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待中国民航尽快奋起(论文文献综述)
董成伟[1](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取得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成功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中国在世界上的“抢眼表现”,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彰显举国体制的现实例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运用举国体制的强大制度威力,全民抗疫取得了战略性成果,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双胜利。后疫情时代,面临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亟需发挥举国体制这一重要法宝,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卡脖子”技术攻关,在新一轮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中占据优先位置,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深入探析举国体制的理论渊源,清晰梳理举国体制的逻辑演进,总结概括举国体制的运行机理,形成对于举国体制的科学认识,有助于拓展“中国之治”的学术话语表达,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为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制度保障。为此,本文以近年来引起高度关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原则属性、理论资源、发展历程、实践机理等内容,阐明了举国体制是实现全国人员、资源、组织、部门一盘棋,以快速动员和快速调集的方式,确保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保障和供应的制度安排。面对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深层次变革,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领域、实践基础、实践根基、基本经验和实践进路等问题,以更好阐明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引,明确举国体制的方向和任务,有助于为我国集中力量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制度保障。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为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基本原则和基本属性,阐明了举国体制的内涵和外延,厘清了举国体制及其相关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内核,为举国体制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理论渊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也包含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总体意见及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是指从制度生成、制度实践和制度比较等方面总结和概括举国体制的理论资源。第四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经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数字文明三个发展时期;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充分运用和发挥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办成了许多大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举国体制是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制度优势,经历了制度建构和形成、发展和完善以及拓展和创新三个演进阶段。第五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内在机理、实践方法。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包括:政治根基、经济根基、文化根基和社会根基。举国体制的内在机理包括:组织构成、制度规范、方向原则。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包括: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如何坚持好和发展好举国体制: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夯实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有力保证。通过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我们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办成了许多大事、难事、急事。二是中国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通过逐步探索而确立起来的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之后,举国体制的实践向度更加明确,制度框架逐步构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启,使举国体制的实践维度不断拓展,作用优势不断彰显,制度规范逐步定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举国体制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有了更多的现实例证,制度构建不断完善。三是举国体制显着优势集中体现在党带领人民进行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工程建设、抗击自然灾害及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上。
方禧尧[2](2020)在《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 ——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不断深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也日渐复杂,国土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很严峻,同时,文化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基于此,我国当前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变得更艰巨。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更是保证我国安全稳定的可靠队伍,要想让大学生认真掌握好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就必须增强大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因为这是筑好国家安全防线的前提和保障。大学生们是否拥有良好的总体国家安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国家是否能稳定发展以及社会是否能长治久安,因此本文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来分析目前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措施。本文对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和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媒体案例三种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问卷调查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天津六所高校的部分学生,高校的类型包括了教育部直属院校、市属院校和专科院校,研究对象具有着一定代表性。同时笔者还对天津财经大学和中国民航大学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以便于了解高校的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的教育情况。另外,在网络、电视和报纸等媒介上也查找总结了大学生出卖国家安全的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梳理。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当前大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知识能有一个基础层面的了解,能够认识到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形势认识不清晰,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与敏感性不足,对国家安全的类型认识不够到位。高校存在授课形式单一,授课课时不足以及缺少专职授课教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以及家庭教育四个层面提出一些有实际价值的建议,从而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建设中去。
张梦露[3](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今世界形势为基础,以人类发展为重心,从战略谋划到细节把控,他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深远考虑,贯穿国内外各行业领域。他在十八、十九两次全代会报告中相继做出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方针。这一系列重要理论和论述对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产生了颇为积极的作用。国内外政界、媒体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因此爆发了对习近平思想理论研究的新风潮,就习近平所提出新理论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当前,国外学者针对习近平的研究集中于国际关系和政治领域,国内学者则多集中于治国理政、从严治党、脱贫解困等领域,常常忽略了在其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指导下城市建设的伟大进步,缺乏对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的分析总结,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按照“建设成就回顾、相关论述研究、规划建设方法论、规划建设实践分析”的技术路线,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归纳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的论述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视察和会议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基础,将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总结为,在辩证、系统、战略、法制、底线、精准、创新七大方法论指导下,以重视城市规划地位为出发点,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重心,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创新动力的中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通过详细阐述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内容,以及从中总结出的习近平规划建设七大方法论,结合习近平的指导实践论证了其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特别是针对武汉疫情突发事件,专章节对习总书记城乡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城市规划理念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丰富与完善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的理论体系,总结归纳其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有成效的规划指导体系与全新的思维方式。
刘懿锋[4](2020)在《龙华机场的历史地理研究(1916-1949)》文中提出本文以龙华机场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复原龙华机场详细建设过程的基础上,探讨龙华机场历史演变的时空特征,以此来反映龙华机场对上海港乃至中国航空事业所发挥的重要性,进而为拓展和深入中国航空史研究提供裨益。本文的研究工作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阐述龙华机场形成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基础上,对龙华机场辟建的来龙去脉以及之后历次扩建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仔细剖析;并从龙华机场扩建过程与当地农民、国民政府、第三方(如美国方面、战时日本方面)之间的不同利益纠缠的个案分析中,揭示历史表象深层的原因和历史现实的复杂性;(2)从全国航空的角度出发,系统论述了以龙华机场为基地所建设的的国内与国际航线。正是这些航线的建设使得龙华机场的飞机网络可以通联全国,甚至直达欧美地区。龙华机场的国内国际航线的建设所带来的不仅是中国民航发展的提升,更深刻的促进以及勾画出上海所代表的新的交通体系的建立,充分展示出龙华机场在民航史的突出地位。(3)从上海城市空间角度出发:交通方面,以龙华机场为起始点的上海城市公路网逐渐铺展开来,且龙华机场濒临黄浦江,便捷的水运优势利于乘客与货运的周转。龙华机场的建立使得龙华乃至上海地区形成水陆空立体格局;从城市空间开发角度来讲,龙华机场的历次扩建、变迁无不与土地产权转移与房屋拆迁产生联系,为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动力,并为上海港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助力。综上所述,本文既是近代中国航空史的个案研究,又是采用了历史地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对于龙华机场历史研究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刘纯一[5](2019)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文中提出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将华侨华人问题视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侨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由之前的革命手段转变为政府行为,侨务政策也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及中国政府在外交策略的考虑着眼,做出了相应的历史性调整,国内以安置归侨侨眷工作为主,国外则将处理好与华侨住在国的关系摆在首位。“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领域遭遇重创,海内外广大侨胞因此蒙上一层深重的心理阴影,中国国家形象、国民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国内各领域逐步开展“拨乱反正”的工作,中国共产党亦重新对“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进行确定,以“改正错误、重聚人心”为指导,更是对以往的政策失误进行了系统的纠偏,而恢复侨务工作、落实侨务政策也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毫无疑问,侨务政策的制定依据及执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对于促成与之形成新团结、新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侨务工作作为中国政府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成为了中国总体发展布局的战略性工作,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得益于邓小平等中央高层的关于“‘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的一系列表态,为侨务工作冲破“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禁锢,在改革开放中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与遵循。其后,中国政府以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重视侨务工作,根据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认识到几千万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作用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进而不断调整侨务工作的整体性思路,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资金、智力资源,调动国内归侨侨眷的积极性,使侨务工作迅速打开新局面,并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的侨务事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中国侨务政策调整转变的历史进程,既有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压力,更多的是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是,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思想原则和内容进行考察,通过对过往政策历史的回溯,进而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宏观背景,阐明这一时期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方针和主要内容,着重论述改革开放初期侨务政策的深刻内涵及其实践价值。从而深入挖掘侨务工作与改革开放的关联性,并从中分析阐明侨务政策规定内容及其在调整中和实践中的变动因素,继而试图从时代背景和形势发展中对这种变化予以合理的解释。笔者参考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注意理解把握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探讨中央在制定出台侨务政策时的现实考虑,以及地方在执行落实侨务政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社会变迁、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三个维度探讨了改革开放后(1978-1992)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的实际影响,思考侨务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为进一步改进侨务工作以使之更好地融入中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提供参考意见。
沈潘艳[6](2019)在《胜任力学校污名:证据、影响及干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时会遭遇“第一学历歧视”,即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为985或211高校毕业生,否则不予考虑。“第一学历歧视”之所以存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存在胜任力学校污名,即在不考虑实际能力的情况下,盲目地认为非985、211高校大学生工作胜任力不如985、211高校大学生,985、211高校大学生工作胜任力强,而非985、211高校大学生工作胜任力弱。基于此,本论文通过四个研究,探讨胜任力学校污名的证据、影响及干预。研究一探讨胜任力学校污名的证据。子研究1、子研究2、子研究3分别采用外显评分、内隐联想测验、刻板解释偏差的方法探讨胜任力学校污名的证据。结果表明,在外显层面上,大学生对非名校求职者不存在胜任力污名。在内隐层面上,名校大学生对非名校求职者存在胜任力公众污名,非名校大学生存在胜任力自我污名。大学生倾向于将名校求职者的积极行为归因为内部因素,将其消极行为归因为外部因素;对非名校求职者行为的归因正好与名校求职者相反。名校大学生存在内群体偏爱,非名校大学生存在外群体偏爱。研究二探讨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对求职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子研究1和子研究2按照量表编制程序分别开发了“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问卷”和“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问卷”。其中“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问卷”由刻板印象认同、自我污名体验、预见污名3个维度构成,“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问卷”由解决问题、求助、自责抱怨、幻想、退避5个维度构成。两个问卷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和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的有效工具。子研究3采用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问卷、求职行为问卷、求职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大四学生进行大规模调查。子研究4在子研究3的基础上,增加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问卷。子研究5在子研究4的基础上,增加社会资本问卷。结果表明,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可以通过求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求职行为进行预测;消极的污名应对方式调节中介过程的前半段途径,即对于消极污名应对方式较低的大学生,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对求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才显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调节中介过程的后半段途径,即对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感对求职行为的影响更大。研究三探讨非名校学生胜任力公众污名对被污名群体的影响。子研究1、子研究2、子研究3分别采用采用情绪Stroop实验范式、情绪形容词自评方法、投资博弈游戏和给-游戏探讨胜任力学校污名/反污名信息对被污名群体注意偏向、情绪体验、群际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非名校学生胜任力污名身份凸显时,被污名群体表现出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体验到较高程度的负性情绪,对内群体成员的信任增加,对单个外群体成员的信任没有太大变化,对多个外群体成员的信任下降。当反非名校学生胜任力污名身份凸显时,被污名群体表现出对积极信息的注意偏向,体验到中等程度正性情绪,对内群体成员、外群体成员、陌生人具有同等程度的信任。研究四探讨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的干预。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实验组被试进行胜任力自我污名的干预。结果发现,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去污化团体辅导干预方法能有效降低实验组被试的刻板印象认同、自我污名体验及总体胜任力自我污名,但对预见污名干预效果不明显。综上,本论文认为,胜任力学校污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问卷”和“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对求职行为的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非名校学生胜任力公众污名会对被污名群体的认知、情绪、群际信任产生负面影响;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去污化团体辅导方案是有效的。
杨学平[7](2019)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外,还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等55个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都对祖国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创造作出了卓越贡献。虽然,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情况有所差异,但是,总的趋势是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而巩固统一稳定的中华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的“大一统”观念便形成,且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此后的汉、唐、元、明、清等历代中央政权,发展和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尽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过割据和分裂,但国家的统一始终是主流和方向。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遭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民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中华民族久经磨难的近百年中,能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国家独立、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留下的最有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了,并且实现了中国化,进而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实践。对于中国的民族问题,也正因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了,才成功解决了各民族在国家中处于何种地位、如何实现各民族完全平等、通过何种制度确保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等系列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就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的“法宝”。这个“法宝”内容是什么?是怎样进行“中国化”的?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的展开,期望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丰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战略、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所裨益。本研究结合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研究所提供的文献资料和学术成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行研究时,主要探讨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重点探讨了“化之源”,即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进行了阐释。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并没有以独立的篇章展现出来,而是有机地渗透在他们关于民族和国家理论的论述中。他们的思想光芒主要由继承者列宁完整提出,进而系统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化”之“源”。基于此,本部分较为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的形成动因、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进而呈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之基本轮廓。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机”,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契机进行了剖析。以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中国化”正处于艰辛探索的关键节点为视阈,并从国家和民族层面、国际层面、中国共产党层面三个维度,考察了是什么样的历史契机,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在那个节点能够明显“起步加速”,以此更加全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路”,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进行了划分和阐述。在纵向上,以显着变化的历史阶段节点为界,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分为1921-1949、1949-1978、1978年以来三个主要阶段来考察,并尝试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的基本态势。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多维成果进行了梳理。将成果划分为理论成果、制度成果、道路成果。具体而言,理论成果分为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制度成果分为政治制度成果和制度性法规成果;道路成果集大成了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经验启示进行了总结,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以此坚定民族区域自治自信,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一步推向深入提供路径参考。这也是本研究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之所在。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同样在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上,中国走上民族区域自治道路,也并非偶然,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国情,以及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持续推进“中国化”的结果。这一“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解放、实现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正确抉择过程,顺应了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化”产物的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成为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而且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这启示我们,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继承者”的永恒主题。这也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虽然任重道远,但前景一片光明。
刘斌[8](2017)在《中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纪事》文中认为第一章千古梦幻天宇苍穹,广阔无垠,自古迄今,人类憧憬像鲲鹏展翅一般翱翔天际,自由飞翔。新疆哈巴山谷多尕特洞穴的岩画群中,一幅一万多年前形似现代飞机的图腾,令人惊叹,可谓天赋才智。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孙悟空腾云驾雾和哪吒风火轮等神话故事传说展现着龙的子孙
王岩松[9](2017)在《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1979年中国壁画复兴以来,当代壁画艺术经历了城市建筑空间、艺术观念和科技的新变化,传统的壁画理论已经无法诠释壁画在发展演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功能转换、形态多元等新问题。当代壁画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静止的绘画形态,而拓展出多维、立体、动态的多元形态。壁画创作在媒介应用方面融入了新观念和新科技,创作出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壁画作品。新型材料、综合装置、影像艺术、计算机新媒体等新媒介的应用,超越了传统壁画的叙事模式,形成了多元的壁画形态。媒介作为壁画最根本、最主要的载体,是壁画理论研究和壁画实践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壁画媒介是壁画形态与叙事模式的传达媒介物。从壁画的演进轨迹来看,壁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史。壁画媒介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壁画创作者的观念、壁画的叙事模式、壁画的形态都发生了改变,从而推动了壁画的发展。因此,壁画媒介的演进与壁画的发展同步。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形态多元”这一现象的研究,归纳出当代中国壁画的三种形态,即: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和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得出了“壁画传统的继承、艺术观念的冲击、科技手段的应用、建筑空间的制约是形成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形态多元’现象的根本原因”的结论。全文在论证过程中,“媒介如何介入壁画”是“线”,“叙事模式与壁画形态”是“点”,通过对不同媒介、不同叙事模式、不同壁画形态的探讨,进一步论证了壁画形态多元化现象的成因,推论出中国当代壁画的未来走向,并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分析。本文中的“当代壁画”界定为“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区别于“当代艺术”的概念特指。同时,本文从“媒介”这一理性、客观的脉络入手,提炼出关于媒介介入与壁画形态的本体问题,包括媒介的形式、媒介的介入方式、媒介介入后的壁画叙事模式转换、媒介介入后的壁画形态转换等问题。围绕本文的核心观点,论文从壁画媒介的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媒介的概念、价值及影响壁画媒介多元介入的客观因素,概述了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的分类及特征。同时,以历时性的视野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去审视与梳理壁画的媒介与形态的嬗变历程,分别从新媒介的介入、媒介的拓展、媒介的创新三个角度,剖析了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实例分析了传统壁画媒介介入与叙事模式转换后,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的成因;同时,又以多元媒介的实例论证了创新媒介介入后,促使当代壁画形态异化的成因。本文通过对壁画媒介多元介入壁画并形成多元的壁画形态这一现象的剖析,同时也是对这一时期壁画创作演进过程的梳理。最终,总结了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壁画形态的理论,剖析了壁画的现实形态,为壁画的未来走向做了前瞻性的论述和判断。
钱擘,Sun Xinyu[10](2016)在《东航:搭建中法空中之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0年前的1966年,巴黎一上海航线的开通,开辟了新中国与西方大国之间的首条空中之路。而随着1998年东航开航法国至今,东航的欧洲攻略蹄疾步稳,正在从最基础的物理位移提供者,变身为拥有绵长产业链、深厚价值链的服务提供商。上海一巴黎航线历经的50年时光沧桑,正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二、期待中国民航尽快奋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期待中国民航尽快奋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 |
2.1 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 |
2.1.1 举国体制的提出 |
2.1.2 举国体制内涵的界定 |
2.2 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 |
2.2.1 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的显着优势 |
2.2.2 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显着优势 |
2.2.3 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显着优势 |
2.3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属性 |
2.3.1 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 |
2.3.2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 |
2.3.3 举国体制的基本属性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举国体制思想 |
3.1.1 举国体制是国家治理思想的具体呈现 |
3.1.2 举国体制是权威思想的集中体现 |
3.1.3 举国体制是集权思想的时代映现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 |
3.2.1 举国体制是党的独特优势的集中彰显 |
3.2.2 举国体制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 |
3.2.3 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制度创新 |
3.3 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
3.3.1 健全和发展举国体制的治理机制 |
3.3.2 构建举国体制治理机制的话语体系 |
3.3.3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 |
4.1 对文明史的通贯考察中,理解和传承举国体制 |
4.1.1 农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1.2 工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1.3 数字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2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举国体制 |
4.2.1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重要经验 |
4.2.2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的重要机制 |
4.2.3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重要法宝” |
4.3 对举国体制构建和演进的深刻把握中,创新和完善举国体制 |
4.3.1 举国体制的构建和形成 |
4.3.2 举国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
4.3.3 举国体制的守正和创新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 |
5.1 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 |
5.1.1 政治根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1.2 经济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5.1.3 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5.1.4 社会根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 |
5.2 举国体制的实践机制 |
5.2.1 举国体制的组织构成 |
5.2.2 举国体制的制度规范 |
5.2.3 举国体制的基本要求 |
5.3 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 |
5.3.1 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 |
5.3.2 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 |
5.3.3 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 |
6.1 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 |
6.1.1 讲清楚举国体制视域内的“大事” |
6.1.2 引导社会公众充分理解和认识举国体制 |
6.1.3 重视举国体制实践经验的总结 |
6.2 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 |
6.2.1 加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领导机制 |
6.2.2 巩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组织保障 |
6.2.3 完善党领导人民参与举国体制运行的体制机制 |
6.3 发挥公有制经济对于举国体制的坚强支撑 |
6.3.1 巩固公有制经济对举国体制的物质基础保障 |
6.3.2 强化国有经济对举国体制的战略支撑作用 |
6.3.3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举国体制的科技支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 ——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学术界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学术界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重要性 |
2.1 国家安全的涵义 |
2.1.1 国家安全的概念 |
2.1.2 国家安全的内容 |
2.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2.2.1 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
2.2.2 实现高校管理教育目标的客观需要 |
2.2.3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2.2.4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2.3 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安全思想概述 |
2.3.1 毛泽东思想中的国家安全理论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国家安全理论 |
2.3.3 习近平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 |
第3章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 |
3.1 问卷调查法分析 |
3.1.1 问卷的发放 |
3.1.2 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 |
3.1.3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
3.2 访谈法分析 |
3.2.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2 访谈中体现出的问题 |
3.3 媒体案例分析 |
3.3.1 媒体案例的搜集 |
3.3.2 媒体案例中体现出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政府引导及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全面发挥规范作用 |
4.2 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教学形式不够丰富 |
4.3 高校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
4.4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考核评价体制不健全 |
4.5 大学生受西方思潮影响而对国家安全关注不够 |
4.6 家庭因素影响 |
第5章 增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对策分析 |
5.1 加强政府引导并全面发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 |
5.1.1 提高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 |
5.1.2 主动占领宣传阵地以树立强化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理念 |
5.1.3 健全法律法规 |
5.1.4 加强政策落实监督 |
5.2 高校采用丰富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教学形式 |
5.2.1 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 |
5.2.2 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
5.2.3 宏观理论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机结合 |
5.2.4 创建“专任老师授课+辅导员授课”的新型教学模式 |
5.3 高校充分重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
5.3.1 领导班子带头抓国家安全教育 |
5.3.2 提高教师爱国信仰以增强教师创新精神 |
5.3.3 充实资金链条以保证教学连贯性 |
5.4 高校推动健全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考核评价体制 |
5.5 学生树立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意识 |
5.5.1 学生充分调动学习时间以保证学习效果 |
5.5.2 自觉组织相关活动以调动自身积极性 |
5.5.3 充分利用学校宣传平台 |
5.5.4 关注主流媒体以坚定爱国主义信仰 |
5.5.5 多看红色剧集和爱国主义书籍 |
5.6 增强家长国家安全意识 |
5.6.1 定期参加学校或社会相关部门组织的国家安全意识宣传活动 |
5.6.2 在生活中主动践行维护国家安全理念 |
小结 |
附录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时代背景 |
1.1.2 研究重要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2 十八大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 |
2.1 新区建设 |
2.1.1 雄安新区建设 |
2.1.2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
2.2 区域发展 |
2.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2.2.2 长江经济带发展 |
2.3 城乡协同发展 |
2.3.1 生态文明建设 |
2.3.2 乡村文化建设 |
2.4 基础建设 |
2.4.1 高速公路、铁路建设 |
2.4.2 大兴国际机场建设 |
2.4.3 港珠澳大桥建设 |
2.5 总结 |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 |
3.1 重视科学规划 |
3.1.1 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 |
3.1.2 因地制宜把握规划方向 |
3.1.3 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衡量规划效果 |
3.1.4 立法保障规划权威性,规划连续性保护人民利益 |
3.2 推行新型城镇化 |
3.2.1 以人为核心,用科教文卫软硬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 |
3.2.2 宜居城市建设从居民生活各方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活品质 |
3.2.3 保护城市文化,从古迹保护开始,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乡愁”建设,构建文化强国 |
3.2.4 城乡通过资源互补、工农互惠实现一体化发展 |
3.2.5 城市以优质资源吸引人才,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
3.3 做好空间规划顶层设计 |
3.3.1 以大城市为节点,支撑区域协同发展 |
3.3.2 搞好资源衔接,一张蓝图实现城市建设多规合一 |
3.4 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减少对自然干扰加以保护的同时,依托自然发展,发掘本地生态特色 |
3.4.1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重视生态先行的建设原则 |
3.4.2 以法治维护生态保护实施,切实提升生态环境 |
3.4.3 重视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4.4 制定生态规划保障制度,把握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 |
3.4.5 把握生态文明核心原则,依托自然发展城市 |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 |
4.1 辩证思维 |
4.1.1 从两面性出发寻求生态与发展的平衡 |
4.1.2 抓主要矛盾,城市规划要具体措施和全面战略并进 |
4.1.3 发展的看待问题,建立长远规划 |
4.2 系统思维 |
4.2.1 从全局出发,规划整体效果 |
4.2.2 顶层设计与任务分解并行 |
4.2.3 均衡进度,重视衔接,避免各自为政的“浪费” |
4.3 战略思维 |
4.3.1 从战略性理念出发,科学规划 |
4.3.2 从大局出发,把握局部 |
4.3.3 不求短期功利,心怀长远 |
4.4 法制思维 |
4.4.1 用法律方法解决和推进城市规划工作 |
4.4.2 用法律权威杜绝规划过程中的腐败 |
4.5 底线思维 |
4.5.1 从坏处准备,往最好处争取的最低价值标准 |
4.5.2 不可触碰和侵犯的最低接受程度 |
4.6 精准思维 |
4.6.1 具体解决规划中的问题,不能以原则回应具体 |
4.6.2 从具体问题出发,推动解决系列矛盾 |
4.7 创新思维 |
4.7.1 肯定创新在规划中的巨大作用,带领城市开创新局面 |
4.7.2 鼓励创新氛围,规划过程中注重分配教育,科研,新型企业 |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
5.1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雄安新区的战略成功 |
5.1.1 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地位空前 |
5.1.2 科学部署,习近平规划建设理念完整呈现 |
5.1.3 千年大计,习近平思想指导下的战略成功 |
5.1.4 总结 |
5.2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大国战“疫”的阶段成功 |
5.2.1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指导下疫灾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
5.2.2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对防疫工作的积极作用 |
5.2.3 疫灾防治看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高瞻远瞩 |
5.2.4 总结 |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重要讲话 |
附录B 习近平视察城市建设伟人的足迹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龙华机场的历史地理研究(191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与重难点 |
第四节 主要内容 |
第一章 龙华机场兴起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条件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一、水路 |
二、陆路 |
第二节 飞机的兴起及其在上海的发展 |
一、飞机业的兴起 |
二、上海飞机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三节 龙华机场的初创时期 |
小结 |
第二章 龙华机场的扩建过程 |
第一节 30年代的机场扩建时期 |
一、背景 |
二、征地 |
三、工程指导方案之设计 |
四、扩建具体效果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扩建时期 |
一、实施背景 |
二、具体整修以及后期影响 |
第三节 1945—1949年扩建 |
一、战后各方力量主导扩建 |
二、具体设计方案 |
三、扩建完成效果 |
小结 |
第三章 航线 |
第一节 中航三大干线开辟 |
一、沪蓉航线开辟 |
二、沪平段航线 |
三、沪粤段航线开辟 |
第二节 国内其他航线的开辟 |
第三节 国际航线的开辟 |
小结 |
第四章 龙华机场与上海港的内在联系 |
第一节 上海市内交通方面 |
第二节 对邮政运输之影响 |
第三节 对空中管制之影响 |
第四节 对上海经济社会之影响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旨趣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说明 |
(一) 时间跨度选取 |
(二) 中国侨务政策 |
1. 政策对象 |
2. 政策内容 |
三、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 |
(一) 研究现状 |
1. 系统全面的梳理侨务政策体系及思想理论 |
2. 某一领域侨务政策的发展历程和演进情况 |
3. 关于各类具体侨务政策的执行情形的研究 |
4. 落实侨务政策对地方发展变迁影响的研究 |
(二) 理论背景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1. 历史文献分析法 |
2. 社会史研究方法 |
3. 口述史研究方法 |
五、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吸引海外知识分子回国报效 |
二、成立运行侨务工作机构组织 |
三、土地改革中考虑侨胞特殊性 |
四、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
五、鼓励侨胞兴学捐赠 |
六、妥善安置归国华侨 |
七、辅导华侨回国投资 |
八、大力保护争取侨汇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政策遭冲击破坏 |
一、海外侨务工作被否定 |
二、侨务机构组织被撤销 |
三、归侨侨眷被歧视迫害 |
四、侨捐侨资工作的倒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之后侨务政策的恢复调整 |
第一节 侨务领域的“拨乱反正” |
一、驳斥“海外关系复杂论” |
二、“建庙”与“请菩萨” |
第二节 侨务政策内容的调整 |
一、侨务政策的关涉范围更为全面细致 |
二、侨务政策的重心更加倾向经济工作 |
第三节 国内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一、国内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
二、全面恢复归侨侨眷的政治权利 |
三、保障归侨侨眷的合法经济权益 |
四、鼓励归侨侨眷同海外正常联系 |
五、推进华侨农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
第四节 国外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一、国外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
二、积极保护保障华侨的正当权益 |
三、发扬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传统 |
四、促进华侨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 |
五、鼓励华侨自愿加入住在国国籍 |
六、教育华侨遵守尊重当地法律习俗 |
七、协助华侨华人发挥“桥梁”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侨务政策执行所反映出的社会变迁 |
第一节 侨务政策落实带来的社会关系调整 |
一、落实政策的“不得刁难” |
二、适当照顾是否“开后门” |
三、“调动”一切积极力量 |
第二节 广东福建落实侨房退还的社会影响 |
一、侨房退还问题的历史成因 |
二、侨房退还政策执行的难度 |
三、侨房退还工作的显着成效 |
第三节 一桩纠结的侨房退还案的政策因由 |
一、政策“鼓励”下的申诉 |
二、政策执行上的“无奈” |
三、久拖未决中的“困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挥侨务政策优势与助推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发挥“侨”的作用来搞活经济 |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
二、“门路要多一点” |
三、“不要丧失机遇” |
第二节 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侨”企 |
一、举足轻重的侨资企业 |
二、蓬勃兴起的侨属企业 |
三、紧跟政策的自办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侨界的政治参与程度及其影响效度 |
第一节 侨界与统一战线工作 |
一、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颇有渊源 |
二、侨界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构成 |
三、侨胞积极推进祖(籍)国的统一大业 |
第二节 民间外交的重要力量 |
一、正视侨务工作的外交特性 |
二、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改善 |
三、华侨华人的影响日益增强 |
第三节 侨界参政议政的选择 |
一、政治环境的认知差异 |
二、制度机制的有效保障 |
三、文化情感的认同归属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胜任力学校污名:证据、影响及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污名综述 |
1.1.1 污名的含义 |
1.1.2 污名的分类 |
1.1.3 污名的研究领域 |
1.1.4 污名对被污名群体的影响 |
1.1.5 污名的干预 |
1.2 胜任力综述 |
1.2.1 胜任力的含义 |
1.2.2 胜任力与工作场景中其他因素的关系 |
1.2.3 胜任力的研究领域 |
1.2.4 胜任力评价中的污名现象 |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拟解决的具体问题 |
2.2 研究方案 |
2.3 研究意义 |
第3章 研究一:胜任力学校污名的证据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子研究1:胜任力学校污名——来自外显测验的证据 |
3.2.1 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3.3 子研究2:胜任力学校污名——来自内隐联想测验的证据 |
3.3.1 方法 |
3.3.2 结果 |
3.3.3 讨论 |
3.4 子研究3:胜任力学校污名——来自刻板解释偏差的证据 |
3.4.1 方法 |
3.4.2 结果 |
3.4.3 讨论 |
第4章 研究二: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对求职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4.1 问题的提出 |
4.1.1 求职行为 |
4.1.2 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 |
4.1.3 求职自我效能感 |
4.1.4 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 |
4.1.5 社会资本 |
4.1.6 本研究的假设模型 |
4.1.7 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 |
4.1.8 本研究的目的 |
4.2 子研究1: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问卷编制 |
4.2.1 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结构的理论构建 |
4.2.2 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初始问卷的编制 |
4.2.3 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初始问卷的初步分析 |
4.2.4 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正式问卷的检验 |
4.3 子研究2: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问卷编制 |
4.3.1 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结构的理论构建 |
4.3.2 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初始问卷的编制 |
4.3.3 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初始问卷的初步分析 |
4.3.4 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正式问卷的检验 |
4.4 子研究3: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对求职行为的影响:求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4.4.1 方法 |
4.4.2 结果 |
4.4.3 讨论 |
4.5 子研究4: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对求职行为的影响:求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和污名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
4.5.1 方法 |
4.5.2 结果 |
4.5.3 讨论 |
4.6 子研究5: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对求职行为的影响:求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和污名应对方式、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 |
4.6.1 方法 |
4.6.2 结果 |
4.6.3 讨论 |
第5章 研究三:非名校学生胜任力公众污名对被污名群体的影响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子研究1:胜任力学校污名/反污名信息对被污名群体注意偏向的影响 |
5.2.1 方法 |
5.2.2 结果 |
5.2.3 讨论 |
5.3 子研究2:胜任力学校污名/反污名信息对被污名群体情绪的影响 |
5.3.1 方法 |
5.3.2 结果 |
5.3.3 讨论 |
5.4 子研究3:胜任力学校污名/反污名信息对被污名群体群际信任影响 |
5.4.1 方法 |
5.4.2 结果 |
5.4.3 讨论 |
第6章 研究四: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的干预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方法 |
6.2.1 被试 |
6.2.2 研究工具 |
6.2.3 实验设计 |
6.2.4 研究过程 |
6.3 结果 |
6.3.1 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前测的等组检验 |
6.3.2 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后测结果 |
6.3.3 实验组团体干预效果的追踪分析 |
6.4 讨论 |
第7章 总体讨论与结论 |
7.1 总讨论 |
7.1.1 胜任力学校污名的证据 |
7.1.2 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对求职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7.1.3 非名校学生胜任力公众污名对被污名群体的影响 |
7.1.4 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的干预 |
7.1.5 胜任力学校污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思考 |
7.2 本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7.3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外显胜任力的测量材料 |
附录2: IAT实验的概念词和属性词 |
附录3: SEB问卷 |
附录4: 非名校学生胜任力自我污名初始问卷 |
附录5: 胜任力学校污名应对方式初始问卷 |
附录6: 求职自我效能感量表(节选) |
附录7: 求职行为问卷(节选) |
附录8: 基于学校的人际交往(节选) |
附录9: 信息启动材料 |
附录10: 情绪stroop实验的词语 |
附录11: 情绪形容词自评量表 |
附录12: 信任行为实验材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评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概念界定 |
(一) 民族区域自治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
四、结构设计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原则 |
(二) 具体技术方法 |
六、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化之源”: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动因 |
(一) 对“民族文化”自治思想泛滥的直接回击 |
(二) “联邦制”还是“集中制”争论的持续升温 |
(三) 民族平等理想的矢志追求 |
(四) 地方自治理论的深入思考 |
(五) 民族自决权理论发展的纵深推进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十月革命”之前:“单一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
(二) “十月革命”之后:“联邦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基本特征 |
(一) 批判性和革命性 |
(二) 开放性和发展性 |
(三) 时代性和具体性 |
(四) 阶级性和人民性 |
第二章 “化之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历史契机 |
一、国家和民族层面:统一融合的历史传统与救亡图存的特殊处境 |
(一) 长期统一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 |
(二) 命运共同体接连遭受危机 |
二、国际层面: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兴未艾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推动 |
(一)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大潮流的深刻影响 |
(二) 共产国际“民族化”信号的强力释放 |
三、中共层面:民族问题理论的逐步涉猎与民族工作实践的有序推进 |
(一) 民族问题解决之道的初步认识 |
(二) 民族工作实践探索的不断拓展 |
第三章 “化之路”: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 |
一、1921-1949:从“蹒跚学步”的“应然”到“独立前行”的“必然” |
(一) 1921-1931年的酝酿萌芽期 |
(二) 1931-1937年的起步尝试期 |
(三) 1937-1946年的加速探索期 |
(四) 1946-1949年的初步形成期 |
二、1949-1978:从“全新起航”的“阶进”到“挫折发展”的“缓进” |
(一) 1949-1956年的全面奋进期 |
(二) 1957-1966年的曲折发展期 |
(三) 1966-1978年的挫折发展期 |
三、1978年以来:从“步入正轨”的“求实”到“平稳迈进”的“务实” |
(一) 1978-1982年的回归初心期 |
(二) 1982年至今的丰富发展期 |
第四章 “化之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多维成果 |
一、理论成果 |
(一) 创立了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 |
(二) 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 |
二、制度成果 |
(一) 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制度 |
(二) 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代表的制度性法规 |
三、道路成果 |
(一)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基本内涵 |
(二)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主要特征 |
(三)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时代意义 |
第五章 “化之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经验启示与未来走向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
(一) 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是基本前提 |
(二) 保障国家团结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是价值追求 |
(三) 助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是重要动力 |
(四) 紧扣民族工作时代主题是内在要求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
(一) 推动统一与自治的顶层设计 |
(二) 推进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
(三) 加大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力度 |
(四) 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 |
(五) 处理好民族与宗教的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 |
(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 |
(二) 不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创新 |
(三)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 着力增进民族区域自治文化认同 |
结语: 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2 研究的对象 |
1.1.3 研究的基本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壁画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关于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现状分析 |
1.2.3 与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 |
1.3 关于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基本假设与理论资源 |
1.3.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 |
1.4.1 现象分析法 |
1.4.2 分析与归纳法 |
1.4.3 个案调研法 |
1.4.4 文献学研究方法 |
1.4.5 田野作业研究方法 |
1.4.6 图像学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多元的壁画媒介与多元的壁画形态 |
2.1 壁画媒介的概念、价值 |
2.1.1 壁画媒介的概念 |
2.1.2 壁画媒介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
2.2 促进壁画媒介多元介入的影响因素 |
2.2.1 壁画传统的继承 |
2.2.2 艺术观念的冲击 |
2.2.3 科技手段的应用 |
2.2.4 建筑空间的制约 |
2.3 多元的壁画媒介 |
2.3.1 传统媒介 |
2.3.2 拓展的传统媒介 |
2.3.3 异化的媒介 |
2.4 多元的壁画形态 |
2.4.1 壁画形态的分类标准 |
2.4.2 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
2.4.3 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
2.4.4 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
第三章 1979年以来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嬗变的历程 |
3.1 媒介的装饰——20 世纪80年代装饰化的壁画形态 |
3.1.1 装饰化的壁画形态形成的原因分析 |
3.1.2 媒介多元与装饰化的机场壁画形态 |
3.1.3 机场壁画形态的社会影响 |
3.1.4 装饰化的壁画形态的局限性 |
3.1.5 机场壁画复兴运动后的壁画新媒介与新形态 |
3.2 媒介的拓展——20 世纪90年代泛化的壁画形态 |
3.2.1 媒介的拓展与应用 |
3.2.2 泛化的壁画形态 |
3.2.3 泛化的壁画形态的理论探索 |
3.3 媒介的创新——21世纪初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
3.3.1 媒介的创新 |
3.3.2 壁画与建筑理性融合的异化形态 |
3.3.3 全国美展参展壁画的异化形态 |
第四章 传统媒介拓展与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
4.1 传统媒介的拓展 |
4.1.1 混合媒介:蔡玉水印尼壁画《天堂巴厘岛》的媒介拓展 |
4.1.2 从油彩到玻璃:叶武林中国现代文学馆壁画的媒介拓展 |
4.2 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
4.2.1 赏析辨识:教育、宣传、导视性壁画的功能转换形态 |
4.2.2 视听音画:全景画的叙事模式与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
4.3 小结 |
第五章 传统媒介介入与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
5.1 传统媒介与叙事模式的转换方式 |
5.1.1 传统媒介的介入 |
5.1.2 传统壁画的形式借鉴 |
5.1.3 历史符号的片段移植 |
5.1.4 地域特色的壁画表达 |
5.2 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
5.2.1 墙上的虚幻:3D壁画的叙事转换形态 |
5.2.2 宣泄与时尚:涂鸦壁画的本土化形态 |
5.2.3 气质吻合、以石为绘:贝聿铭中国建筑作品中本土化的壁画形态 |
5.2.4 绘山刻水、锻古绣今:南京地铁二号线、十号线壁画本土化的壁画形态 |
5.3 小结 |
第六章 创新媒介介入与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
6.1 创新媒介的介入与创作语境的拓展 |
6.1.1 创新媒介的介入 |
6.1.2 传统经典与历史遗存的新表达 |
6.1.3 叙事模式与壁画形态的新变化 |
6.2 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
6.2.1 虚拟与互动:北京地铁新媒体壁画的地域文化新呈现 |
6.2.2 音画与影像:上海中华艺术宫新媒体壁画的形态转换 |
6.2.3 3D打印与蝴蝶效应:上海地铁新媒体壁画的新形态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理论研究与现实形态 |
7.1.1 艺术本质的理性坚守 |
7.1.2 壁画现状的剖析应对 |
7.2 壁画亟待解决的问题 |
7.2.1 呼吁立法与保护当代壁画 |
7.2.2 推广与传播当代壁画 |
7.3 未来走向 |
附件 |
附:图表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四、期待中国民航尽快奋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D]. 董成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 ——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D]. 方禧尧.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3]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D]. 张梦露.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龙华机场的历史地理研究(1916-1949)[D]. 刘懿锋.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5]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D]. 刘纯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5)
- [6]胜任力学校污名:证据、影响及干预[D]. 沈潘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D]. 杨学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中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纪事[J]. 刘斌. 时代文学, 2017(09)
- [9]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D]. 王岩松. 上海大学, 2017(02)
- [10]东航:搭建中法空中之桥[J]. 钱擘,Sun Xinyu. 今日民航,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