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文化经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典诗文,意义,兴趣,模式
传统文化经典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军[1](2019)在《学习诵读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从学习诵读经典诗文的意义,激发学习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经典诗文学习诵读的方法等叁个方面,论述对学习经典诗文的认识和实践,以期能够对帮助初中生提高古诗文学习的兴趣、丰富传统文化的素养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9期)
[2](2019)在《温州博物馆“动画中国风——经典动画与传统文化展”进校园动手体验传统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11月8日,温州博物馆文化服务送进校活动来到平阳县青蓝双语学校。本次带来的展览“动画中国风—经典动画与传统文化展”,以中国传统动画为主线,提炼出中国动画中的传统艺术元素。如《小蝌蚪找妈妈》中的水墨画,《聪明的鸭子》里的折纸和剪纸元素,《大闹天宫》中的戏曲音乐,《叁打白骨精》中的皮影人物,以及木偶动画《阿凡提》。为了让展览更加鲜活,活动更加丰富,温州博物馆为学(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博物馆文集汇编(下)》期刊2019-12-01)
熊莉君[3](2019)在《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兼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会获得最持久的生命力。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查,总结归纳出"文化+遗产""图书馆+书院""讲堂+图书馆""n位一体"等传承新模式,从开展古籍保护工程、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综述图书馆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的作用,结合经典阅读推广供给侧改革,提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路径与措施。(本文来源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郝兴霞,包洪鹏[4](2019)在《吟诵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经典古籍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伦理价值观念,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对人发生作用,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实现知行合一,传承才有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的诗文诵读方法——吟诵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21期)
毛海龙[5](2019)在《经典传承——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若将其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定能体现十分显着的教育价值。新课程改革以来,部编版的语文教材呈现了更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在课改浪潮中也要深挖语文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提升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怀。本人立足初中语文实践教学,谈谈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本文来源于《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期刊2019-11-01)
杨继萍[6](2019)在《中职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以经典古诗文诵读现状调查问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有利于增强其爱国热情、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因此,了解、掌握中职生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现状,尤为必要。(本文来源于《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期刊2019年05期)
夏琳[7](2019)在《百年西泠:打造一个时代的经典 树立杭州传统文化品牌》一文中研究指出金秋十月,对于已有百年历史的西泠印社来说注定不平凡。10月16日,《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举办,同时出版豪华版展览图录厚达450页的精装画册《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10月18日,召开《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第二编)编(本文来源于《杭州日报》期刊2019-10-24)
吴跃,袁岚[8](2019)在《致敬经典古迹 弘扬传统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13日,世界上第一座装配式3D打印桥梁,也是世界上单跨最长的混凝土3D打印桥梁在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举办了落成仪式。赵州桥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洨河上,由隋朝匠师李春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报》期刊2019-10-21)
郝雨[9](2019)在《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经典史料再发掘——兼谈张勇耀、韩兵强《孔天胤评传》》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自信,归根结底其前提是要有文化,而且是要有足够可以自信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史料典籍浩如烟海,数千年资源丰富无限。如今要复兴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充分摸清传统文化的家底。几千年积累和沉淀的传统文化,要数清所有家珍,显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有许多宝藏,尚未得到充分挖掘。这是需要今天(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9年10期)
魏世杰[10](2019)在《传承经典,浸润心灵——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弘扬》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文化进课堂是近年来一个热门话题,但怎样把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润物无声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则是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究的课题。它需要执教者抓住语文学科特点,从作品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方面去整体解读,让学生全面认知传统文化,促成文化与学生达成共鸣,批判性传承,创新性发展。(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9年28期)
传统文化经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9年11月8日,温州博物馆文化服务送进校活动来到平阳县青蓝双语学校。本次带来的展览“动画中国风—经典动画与传统文化展”,以中国传统动画为主线,提炼出中国动画中的传统艺术元素。如《小蝌蚪找妈妈》中的水墨画,《聪明的鸭子》里的折纸和剪纸元素,《大闹天宫》中的戏曲音乐,《叁打白骨精》中的皮影人物,以及木偶动画《阿凡提》。为了让展览更加鲜活,活动更加丰富,温州博物馆为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文化经典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军.学习诵读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温州博物馆“动画中国风——经典动画与传统文化展”进校园动手体验传统文化[C].2019年中国博物馆文集汇编(下).2019
[3].熊莉君.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兼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
[4].郝兴霞,包洪鹏.吟诵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汉字文化.2019
[5].毛海龙.经典传承——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策略[C].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2019
[6].杨继萍.中职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以经典古诗文诵读现状调查问卷为例[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
[7].夏琳.百年西泠:打造一个时代的经典树立杭州传统文化品牌[N].杭州日报.2019
[8].吴跃,袁岚.致敬经典古迹弘扬传统文化[N].中国建材报.2019
[9].郝雨.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经典史料再发掘——兼谈张勇耀、韩兵强《孔天胤评传》[J].中国图书评论.2019
[10].魏世杰.传承经典,浸润心灵——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弘扬[J].教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