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13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6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43例/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腹胀减轻时间、压痛减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述六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针对性护理应用在腹部手术患者中更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关键词:护理;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恢复
腹部手术会导致患者胃肠蠕动功能丧失,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随之出现肠梗阻、腹胀等并发症[1],降低生活质量,可见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是评判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为了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本文将86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中抽取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4:19;年龄范围(21—59)岁,平均年龄(40.64±9.27)岁;手术类型:胃大部分切除术21例,胃肠修补术1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6例,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3:20;年龄范围(20—58)岁,平均年龄(40.23±9.25)岁;手术类型:胃大部分切除术20例,胃肠修补术13例,左半结肠切除术5例,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别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身体指标的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讲解手术流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药物辅助治疗。
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主要措施如下:
(1)早期活动护理:术后六小时协助患者翻身,建议患者术后第一天在床上活动肢体,一天活动五次,每次五分钟至十分钟。术后第二天,结合患者术后第一天的活动情况适当将运动量增加,协助患者扶床行走五至十分钟,一天一次。术后第三天活动量再根据术后第二天活动量适当增加,扶床行走时间延长至每次十五分钟,一天两次。术后第四天协助患者在病房内行走三十分钟,一天三次。以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为运动基本原则,协助患者在站立状态下完成各项运动,将活动距离和运动速度逐渐提高。
(2)腹部热按摩护理:向患者演示腹部热按摩方法,轻重力度交替按摩腹部,以顺时针为方向,一天三次,一次十五分钟。协助患者进行缩肛运动、抬臀运动以及收腹运动,待排气功能恢复为止。
(3)穴位按摩护理:术后第一天按摩背部穴位,指导患者取侧卧位,以双拇指为中心,双手张开,以大杼穴为起始穴位,即从第一胸椎开始,向下按摩直至第四骶椎,以白环俞为终止穴位,反复按摩多次,同时按摩腰背至双肩位置五次。术后第二天早晚各按摩一次,若术后第三天排气功能仍未恢复则继续按摩。
(4)饮食指导:术后两小时给予患者温水服用,术后六小时给予患者促排气的汤喝下,排气功能恢复后食用半流质食物,术后一周不得食用含有调料的食物,保证食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喝各种汤前将表面油质去除后再服用。
(5)出院指导:出院前告知患者术后十天内不得运动过度,不得洗澡,保证口腔清洁,若疼痛无法耐受则适当服用止痛药物或入院治疗。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腹胀减轻、压痛减轻、肛门排气、首次排便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患者出院当天向其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调查表进行填写,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计算每组的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概率与满意概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将腹胀减轻时间、压痛减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用(`x±s)表示,t检验]和护理满意度(%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2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别较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服务后,其腹胀减轻时间、压痛减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见表1。
表1对比2组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指标恢复时间(`x±s,n=43,h)
注:同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会出现疼痛症状,同时胃肠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主要在于腹部手术会对患者的交感神经反射系统进行刺激[2],进而使胃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功能增强,此外,胃肠平滑肌细胞膜中的α受体、β受体会和从交感神经末梢中释放出的儿茶酚结合[3],抑制平滑肌收缩,最终影响胃肠功能恢复。
术后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常规护理内容简单,缺乏针对性,无法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胃肠功能。针对性护理针对疾病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恢复患者胃肠功能为目的,涵盖了早期活动护理、腹部热按摩护理、穴位按摩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出院指导五项护理措施。其中早期活动护理可增加患者术后早期的活动量,使各脏器代谢功能增强[4],促进胃肠蠕动;腹部热按摩护理对腹部进行热按摩,可加快血液循环,进而加快胃肠血液循环,热刺激还可通过胃肠神经反射加快胃肠蠕动;穴位按摩护理对大杼穴等穴位进行按摩可理气活血、宁心安神、疏调肠胃[5],此外,背部穴位按摩还可活血化瘀;饮食及出院指导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本文结果部分显示,观察组患者腹胀减轻时间(18.49±6.58h)、压痛减轻时间(42.63±10.27h)、肛门排气时间(20.21±11.96h)、首次排便时间(23.86±11.92h)、肠鸣音恢复时间(46.34±13.24h)以及护理满意度(97.67%)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
总之,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尚红玲.术后循证护理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31-133.
[2]石云萍.优质舒适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6):157-158.
[3]宋艳微.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不同护理对策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10-110.
[4]刘丹东.优质护理干预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8):3183-3185.
[5]赵玉蓉.特殊护理干预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6):727-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