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微机电磁兼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干[1](2021)在《基于硬件在环的计轴系统电磁兼容仿真平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随着电气、电子设备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已经逐渐形成了电力和电子设备相互结合、强电和弱电配合工作的电气系统,这就使电磁兼容成为系统能否可靠运行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为了研究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以往多使用软件仿真、实验室试验或现场电磁兼容测试的方法。然而传统的电磁兼容研究方法对研究设备在现场工况下的电磁环境适应性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灵活性。为此本文将硬件在环的试验方法引入到电磁兼容仿真研究中,通过软硬件联合仿真的形式在实验室进行电子设备的现场电磁环境适应性分析。本文研究基于硬件在环的电磁兼容仿真技术,使用LabVIEW软件和NI系统搭建模拟计轴系统,对交流25k V供电制式地铁线路下计轴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一、研究硬件在环技术原理,提出了基于硬件在环的计轴系统的仿真测试平台设计方案,并基于当前主流计轴系统工作原理,使用LabVIEW软件搭建了模拟鉴幅式计轴系统和模拟鉴相式计轴系统。所建的模拟计轴系统可以对信号输出、接收和判决条件进行修改,从而实现对不同厂商计轴系统的模拟。二、研究分析了计轴系统的受扰机理,开展了计轴系统现场电磁环境测试,结合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计轴设备磁头附近的磁场情况以及计轴信号线上的骚扰电流,使用LabVIEW软件和NI系统搭建了计轴系统的现场电磁环境模拟平台。三、利用所建的模拟计轴系统对某厂家的计轴系统进行仿真,将模拟计轴系统替代该真实计轴系统部分设备形成硬件在环回路。利用计轴系统现场电磁环境的测量数据,在实验室内实现对计轴系统电磁环境的模拟再现,并将再现的电磁环境分别施加到真实计轴系统和模拟计轴系统上进行对比分析。综上,基于硬件在环的电磁兼容仿真研究的方法,既可以提高试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还可以在实验室内开展现场不同工况下的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节约仿真分析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刘春江[2](2020)在《基于国产芯片的列车数字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铁路机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列车数字控制系统是动车组和地铁车辆电力牵引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负责牵引变流器和列车其他电气执行部件的控制任务,并具备通信、监测、故障保护等重要功能。但其目前的国产化程度较低,且多采用国外芯片进行设计和研制,容易受到国外企业在产品供应和技术支持上的限制,带来“卡脖子”风险。本文通过深度调研国产芯片目前的设计、研制、生产、测试和应用情况,确定了列车数字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方案技术路线,在研究了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国产化芯片的列车数字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方案,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本文首先对列车数字控制系统所需芯片的国产化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共考察和评估了26所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产品,实地考察了5所科研院所和企业。根据调研结果,目前国产化芯片的门类丰富,领域覆盖广泛,列车数字控制系统所需要的DSP、FPGA、存储器、通信芯片、总线驱动等主要芯片,在性能和可靠性上能满足使用需求。通过调研,确定了国产化芯片替代的可行性。为了确定系统设计方案和国产芯片选型,本文对列车数字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归纳为系统的核心控制与运算、系统程序与运行数据存储、模拟与数字量处理和网络通信四个方面。针对每一方面的功能,提出了具体的性能指标,确定了方案设计的硬件基础。在核心控制与运算方面,国产DSP和FPGA的性能、芯片规模、硬件资源、外设接口和可靠性已经能够替换进口芯片;存储方面,国产存储器芯片的种类、容量和读写速度已经能够媲美进口存储器;国产AD、DA等芯片的精度和通道数能够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数据通信方面,国产通信芯片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其产品能够满足轨道列车主流通信方式的需求。结合系统的功能分析,确定了国产芯片的选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采用国产芯片的列车数字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方案,详述了每个模块所选用的芯片特性,以及电路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电路连接、器件的参数计算等,按照模块化的方式给出了各部分的电路设计方案。在基于国产芯片设计的硬件电路的基础上,测试和验证了系统的部分功能,确定了被验证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本文共包含图63幅,表7个,参考文献55篇。
王豫[3](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馈技术及装置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城市地铁自2008年以来快速发展,行业上升迅猛。作为昆明的首条地铁线路-昆明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在2011年开通。截止2019年昆明地铁已经开通运营1号线一期工程以及呈贡支线、2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6号线一期工程共计四条线路,开通线路长度达到88.7km,全部车站共计57个,当中换乘站2个。随着地铁线网的初步形成和运营线路增多,如何有效控制运营成本越来越成为管理核心。电能作为地铁各专业设备和系统的动力,研究如何更加绿色高效的利用电能。研究利用地铁交通的电能并进行升级,是当前最热的前沿和应用。本文以地铁供电系统的电客列车牵引和制动能耗为研究对象,谈论了采用交流电机电客列车的制动特性及再生制动电能的产生。因为城市地铁中站间距非常短,车站设置较为密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频繁的动车与停车。在列车电制动时产生非常可观的再生制动能量,因为目前直流牵引设备中均采用二极管单向导通整流,列车再生制动产生的能量无法反馈到中压交流网侧进行二次使用,多采用制动电阻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释放的形式,这样还加大了车站环境控制与通风设备的压力以及负荷消耗。针对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对再生制动电能三类9种使用方案进行了优缺点分析,最终根据昆明地铁3号线实际工程需要选择35k V中压系统回馈方案。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35k V中压系统回馈方案的仿真模型建立,通过仿真证明了电压控制对35k V中压系统的回馈效果,并且在回馈过程中的稳压效果良好,论证了该方案的功能和效果。本文最后根据昆明地铁3号线实际情况,对再生能馈设备工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总体设计研究,对再生能量回馈设备的技术需求和控制要求做了设计与分析。对最终工程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数据分析,验证了35k V中压系统回馈方案的良好效果,以及运行过程中的一个案例分析,总结了再生能馈装置在运行使用方面的经验。
王寅[4](2019)在《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电气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目前,中国铁路客运电力机车主要由HXD3C、HXD1D、HXD3D等六轴电力机车承担,与传统直流电力机车相比,其在粘着性能、牵引功率、起动牵引力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交流传动技术已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和技术优越性。但是,在山地多、坡道大、曲线多的中国西部地区,既有的六轴客运电力机车无法完全满足运输要求。既有的八轴电力机车主要由SS4G、HXD1、HXD2等3种类型的电力机车承担,但均为货运电力机车,所以急需设计一款适应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八轴客运电力机车。本论文首先对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电气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设计。然后,以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于西部铁路运用环境的电力机车电气系统方案,包括网侧高压系统、主传动系统、辅助系统及控制系统。在对电力机车高压系统原理、部件组成和受流供电方式进行了分析的前提下,对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机车网侧高压系统、网侧检测及保护电路进行了方案设计。在对既有的HXD1、HXD2机车的主传动系统采用异步电机牵引的交直交方案。主传动系统和辅助系统的设计以目前HXD3系列机车成熟稳定的系统设计为平台,牵引电机采用了轴控方式、单节4个主传动系统电路和2个辅助系统电路彼此完全独立,保证了机车的冗余性和高粘着性能。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专门设计了列供管理柜,实现对列车供电的管理和与机车通讯的功能,列车供电功率单元采用四象限整流控制技术,并集成在牵引变流器中。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采用微机网络控制系统是基于TCN国际标准的车载网络控制系统。通过使用微机控制系统,实现网络化、模块化,使机车具有控制、诊断、检测、传输、显示和存储功能。机车TCN控制网络分为列车级和车辆级两级,具备控制、通讯、故障诊断、动态冗余等功能。在试验中对该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的牵引/制动特性、整车效率、功率因数等参数进行了考核,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可行。
孙建兵[5](2017)在《内圆锯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内圆锯原本是用于集成半导体硅切片,拥有切口小,损耗小等优点。本文以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竖式内圆锯为研究对象,该设备经机械上改造后用于多晶硅切断,但存在如下问题:1.内圆锯经机械上改造后,导致原控制系统无法自动运行,只能手动控制,人工参于量大,生产效率低。2.内圆锯经机械上改造后,使原控制系统的部分互锁功能缺失,容易产生误操作及无法应对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3.内圆锯服务年限长,原控制系统硬件老旧,没有相应的硬件进行更换,导致部分内圆锯改为传统的继电器控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在内圆锯改造后的机械基础上,重新设计一套以PLC作为内圆锯的控制核心,触摸屏及智能仪表等组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代替只能手动控制的原控制系统,减少人工参于,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硬件与软件上的双重互锁功能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在硅锭的切削过程中,刀片的摆幅对硅锭的切削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新的控制系统将采用智能仪表对刀片摆幅的大小变化进行检测,根据刀片摆幅的大小,通过PLC控制变频器与PWM直流调速电源,改变刀盘电机与X轴直流电机转速,实现变速切削,使刀片受力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实验结果表明,新系统提高了内圆锯的生产效率与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也解决了原控制系统在硬件上兼容性差,维护困难等问题。
陈辉[6](2012)在《煤矿综采工作面电磁骚扰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煤矿综采上作面采煤机产生的电磁骚扰对井下电磁兼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采煤机产生电磁骚扰的机理及特点,探讨了综采工作面电磁环境的特殊性。针对采煤机牵引部和截割部电动机传动特点,分别研究了采煤机的谐波骚扰、瞬态骚扰和连续辐射骚扰。根据采煤机变频牵引控制原理,深入研究了不同控制方式下的谐波分布和幅值,并依据实际牵引系统参数建立了仿真模型。对采煤机截割电动机投切时产生的瞬态骚扰建立了等效分析模型,并运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模拟开关投切过程。运用行波天线理论和非止弦脉冲电磁辐射理论,建立了浪涌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的辐射模型,并仿真分析了瞬态脉冲辐射电磁场。在井下大量实测电磁辐射骚扰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类比方法研究了采煤机的辐射骚扰,得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辐射骚扰等级。基于井下电磁波传播理论,分析了综采工作面电磁波的传播规律,并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仿真模型。运用电路理论和电磁理论,建立了井下传导骚扰的祸合模型,以及辐射骚扰对电缆和孔缝的耦合模型,并分析了耦合模型的作用机理。
王大伟,李瑞淳[7](2011)在《对修订和制定CRH系列动车组常用技术标准的几点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对国内铁路动车组和客车常用技术标准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在借鉴国际先进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简单论述了当前CRH系列高速动车组在技术标准方面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修订和制定CRH系列动车组急需的常用技术标准的建议。
景展,余华武[8](2010)在《变电站微机装置接地的电磁兼容性能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目前电力系统主流保护测控装置的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等级水平和共地系统两类装置的试验和实际应用,两者都可实现EMC等级的要求。对开关量输入端口不同抗干扰措施进行举例分析,并提出共地系统的一些等电位连接方法。对比分析并提出共地系统装置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屏蔽应就近接逻辑地,可以提高抗干扰效果。
吴志亮[9](2010)在《特种小型机电引信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战争中,特别是在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的形势下,适合城市巷战使用的单兵空炸榴弹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而特种小型机电引信则决定其起爆方式和毁伤威力,是小口径弹药设计的瓶颈。实现特种小型机电引信灵巧化设计能够大幅度提高小口径武器弹药的作战性能。特种小型机电引信灵巧化设计体现为引信小型化和功能化设计。本文以某型小口径单兵武器采用的空炸榴弹为应用背景,对其特种小型机电引信灵巧化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小口径空炸引信总体设计、微机电(MEMS)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设计、膛内电磁感应供能及信息装定的电磁场分析以及引信电路软硬件设计。针对小口径弹药引信的需求、设计要求和技术难点,从微小型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空炸作用体制、可编程装定方法和引信电源四个方面,对小口径榴弹空炸引信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某小口径榴弹空炸引信设计的框架,归纳其关键技术。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是引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以引信微机电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为核心内容的引信小型化技术;分析和设计了两种引信微机电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详细分析了其关键部件的设计,包括储能弹簧部件、后坐滑块延期机构、电磁驱动机构;并通过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联合微机电加工工艺的研究,展开了微机电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的微加工制作。感应装定技术是实现引信智能化设计的核心,本文采用膛内电磁感应供能、信息装定作为小口径空炸引信感应装定技术。在该技术支撑下,一方面,能够将战场信息迅速传递给引信,实现引信可编程功能;另一方面,能将电磁能储存作为引信全弹道工作所需能量,使得引信不需要增加额外电源,进一步实现引信小型化设计的目的。膛内电磁感应供能、信息装定技术的实施,本质上都是通过交变电磁场实现能量的传递。由于交变电磁场的作用,金属发射管内产生涡流,降低了系统能量传递效率。本文以麦克斯韦尔电磁场基本方程推导出了电磁场在金属发射管中的电磁渗透方程;分别从电磁场时域、频域分析了小口径金属发射管壁电磁场的扩散过程,经过分析得出:钛金属发射管壁外缠绕线圈磁场频率小于2.5KHz,才能保证发射管内部磁场强度约为管外磁场强度的80%;频率越高,衰减越快。根据电流法求解模型,计算、分析了小口径金属发射管壁涡流的损失功率。小口径空炸引信电路系统是特种小型机电引信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小口径空炸引信的功能特点及电路设计要求、电路模块组成,并对各模块的选取、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引信低功耗设计的意义,建立了引信电路功耗模型,从静态功耗和动态功耗两个角度分析了功耗影响因数;分析了电路系统的电磁兼容性,从硬件和软件设计两个角度探讨了空炸引信电路电磁兼容设计方法。从电路硬件、软件、低功耗以及电磁兼容角度,设计了某型特种小型机电引信原理样机。经过静、动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其性能满足某型特种小型机电引信的设计要求。该系统能够实现在膛内1s内完成感应供能和数据装定,样本空间内装定数据完全准确,储存能量能够实现为引信全弹道工作时间不少于8s的时间要求。
苏惠峰[10](2009)在《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兼容研究》文中提出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程度关系到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系统一次设备的安全,无论发生拒动或误动都会造成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灵敏度高,能接收到微弱的电磁干扰信号。同时,随着变电站继电保护单元下放现场,分层分布式安装,其工作环境中的电磁干扰进一步加剧。因此,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EMC)性能已越来越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生产厂家和运行维护部门的重视。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EMC设计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测试修改法和系统流程法两种。测试修改法只在产品研发后期针对样机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直到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其操作方便、针对性强,但遇到问题时处理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系统流程法在产品研发初始阶段就导入正确的EMC设计策略,抑制手段在各个阶段得以相应的实施,后期电磁兼容问题较少且容易解决,从而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但系统流程法无法区分EMC设计各阶段的相对重要程度,确保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为此,本文将决策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引进过来,在采用系统流程法进行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的EMC设计中,对其过程进行优化,确定了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EMC设计流程中几个阶段的优先权重,为整个设计过程提供指导。本文详尽分析了对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影响较大的电磁干扰信号特性,并对电磁兼容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兼容设计流程各阶段进行了权重确定,明确了各阶段在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程度。在此基础上,将电磁兼容控制技术和设计方法用于西安西瑞保护控制设备有限公司XR-200系列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硬件平台的开发。该系列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磁兼容试验,已投放市场,圆满地实现了电磁兼容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国产微机电磁兼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微机电磁兼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硬件在环的计轴系统电磁兼容仿真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硬件在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计轴设备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设计 |
2.1 硬件在环技术原理 |
2.1.1 概述 |
2.1.2 LabVIEW开发平台 |
2.1.3 NI PXIe硬件 |
2.2 计轴系统的仿真测试平台设计方案 |
2.3 本章总结 |
3 计轴系统工作原理及仿真实现 |
3.1 计轴系统工作原理 |
3.1.1 计轴系统的车轮传感器 |
3.1.2 计轴系统的处理单元 |
3.1.3 计轴系统的联锁和复位 |
3.2 计轴系统的仿真实现 |
3.2.1 鉴幅式计轴系统 |
3.2.2 鉴相式计轴系统 |
3.3 本章总结 |
4 计轴系统电磁环境及仿真实现 |
4.1 计轴系统的受扰机理分析 |
4.1.1 计轴系统工作现场的主要电磁骚扰源 |
4.1.2 计轴系统电磁骚扰耦合机理 |
4.2 计轴系统的现场电磁环境 |
4.2.1 计轴室外设备电磁环境 |
4.2.2 计轴室内设备电磁环境 |
4.3 计轴系统现场电磁环境的实验室仿真平台 |
4.3.1 软件闭环仿真平台 |
4.3.2 半实物仿真平台 |
4.4 本章总结 |
5 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的验证 |
5.1 模拟计轴系统的验证 |
5.1.1 模拟计轴系统的软件闭环验证 |
5.1.2 模拟计轴系统的半实物验证 |
5.2 计轴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 |
5.2.1 模拟计轴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软件闭环实验 |
5.2.2 模拟计轴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半实物仿真实验 |
5.3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国产芯片的列车数字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列车数字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数字控制系统芯片的国内外市场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2 数字控制系统核心芯片的国产化情况分析 |
2.1 国产化替代技术路线研究 |
2.2 国产芯片的设计与研制情况 |
2.2.1 国产数字信号处理器 |
2.2.2 国产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
2.2.3 国产存储器芯片 |
2.2.4 其他国产芯片 |
2.3 本章小结 |
3 列车数字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与国产芯片选型 |
3.1 系统功能分析与方案设计 |
3.1.1 核心控制和计算 |
3.1.2 系统程序与列车运行故障数据存储 |
3.1.3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处理 |
3.1.4 网络通信 |
3.2 国产芯片性能参数分析与选型 |
3.3 本章小结 |
4 列车数字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总体架构及方案设计 |
4.2 电路原理图设计 |
4.2.1 DSP系统设计 |
4.2.2 FPGA系统设计 |
4.2.3 DSP与 FPGA通信接口设计 |
4.2.4 存储器电路设计 |
4.2.5 通信接口设计 |
4.3 PCB电路板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功能测试与验证 |
5.1 CAN总线通信功能测试 |
5.1.1 CAN总线协议 |
5.1.2 CAN总线通信测试 |
5.2 4G LTE通信功能测试 |
5.2.1 4G LTE软件设计 |
5.2.2 通信功能测试 |
5.3 导航定位功能测试 |
5.3.1 软件设计 |
5.3.2 定位功能测试 |
5.4 DSP与 FPGA通信仿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馈技术及装置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概况及列车牵引制动原理 |
2.1 引言 |
2.2 外部电源及供电方案 |
2.3 35KV中压网络 |
2.4 牵引供电系统 |
2.5 列车牵引及制动 |
2.6 昆明地铁3号线供电系统结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能馈方案比选 |
3.1 引言 |
3.2 再生能馈方案比选 |
3.3 再生能馈方案比选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ATLAB的再生能馈系统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系统主电路仿真模型搭建 |
4.3 系统控制电路仿真模型搭建 |
4.4 系统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号线再生能馈设备的总体设计研究 |
5.1 引言 |
5.2 再生能馈装置应用分析 |
5.3 再生能馈装置总体设计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3号线再生能馈装置运行分析 |
6.1 引言 |
6.2 再生能馈回馈设备效果验证 |
6.3 运行实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4)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电气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制背景 |
1.2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机车简述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
2.1 电气系统总体方案 |
2.2 网压波动的保护 |
2.3 机车的设备布置 |
2.3.1 车顶设备布置 |
2.3.2 机械室设备布置 |
2.3.3 车下设备布置 |
2.4 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
2.5 系统关键参数的确定 |
2.5.1 机车牵引功率计算 |
2.5.2 机车起动牵引力的确定 |
2.5.3 牵引电机参数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气系统设计 |
3.1 网侧高压系统设计 |
3.1.1 网侧受流 |
3.1.2 网侧检测 |
3.1.3 网侧保护 |
3.2 主传动系统设计 |
3.2.1 HXD1机车与HXD2机车主传动系统 |
3.2.2 主传动回路设计研究 |
3.2.3 牵引变流器 |
3.2.4 主变压器 |
3.3 辅助系统设计 |
3.3.1 3AC 380V电路 |
3.3.2 AC 220V电路 |
3.3.3 DC110V电源电路设计 |
3.3.4 列车供电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
4.1 现有机车微机网络系统 |
4.1.1 基于WTB的微机网络控制系统 |
4.1.2 基于WorldFIP的微机网络控制系统 |
4.2 微机网络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4.2.1 总线拓扑 |
4.2.2 微机网络控制系统重联方案 |
4.2.3 故障诊断 |
4.3 控制功能研究 |
4.3.1 高压设备控制 |
4.3.2 牵引/制动控制 |
4.3.3 机车状态信息显示管理 |
4.3.4 过分相辅助供电系统不间断供电管理 |
4.3.5 以太网固定重联电缆故障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磁兼容设计研究 |
5.1 电力机车上的电磁干扰现象 |
5.2 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的电磁兼容(EMC)设计 |
5.2.1 接地系统设计 |
5.2.2 电路隔离 |
5.2.3 机车布线 |
5.2.4 屏蔽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气系统型式试验 |
6.1 牵引/制动特性试验 |
6.1.1 最大起动牵引力试验 |
6.1.2 牵引特性试验 |
6.1.3 再生制动试验 |
6.2 功率因数及谐波、等效干扰电流测试 |
6.3 机车总效率试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内圆锯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内圆锯加工系统工作原理 |
2.2 内圆锯控制系统分析 |
2.2.1 原控制系统分析 |
2.2.2 工艺及系统功能要求 |
2.3 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 |
2.3.1 总方案设计 |
2.3.2 子方案设计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2 主控电路设计 |
3.2.1 触摸屏选型 |
3.2.2 PLC控制器的选型 |
3.2.3 检测元件的选型 |
3.3 刀盘调速 |
3.4 Z轴送料控制 |
3.5 X轴进给调速 |
3.5.1 原X轴进给调速 |
3.5.2 X轴进给调速设计 |
3.6 系统相关硬件及电气接线图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程序控制功能 |
4.2 程序流程图 |
4.3 系统梯形图程序 |
4.3.1 PID控制及程序 |
4.3.2 测速与给定程序 |
4.3.3 刀盘控制程序 |
4.3.4 Z轴送料程序 |
4.3.5 X轴进给程序 |
4.3.6 报警程序 |
4.3.7 手动控制程序 |
5 实验与分析 |
5.1 控制画面设计 |
5.2 调试实验 |
5.3 实验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煤矿综采工作面电磁骚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电磁兼容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
1.2.1 电磁兼容的定义 |
1.2.2 煤矿井下电磁兼容的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现存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综采工作面电磁骚扰源 |
2.1 综采工作面配套设备 |
2.2 综采工作面主要用电设备及特点 |
2.2.1 采煤机 |
2.2.2 刮板输送机 |
2.2.3 工作面顺槽内配套设备 |
2.3 综采工作面供电系统 |
2.3.1 矿井供电系统 |
2.3.2 矿井供电电压等级 |
2.3.3 综采工作面供电系统及设备 |
2.4 综采工作面电磁环境的特殊性 |
2.4.1 综采工作面电磁环境 |
2.4.2 综采工作面电磁环境的特殊性 |
2.5 综采工作面电磁兼容性研究的局限性 |
2.5.1 爆炸性环境的局限 |
2.5.2 测量设备的局限 |
2.6 本章小结 |
3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谐波骚扰研究 |
3.1 综采工作面谐波来源及产生机理 |
3.1.1 煤矿井下谐波研究现状 |
3.1.2 井下谐波骚扰源及产生机理 |
3.1.3 综采工作面谐波来源 |
3.2 采煤机变频牵引系统谐波 |
3.2.1 采煤机机载变频器的特点 |
3.2.2 变频器谐波产生的机理 |
3.2.3 变频器调速系统变频器输入侧谐波分析模型 |
3.2.4 变频调速系统变频器输出侧谐波分析 |
3.3 仿真实验及分析 |
3.3.1 变频牵引系统SPWM控制方式谐波仿真实验 |
3.3.2 变频牵引系统直接转矩控制方式谐波仿真实验 |
3.4 谐波对井下设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浪涌骚扰研究 |
4.1 矿井浪涌骚扰来源和产生机理 |
4.1.1 矿井浪涌骚扰的来源 |
4.1.2 浪涌产生的机理 |
4.2 浪涌的电磁兼容标准 |
4.2.1 标准中规定的试验波形 |
4.2.2 标准中规定的试验等级 |
4.3 浪涌脉冲频谱分析及能量分布 |
4.3.1 浪涌脉冲的频谱分析 |
4.3.2 浪涌脉冲能量分布 |
4.4 采煤机截割电动机投切浪涌 |
4.4.1 采煤机截割电动机电气参数 |
4.4.2 采煤机截割电动机启动电流浪涌 |
4.4.3 分断采煤机截割电动机电压浪涌 |
4.5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短路电流浪涌 |
4.6 浪涌脉冲沿电缆的辐射电磁场 |
4.6.1 浪涌脉冲电流辐射几何模型 |
4.6.2 浪涌脉冲电流辐射电磁场模型 |
4.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研究 |
5.1 EFT/B产生机理及危害 |
5.2 EFT/B国家电磁兼容标准 |
5.2.1 标准规定的EFT/B试验波形 |
5.2.2 EFT/B试验等级 |
5.3 EFT/B频谱特性及能量分布 |
5.3.1 EFT/B波形频谱分布 |
5.3.2 EFT/B单脉冲能量分布 |
5.4 采煤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 |
5.4.1 开断截割电动机产生的EFT/B |
5.4.2 切断截割电动机过程仿真 |
5.5 EFT/B沿电缆的辐射电磁场 |
5.5.1 EFT/B激励下电偶极子辐射电磁场 |
5.5.2 EFT/B辐射电磁场数值仿真 |
5.5.3 井下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6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辐射骚扰研究 |
6.1 旋转电机的电磁兼容标准 |
6.1.1 煤矿电动机的种类和特点 |
6.1.2 旋转电动机辐射电磁兼容标准 |
6.2 截割电动机系统的辐射骚扰 |
6.2.1 煤矿井下电动机辐射骚扰测试 |
6.2.2 采煤机截割电动机的电磁辐射预测 |
6.3 调速电气传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标准 |
6.3.1 煤矿井下变频调速系统的特点 |
6.3.2 变频调速系统辐射骚扰产生机理 |
6.3.3 变频调速系统电磁兼容性标准 |
6.4 变频牵引系统的辐射骚扰 |
6.4.1 煤矿井下变频调速系统电磁辐射测量 |
6.4.2 采煤机变频牵引系统辐射骚扰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井下电磁骚扰传播及耦合模型 |
7.1 传导电磁骚扰的传播 |
7.1.1 传导电磁骚扰现象 |
7.1.2 传导电磁骚扰的传播 |
7.1.3 井下供电系统接地方式及对电磁骚扰传播的影响 |
7.2 传导电磁骚扰的耦合模型 |
7.2.1 电路性耦合模型 |
7.2.2 电容性耦合模型 |
7.2.3 电感性耦合模型 |
7.2.4 屏蔽层对耦合骚扰的影响 |
7.2.5 高频传导电磁骚扰耦合模型 |
7.3 辐射电磁骚扰的传播 |
7.3.1 井下电磁波传播的特点 |
7.3.2 电磁辐射的基本骚扰源模型 |
7.3.3 电磁辐射沿综采工作面传播模型 |
7.4 辐射骚扰的耦合模型 |
7.4.1 辐射骚扰电缆耦合模型 |
7.4.2 辐射骚扰孔缝耦合模型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性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发表的论文 |
(7)对修订和制定CRH系列动车组常用技术标准的几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国内铁路动车组和客车常用技术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关于车辆强度标准 |
1.2 关于车辆动力学与转向架技术标准 |
1.3 关于铝合金车体及铝合金材料标准 |
1.4 关于防火安全性标准 |
1.5 关于列车网络技术标准 |
1.6 关于电磁兼容性标准 |
1.7 关于列车环境控制标准 |
1.8 关于列车内部设备标准 |
2 国外先进技术标准的启示 |
3 当前CRH系列动车组技术创新在技术标准方面的需求 |
4 几点建议 |
(8)变电站微机装置接地的电磁兼容性能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浮地与共地 |
2 端口的接地设计 |
3 印刷电路板的接地设计 |
4 结论 |
(9)特种小型机电引信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概述 |
1.1.2 选题背景 |
1.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小口径空炸弹药及其引信技术国内外发展 |
1.2.1 小口径空炸弹药及引信国内外发展 |
1.2.2 感应装定技术 |
1.2.3 感应供能技术 |
1.2.4 定距空炸技术 |
1.3 微机电引信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国内外发展 |
1.3.1 微机电技术在引信中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引信微机电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发展现状 |
1.3.3 引信微机电微加工工艺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行文安排 |
2 小口径榴弹空炸引信系统设计及技术研究 |
2.1 小口径榴弹空炸引信设计概要 |
2.1.1 小口径榴弹空炸引信需求 |
2.1.2 小口径榴弹空炸引信设计要求 |
2.1.3 小口径榴弹空炸引信技术难点 |
2.2 微小型引信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 |
2.2.1 设计要求 |
2.2.2 机械式 |
2.2.3 机电复合式 |
2.2.4 微机电式 |
2.3 空炸引信作用体制 |
2.3.1 计时体制 |
2.3.2 计转数体制 |
2.3.3 计转数/计时复合体制 |
2.3.4 计时/计转数/加速度传感器复合体制 |
2.4 可编程引信装定方法 |
2.4.1 有线装定 |
2.4.2 电磁感应装定 |
2.5 引信电源 |
2.5.1 引信电源分析 |
2.5.2 复合能源设计 |
2.5.3 感应供能设计 |
2.5.4 有线供能设计 |
2.6 某小口径空炸引信方案设计及其关键技术 |
2.6.1 设计方案 |
2.6.2 关键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3 微机电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关键部件设计及制作 |
3.1 微机电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总体功能设计 |
3.1.1 发射环境力驱动型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原理 |
3.1.2 电磁驱动型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原理 |
3.2 微机电弹簧设计 |
3.2.1 微机电弹簧概述 |
3.2.2 微机电弹簧弹性系数计算公式理论推导 |
3.2.3 微机电弹簧弹性系数有限元分析 |
3.3 微机电延时滑块设计 |
3.3.1 微机电延期滑块概述 |
3.3.2 微机电后坐延时滑块z字形延期机构机理 |
3.3.3 微机电后坐延时滑块理论计算 |
3.3.4 微机电后坐延时滑块仿真分析 |
3.4 微电磁驱动器设计 |
3.4.1 微电磁驱动器概述 |
3.4.2 电磁驱动器理论计算及设计示例 |
3.4.3 微电磁驱动器设计问题及建议 |
3.5 微机电安全与解除保险制作 |
3.5.1 微机电制作工艺选择 |
3.5.2 微机电安全与解除保险结构制作 |
3.5.3 制作过程中问题思考 |
3.6 微机电安全与解除保险机构性能试验测试 |
3.6.1 微机电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的静态吸力实验 |
3.6.2 锁销弹簧与滑块弹簧拉伸回缩实验 |
3.6.3 滑块弹簧拉力测试 |
3.6.4 机械冲击台冲击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4 能量和信息非接触传输通道磁场特性及能量传输效率分析 |
4.1 小口径引信膛内感应装定系统电磁通道 |
4.2 电磁场基础理论 |
4.2.1 麦克斯韦尔方程组 |
4.2.2 磁场边界衔接条件 |
4.2.3 磁准静态场(MQS) |
4.2.4 电磁场扩散方程 |
4.2.5 分离变量法求解电磁场扩散方程 |
4.3 瞬时电磁场渗透特性分析 |
4.3.1 金属发射管壁电磁感应系统模型 |
4.3.2 发射管壁电磁场瞬时扩散分析 |
4.3.3 某型发射管电磁瞬时扩散分析 |
4.4 不同频率下电磁渗透特性分析 |
4.4.1 时谐电磁场麦克斯韦尔方程 |
4.4.2 金属管壁电磁场频域扩散分析 |
4.4.3 某型发射管电磁频域扩散分析 |
4.5 金属管能量损耗计算 |
4.5.1 不同材料金属发射管磁场渗透特性 |
4.5.2 钛合金发射管涡流损耗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小口径空炸引信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
5.1 小口径空炸引信功能特点及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
5.1.1 小口径空炸电引信特点 |
5.1.2 小口径空炸电引信设计要求 |
5.2 小口径空炸引信模块设计 |
5.2.1 小口径空炸引信功能模块组成 |
5.2.2 模块设计 |
5.3 引信低功耗设计 |
5.3.1 引信低功耗设计意义 |
5.3.2 功耗来源及其数学模型 |
5.3.3 引信低功耗优化设计策略 |
5.4 引信电磁兼容设计 |
5.4.1 电磁兼容性原理 |
5.4.2 电磁干扰分析 |
5.4.3 小口径感应装定空炸引信抗干扰措施 |
5.5 某小口径空炸引信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5.5.1 硬件设计 |
5.5.2 软件设计 |
5.5.3 低功耗设计及实验 |
5.5.4 电磁兼容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某小口径榴弹空炸引信原理样机及其实验 |
6.1 原理样机 |
6.1.1 实验引信方案 |
6.1.2 实验用弹及发射系统 |
6.1.3 引信工作状态记录方式 |
6.2 静态模拟实验 |
6.2.1 感应充电 |
6.2.2 电磁感应编/解码 |
6.2.3 计时精度修正 |
6.2.4 引信电路全状态装定实验及分析 |
6.3 回收箱及靶场动态实验 |
6.3.1 回收箱实验 |
6.3.2 靶场实验 |
6.3.3 实验数据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对研究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兼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及数字化变电站技术 |
1.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2 电磁骚扰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2 传播途径 |
2.2.1 传导骚扰 |
2.2.2 辐射骚扰 |
2.2.3 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的界定 |
2.3 耦合方式 |
2.3.1 传导耦合 |
2.3.2 辐射耦合 |
2.4 电磁干扰控制技术 |
2.5 小结 |
3 继电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技术 |
3.1 继电保护装置工作的电磁环境及其影响 |
3.1.1 变电站的电磁环境 |
3.1.2 干扰途径 |
3.1.3 电磁干扰对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 |
3.2 几种电磁干扰特性分析 |
3.2.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 |
3.2.2 浪涌干扰 |
3.2.3 静电放电 |
3.3 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措施 |
3.3.1 屏蔽 |
3.3.2 滤波 |
3.3.3 接地 |
3.4 小结 |
4 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EMC 设计方法研究 |
4.1 系统流程法 |
4.1.1 系统流程法简介 |
4.1.2 系统流程法各阶段具体工作 |
4.1.3 系统流程法存在的问题 |
4.2 层次分析法 |
4.2.1 层次分析模型构造 |
4.2.2 特征向量法计算层次中的排序 |
4.2.3 判断矩阵和标度 |
4.2.4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4.2.5 特征向量的近似计算 |
4.2.6 递阶权重解析公式 |
4.3 基于AHP 法的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EMC 设计分析 |
4.3.1 继电保护装置EMC 设计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4.3.2 判断矩阵构造 |
4.3.3 各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3.4 组合权向量计算 |
4.4 小结 |
5 XR-200 系列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EMC 设计及试验 |
5.1 总体方案 |
5.1.1 功能简介 |
5.1.2 屏蔽结构 |
5.1.3 电源系统 |
5.1.4 接口设计 |
5.2 电路原理图设计 |
5.2.1 模拟量采集回路滤波单元 |
5.2.2 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滤波 |
5.2.3 光电隔离电路 |
5.2.4 雷击浪涌防护 |
5.3 PCB 设计 |
5.3.1 元件选型 |
5.3.2 环路辐射和串扰 |
5.3.3 分层和布局布线 |
5.3.4 接地 |
5.4 结构设计 |
5.5 样机加工 |
5.6 电磁兼容试验 |
5.6.1 试验概述 |
5.6.2 试验过程 |
5.6.3 试验结果 |
5.7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国产微机电磁兼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硬件在环的计轴系统电磁兼容仿真平台研究[D]. 王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国产芯片的列车数字控制系统设计[D]. 刘春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馈技术及装置应用研究[D]. 王豫.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5)
- [4]八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电气系统设计[D]. 王寅.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5]内圆锯控制系统设计[D]. 孙建兵.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2)
- [6]煤矿综采工作面电磁骚扰的研究[D]. 陈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5)
- [7]对修订和制定CRH系列动车组常用技术标准的几点建议[J]. 王大伟,李瑞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1(05)
- [8]变电站微机装置接地的电磁兼容性能设计[J]. 景展,余华武. 电网技术, 2010(06)
- [9]特种小型机电引信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 吴志亮.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1)
- [10]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兼容研究[D]. 苏惠峰.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