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形态学论文-蒲亨建

音乐形态学论文-蒲亨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音乐形态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商音中心理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解释空间

音乐形态学论文文献综述

蒲亨建[1](2019)在《商音中心理论的解释空间——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关系的音乐形态学解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商音中心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至1990年代末,逐渐形成了其较为完备的基础理论体系。关于该理论体系的具体解释范围与解释层面,迄今尚未得以完整的揭示。文章从五个不同的层面对商音中心理论作出应用理论的延伸解读,为该理论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提供较为全面的实证依据。(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彭勇[2](2019)在《一“腔”心力书国“音”:评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出版于2015年,是沈洽形态研究的鼎力之作。从"音腔"的提出伊始,沈洽就从未停止过对传统音乐形态研究的探索道路,从《音腔论》到"音乐描写法"再到《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从《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到《贝壳歌:基诺族血缘婚恋古歌实录及相关人文叙事》,都是沈洽对于自己几十年来的形态研究的思考、总结与应用。通过梳理、分析沈洽近40年来的形态研究成果以呈现其在形态研究上的总体脉络,进而全面阐释《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这部"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音乐描写分析范式。(本文来源于《音乐探索》期刊2019年03期)

蒲亨建[3](2018)在《“音腔”揭秘——由《音腔论》到《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缘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是沈洽先生在《音腔论》基础上施以扩展的专着。在研究方法上,它由"规范研究"下降到"描写研究",实质上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退缩;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描写"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分析论证,实际上并未真正达到"研究"的层次;"音位"等概念,落实在测音分析等具体应用上,其相关阐释并不能支撑"音腔"是"一种体系""有机整体"的"结构"说;迥异于沈洽的"语言"说等外部成因观,本文基于音乐本体研究视角,对音腔的成因与性质作出全新解说。最后认为,沈先生对"音乐形态学研究思维"是一种"人文学科思维"的理解偏差,则是导致其相关研究始终停滞不前的一大思想障碍。(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期刊2018年01期)

章崇彬[4](2017)在《科学论证,建立中国民族音乐分析的理论体系——评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沈洽教授着作《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是基于民族音乐形态学而展开的系统建立、剖析和多维论证,提出了综合音乐和文化二元视角进行民族音乐形态学分析的独特理论与方法,以全面了解音乐作品。整个理论体系综合了音乐、物理、数理、文化等相结合的认识方法,以数字音频技术的定量分析为依据,科学论证了音乐构成的形态与规律。这是一本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术着作,被评为为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项目,这不仅对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更是为建立中国民族音乐分析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7年22期)

刘卫[5](2017)在《《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书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一书出自学者沈洽先生之手,该书分为十章,分别是从描写音乐形态学定位、叁对描写音乐形态学的核心概念、五大描写音乐形态学基本乐位系统、叁种研究描写音乐形态学技术方法四个层面对"描写音乐形态学"进行全面阐述,为音乐形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从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以及笔者的读后感叁方面,对本着作进行了浅易的评析和解读,力求对"描写音乐形态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更深度的认识和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7年03期)

王广国[6](2017)在《从音乐形态学视角谈广西牛娘剧的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牛娘剧是广西岑溪市一带百姓喜闻乐见的一个地方剧种,也是广西第一批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其唱腔质朴,表演程式、伴奏形式和舞台布景都比较简单,在当地民间流传较广。上世纪70年代以后,当地文艺工作者对牛娘剧进行了大胆革新,牛娘剧开始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本文从曲式结构、调式与音阶、旋律形态、节奏与节拍、伴奏音乐等方面入手,对传统牛娘剧和现代牛娘剧的音乐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前人的创新经验和思路,对牛娘剧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7年06期)

乔雁[7](2017)在《贝多芬《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24第一乐章音乐形态学与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着眼点是《F大调"春天"奏鸣曲》op24的第一乐章,并从音乐结构分析入手,继而揭示音乐作品的美学特征和情感内涵。(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7年11期)

刘永福[8](2016)在《五声二变经纬相成——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及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声二变经纬相成"是传统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的综合反映。我国老一辈作曲家的民族音乐创作实践证明,"五声性"的"单音音乐"形态非中国传统音乐的主体和唯一,"经纬相成"的"立体化"创作理念,是建构民族乐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原则。(本文来源于《音乐探索》期刊2016年04期)

陈金玲[9](2016)在《民族音乐学学科范畴内“音乐书写”的观念与实践——评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分析在民族音乐学内的特殊意义是"音乐书写"问题在学科领域内一直被不断探讨的原因之一。从音乐本体风格的描述到音乐文化意义的阐述,"音乐书写"在个案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中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早期,当受西方主流音乐文化影响的学者在对非西方音乐进行一手资料搜集,尤其是进入无文字社区面对诸多从未被任何符号书写过的口传音乐时,原有的认知符号系统显然无法胜任在声音时间组合和运动走向复杂多样的非西方音乐的描写与分(本文来源于《人民音乐》期刊2016年08期)

吴京津[10](2015)在《读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思现行“曲式与作品分析课”教学的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一书,对中国音乐的形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剖析和描述。提出了一整套切实能将传统音乐与文化结合在一起来研究,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理论和具有操作性的研究方法。该着的问世,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拜读后,触发了笔者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曲式与作品分析研究及其教学的诸多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5年04期)

音乐形态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出版于2015年,是沈洽形态研究的鼎力之作。从"音腔"的提出伊始,沈洽就从未停止过对传统音乐形态研究的探索道路,从《音腔论》到"音乐描写法"再到《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从《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到《贝壳歌:基诺族血缘婚恋古歌实录及相关人文叙事》,都是沈洽对于自己几十年来的形态研究的思考、总结与应用。通过梳理、分析沈洽近40年来的形态研究成果以呈现其在形态研究上的总体脉络,进而全面阐释《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这部"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音乐描写分析范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音乐形态学论文参考文献

[1].蒲亨建.商音中心理论的解释空间——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关系的音乐形态学解说[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

[2].彭勇.一“腔”心力书国“音”:评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J].音乐探索.2019

[3].蒲亨建.“音腔”揭秘——由《音腔论》到《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缘起[J].中国音乐学.2018

[4].章崇彬.科学论证,建立中国民族音乐分析的理论体系——评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J].艺术评鉴.2017

[5].刘卫.《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书评[J].中国音乐.2017

[6].王广国.从音乐形态学视角谈广西牛娘剧的创新[J].四川戏剧.2017

[7].乔雁.贝多芬《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24第一乐章音乐形态学与美学分析[J].戏剧之家.2017

[8].刘永福.五声二变经纬相成——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及实证分析[J].音乐探索.2016

[9].陈金玲.民族音乐学学科范畴内“音乐书写”的观念与实践——评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J].人民音乐.2016

[10].吴京津.读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思现行“曲式与作品分析课”教学的改革[J].中国音乐.2015

标签:;  ;  ;  ;  

音乐形态学论文-蒲亨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