录片中“空间”视角的流变。然后,本文聚焦1990-2019这一阶段的人文纪录片,考察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依次对于城市空间的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提炼:第一空间即可感知的意象空间的视角,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主要探讨可感可读的城市意象在纪录片中的表达及特征。第二空间即表征性符号空间的视角,借助社会学延伸至传播学中的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梳理出中国人文纪录片中所建构的城市空间的八项主要议题,提炼为四类主要阐释性框架和空间话语,即日常空间、流动空间、记忆空间、超级空间,并进一步对这些代表性空间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符号空间的建构特点。第三空间即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异质空间的视角,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深入城市空间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挖掘代表性纪录片样本的细部,对《铁西区》《大同》《麦收》《流浪北京》《归途列车》五部纪录片做文本细读,呈现出纪录片对于城市历史语境下的工业空间转换、城市拆解与重塑中的权力关系、城市空间中“他者”的边缘化生存等这些交织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共命题的观照。最后,将纪录片文本和城市空间互为参照,对于纪录片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做深入思考。综上,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城市化加速的进程和中国纪录片人文转向的起点具有一定同步性,人文纪录片成为考察、观照现实城市空间图景的媒介样本。将列斐伏尔认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和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贯彻到对纪实影像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中,能够重构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生产逻辑,可见,纪录片文本的社会空间构建远比物性空间要深邃和广泛得多。纪录片中“第一空间”(意象空间)的生产主要关注标志物、路径、节点、区域、边界等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第二空间”(符号空间)由日常空间、记忆空间、流动空间、超级空间四个主导性话语框架构成;“第三空间”(异质空间)是包含了社会斗争、权力、关系的场域,触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痛点,包括城市中传统工业空间的解体、城市空间重塑中的权力关系、被遮蔽的“他者”的生存困境等等。最后,从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彼此审视中,我们发现纪录片在反映现实城市空间中存在一定失语现象。同时,从纪录片对城市空间规划、日常生活、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的呈现中,引发我们对于城市空间异化和重塑正义城乡空间关系的思考。

李巧丽[4](2020)在《“打工妹”之困 ——以新世纪小说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孕育了一批“打工妹”,她们的故事被作家写入文艺作品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打工妹’叙事”。本文抓取新世纪“‘打工妹’叙事”中农家女城乡流动中的共性问题,从其进城动因、性的问题、婚姻恋爱、同性交往、身份焦虑、陷落原因等方面讨论她们遇到的各种困境。当然,困境不单指“打工妹”所遇困境之具体体现,更包含了困境的来源及改变困境的表现。其中,女性由于各种原因进入都市,可当她们进入城市之后:一方面面临“性别麻烦”、身份焦虑、身体认同等难题、并由此萌生出一系列改变困境的计划与行动;另一方面出于“属己”或“属他”的原因,她们或落入城市的圈套、或自愿“献祭”城市。从她们的命运之辙中可以看到,社会加诸于“打工妹”的身心负荷与其自我制造的藩篱常使她们陷于多重困境中。同时,她们也在不堪其负的困境中萌生或强化了其女性意识,展现出可喜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从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略述“打工妹”困境的表现及成因,并从这两个维度就女性如何冲出困境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认识转型期“打工妹”的群体困境、精神风貌及文化内涵。

周英子[5](2020)在《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现代化、城市化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一时间大量乡村人口蜂拥进城,投入这场关乎民族复兴的“国家行动”之中,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阶层——农民工悄然登上历史舞台。在“权力”话语的演绎下,农村和农民被降级、被放逐,因此进城当上农民工便意味着要与权力对抗,也意味着要置换掉被矮化的农民身份,并重新建构起作为农民工主体的认同。其中,作为女性的“进城女工”还要直接挑战父权制文化,她们摆脱了家庭的控制和对男性的依附,进城就是她们实现自我个体化的开始,成为“进城女工”是一个新的主体建构的过程。(1)然而这个主体在城市没有生根的土壤,没有言说的空间,她们的主体性被模糊在非城非乡、亦城亦乡的身份认同之中,因此成为“进城女工”也是一场持久而艰难的斗争。新时期以来,反映“进城女工”生存场景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它们用影视镜头艺术再现了“进城女工”这个新兴主体的认同建构过程。本文选取相关影视文本,先从空间角度探析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生存和身份的空间呈现及空间书写背后的意识形态关系,由此得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认同空间化,“进城女工”在城市的生存、文化、消费、性别等空间被挤压、被边缘化,她们的主体认同也随之处于危机之中;其次,本文结合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探析形象背后的身份书写,从而发现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出现定型化倾向,“进城女工”身上的“他者性”通过形象再现被夸大、简化并固定下来,而且影视作品通过对形象的分类塑造,树立了符合理想的“进城女工”形象和与之相对的形象,由此寄寓了意识形态的隐形书写;然后,本文从“进城女工”扞卫主体完整性,重塑身份认同的意图和实践入手,梳理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认同重建模式,她们或争做“城市人”,或重归农民身份等,“进城女工”在既有的条件之下,努力寻求身份的意义;最后本文分别从本文内和本文外角度,鸟瞰影像再现中“进城女工”认同的代际流变和光影流变,在本文内,“进城女工”的身份认同随着代际的转变和时代的流变而悄然改变,而在本文外,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光影书写也随着时代的改变的不断改变。

吴迪[6](2020)在《农村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以《中国妇女报》为例(1985-2019)》文中研究表明自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后,女性地位开始得到空前的提升和改善。农村女性作为女性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得到了相应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女性现状的改善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妇女整体现状的改善和发展。大众传媒作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作为报道社会现状和引导舆论的重要角色,应该肩负起向社会正确宣传农村女性的义务,为促进农村女性的发展及性别观念平等做出相应贡献。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以1985—2019年《中国妇女报》的农村女性形象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版面、报道倾向、人物身份构成和人物品质特征七个方面进行定量研究与描述;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妇女报建构农村女性形象的发展变迁进一步分析,并试图探究影响妇女报建构农村女性形象的因素。研究显示,妇女报对农村女性较为关注,报道始终持积极正面的态度,不同时期的报道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形象特征和变迁,从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制度下的妇女经济角色重整,到20世纪90年代以主体性建构为中心的女性社会形象建构,再到新世纪的角色多元化与复杂化,都体现出了农村女性形象的构建与社会背景之间的相应联系。此外,关于妇女报建构农村女性形象的思考与建议,研究认为应该从加强媒体赋权、加强报道的扁平化细致化与提高媒体人员的性别意识着手来实现报道内容的进一步丰富。

余家玫[7](2019)在《“放纵”与“保养”:“90后”青年的身体悖论及其社会学意涵 ——基于S市的田野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的“90后”青年们,伴随着“脱发”而来的身体危机不断凸显。亚健康的身体状态促使越来越多的“90后”青年注重身体的照看与保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90后”青年群体内出现一种独特的身体管理方式。具体表现为“一边熬夜一边敷面膜”、“一边喝酒一边吃着护肝片”等一系列矛盾行为。“90后”青年身体呈现一种矛盾态势,即一边“放纵”一边又“保养”身体。这是一种身体悖论。这触发笔者思考,为什么“90后”青年身体会呈现一种一边“放纵”一边又“保养”的矛盾姿态?这种身体悖论何以出现在“90后”青年的日常生活中?“90后”青年的身体悖论背后存在什么样的社会隐喻?基于上述疑惑,笔者将从身体社会学视角进行探索与反思。通过研究,笔者发现“90后”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放纵”与“保养”两种相互矛盾的身体需求。基于对工作理性的逃离与生活享乐的诉求,“90后”青年的身体“放纵”体现出一种掌握控制权的反叛意涵。然而,这违反了通过个体、身体与话语互动而习得的“健康美”的身体规则。“90后”青年身体“保养”的需求便是基于对这种“健康美”的身体规则的内化。矛盾的两种身体需求为何会同时出现在“90后”青年身上?笔者通过结构与行动视角进行探索性反思。笔者发现,制度反思性、个体化悖论以及从生产到消费的制度转型,是导致两种矛盾身体需求同时出现的结构张力。具有能动性的青年主体通过反思性建构与话语争夺以应对结构张力。“90后”青年的身体悖论是社会结构张力下的一种个体应对。

邓惠文[8](2019)在《身份偏见下餐饮业青年女性农民工生存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固有的城乡差异、性别歧视、阶级分层等因素,餐饮业青年女性农民工在进城务工过程中常常会由于群体身份偏见遭受来自城市顾客、老板、同事等各方的排斥和歧视。身份偏见给青年女性农民工群体带来的不仅仅是在城市生活的艰难的困境,更给她们的心理带来“相对剥夺感”,使她们不断被社会边缘化,导致她们的身份认知模糊化,“二等公民”的心态内化于她们的意识形态中,极大增加了她们市民化中断的可能,使她们在寻求理性生存策略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本文以上海市徐汇区餐饮业为例,使用访谈法、文献法和观察法作为研究方法,观察、描述、总结她们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各种形式的身份偏见,并研究她们是如何在身份偏见下寻求理性的生存策略的。本文认为,女性农民工作为农村人、女性、服务员的不同身份,遭遇的形式多样的身份偏见来自城市顾客、餐厅的老板和同事等;偏见的形成原因有城乡差异、性别歧视和阶级分层。女性农民工为了在身份偏见的大环境下寻求理性的生存策略,大体上采取两种行动选择:忍耐与身份突围以及日常抗争。忍耐与身份突围包含自我规训、表面的顺从、个体自助与主体性表达、通过身体消费引起身份突围等;日常抗争是生存策略中的无奈之举,她们渴求为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进行抗争,但由于不具有集体公开抗争所需要的社会资本,她们只得将反抗意识与行为内化于日常生活中,从而形成了一种非公开化的日常抗争。这种日常抗争的特点是生活化的、个体化的、碎片化的、隐蔽化的、无组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偷懒与怠工、欺瞒与冒险、“用脚投票”、亚文化的形成等。青年女性农民工寻求理性的生存策略的目标是规避风险、稳定收入、生存下去,行动准则是“安全第一”和“避免最坏”,而只有保持抗争行动与适应行为的动态平衡,才可以达到生存策略的最优化。

任树正[9](2018)在《频繁换工:个体化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为何频繁换工?这是本研究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规模日趋庞大,他们的生活、劳动状况也日益受到关注。在诸多层面上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与其父辈迥异的特征,本文关注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劳动生产方面的频繁换工行为及其导致的“短工化”状况。已有研究证明了这一趋势,而本文试图在田野中寻找解释。本文以LC市某工业园内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在个体化和劳动过程理论的理论视角下,运用拓展个案法、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并导致其进入“短工化”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依照个体动因——劳动过程——劳动体制的思路展开和推进。因此,本文研究也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个体化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行动的个体动因。在对劳动意义和打工目的的认知上,新生代农民工相比劳动更加注重享受,打工也是基于个体目的,注重闲暇、经历、刺激与意义的追求;他们在个体身份认知上存在困境,试图通过消费等行为摆脱乡土身份并重新建构自己的身份。第二,工场之内生产政体因素与新生代农民工换工行为的关系。新生代农民工对经历的多数工作不满,并选择换工;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对资本的控制采取消极抵抗,对资本意识形态生产采取戏谑式消解,资本则以“淘汰”方式来解决控制难题,在上述境况下,劳动—资本间形成了“脱嵌型”雇佣关系。第三,在工场之外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行为的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在二元结构下处于劳动力市场的底层,主要进入非正规就业部门,并且短期用工模式和灵活雇佣制下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增多。除此之外,新生代农民工换工行动常常始于其“城市想象”和社会关系网络。最后,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导致的“短工化”状况,使其个体安全面临负面后果,此状况下,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化劳动生涯也面临困境与风险。通过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个体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意义和打工行动的认知已经与父辈不同,他们厌恶劳动之“恶”,注重打工生活中的享受并试图寻找刺激和意义;身份认知的困境导致了价值观的失衡,新生代农民工试图并通过消费行为来抗争“乡土”文化并重新建构自我身份;在客观条件限制下上述认知导致他们频繁通过换工来逃避现实,这种行动逻辑构成他们在劳动过程成的“主体性”。二是新生代农民工对资本的控制和支配表现出消极抵制,以“戏谑”的方式消解了资本意识形态灌输的目的,同时他们缺乏劳动契约保障和工作外社会关系网络支持,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工场中的“局外人”,劳动—资本之间形成了“脱嵌型”雇佣关系,提高了其辞职意愿和换工频率。三是新生代农民工处于二元社会结构排斥之下,缺乏制度身份和社会保障的庇护;主要进入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和非正规就业部门导致了他们工作稳定性的降低:短期用工模式和灵活雇佣制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短工化状况;另外,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想象和社会关系网络也对他们的频繁换工行为有影响。论文以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化劳动状况为落脚点,认为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和短工化的劳动模式型塑了其主要依靠个体奋斗的生存模式。

王十月[10](2015)在《收脚印的人》文中指出第一章女士们、先生们:首先声明一点,我不是疯子。下面的陈述可能会超出你们惯常的生活经验,但绝不是疯人疯语。我以我的健康对灯起誓,明亮的灯啊,请您见证我的清醒。各位睿智的女士先生们,听完我的故事,你们会确信这一点,并且会在我的精神状况评估报告上给出公正的评价。我不希望以疯狂为藉口逃避法律的审判,我要证明我是理智的健康的有完全民事及刑事行为能力的,我愿为我的言行负责。我犯下杀人的罪行并非一时糊涂,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只是可惜,在操作时出了意外,结果未能

二、“打工妹”的代表生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工妹”的代表生涯(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家-国视野下三代“工家女”生命历程中的身份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背景与问题意识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中国工人身份
        (二)中国妇女解放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脉络
        (一)核心概念
        (二)理论脉络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走出家门:第一代“工家女”如何为工?
    一、制造妇女: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身份建构
        (一)妇女能顶半天:从家庭人化身国家人
        (二)劳动力蓄水池:时刻准备着的弹性人
    二、贤妻良母:工业建设后备军的身份塑造
        (一)流转公私领域:被社会化的家务劳动
        (二)亲人更是同志:妇职与业职的双枷锁
    小结
第三章 家厂内外:第二代“工家女”如何做工?
    一、体制入嵌:集体主义余音下的身份承继
        (一)女儿进厂:顶替制度下的性别化弱势
        (二)女儿成家:工人婚姻中的身份再强化
    二、体制脱嵌:集体主义转轨中的身份跌宕
        (一)从盛到衰:从“类中产”到“新底层”
        (二)何去何从:当“劳动者”变“劳动力”
    小结
第四章 去厂离家:第三代“工家女”再难为工?
    一、告别集体:市场经济制度中的身份瓦解
        (一)独生女:政策性独生下的制度生命
        (二)原子人:个体化时代的禁锢与逃离
    二、走向何方:城市新底层群体的身份走向
        (一)新失业:成长的变故、难找的工作
        (二)新穷人:遗失的身份、固化的贫困
    小结
第五章 总结、讨论与反思
    一、研究总结
        (一)为工又为女:阶级/性别交叉作用于不同代际“工家女”的身份演变
        (二)为家更为国:家-国制度体系掣肘了不同代际“工家女”的身份演变
    二、相关讨论
        (一)从“工家女”的身份演变看中国的妇女解放
        (二)从“工家女”的身份演变看中国的工人命运
    三、研究反思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一)中文译着
        (二)中文着作
        (三)中文期刊
        (四)学位论文
        (五)电子文献
附录
    一、被访者基本信息
    二、被访者情况简介
    三、半结构访谈提纲
    四、被访者单位简介
后记

(3)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城市空间思考
    2.1 “空间转向”的背景与脉络
        2.1.1 “空间转向”前的空间认知
        2.1.2 “空间转向”的概念演变
    2.2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空间与城市思想
        2.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2.2.2 福柯的空间思想
        2.2.3 大卫·哈维和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空间思想
        2.2.4 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
    2.3 “空间转向”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现实意义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时空图景
    3.1 中国人文纪录片之路
        3.1.1 纪录片的双重特性
        3.1.2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3.1.3 中国纪录片的“人文”转向
    3.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建构
        3.2.1 影像空间的建构策略
        3.2.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视角的流变
    3.3 小结
第4章 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空间
    4.1 城市意象概述
    4.2 纪录片中城市意象的表达
        4.2.1 基于标志物的城市意象表达
        4.2.2 基于路径和节点的城市意象表达
        4.2.3 基于区域的城市意象表达
        4.2.4 基于边界的城市意象表达
    4.3 小结
第5章 表征性的城市符号空间
    5.1 研究设计
        5.1.1 框架理论
        5.1.2 分析样本
    5.2 代表性空间话语分析
        5.2.1 日常空间
        5.2.2 记忆空间
        5.2.3 流动空间
        5.2.4 超级空间
    5.3 小结
第6章 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城市异质空间
    6.1 城市历史与工业化
        6.1.1 传统工业空间的瓦解
        6.1.2 工人阶级“生活世界”的坍塌
    6.2 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解和重塑
        6.2.1 城市空间拆解中的权力关系
        6.2.2 城市文化形象重塑的辨证意义
    6.3 对城市空间“他者”身份的凝视
        6.3.1 城市乌托邦与“异托邦”
        6.3.2 城市空间中的性别与权力
        6.3.3 城乡二元空间的裂变
    6.4 小结
第7章 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审视
    7.1 城市空间话语演化的必然趋势
        7.1.1 地方话语与边缘话语
        7.1.2 命运共同体话语
    7.2 城市空间异化中的伦理审视
        7.2.1 城市规划中空间组织的异化
        7.2.2 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
    7.3 城乡关系重组中的正义诉求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代表作品要目(1990—2019)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打工妹”之困 ——以新世纪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从“乡村身体”到“城市身体”
    第一节 出走乡村的女儿
        一、城市梦与另一种生活
        二、性别突围与孝女孝心
        三、“异乡人”的异乡诱惑
    第二节 移动的都市玫瑰
        一、“性别麻烦”与生存之难
        二、“性解放”与贞操的悖论
        三、“女人味”与“去性别化”
    第三节 城乡敞开的限度
        一、荆棘丛生的城市路
        二、灵与肉的双重漂泊
        三、身体之外的女性意识
第二章 无处不在的“身份疆界”
    第一节 “打工妹”的“罗曼蒂克史”
        一、游走在暧昧边缘的主仆情
        二、失落在都市的“昔日”情爱
        三、“门当户对”的婚姻
    第二节 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
        一、形象资本与心理超越
        二、“衣锦还乡”的光荣与黯淡
        三、“姐妹情谊”与“同性相煎”
    第三节 身份的危机与“解除”
        一、身体消费与示看心理
        二、被规训的方言土语
        三、改名背后的身份图景
第三章 冲出困境之何以可能
    第一节 “打工妹”的主体建构
        一、传统品格的坚守与重塑
        二、现代素质的积累与重建
        三、主体意识与人格平等的确立
    第二节 构筑城乡栖居之所
        一、乡村:变“废乡”为“新乡”
        二、都市:打造“希望的空间”
结语“打工妹”的困境与历史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社会学视野下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
        1.3.2 文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研究
        1.3.3 影视文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研究
    小结
第二章 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空间构建与认同危机
    2.1 夹缝中的生存空间:徘徊于都市底边的外来人
        2.1.1 局限于社会边缘的“外来者”
        2.1.2 游荡在城市底端的打工女孩
    2.2 歧视下的文化空间:故乡与异域的双重“边缘人”
        2.2.1 城市“过客”:闯入城市空间的“陌生人”
        2.2.2 故乡“浮萍”:脱离乡村家园的“漂泊者”
    2.3 权力规训下的身体空间
        2.3.1 嵌入时间之流的身体
        2.3.2 整合进空间的符码身体
        2.3.3 微观机制下“驯顺的肉体”
    2.4 逼仄的性别空间:“边缘”中的“边缘”
        2.4.1 家庭空间的束缚:男权中心对“女性”的挤压
        2.4.2 阶层外部的剥夺:男性领导对“下层”的欺辱
        2.4.3 性别内部的排斥:“姐妹”的漠视
    2.5 异化的消费空间:迷失在“都市梦”中身份符码
        2.5.1 商品流布的都市景观
        2.5.2 身份区隔的消费社会
    小结
第三章 影视视域下“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与认同再现
    3.1 “进城女工”的群像构建
        3.1.1 装扮老土的“乡下土妞”
        3.1.2 表征“他者”的名字
        3.1.3 孤陋寡闻的乡民
        3.1.4 渴望城市的异乡人
    3.2 “进城女工”个体形象构建
        3.2.1 自尊自强的“奋斗者”
        3.2.2 以爱渡厄的苦情者
        3.2.3 惨遭淘汰的“呆笨懒惰者”
        3.2.4 迷失自我的道德沦丧者
    3.3 “进城女工”影视形象的性别构建
        3.3.1 “类母亲”的“姐姐”和顺从的“妹妹”
        3.3.2 城市/男性加持下成功的“他者”
        3.3.3 不幸不争的“第二性”
    小结
第四章 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重建模式
    4.1 扎根城市:重建“城里人”的身份认同
        4.1.1 重塑自己形象
        4.1.2 重估自我价值
        4.1.3 皈依族群认同
        4.1.4 用“爱情”换取未来
    4.2 重返乡村:回归乡下人的身份认同
        4.2.1 突显乡土身份:对抗“他者”的“自我”强化
        4.2.2 重述身份意图:消解“异化”的乡村“取经人”
        4.2.3 归途是故乡:抚慰“游子”伤痛的最终港湾
    4.3 国家认同叙事的主体建构
        4.3.1 附会于国家叙事的“弄潮儿”
        4.3.2 消隐于宏大历史的小人物
第五章 影视再现中“进城女工”身份叙事的嬗变
    5.1 本文内嬗变:“进城女工”身份认同的代际分层
        5.1.1 进城动机:从谋求生存到享受生活
        5.1.2 城市认同:从消极抗拒到积极迎合
        5.1.3 身份归宿:从回归乡土到游荡在城市
    5.2 本文外嬗变:影视作品的身份叙事流变
        5.2.1 空间流变:从农村—城市—(农村)到农村—城市—新农村
        5.2.2 形象流变:从农民—农民工/“城里人”—(农民)到农民—农民工—新农民
        5.2.3 叙事方式的流变:从苦难叙事到励志书写
        5.2.4 认同的嬗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农村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以《中国妇女报》为例(1985-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理论回溯
        一、研究问题
        二、理论回溯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价值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第二章 《中国妇女报》关于农村女性报道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及发现
        一、报道数量
        二、报道体裁
        三、报道主题
        四、报道版面
        五、报道倾向
        六、人物身份构成
        七、人物品质特征
第三章 《中国妇女报》中农村女性形象的变迁
    第一节 《中国妇女报》农村女性媒介形象的历时性特征
        一、80年代后期:农村经济制度调整下的妇女经济角色重整
        二、90年代:以主体性建构为中心的女性社会形象调整
        三、新世纪以来:农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和角色的复杂化
    第二节 《中国妇女报》农村女性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报道中媒介女性形象建构力度的不均衡
        二、新闻报道中媒介女性形象建构的刻板化
第四章 对《中国妇女报》农村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的反思
    第一节 制约《中国妇女报》农村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的主客观因素
        一、性别传统文化因素
        二、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共同作用
        三、女性主体性意识
        四、媒体因素
    第二节 对《中国妇女报》农村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的建议
        一、加强媒体赋权
        二、报道应注意扩大范围
        三、要提高媒体人员的性别意识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放纵”与“保养”:“90后”青年的身体悖论及其社会学意涵 ——基于S市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身体相关研究
        1.2.2 青年与社会关系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视角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论视角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放纵”并“保养”: “90后”极具分裂性的生活图景
    2.1 现代社会的身体热潮
    2.2 “90后”青年身体悖论的呈现
        2.2.1 脱发焦虑: 从“头”开始的身体危机
        2.2.2 自相矛盾的“吃穿用行”
第3章 “90后”对于身体的“放纵”及其隐喻
    3.1 逃离工作: 青年身体的制度安排与工作体验
        3.1.1 找回私人生活: 工作制度与身体的时空重组
        3.1.2 抵抗工作理性: 紧张、疲劳与空虚的工作体验
    3.2 年轻人的享乐: 消费社会的多重选择与“年轻”符号
        3.2.1 享受身体自由:消费社会的多重选择
        3.2.2 “年轻”身份:青年消费的符号意义
    3.3 掌握控制权:身体“放纵”的反叛意涵
第4章 “保养”:“90后”自我规训的生产
    4.1 一种关于“健康美”的身体规则
        4.1.1 “照看”身体的个体责任
        4.1.2 “健康美”的身体形象
        4.1.3 如何“照看”: 健康生活方式与商品化
    4.2 规则的内化:“90后”身体“保养”的原因叙事
        4.2.1 他者目光: 被“凝视”的身体
        4.2.2 接受“安利”: 参照群体的带动作用
        4.2.3 作为一种资本的身体
        4.2.4 身体“疼痛”: 亚健康的身体感知
第5章 结构张力与个体应对: 身体悖论的一种探索性反思
    5.1 结构张力
        5.1.1 制度反思性: 身体知识的不确定性
        5.1.2 个体化悖论: 制度的抽离与再嵌入
        5.1.3 从生产到消费:双重规训与欲望生产
    5.2 反思、认同与“90后”青年的个体应对
        5.2.1 “为自己而活”的现代青年
        5.2.2 生活风格: 身体的反思性建构
        5.2.3 话语争夺: 身体展演与群体认同建构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身份偏见下餐饮业青年女性农民工生存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女性农民工群体身份偏见的研究
        1.2.2 关于日常抗争行动的研究
    1.3 概念界定
        1.3.1 农民工
        1.3.2 身份偏见
        1.3.3 日常抗争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4.2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1.5 理论视角与研究思路
        1.5.1 理论视角
        1.5.2 研究思路
第2章 身份偏见下餐饮业青年女性农民工的现实生态
    2.1 顾客的“居高临下”
        2.1.1 “顾客是上帝”的服务宗旨
        2.1.2 无根据的污蔑与指责
        2.1.3 话中有话:不经意的言语侮辱
    2.2 老板的“大权在握”
        2.2.1 区别对待
        2.2.2 恃强凌弱
        2.2.3 任人唯亲
    2.3 同事的“比下有余”
        2.3.1 刻意“示差”:城乡有别
        2.3.2 认同分裂:上下有别
        2.3.3 男性农民工的鄙视链
第3章 身份偏见背后的多重合谋
    3.1 体制下的城乡隔离
        3.1.1 制度性困境
        3.1.2 大众媒体的谋划
        3.1.3 社会记忆与社会认同
    3.2 父权制下的性别歧视
        3.2.1 消费社会催生的性别消费
        3.2.2 男权话语主导的性别霸权
        3.2.3 自我驯服的女性身体
    3.3 阶级分层下的行业偏见
        3.3.1 “二等公民”意识的内化
        3.3.2 不合理的道德标准与道德审判
        3.3.3 上层精英的界线划分
第4章 身份偏见下忍耐与身份突围的生存策略
    4.1 自我规训:表面的顺从
        4.1.1 忍耐偏见与歧视
        4.1.2 顺从不合理制度安排
        4.1.3 自愿性隔离
    4.2 个体自助与主体性表达
        4.2.1 物质与文化资本的积累
        4.2.2 城市话语体系理解运用
    4.3 身体消费引导身体变化及身份突围
        4.3.1 身体消费的表现形式及身体变化
        4.3.2 身体消费引导的身份突围
第5章 身份偏见下的无奈之举日常抗争
    5.1 另辟蹊径:灰色地带的边缘行为
        5.1.1 欺瞒与冒险
        5.1.2 怠工与偷懒
    5.2 “我群”与“他群”:亚文化的形成与解释体系
        5.2.1 本体性安全感:情感支持和社会认同
        5.2.2 宿命论:以“平等”表示“不平等”
    5.3 “用脚投票”:弱者的武器
    5.4 日常抗争的双重建构性
        5.4.1 合理化选择——女性农民工主体意识唤醒
        5.4.2 结构二重性:日常抗争的再生产
第6章 生存策略的最优化——抗争与适应的平衡
    6.1 弱者的“生存伦理”
        6.1.1 行动的安全取向与性价比
        6.1.2 “避免最坏”的原则和底线
    6.2 生存策略的反思与发展
        6.2.1 生存策略的制约因素
        6.2.2 生存理性的发展与“跃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卷内备考表

(9)频繁换工:个体化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何谓“新生代农民工”
        二、短工化与低就业稳定性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短工化就业趋势
        四、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田野调查:选点与概况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个体化相关研究
        一、个体化理论内涵
        二、个体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
    第二节 劳动过程理论
        一、劳动过程理论核心命题
        二、主体性的回归和丰富
        三、工场之外的影响
    第三节 个体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与新“主体性”的形成
        一、个体化进程如何塑造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过程?
        二、新生代农民工劳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形成
    第四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第三章 个体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主体性的形成
    第一节 劳动意义与打工目的
        一、劳动的意义
        二、为何打工?
    第二节 身份认知与价值观
        一、身份认同危机
        二、价值认知失衡
    第三节 “自我改造”的消费迷思
        一、摆脱“乡土气息”
        二、自我改造与身份追求
    小结 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的个体动因
第四章 工场之内:劳动现场遭遇
    第一节 对工作的不满与频繁换工
        一、“挑三拣四”的年轻人:JY的经历
        二、对工作的不满:“用脚投票
    第二节 控制、意识形态生产的失败与资本回应
        一、“忽悠人”的企业文化
        二、戏谑与资本意识形态的消解
        三、控制的难题
        四、资本的回应:从管理工人到“淘汰工人
    第三节 “脱嵌型”雇佣关系的形成
        一、工场中的“局外人
        二、脱嵌型雇佣关系
        三、生产政体的“脱嵌”
第五章 工场之外:劳动体制与雇佣形式
    第一节 二元结构与流动境况下的身份悬置
        一、城乡二元结构与身份的悬置
        二、社会保障缺失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境遇
        一、次要劳动力市场
        二、非正规就业形式
    第三节 短期用工模式与灵活雇佣制的兴起
        一、短期用工模式
        二、灵活雇佣制
    第四节 工场外其他换工动因:城市想象与社会关系网络
        一、空间流动与城市想象
        二、投奔与召唤:社会关系网络影响
第六章 “短工化”趋势的形成及其个体后果
    第一节 短工化趋势的形成
    第二节 频繁换工与短工化的个体后果
    第三节 频繁换工: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化劳动生涯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结论: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的原因
    讨论:短工化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奋斗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主要被访者个案资料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10)收脚印的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四、“打工妹”的代表生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2]家-国视野下三代“工家女”生命历程中的身份演变[D]. 艾美伶.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3]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D]. 唐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打工妹”之困 ——以新世纪小说为例[D]. 李巧丽. 黑龙江大学, 2020(07)
  • [5]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D]. 周英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6]农村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以《中国妇女报》为例(1985-2019)[D]. 吴迪.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放纵”与“保养”:“90后”青年的身体悖论及其社会学意涵 ——基于S市的田野调查[D]. 余家玫.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8]身份偏见下餐饮业青年女性农民工生存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D]. 邓惠文.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9]频繁换工:个体化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研究[D]. 任树正.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收脚印的人[J]. 王十月. 红岩, 2015(04)

标签:;  ;  ;  ;  ;  

“打工妹”的代表职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