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宇
(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在囊性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经手术外科病理证实的300例囊性肾癌患者影像学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前超声诊断准确270例(90.00%),均表现为囊壁与分隔不规则增厚,因囊肿较大且囊壁规整而造成误诊为单纯性肾囊肿者30例(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中165例患者在增厚囊壁、分隔或结节内探测到血流信号,表现为“短棒状”、“点状”、“球形状”等环绕血流,误诊为单纯性肾囊肿者29例(9.67%),未见血流信号;在能量多普勒超声(CDE)中检出率为252例(84.00%),表现为囊壁、结节、增厚分隔部位或实性成分中探剂“星点状”血流信号,其中87例通过CDFI未见血流信号。结论:将超声引入囊性肾癌的诊断中,具有较好效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超声;囊性肾癌;CDFI;CDE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054-02
囊性肾癌(Cysticrenalcellcarcinoma,CRCC)又被称之为肾细胞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可发生于肾实质的其他任何部位。关于本病的术前诊断相对困难,误诊率较高[1]。在近年来的报道中显示,超声在诊断本病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就其声像图特征的报道仍相对缺乏。本文对2013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经手术外科病理证实的300例囊性肾癌患者影像学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以此评价超声的诊断表现,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3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经手术外科病理证实的300例囊性肾癌患者影像学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中男性223例,女性77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25±2.36)岁;右肾病灶167例,左肾病灶122例,双肾同时存在病灶者11例。
1.2方法
采用ATLHDL-5000、GELOGIQ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HP尖端影像等仪器,采取凸阵探头,调整频率3.5~5MHz;依据扫描需要指导患者完成各体位配合,采用多切面扫描,观察并统计器囊性病变回声特点;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肿瘤囊壁与分隔、实性部分血流检测,采用脉冲多普勒对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阻力指数(RI)予以检测。
2.结果
2.1超声诊断表现
本组病例术前超声诊断准确270例(90.00%),均表现为囊壁与分隔不规则增厚;超声下可见,肿瘤病灶直径在2.0~14.0cm;声像图表现:单囊者156例,多囊者144例;其中由于单囊囊腔偏大、仅靠近于囊腔后壁,见囊液表现“点状”回声,加上囊壁规整而造成误诊为单纯性肾囊肿者30例(10.00%);单囊者156例患者中,病灶囊壁与分隔后薄表现不均匀,在0.2~1.2cm左右,囊内壁、分隔表面均出现不规整,其中增厚囊壁与分隔版弥漫粗细不均钙化者11例,病灶囊壁与分隔上伴有实性结节者111例,又见其中11例为囊壁外、肾窦侧直径1.5cm左右的实性结节,其他均表现为囊壁内结节;另有11例囊壁结节中出现多发小囊变;156例患者囊腔表现透声差,表现为细密点状、絮状物回升,其中12例可见大片状高回声凝血块掩盖囊壁内结节。本组300例患者中其肿瘤病灶周边均可见正常肾组织。
2.2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165例患者在增厚囊壁、分隔或结节内探测到血流信号,表现为“短棒状”、“点状”、“球形状”等环绕血流,误诊为单纯性肾囊肿者29例(9.67%),未见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显示Vs为23.6~120.0cm/s,RI为0.50~0.77。其中33例小囊性肾癌表现为实性成分环状血流信号;22例出现囊腔偏大、囊壁规整,瘤内并无探测到血流信号;11例外壁表现规则,部分区域表现为结节状单囊性,且瘤内以及囊壁增厚区并未探查到明显血流信号。
2.3能量多普勒超声(CDE)
检出率为252例(84.00%),表现为囊壁、结节、增厚分隔部位或实性成分中探剂“星点状”血流信号,其中87例通过CDFI未见血流信号。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总结囊性肾癌的超声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1)囊壁:绝大多数CRCC囊壁均表现厚薄不均,仅有少数存在囊壁薄且规整,因此易被误诊为单纯性肾囊肿,针对此,应充分结合囊肿各方面超声特点予以综合评估。在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由于单囊囊腔偏大、仅靠近于囊腔后壁,见囊液表现“点状”回声,加上囊壁规整而造成误诊为单纯性肾囊肿者[1]。均在腹腔镜下作肾囊肿减压,病理检查获得确诊。(2)囊液:绝大多数CRCC患者囊内均可见片絮状物、不均质略高回升、细密点状弱回声等表现,此情况多因囊内出血、坏死性碎屑、蛋白沉积所致,部分患者囊腔表现透声良好,高回声血凝肿块应与附壁结节、壁结节有效鉴别;(3)分隔:在CRCC中分隔形态结构表现多样化,在分隔偏少且较薄时可能造成多房性肾囊肿的可能性,这是因为部分囊肿分隔较多,且厚薄不一、边缘毛糙;(4)结节与钙化:囊壁或分隔上存在明显类圆形略高回声结节,多由分化良好透明细胞形成;此外在崔卓[3]的研究中指出,囊壁与分隔中均可见钙化,表现为线条状、斑点状、壳状,钙化量与形态对于CRCC的良恶性鉴别异常重要,其中良性囊壁钙化表现为线形,且量少、薄、细。这为CRCC的鉴别诊断而言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超声造影的应用,并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可对CRCC完成识别,进一步提升CRCC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因此我们认为将超声引入囊性肾癌的诊断中,具有较好效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江波.多普勒超声在囊性肾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1):2158-2160.
[2]武雯雯,红华,冯天鹰,等.超声在囊性肾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6):663-664.
[3]崔卓.探讨囊性肾癌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