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痤疮论文-郭秀玲

经前痤疮论文-郭秀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前痤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屈螺酮炔雌醇片,经前期情绪障碍,痤疮

经前痤疮论文文献综述

郭秀玲[1](2018)在《优思明及优思悦治疗经前情绪障碍及痤疮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优思悦和优思明治疗经前期情绪障碍及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伴有经前期情绪障碍及痤疮且要求避孕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优思悦和优思明两组,每组60例。结果:治疗6个月后,优思悦组观察对象的用药依从性、经前期情绪障碍症状评分、痤疮皮损评分、观察对象自我评估及研究者评估的结果均明显优于优思明组(P<0.05)。结论:优思悦改善经前期情绪障碍和痤疮症状的效果优于优思明,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陶宪凝[2](2017)在《四逆散合枸杞大枣治疗经前痤疮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观察四逆散合枸杞大枣治疗经前痤疮的临床疗效,分析研究四逆散合枸杞大枣与逍遥散的组方区别以及临床应用,为临床进一步更完善的治疗痤疮病人提供更优化的思路和方案。研究背景:痤疮,又名寻常痤疮,是一种现代临床常见的,多发于青少年面部,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具有一定损容性的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其发生原因多与毛囊或皮脂腺的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有关,或是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分泌旺盛,以及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如雄激素过高等因素有关。本病多发于15~24岁的青年男女,一般于青春期后自愈,多因处理不当或是自行挤压导致皮肤瘢痕、凹陷等损害。经前痤疮为女性经期前一至二周,面部出现痤疮或者痤疮皮损程度加重,后跟随月经期而缓解、消退的一种长期反复的疾病。西医认为经前痤疮多与激素水平相关,属于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多伴见脱发、多毛、月经紊乱等症状,一般予寻常痤疮分级治疗以及抗雄激素药物治疗。传统中医药治疗寻常痤疮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疗效,一般以热证为主要辩证思路,多认为痤疮发病者多病于上,但对经前加重这一类型作过多的阐述和分析,尚未有统一的结论,临床也有认为由于女性特殊的月经生理特点,经前痤疮的发病与月经生理病理息息相关,常认为本型痤疮与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相关,故有用逍遥散治疗。研究方法:调查于2015年1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门诊的60例女性痤疮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月经情况以及饮食等生活习惯,评估患者的皮损程度。将全部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中药四逆散合枸杞大枣治疗,对照组予逍遥散治疗。两组药物均由广安门医院皮肤科门诊草药治疗,每天一剂,共取药汁约400ml,分早晚服,以4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之后评定疗效。治疗期间嘱患者避免熬夜、以及辛辣油腻的食物。研究结果:共纳入痤疮经前加重患者60例。对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皮损数量、性质、自觉症状评分进行记录,经统计学比较后,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30例,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30例,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二者疗效相当。通过对同组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数据的对比,P<0.01,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效果明显。研究结论:四逆散合枸杞大枣治疗经前加重型痤疮效果显着,且与临床常用逍遥散作用相当。(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李鲜,韩宇[3](2016)在《毛德西教授运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经前痤疮》一文中研究指出毛德西系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首届中医科普专家,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毛老从事教学及临床50余年,治学严谨,攻读经典,医术精湛,学验俱丰。痤疮是一类因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导致的皮肤病,多以颜面部呈丘疹样凸起,痒痛不舒,甚则可挤出白色脓液,破损后皮肤粗糙不平为临床表现,其中发于妇女行经前10余天者称为经前痤疮。目前,临床治疗本病多从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着手,虽有一定效果,但殊不知本病病机复杂,临证治则亦不可局限一端。毛德西教授临床治疗本病经验丰富,多以肺胃阴虚为病机关键,从中可窥其学术思想一斑,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医研究》期刊2016年10期)

吉海荣[4](2015)在《在校女大学生经前痤疮与中医体质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中医体质学理论为指导,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部分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及经前痤疮相关情况的调查,初步探讨经前痤疮者的体质分布特点及发病的相关因素,以寻求女大学生经前痤疮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期望为临床对经前痤疮易感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改善或纠正偏颇体质,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及对经前痤疮的预防及个体化诊疗提供思路与依据。方法: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经前痤疮调查表及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标准化量表。发放调查表共1500份,收回1483份有效量表1475份,抽取其中经前痤疮者200人,将其作为病例组。在正常人群中,用随机数表法按1:1随机选取200人作为正常组,进行对照。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经前痤疮的易感体质及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1.200例病例组中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为:湿热质(22.57%)>气虚质(14.93%)>痰湿质(13.54%)>阴虚质(12.15%)>气郁质(11.11%)>阳虚质(8.00%)>血瘀质(7.29%)>平和质(5.90%)>特禀质(4.51%)。2.病例组的体质类型以湿热质为主(占22.57%),正常组的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占24.28%);病例组的偏颇体质(94.10%)明显高于正常组(75.72%);其中两组间在湿热质、平和质的分布上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阴虚质、痰湿质的分布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体质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与正常组在初潮年龄、情志情况、饮食习惯、自觉压力方面具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1)。4.病例组与正常组在喂养方式、母亲经前痤疮情况、运动习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及质量方面具有显着的差异(p<0.05)。5.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月经经量、经质方面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月经经色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6.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身高、体重、出生情况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为在校女大学生经前痤疮的易感体质。2.人工或混合喂养、情志失调、饮食失宜、缺乏运动、初潮年龄≤12岁或>16岁、遗传因素、压力较大和较差的睡眠习惯、睡眠时间及质量均易导致在校女大学生经前痤疮的发生。3.在校女大学生经前痤疮多伴有月经的量、色、质的异常变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6-01)

彭颖洁,孟君,桑海莉[5](2013)在《自拟杷叶牛蒡汤治疗经前痤疮4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杷叶牛蒡汤治疗经前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前痤疮患者40例,以杷叶牛蒡汤为基础方治疗,经前10天开始服药,每天1剂,连服7剂后停药,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按上述方法服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3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杷叶牛蒡汤治疗经前痤疮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期刊2013年04期)

杨正乔,陈立怀[6](2013)在《清热燥湿法治疗经前下颏痤疮》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跟随导师陈立怀教授出诊过程中,见很多患者在月经来潮前下颏部出现痤疮或者痤疮加重的现象,影响了爱美女性的容貌和心情。本病当属于经前痤疮,多发于青春期女性,是一种以炎性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口唇周围较为多见。本病的发生与月经前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在黄体期内,雌二醇降低,雄激素的含量或雄激素与雌激素的比例相对较高,导致皮脂腺活性相应增强,因此容易造成痤疮的加重。根据女性月经期生理特(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陈冠佑[7](2013)在《台湾地区女性经前痤疮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常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主要与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细菌感染及毛囊、皮脂腺炎症等多种因素相关,多发于青年期男女。台湾地区雨湿较盛且气候炎热,该疾病发生率较高,且通常此愈彼发,难以根治。传统中医药治疗寻常痤疮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确切的疗效优势,但由于其证治标准未能规范化,从而阻碍了对其临床诊疗原理的科学阐述,因此,对寻常痤疮的发病规律及致病机理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规范其证治标准势在必行。因此,本文以在台湾地区开展的经前痤疮的中医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为基础,对有关寻常痤疮证治规律的进行了探索。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是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导致的脏腑病理变化的外在反映。本研究以大量的临床样本调查为依据,在充分总结经前痤疮的证侯特点的基础上,从血清性激素水平层面研究痤疮发生的内分泌机理与其中医证侯之间的关系,为痤疮的中医标准化临床诊疗提供规范的研究思路。方法:研究对象寻常痤疮患者。共收到合格研究对象调查表130份,其中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的经前痤疮患者100名,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来源为新竹天佑中医诊所、高雄佑昌中医诊所、台中崇德中医诊所皮肤科门诊患者,收集了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经前痤疮患者100名;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30例受试者亦均来自新竹、高雄、台中叁家诊所的健康体检中心。采用中医辩证、血清性激素为指标。血清八项性激素包括睾酮(T)、雌二醇(E2)、孕酮、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及皮质醇检测检测。结果:本研究共有合格研究对象130例,研究以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研究发现:(1)发病就诊年龄区间尤以19-35岁的青年较突出,13-18岁青少年就诊率也较高,中年患者亦占有一定就诊比率。(2)皮肤类型属油型52例(52.0%);干燥型4例(4.0%);中间型17例(17.0%);混合型27例(27.0%)。各型皮肤发病率依次为油型>混合型>中间型>干燥型。油型最高,干型最低。(3)痤疮发生以及相关症状的出现与月经周期有关。经前减轻12例,经前加重88例,以经前加重居多。伴随单一或合并症状者51例,占51.0%。其中便秘30例,尿黄22例,口臭16例,咽痛11例,口疮13例,口干7例,便溏4例,眠差3例,乏力2例,口苦1例,目矢多1例。便秘居伴随症状之首。(4)应用面部望诊二维坐标体系,可见从痤疮好发位置来看,多出现在额部以及下颌部。(5)本次调查结果是:肺经风热型24例,湿热蕴结型40例,痰湿凝结型8例、气滞血瘀7例、冲任不调型21例。湿热蕴结型最常见,占发病率40.0%,肺经风热型次之,占24.0%,冲任不调型占21.0%。(6)女性痤疮患者性激素检测:患者组睾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及睾酮/雌二醇值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雌二醇、孕酮、泌乳素、FSH、LH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组皮质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1)。(7)通过辨证分型与血清雌二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型痤疮与雌二醇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痰湿凝结型、冲任不调型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却明显升高。结论:(1)痤疮发生以及相关症状的出现与月经周期有关。前痤疮好发于额部以及下颌部,但也会发生在颈部、背部、胸部、臀部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2)本次研究表明,在经前痤疮的各种证型中,湿热蕴结型居多。台湾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湿热蕴结型痤疮是台湾地区痤疮的主要证型。(3)女性痤疮患者组睾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及睾酮/雌二醇值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组皮质醇较对照组极显着降低。通过辨证分型与血清雌二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型痤疮与雌二醇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痰湿凝结型、冲任不调型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却明显升高。在辨病基础上强调“病证结合”,能够为痤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5-01)

曾春晖[8](2012)在《经前痤疮的中医治验举隅》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称痤疮为粉刺,即面部所生之小丘疹状突起,色暗,有痛痒感,可挤出白色或脓性液体,病损处皮肤粗糙可出现疤痕及色素沉着,尤以青春期常见。西医认为是一种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性皮肤病。历代中医对本病均有描述:最早于《黄帝内经》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汗出见湿乃生痤痱",(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聂晨[9](2009)在《经前痤疮发病的经络循行部位与脏腑辨证相关性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观察痤疮发病部位所属的经络循行部位是否与脏腑辨证相吻合,探索颜面部痤疮发病规律与“经络-脏腑相关”理论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以问卷形式收集原始资料,结合经络循行规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经前痤疮患者的就诊时发病部位及经前皮损加重部位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此次观察,两颊、口周为经前痤疮就诊时皮损高发部位,其次下颌、两颧、耳鬓及额头等部位亦较多受累。鼻或鼻侧发病最少。以经络循行部位观察,发现就诊时皮损多沿肝胆经循行部位分布;胃经、小肠经、叁焦经亦较多受累。针对经前加重皮损的统计结果显示,两颊及口周仍然是经前皮疹高发部位;其次耳鬓、额头等部位亦占一定比例;其余部位则相对较少发病。结合经络发现,肝经循行部位为此次所调查经前皮损加重的高发部位;其次,胆经、胃经循行部位加重的情况也占一定比例。结论:两颊及口周既为经前痤疮患者就诊时皮疹的高发部位,同时又是经前7-14天皮疹加重的高发部位。以经络循行部位角度观察,肝经循行部位为此次调查的经前痤疮患者皮疹的高发部位,其发病的经络循行部位与临床脏腑辨证吻合率高。综上所述,经络辨证在辨治经前加重痤疮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提示了经络辨证在痤疮,尤其是女性痤疮的辨治中的重要性。为冲任不调型痤疮的辨治提供新的线索与思路。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5-01)

柯友辉,陈浩波,杜晓靖,周英[10](2006)在《中西药联用治疗经前痤疮9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前痤疮是指妇女月经前10天左右,在颜面皮脂丰富的部位出现对称分布,以炎性丘疹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经后症状迅速缓解,呈周期性发作。笔者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96例,均来自我院2002年10月~2005年4月皮肤科(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经前痤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观察四逆散合枸杞大枣治疗经前痤疮的临床疗效,分析研究四逆散合枸杞大枣与逍遥散的组方区别以及临床应用,为临床进一步更完善的治疗痤疮病人提供更优化的思路和方案。研究背景:痤疮,又名寻常痤疮,是一种现代临床常见的,多发于青少年面部,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具有一定损容性的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其发生原因多与毛囊或皮脂腺的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有关,或是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分泌旺盛,以及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如雄激素过高等因素有关。本病多发于15~24岁的青年男女,一般于青春期后自愈,多因处理不当或是自行挤压导致皮肤瘢痕、凹陷等损害。经前痤疮为女性经期前一至二周,面部出现痤疮或者痤疮皮损程度加重,后跟随月经期而缓解、消退的一种长期反复的疾病。西医认为经前痤疮多与激素水平相关,属于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多伴见脱发、多毛、月经紊乱等症状,一般予寻常痤疮分级治疗以及抗雄激素药物治疗。传统中医药治疗寻常痤疮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疗效,一般以热证为主要辩证思路,多认为痤疮发病者多病于上,但对经前加重这一类型作过多的阐述和分析,尚未有统一的结论,临床也有认为由于女性特殊的月经生理特点,经前痤疮的发病与月经生理病理息息相关,常认为本型痤疮与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相关,故有用逍遥散治疗。研究方法:调查于2015年1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门诊的60例女性痤疮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月经情况以及饮食等生活习惯,评估患者的皮损程度。将全部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中药四逆散合枸杞大枣治疗,对照组予逍遥散治疗。两组药物均由广安门医院皮肤科门诊草药治疗,每天一剂,共取药汁约400ml,分早晚服,以4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之后评定疗效。治疗期间嘱患者避免熬夜、以及辛辣油腻的食物。研究结果:共纳入痤疮经前加重患者60例。对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皮损数量、性质、自觉症状评分进行记录,经统计学比较后,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30例,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30例,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二者疗效相当。通过对同组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数据的对比,P<0.01,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效果明显。研究结论:四逆散合枸杞大枣治疗经前加重型痤疮效果显着,且与临床常用逍遥散作用相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前痤疮论文参考文献

[1].郭秀玲.优思明及优思悦治疗经前情绪障碍及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

[2].陶宪凝.四逆散合枸杞大枣治疗经前痤疮的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3].李鲜,韩宇.毛德西教授运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经前痤疮[J].中医研究.2016

[4].吉海荣.在校女大学生经前痤疮与中医体质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

[5].彭颖洁,孟君,桑海莉.自拟杷叶牛蒡汤治疗经前痤疮40例[J].广西中医药.2013

[6].杨正乔,陈立怀.清热燥湿法治疗经前下颏痤疮[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7].陈冠佑.台湾地区女性经前痤疮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8].曾春晖.经前痤疮的中医治验举隅[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

[9].聂晨.经前痤疮发病的经络循行部位与脏腑辨证相关性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10].柯友辉,陈浩波,杜晓靖,周英.中西药联用治疗经前痤疮96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

标签:;  ;  ;  ;  

经前痤疮论文-郭秀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