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目的定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立法目的,波动化,繁简分流
目的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张泽涛[1](2019)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立法目的的波动化及其定位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出台,到《刑事诉讼法》最终确立,各类规范性文件中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目的规定呈现明显的波动化:由一元化的"繁简分流,提升诉讼效率"到"及时有效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多元化并存,然后是2018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不予提及,作模糊化处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立法目的的波动化导致了诸多理论弊端,也造成了一些实践困境。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目的应该进行定位回归,将其立法目的划分为叁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立法目的是繁简分流,提升诉讼效率;第二层次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程序和实体处理上的宽严相济;第叁层次的立法目的是探索推进实质性的控辩协商。(本文来源于《法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蒋红珍[2](2019)在《目的正当性审查在比例原则中的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正当性审查在比例原则适用中的定位需要重新审视。通过对国家发改委"缓降油价决定"在目的与手段关系上的个案考察,比例原则在石油调价风波中的适用,可能遭遇"悖离情境"。这直接关乎"目的正当性"审查在比例原则中的定位。对此,学界和实务界存在从"审查不足"到"审查过度"间的短板交接。比例原则对目的性审查需要秉持克制态度:既作为不可或缺的审查环节,但不能赋予其独立之阶层秩序的地位。可将"预备阶段论"建构作为比例原则目的正当性审查的探索方向。对于"缓降油价决定"的实体性评价,即使以目的正当性审查启动,也应伴随比例原则预备阶段论的适用,截断以"不恰当目的"之相关审查标准。(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魏再金,罗虹[3](2019)在《功能定位、目的导向与技术方法:法官绩效考核制度检视——以S市法院法官绩效考核办法为样本》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法官绩效考核的功能定位上,法官绩效考核不是蛋糕分配规则,法官绩效考核不是控制法官的"紧箍咒",法官绩效考核也不是只以考核结果论英雄。在目的导向上,应回归法官绩效考核的司法规律导向,全面评估指标组间的连锁效应,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考核体系,要注重考核指标设置的可控制性,让法官对考核指标有发力空间。在技术方法上,要注意考核主体单一化、考核方式片面化、结果运用行政化等叁个误区,要构建多元化的法官绩效考核主体,实现考评方式的民主性;要兼顾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实现考评内容的全面性;要注重考评结果的司法化运用,逐步实现用司法等级晋升预期取代行政职级晋升预期。(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曹莉[4](2018)在《公正解决纠纷:司法体制改革下民事诉讼目的之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司法公正已经成为十八大以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将我国民事诉讼目的定位为"公正解决纠纷",符合司法体制改革下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方向,并且具有理论上的自洽性。民事诉讼目的应为不同主体诉讼目的的最大公约数。民事诉讼上的解决纠纷强调解决依据的合法性和解决程序的公正性,并以实现司法正义为价值目标。公正解决纠纷可以与权利保护、法律实现、程序保障等诉讼目标实现兼容,而且在诉讼和解和法院调解中,有助于发挥诉讼程序的对话和交涉功能,促进当事人自主形成合意,提高调解的正当性。以"公正解决纠纷"为目的,应着重从两个方面重塑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一是重视诉讼判决的功能;二是完善诉讼程序的对话交涉功能。(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鲍茵茵[5](2018)在《准确定位目标 构建真实课堂——浅谈五年级《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活动目的的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统计学进行了解读:"统计学是通过数据来推断数据产生的背景,即便是同样的数据,也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推断方法,给出不同的推断结果。"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从新课程标准出发,通过准确定位目标来构建真实、高效的课堂。(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8年07期)
窦坤[6](2016)在《生成观视域下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教学生学会英语,其本身更要秉承教育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教学成人。本文在哲学"生成观"理论基础上提出,语言技能的获得不再是当代大学英语教育的终极目标,用英语这门语言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整体人的发展才是教学的最终归宿。(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28期)
邱帅萍[7](2016)在《费希特刑罚目的理论的解读与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希特认为,在以保障法权、维护公共安全为最高目的的前提下,刑罚应当尽可能地促进国家、公民利益,刑罚首先应当基于强制法的要求坚持抗衡原则;当抗衡原则无法维护公共安全时,应当基于赎罪契约而坚持对罪犯实施矫正;只有当矫正依然无法维护公共安全时,才可以并且应当立即将罪犯驱逐出社会;在刑罚的全部阶段,都应当注重运用刑罚威慑其他公民不敢犯罪。费希特的刑罚目的理论强调刑罚的特殊预防,是以保障和促进自由为核心所构建起来的刑罚目的思想体系。(本文来源于《湖南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邓学平,杨毅,彭超[8](2016)在《移动定位社交产品用户价值研究——基于手段—目的链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用户使用移动定位社交产品所传达的个人行为,采用手段—目的链理论和方法,以移动定位社交产品为对象,探究了移动定位社交产品属性、体验结果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法验证了叁要素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的关系。研究发现,用户使用移动定位社交产品重视的产品属性为移动定位社交、生活服务和定位服务,其中最重视的是移动社交功能。文章提出要以产品属性或者体验结果来满足个人价值,关键在对产品属性、体验结果和个人价值的联结认知;形成了移动定位社交产品用户价值层级图,探讨了用户最关注的产品属性、体验结果和个人价值要素和最关注的核心路径;基于此提出了改善移动定位社交产品设计营销和市场细分的参考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杨悦[9](2016)在《论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儿童节目的定位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儿童节目作为电视媒体的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形态,在新的媒体环境中也遭遇到挑战。儿童节目作为儿童在童年里认识世界的一条通道,在数据泛滥和资源巨涌的新媒体时代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只有不断筛选,不断发展创新,才能用更优秀的节目陪伴新时代的儿童健康成长。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对儿童节目也是一个机遇,大数据的应用方便了儿童节目对受众的细分,借助新媒体带来的技术上的变革,细分了的儿童节目的受众可以享受到微众化的精准节目投放,从而避免了传统节目的多次覆盖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不同频道之间的无序竞争。(本文来源于《新闻知识》期刊2016年03期)
贺奇兵[10](2015)在《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标准的基本定位——基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目的差异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应以权利救济为核心目的并应强化相应的功能,但行政系统内的行政复议因有促进行政自制的目的面向,故应以强化内部监督和解决纠纷功能作为回应;而行政系统外的行政诉讼因无须有促进行政自制的自觉,故应强化监督行政和解决纠纷功能的内驱力。复议申请人资格的标准定位应当考虑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目的面向的差异,宜采用比诉讼原告资格更宽泛的标准,从而让更多人有权对行政行为提请复议监督,将更多行政纠纷纳入复议渠道。放宽复议申请人资格标准后,担心造成复议之累或影响行政安定性之顾虑实无必要,但复议后起诉案件的原告范围得重新划定。(本文来源于《法学》期刊2015年12期)
目的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正当性审查在比例原则适用中的定位需要重新审视。通过对国家发改委"缓降油价决定"在目的与手段关系上的个案考察,比例原则在石油调价风波中的适用,可能遭遇"悖离情境"。这直接关乎"目的正当性"审查在比例原则中的定位。对此,学界和实务界存在从"审查不足"到"审查过度"间的短板交接。比例原则对目的性审查需要秉持克制态度:既作为不可或缺的审查环节,但不能赋予其独立之阶层秩序的地位。可将"预备阶段论"建构作为比例原则目的正当性审查的探索方向。对于"缓降油价决定"的实体性评价,即使以目的正当性审查启动,也应伴随比例原则预备阶段论的适用,截断以"不恰当目的"之相关审查标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目的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1].张泽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立法目的的波动化及其定位回归[J].法学杂志.2019
[2].蒋红珍.目的正当性审查在比例原则中的定位[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
[3].魏再金,罗虹.功能定位、目的导向与技术方法:法官绩效考核制度检视——以S市法院法官绩效考核办法为样本[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4].曹莉.公正解决纠纷:司法体制改革下民事诉讼目的之定位[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鲍茵茵.准确定位目标构建真实课堂——浅谈五年级《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活动目的的定位[J].新课程(上).2018
[6].窦坤.生成观视域下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定位[J].课程教育研究.2016
[7].邱帅萍.费希特刑罚目的理论的解读与定位[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6
[8].邓学平,杨毅,彭超.移动定位社交产品用户价值研究——基于手段—目的链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9].杨悦.论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儿童节目的定位与发展[J].新闻知识.2016
[10].贺奇兵.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标准的基本定位——基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目的差异的视角[J].法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