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噻嗪酮论文-范骏超

苯并噻嗪酮论文-范骏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苯并噻嗪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血吸虫,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杂唑并嘧啶类化合物

苯并噻嗪酮论文文献综述

范骏超[1](2018)在《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和杂唑并嘧啶类化合物抗血吸虫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血吸虫病是一种不被人们所重视的寄生虫疾病,却在全球影响着超过两亿六千万人。然而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唯一药物为吡喹酮,该药便宜,口服方便且副作用小;但已使用了超过四十年的时间,存在耐药的可能。实验室也已诱导出了对吡喹酮有耐药性的曼氏血吸虫。因此研发一种新型药物变得至关重要。我们实验室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和杂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对日本血吸虫存在杀灭作用。本文从这两个结构出发,对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和杂唑并嘧啶类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分别设计合成了 32个噻嗪酮类(其中27个为新化合物)与10个杂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其中4个为新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全部进行体外抗血吸虫活性和部分化合物的体内减虫实验。对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先导化合物A1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LD50和IC50分别为7.1μM 和6.9μM。且体内减虫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对这个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得到效果更好的化合物A18。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LD50和IC50分别为14.3μM和12.2μM;对日本血吸虫成虫的LD50和IC50分别为10.8μM和6.8μM,同样,其体内减虫效果不够理想。对于杂环并嘧啶类化合物,对日本血吸虫童虫有效的化合物有一个,化合物B6,其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LD50和IC50分别为22.6μM和21.4μM;对日本血吸虫成虫有效的化合物为B3,对日本血吸虫成虫的LD50和IC50分别为22.6μM和20.2μM。(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4-01)

李闪闪,洪海龙,竺宁,韩利民,吕佳媛[2](2016)在《1,3-苯并噻嗪酮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3-苯并噻嗪酮类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因此这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备受关注.从引入硫原子的方式及反应机理的角度,归纳总结了以苯硫酚类衍生物、二硫化物、同碳上连有胺基和巯基类衍生物、异硫氰酸酯类衍生物与小分子硫源等为原料合成1,3-苯并噻嗪酮类衍生物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6年09期)

张芮[3](2016)在《凡德他尼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作用研究以及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耐多药结核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作为一类重要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4-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尤为引人注目,已有多个药物被美国FDA批准上市,更多的候选物处于临床或临床前研究阶段。尽管如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其选择性以及避免耐药性等仍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而对这类药物的结构修饰则不失为一条更加现实的新药研发策略。凡德他尼(Vandetanib)是第一个被FDA批准上市(2011年)的用于治疗甲状腺髓样癌的TKI(对其他实体瘤的研究目前处于Ⅰ-Ⅲ期临床阶段)。借鉴本课题组近年来在喹诺酮7-位取代基(含氮杂环)构建中的设计思想,本研究拟向凡德他尼7-位哌啶环中引入肟基,同时改变哌啶环与氧原子之间的碳链长度,设计合成一系列凡德他尼衍生物。期望能筛选出更具特点的抗肿瘤化合物,为相关研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结核病(TB)[尤其是耐多药TB (MDR-TB)]发病率不断上升以及TB与HIV/AIDS相结合使TB疫情再度上升,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故尽快寻找和开发能有效控制与治疗TB(特别是MDR-TB)的新型药物迫在眉睫。具有全新作用机制(靶点:DprE1酶)的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近年来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其中PBTZ169(第二代抗TB候选物)即将进入临床Ⅰ期。本研究将针对其中2-位上的哌嗪环进行结构修饰,通过扩环或缩环、氮环外化、肟化以及进一步氨基化等策略,设计合成一系列6-叁氟甲基-8-硝基苯并噻嗪-4-酮类化合物。期望能发现一些值得深入研究和/或进一步结构改造的化合物,为今后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本论文研究工作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设计合成了20个全新结构的凡德他尼衍生物,并初步评价了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发现化合物I-2和I-13对A549的活性以及化合物I-10对KB的活性优于或相当于凡德他尼。目前正在评价和比较I-13(IC50:0.26μM)与凡德他尼(IC50:1.60 μM)对A549的体内活性,结果值得期待。此部分研究内容投稿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编号2016-0146,已接收)。二.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苯并噻嗪-4-酮类化合物。体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物对包括MDR-MTB在内MTB具有优秀的广谱活性。进一步评价了水溶性最大的3个目标物(Ⅱb1, Ⅱb2, Ⅱc1)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发现化合物Ⅱcl的Cmax (5767 ng/mL)和AUCo-last (7579 ng.h/mL)分别是对照物PBTZ169的3.8倍和1.3倍,具有较好的成药性。目前正在评价和比较Ⅱcl和PBTZ169多次给药时的急性毒性。相关研究结果已申请两项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0093216.6, CN201610094025.1)。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本论文共合成了90个化合物,其中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50个(包括34个目标化合物)。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MS,1H NMR确证,部分目标化合物还经HRMS,13C NMR进一步确证。(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6-05-01)

鹿文博,张鹏,黄科,楚勇,叶德泳[4](2013)在《苯并噻嗪酮类GSK-3β非ATP竞争型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合成新型的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GSK-3β酶的抑制活性和动力学作用模式,以期发现新型的GSK-3β非ATP竞争型抑制剂。方法采用分子杂交方法设计了一系列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以苯并噻嗪酮(1)为起始原料,经过一步取代反应,在N原子上引入不同取代基得到中间体2a~2d,然后在羰基α碳上引入酰基得到中间体3a~3d及目标化合物3e,再通过肼解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肼4a~4d,最后在缩合剂作用下酰肼与不同的有机酸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5a~5u。目标化合物以化学发光法测试其GSK-3β体外酶抑制活性,并通过动力学实验确定了其酶抑制作用模式。结果与结论合成的22个目标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过核磁和质谱确证。其中6个化合物对GSK-3β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30μmol·L-1),活性最好的化合物5h与目前文献报道的GSK-3β非ATP竞争型抑制剂活性相当。酶动力学实验证实5h为非ATP竞争型和非底物竞争型抑制剂。本文还初步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13年06期)

鹿文博[5](2013)在《苯并噻嗪酮类GSK 3β非ATP竞争型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SK 3β)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关系,如Ⅱ型糖尿病(T2DM),阿尔茨海默病(AD)以及恶性肿瘤。因此,针对GSK 3β的抑制剂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第一章综述了GSK 3β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目前已报道的GSK 3β小分子抑制剂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金属离子抑制剂;第二类是ATP竞争型抑制剂,这类抑制剂活性较高,但选择性较差;第叁类抑制剂是非ATP竞争型抑制剂,这类抑制剂选择性较高,应用前景更好。第二章以化合物HZjb (IC50=100μM)和VP0.7 (IC50=3μM)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的改造和修饰,设计、合成了四类目标化合物共58个,并得到了6个活性较好的化合物(IC50<30μM).这些化合物为新型的苯并噻嗪酮类结构,均未见文献报道。选择活性最好的化合物WBc-8(IC50=11.9μM)进行酶动力学测试,确定其为非ATP竞争型和非底物竞争型抑制剂。选择活性较好的化合物WBc-8和WBc-11进行细胞水平GSK 3β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其细胞活性与阳性对照TDZD-8相当。在此基础上,所总结的各类抑制剂的初步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结构改造提供了指导。第叁章以BTZs类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的改造和修饰,运用骨架跃迁和其它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得到了一类新的苯并硫氮杂(?)母核结构,初步得到了化合物的活性信息。(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5-16)

张青扬,汪小涧,尹大力[6](2012)在《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结核杆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找具有较好抗结核生物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 :以BTZ038作为先导物,在具体分析其抗结核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结核的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结果 :已合成部分化合物,并对测试了其抗结核活性。结论 :通过药理活性实验数据,初步探讨了其构效关系规律。(本文来源于《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期刊2012-11-19)

鹿文博,楚勇,叶德泳[7](2012)在《苯并噻嗪酮类GSK 3β非ATP竞争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 3β)是一个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GSK 3β的小分子抑制剂有望用于治疗多种复杂疾病,如糖尿病、早老性痴呆症以及癌症等,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其非ATP竞争型抑制剂具有更好的激酶选择性,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2012长叁角药物化学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11-02)

吴露玲,黄宪[8](1997)在《微波作用下苯并嗪酮及苯并噻嗪酮的Michael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照射下苯并口恶嗪酮及苯并噻嗪酮与亲电烯可顺利地发生Michael反应。反应速度明显增加,反应时间显着减少,9~10分钟反应即可完成。(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1997年02期)

黄宪,黄志真[9](1987)在《苯并恶嗪酮及苯并噻嗪酮的固-液相转移N-烃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固-液相转移催化下,2H-1,4-苯并(口恶)嗪-3(4 H)-酮及2 H-1,4-苯并噻嗪-3(4 H)-酮易与卤代烃或亲电烯烃发生N-烃化反应并生成相应的N-烃化产物。本法具有操作简便,产率较高和不需使用强碱试剂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1987年04期)

苯并噻嗪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3-苯并噻嗪酮类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因此这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备受关注.从引入硫原子的方式及反应机理的角度,归纳总结了以苯硫酚类衍生物、二硫化物、同碳上连有胺基和巯基类衍生物、异硫氰酸酯类衍生物与小分子硫源等为原料合成1,3-苯并噻嗪酮类衍生物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并噻嗪酮论文参考文献

[1].范骏超.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和杂唑并嘧啶类化合物抗血吸虫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

[2].李闪闪,洪海龙,竺宁,韩利民,吕佳媛.1,3-苯并噻嗪酮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6

[3].张芮.凡德他尼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作用研究以及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耐多药结核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

[4].鹿文博,张鹏,黄科,楚勇,叶德泳.苯并噻嗪酮类GSK-3β非ATP竞争型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3

[5].鹿文博.苯并噻嗪酮类GSK3β非ATP竞争型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3

[6].张青扬,汪小涧,尹大力.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结核杆菌活性研究[C].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12

[7].鹿文博,楚勇,叶德泳.苯并噻嗪酮类GSK3β非ATP竞争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C].2012长叁角药物化学研讨会论文集.2012

[8].吴露玲,黄宪.微波作用下苯并嗪酮及苯并噻嗪酮的Michael反应[J].合成化学.1997

[9].黄宪,黄志真.苯并恶嗪酮及苯并噻嗪酮的固-液相转移N-烃化反应[J].化学试剂.1987

标签:;  ;  ;  

苯并噻嗪酮论文-范骏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