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震加固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强震区,断层带边坡,抗滑桩,加固机理
抗震加固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唐勇,余鑫,孙智慧[1](2019)在《基于FLAC3D的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及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典型工程断层带边坡为原型,选择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叁维边坡模型,分析地震作用下边坡和抗滑桩动力响应特征、抗震加固机理以及抗滑桩加固模式。结果表明,地震波对断层带边坡岩体产生振荡作用,导致岩体松弛进而向临空面滑动;边坡采用抗滑桩支护后,改善了桩周岩土体的力学性能;地震波中面波部分直接到达抗滑桩桩身位置,另一部分先到达桩间土拱处,再由土拱传播到桩身;纵波和横波传播到弹性好的抗滑桩处,能量损失较少,经反射后对边坡产生加固效用;坡高30 m、坡比1∶1时,不同桩支护不同位置的最优锚固长度为10、12 m,最优桩间距为6、7 m。(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9年07期)
曾显志[2](2018)在《RC墩柱弯剪扭抗震加固机理与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强震作用下,非规则桥梁(曲线桥、斜桥、匝道桥等)的RC桥墩由于弯剪扭的耦合作用,致使其震损更为严重甚至发生倒塌。目前,国内外针对非规则桥梁RC桥墩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的研究甚是罕见。因此,本文针对非规则桥梁的RC桥墩,在已有抗震加固措施和塑性铰区域采用分段凹凸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Concrete,SFC)预制壳壁加固墩柱的伪静力往复加载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RC桥墩新型的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即沿桥墩全高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加固,并在壳壁预留的孔洞内设置无粘结钢筋。提出了相应的弯剪扭抗震加固设计方法,同时基于该设计方法建立了某一匝道桥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加固前后匝道桥有限元模型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的对比分析,来探讨该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弯剪扭抗震加固后桥墩的屈服弯矩、极限弯矩、屈服扭矩和屈服扭转角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弯剪扭抗震加固设计方法。(2)设计制作了3个墩柱模型(1个原墩柱模型、1个塑性铰区域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的加固墩柱模型Ⅰ和1个塑性铰区域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的加固墩柱模型Ⅱ;其中原墩柱模型和加固墩柱模型Ⅰ的截面尺寸均为300mm*300mm,加固墩柱模型Ⅱ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进行了伪静力往复加载试验,并通过对比3个墩柱模型抗弯承载力和抗扭承载力、位移延性和扭转角延性、弯曲耗能能力和扭转耗能能力等方面的抗震能力,来探讨塑性铰区域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的加固措施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了沿桥墩全高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的新型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3)建立了某一匝道桥的3个有限元模型(固支墩考虑了弯剪扭耦合作用的模型1;固支墩沿桥墩全高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加固的模型2;固支墩采用弯剪扭抗震加固且铰支墩塑性铰采用分段SFC预制壳壁加固的模型3),选取了3条实际地震动(绵竹清平地震动、汶川卧龙地震动和什邡八角地震动)作为输入,对3个匝道桥模型进行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着重通过对比地震时程分析结果中3个匝道桥模型的固支墩、铰支墩和支座的位移反应及破坏情况,来验证沿桥墩全高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的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张玮,田石柱[3](2016)在《基于混合试验的桥墩FRP抗震加固破坏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RP抗震加固可以提高构件的延性,但同时也可能会改变构件的薄弱部位,乃至改变构件的破坏机理,甚至影响到整个结构。针对此问题,以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为模型,假定其中一个桥墩因为施工间断等原因造成桥墩底部钢筋部分搭接,需要进行FRP抗震加固,通过抗震混合试验方法,研究此加固桥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情况。结果表明:FRP抗震加固对于构件的延性有着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可能会改变构件的破坏机理。(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6年04期)
余鑫[4](2014)在《强震区断层带边坡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及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5.12”汶川大地震影响,我国西南山区发生了大量边坡地质灾害。在强震区进行公路修建的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些不同种类的边坡之中,断层带边坡在地震失稳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经有关学者研究统计,用抗滑桩加固的断层带边坡在地震作用下只有少数发生倾斜变形,大多数的桩基本无变化,并且其加固的边坡都比较稳定。本文基于以上事实选取广甘高速公路断层带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公路边坡设计中常用的无平台、有平台不同坡高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以及抗滑桩加固机理和加固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广甘高速公路断层带边坡进行了抗滑桩动力稳定性分析。通过上述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地震力作用下,断层带边坡越高,坡体水平位移呈线性增长;坡顶、坡面处水平位移增值较大,坡脚、坡底处较小;最大主应力往坡顶和坡面处集中,当坡高达到一定高度时,坡面形成贯通的拉应力带,坡脚产生较明显的应力集中区域。对比分析认为,断层带边坡高度越高,其动力作用下自稳能力越差。记录地震作用不同时间段坡体的水平位移值情况,结果发现,在地震波持续作用下,水平位移值不断增加,边坡发生累积变形。(2)断层带边坡动力变形分析:由于断层带岩体松散、破碎,地震波在边坡岩土体内传播和作用过程中,坡体内产生的横波和纵波使边坡岩土体不同部位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拉张或剪切变形甚至导致边坡岩土体破坏。同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界面时将发生反射、折射现象,不同地震波还将迭加协同作用,致使岩土体产生拉张变形和剪切变形。(3)应用FLAC3D软件模拟支护前后坡体动力响应特征,抗滑桩能显着改善边坡坡顶水平位移,约束坡面岩体的变形和破坏;能改善边坡坡顶与坡脚的塑性区分布情况,使边坡应力分布的更加均匀,保证边坡的稳定性。(4)在地震作用下,记录了桩间土体以及桩内力变化情况。桩顶端要比桩中部变形大,易发生倾斜破坏。桩剪力在地震作用初期已经形成,此后的地震作用只会引起剪力的微小变化。地震作用初期桩弯矩值不大,在零附近波动,随着地震波持续作用,弯矩迅速增加到最大值。桩身弯矩变化特征为自下而上先增加后减少,最大值一般位于桩身中间位置附近。抗滑桩设计时,应在内力最大值附近增设钢筋。(5)对比分析了有无滑面时抗滑桩动力支护效果。边坡无滑面时桩间土的位移是由坡体内部向临空面逐渐增加,坡体塑性变形区集中在坡面处,坡顶有少部分变形,桩身所受内力值较小;有滑面时桩间土的位移由坡体内部向临空面先增大后减小,边坡覆盖层土体变形很大,在坡顶处存在大量的塑性变形区,边坡土体较容易沿着滑面往临空面方向移动,抗滑桩内力值较大,易发生破坏。值得注意的是,边坡具有滑面时能显着影响桩间土体位移变化情况,在滑面处位移最大。(6)总结出了抗滑桩对强震区断层带边坡的加固机理:断层带岩体松散、破碎,地震波作用在坡体上产生振荡效应,使岩体在反复的振荡过程中产生松弛进而向临空面滑动。当抗滑桩支护后,它具有挤密作用,改善桩周岩土体;当地震波中的面波从坡体传播到抗滑桩界面时,一部分直接传播在桩身处,另一部分传播在桩土间压力拱处,由压力拱将地震波传播于抗滑桩;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传播到桩附近时,由于抗滑桩比断层带岩体弹性好,能量损失较少,波经过反射之后反而对坡体产生了加固作用。与此同时,桩身剪力最大值一般位于坡体较易滑出位置与桩身相交处,桩两端点所受剪力与中间点的剪力反向;桩身弯矩一般在锚固段以下2m-3m左右处最大,呈对称分布。剪力与弯矩都是随着地震波作用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增大达到最大值。(7)对比分析了悬臂桩与全埋桩,桩锚固长度8m、10m和12m,桩间距5-10m时坡体动力变化情况,模型坡高30m(分叁级放坡,每级10m)、坡比1:1时抗滑桩具有以下规律:①悬臂桩能改善坡体整体变形值,降低桩后动土压力值;全埋桩桩身内力较小,耗材少,降低工程造价;②抗滑桩锚固段长10m和12m要比长8m加固效果好;③桩间距9m和10m时坡体已经产生了大变形,说明边坡已发生破坏,这两种桩间距对边坡加固效果不好。(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4-06-01)
晏鹏程[5](2014)在《基于梁柱节点的既有RC框架结构体系抗震加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框架结构的震害分析的基础上,对框架结构破坏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文章对比分析了历次规范中有关框架结构设计条文的演变,对比了国内外关于RC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加固研究现状。文章对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影响框架结构节点承载能力的因素,并阐述了框架结构抗震加固的方法以及常用的叁种加固方法的加固机理。在对不同时期设计规范关于框架结构的设计规定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依据不同时期设计规范设计的叁个典型的RC框架结构模型,并应用SAP2000软件对不同时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并分别从性能点值、塑性铰发展顺序以及层间位移角值叁个方面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不同时期结构模型的Pushover分析结果的对比,找出各时期设计规范的缺陷所在。在1955版抗震缺陷框架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加固设计,分别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叁种加固方案,同时对加固后的模型再次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对加固后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加固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在加固后结构模型Pushover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加固此类缺陷框架结构的加固意见和建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5-28)
孙峰,孔纪名,蔡强,阿发友,崔云[6](2012)在《在地震作用下碎石土滑坡抗滑桩的抗震加固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弹塑性动力固结大变形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碎石土滑坡的抗滑桩在坡脚和边坡中部的抗震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在边坡中部的抗滑桩相对于设置在边坡下部的抗滑桩对整体边坡土体位移支挡最有效。不同高程点动弯距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同样条件下中桩位抗滑桩的静力、动力弯矩大于桩位在坡脚的抗滑桩相应位置的弯矩,表明中桩位加固位置可以更有效发挥抗滑桩的抗弯承载能力。从提高边坡稳定性和抗滑桩的抗滑效果来看,边坡中部的抗滑桩抗震加固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2年08期)
何勇[7](2012)在《断层带边坡地震响应特征及抗震加固机理与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大陆地震带,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活动性强、频度高,而在这一地区重要的大型工程分布较多,工程的抗震稳定性问题尤为重要。汶川地震诱发的公路地质灾害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密度之高、类型之复杂、造成损失之重,远远超出预料之外,尤其是震区横断山脉地区公路沿线形成的大量滑坡、潜在不稳定斜坡和相关次生灾害给救灾工作和灾区公路重建带来极大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强震区公路边坡地震动力效应、地震诱发斜坡失稳机理,如何优化强震区公路边坡综合处置技术,对于地震灾区公路灾害治理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以上事实选取广甘高速公路断层带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公路边坡设计中常用的坡比、坡高的动力响应规律和框架锚索加固系统在不同锚索间距、不同预应力条件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广甘高速公路断层带边坡进行了动力稳定性评价和抗震优化措施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可得:(1)广甘高速公路断层带边坡受断层影响较大,坡体岩体破碎,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2)运用FLAC~(3D)对断层带边坡均质概化模型进行静力计算时,坡高的变化对坡体位移的影响较大,开挖坡比的变化对坡体位移的影响相对较小;(3)运用FLAC~(3D)对断层带边坡均质概化模型进行强地震动力计算时,开挖坡比对边坡变形量的影响仍然较小,受边坡高度的影响相对较大,这与静力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一致;(4)FLAC~(3D)动力计算中,框架锚索系统对均质断层带边坡加固效果不理想,通过改变锚索长度、锚固角度、锚索间距和预应力大小的优化效果也不明显;(5)FLAC~(3D)动力计算中,以坡体注浆提高岩体质量的优化方案可对均质断层带边坡的优化起到较好的作用,较框架锚索系统本身参数的优化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断层带边坡设计中应考虑的方案;(6)通过对广甘高速公路断层带边坡的实例分析,再次证明了在FLAC~(3D)动力计算中仅改变框架锚索(杆)本身参数对以均质岩体考虑的断层带边坡的加固效果不理想,而通过注浆提高岩体质量的方案切实可行,加固效率明显。在此基础上,考虑边坡差异岩体质量的条件,结果表明对深部岩体质量进行优化对断层带边坡的稳定具有良好的效果。以上结论均基于均质破碎岩体得出,而对于工程实际中岩体往往受到风化、卸荷等因素的影响,从坡体表面到内部岩体质量并不一致,工程实际中尚需考虑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的计算参数,这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2-07-01)
凌宏华[8](2011)在《新型阻尼器的工作机理及在抗震加固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汶川特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对量大面广的中小学建筑要求专门进行普查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传统的加固方法往往单靠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来抵御地震。耗能减震技术改变了传统抗震加固的思想,改“抗”为“消”,通过在结构某些部位增设耗能构件,以达到抗震加固目标。耗能减震技术为抗震加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因其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等特性,在土木工程被动控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开发出来的SMA阻尼装置大多处于试验阶段,离实际工程应用仍有很大距离。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根据自复位SMA阻尼器的工作机理,建立了其恢复力模型。在金属阻尼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多段线弹性连接单元,在SAP2000有限元软件中实现自复位SMA阻尼器的模拟。(2)对金属阻尼器的各个控制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了多遇地震下各个参数对金属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在分析金属阻尼器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复位组的参数来考察自复位SMA阻尼器参数的影响,得到复位组参数的影响规律及合理取值范围。(3)使用金属阻尼器对某教学楼进行加固并作了全面的动力分析,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的楼层位移、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小,阻尼器在7度地震作用下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减震效果。(4)使用自复位SMA阻尼器对某教学楼进行加固并作了全面的动力分析,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位移减震效果更加明显,但层间剪力出现了放大现象。与金属阻尼器相比,自复位SMA阻尼器的能量耗散系数和耗能比例均略小,但自复位SMA阻尼器同时还兼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残余变形小,使结构在震后能够回复到初始位置,大大减小了结构的损伤,验证了采用自复位SMA阻尼器进行抗震加固的优越性。(5)阻尼器优化布置表明,阻尼器布置在底部可以发挥良好的耗能能力,而布置在顶部耗能能力减弱。(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1-05-28)
李荣建[9](2008)在《土坡中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滑桩是边坡加固的常用措施之一,地震作用及其诱发饱和地基液化往往导致加固结构破坏及滑坡;因此,研究边坡内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研制了微混凝土抗滑模型桩,进行了一系列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开发了大变形叁维动力固结有限元程序并对模型试验相应的原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研制了更加严格满足相似关系的微混凝土抗滑模型桩,使之可以较好地反映原型钢筋混凝土桩动力响应和破坏特点,克服了采用高强度替代材料制作的模型桩在相似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拓宽了微混凝土模型桩的应用范围。2.根据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研究了无水条件下的边坡抗滑桩抗震加固效果及动力响应特点:桩径从小到大变化时,抗滑桩由静力断桩破坏到静力稳定动力断桩,再到桩体呈弹性动力响应,边坡变形和自振周期相应地由大逐渐减小,加固效果逐渐增强,抗滑桩内弯矩时空分布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高桩位可更有效地发挥抗滑桩承载能力,抑制了坡顶地震变形,但坡脚位移相对较大;中桩位时坡顶位移较大,但坡脚位移较小。3.根据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饱和地基条件下无加固边坡与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地震动力响应特点:前者由于饱和地基液化导致坡脚滑动,诱发边坡整体产生较大变形;后者虽然坡脚产生局部滑动,但由于抗滑桩加固效果良好,边坡变形相对较小,加固边坡整体较为稳定。与无水时相比,有水时抗滑桩动力附加弯矩增幅较大;与低水位时相比,高水位条件下发生了滑坡和断桩;表明水位条件对边坡抗滑桩受力及加固效果的影响较为显着。4.利用Pastor-Zienkiewicz III广义塑性本构模型和饱和砂土固液两相体耦合动力固结理论,开发了大变形动力固结叁维有限元程序。首先利用该程序对典型模型试验相应的原型进行了模拟,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开发程序的可靠性。然后通过数值计算拓展了位移和超静孔压分布等动力响应信息,结合试验结果深入研究了地震过程中桩-土运动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计算还可预测边坡抗滑桩动力断桩及断桩时刻等。(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8-06-01)
王步,王溥[10](2007)在《基于节点的碳纤维布抗震加固混凝土框架方法Ⅱ:机理分析与加固效果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十字节点试件和框架模型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基础上,讨论了碳纤维布—混凝土梁端加腋组合方法对于节点核心区的增强机理,提出了实用的设计计算公式。并根据原型框架的实际设防要求,引入能力谱方法,对碳纤维布加固框架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以现行抗震规范为准绳对框架结构以梁柱节点为中心整体加固后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检验。(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07年03期)
抗震加固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强震作用下,非规则桥梁(曲线桥、斜桥、匝道桥等)的RC桥墩由于弯剪扭的耦合作用,致使其震损更为严重甚至发生倒塌。目前,国内外针对非规则桥梁RC桥墩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的研究甚是罕见。因此,本文针对非规则桥梁的RC桥墩,在已有抗震加固措施和塑性铰区域采用分段凹凸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Concrete,SFC)预制壳壁加固墩柱的伪静力往复加载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RC桥墩新型的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即沿桥墩全高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加固,并在壳壁预留的孔洞内设置无粘结钢筋。提出了相应的弯剪扭抗震加固设计方法,同时基于该设计方法建立了某一匝道桥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加固前后匝道桥有限元模型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的对比分析,来探讨该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弯剪扭抗震加固后桥墩的屈服弯矩、极限弯矩、屈服扭矩和屈服扭转角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弯剪扭抗震加固设计方法。(2)设计制作了3个墩柱模型(1个原墩柱模型、1个塑性铰区域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的加固墩柱模型Ⅰ和1个塑性铰区域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的加固墩柱模型Ⅱ;其中原墩柱模型和加固墩柱模型Ⅰ的截面尺寸均为300mm*300mm,加固墩柱模型Ⅱ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进行了伪静力往复加载试验,并通过对比3个墩柱模型抗弯承载力和抗扭承载力、位移延性和扭转角延性、弯曲耗能能力和扭转耗能能力等方面的抗震能力,来探讨塑性铰区域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的加固措施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了沿桥墩全高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的新型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3)建立了某一匝道桥的3个有限元模型(固支墩考虑了弯剪扭耦合作用的模型1;固支墩沿桥墩全高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加固的模型2;固支墩采用弯剪扭抗震加固且铰支墩塑性铰采用分段SFC预制壳壁加固的模型3),选取了3条实际地震动(绵竹清平地震动、汶川卧龙地震动和什邡八角地震动)作为输入,对3个匝道桥模型进行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着重通过对比地震时程分析结果中3个匝道桥模型的固支墩、铰支墩和支座的位移反应及破坏情况,来验证沿桥墩全高采用分段凹凸SFC预制壳壁的弯剪扭抗震加固措施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震加固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唐勇,余鑫,孙智慧.基于FLAC3D的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及模式研究[J].水力发电.2019
[2].曾显志.RC墩柱弯剪扭抗震加固机理与措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3].张玮,田石柱.基于混合试验的桥墩FRP抗震加固破坏机理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6
[4].余鑫.强震区断层带边坡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及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5].晏鹏程.基于梁柱节点的既有RC框架结构体系抗震加固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
[6].孙峰,孔纪名,蔡强,阿发友,崔云.在地震作用下碎石土滑坡抗滑桩的抗震加固作用机理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
[7].何勇.断层带边坡地震响应特征及抗震加固机理与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8].凌宏华.新型阻尼器的工作机理及在抗震加固工程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
[9].李荣建.土坡中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8
[10].王步,王溥.基于节点的碳纤维布抗震加固混凝土框架方法Ⅱ:机理分析与加固效果检验[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