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测量论文-王晖,方伟,周平,周美萍,蒋勇

骨密度测量论文-王晖,方伟,周平,周美萍,蒋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密度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维生素D_3,CBCT,牙槽骨密度

骨密度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晖,方伟,周平,周美萍,蒋勇[1](2019)在《应用CBCT测量慢性牙周炎患者口服维生素D_3牙槽骨密度改变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口服维生素D_3前后牙槽骨密度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科60例50~59岁慢性牙周炎患者口服维生素D_3 12个月,应用CBCT分别测量左上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近远中、颊舌侧4个位点的近远中侧牙槽间隔顶及颊舌侧牙槽嵴顶至根尖水平牙槽骨密度,评价口服维生素D_3后牙槽骨密度的差异有无统计学变化。结果研究对象经过6个月后第1次观测牙槽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变化,经过12个月后第2次观测牙槽骨密度差异较前有统计学变化(P<0.05)。结论研究表明短期口服维生素D_3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密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文登攀[2](2019)在《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和分析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7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行单纯CT诊断,CT联合骨密度测量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分期诊断的准确率。结果:CT联合骨密度测量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分期诊断的准确率(97.33%)显着高于单纯CT诊断(84.0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CT诊断,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更加显着,能有效检测出早期病变,从而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其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0期)

应奇峰,余卫,尹香君,张骏,陈锦平[3](2019)在《正常人前臂桡骨数字X射线骨密度测量结果:全国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全国流调中数字X射线测量正常人群前臂桡骨骨密度的结果及其特点。方法收集全国12个流调点4 982例正常受试志愿者行数字X射线测量前臂桡骨骨密度的测量结果。桡骨测量部位和感兴趣区为非优势侧前臂桡骨远端1/3处。其中男性2 110人,平均年龄(54. 8±14. 2)岁(20~89岁);女性2 872人,平均年龄(55. 5±13. 0)岁(20~89岁)。结果前臂桡骨骨密度峰值均位于30~40岁年龄组,男性骨峰值(0. 990±0. 118) g/cm2,显着高于女性骨峰值(0. 844±0. 100) g/cm2(P<0. 001);峰值后,随年龄组的增加而下降,女性各年龄组的下降率均高于男性,特别是50~60岁年龄组女性骨密度下降最为明显(12. 87%/10年)。结论前臂X线骨密度检测系统用于此次流调时的测量结果可反映正常人群前臂桡骨骨密度、骨密度随年龄变化及老年人群骨密度不同程度下降的状况。(本文来源于《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薛慧琴,谢志伟[4](2019)在《基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测量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我院高龄(65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测量的研究,探讨其变化和相互关联的规律,为临床治疗及预防再次骨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高龄髋部骨折患者50例,分别对骨折后当天、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和骨密度的测量,对检测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相对比术前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均有明显上升,骨密度术后较术前有明显的降低。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生化指标和骨密度之间存在特殊的关联。(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69期)

范素莹,高美先[5](2019)在《CBCT测量研究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槽骨密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用锥束CT(CBCT)测量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槽骨骨密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05~2019-04期间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医的有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患者作为实验组,无牙周病的成人正畸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患有牙周病经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槽骨密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应用CBCT测定和评价成人牙周病患者牙槽骨密度变化,具有可行性,可指导临床工作。(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与控制》期刊2019年04期)

张劢[6](2019)在《探讨DXA与QCT在测量骨密度中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双能X线骨密度仪与定量CT在测量骨密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306例来我院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双能X线骨密度仪与定量CT对其进行骨密度检测,并比较这两种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的检出率;分析不同年龄段和男、女两个群体QCT的检查结果。结果 QCT对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检出率优于DX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QCT对56~70岁体检者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检出率高于45~55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大于70岁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QCT对女性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QCT在测量骨密度中更为精准,有助于更好的在早期预判骨质疏松症。(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李现龙,许乐洋,范永前[7](2019)在《定量CT对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利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中"3D Spine Exam Analysis"软件分析模块测量股骨头松质骨的骨密度的可重复性,以及患者双侧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研究330名(女性239人,男性91人)受试者的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对其中因各种原因仅可获得一侧髋关节图像的受试者149人进行可重复性研究;对其余的受试者181人进行双侧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的差异性研究。利用QCT Pro软件中"3D Spine Exam Analysis"软件分析模块将股骨头划分为上、中、下3个层面:靠近股骨颈上部皮质、经股骨颈中心、靠近股骨颈下部皮质,并对各个层面进行测量。结果2名不同操作者测量同一股骨头的相同层面松质骨骨密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上=0. 148> 0. 05,P_中=0. 05,P_下=0. 097>0. 05)。同一患者双侧股骨头相对应层面的松质骨骨密度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在上层,两侧股骨头的松质骨骨密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上=0. 445>0. 05);而在中层与下层,两侧股骨头的松质骨骨密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中=0. 000<0. 05,P_下=0. 000<0. 05)。结论利用QCT中"3D Spine Exam Analysis"软件分析模块进行股骨头松质骨的骨密度测量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患者双侧股骨头不同层面松质骨的骨密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且左侧股骨头的中层与下层的松质骨骨密度显着大于右侧。(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潘亚玲,陈彤彤,王晗琦,程晓光,陆勇[8](2019)在《定量CT测量T12骨密度替代病变腰椎用于骨质疏松诊断的可行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低剂量CT肺癌筛查联合定量CT骨密度检查中,以测量T12椎体骨密度替代病变的L1或L2用于骨质疏松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 298名接受低剂量CT肺癌筛查联合定量CT骨密度检查的健康体检者,测量其T12、L1、L2椎体骨密度,并计算校准的T12骨密度,记为T12~*。以L1+L2为诊断标准,分别分析各椎体组合T12+L1、T12+L2、T12~*+L1、T12~*+L2与L1+L2评估骨量的一致性和诊断骨质疏松的差异性。结果各椎体组合与L1+L2评估骨量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均>0.75,P均<0.05)。各椎体组合诊断骨质疏松的特异度均>98%。T12+L1、T12+L2诊断骨质疏松的敏感度分别为73.33%(143/195)及77.95%(152/195);而T12~*+L1、T12~*+L2诊断骨质疏松的敏感度分别为83.08%(162/195)及90.26%(176/195)。结论定量CT测量T12骨密度替代病变L1或L2,可能降低诊断骨质疏松的敏感度,应对其进行校准。(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张琳琳,杨子莹[9](2019)在《骨密度测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骨密度测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展开研究,对其中2000名健康体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体检者均接受骨密度测定,对比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健康人群骨密度情况,分析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水平逐渐下降,人体骨质情况下降,骨质疏松病例数增加。除了年龄的影响外,骨密度与性别、饮酒、吸烟以及是否运动等因素也有密切关系。结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骨质流失严重,受到饮食、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上升,并存在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需加强骨密度普查,从而做好提前预防准备,有效控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并达到防病、治病、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目的。(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9年12期)

覃浩然,覃海飚,李智斐,付拴虎,邓德茂[10](2019)在《绝经后妇女定量CT法骨密度测量值与骨质疏松性脊柱脆性骨折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定量CT法(QCT)骨密度(BMD)测量值与骨质疏松性脊柱脆性骨折相关性,寻找引起脆性骨折的BMD值的临界值范围。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住院的、第一次出现单个脊柱脆性骨折的80例绝经后妇女,应用64排CT测量患者T_(11)~L_4中未骨折椎体的QCT骨密度值进行分析;与同期80例自愿参与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无症状绝经后妇女T_(11)~L_4椎体的QCT骨密度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QCT骨密度值在35~50 mg/cm~3区间的有63人,占78.75%;QCT骨密度值在50 mg/cm~3以下的有69人,占86.25%,在50 mg/cm~3以上的仅有11人,占13.75%;平均值为(43.63±7.54)mg/cm~3。对照组QCT骨密度值在50~70 mg/cm~3区间的有53人,占66.25%;QCT骨密度值在50 mg/cm~3以上的有73人,占91.25%,在50 mg/cm~3以下的只有7人,占8.75%;平均值为(64.57±12.07)mg/cm~3。试验组与对照组的QCT骨密度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8,P<0.001)。结论绝经后有骨质疏松的妇女,当其QCT骨密度值降低到50 mg/cm~3左右时极易出现骨质疏松性脆性骨折,QCT骨密度值50 mg/cm~3很可能是引起脆性骨折的骨密度的临界值。(本文来源于《右江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骨密度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和分析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7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行单纯CT诊断,CT联合骨密度测量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分期诊断的准确率。结果:CT联合骨密度测量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分期诊断的准确率(97.33%)显着高于单纯CT诊断(84.0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CT诊断,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更加显着,能有效检测出早期病变,从而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其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密度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晖,方伟,周平,周美萍,蒋勇.应用CBCT测量慢性牙周炎患者口服维生素D_3牙槽骨密度改变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19

[2].文登攀.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J].人人健康.2019

[3].应奇峰,余卫,尹香君,张骏,陈锦平.正常人前臂桡骨数字X射线骨密度测量结果:全国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9

[4].薛慧琴,谢志伟.基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测量的相关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5].范素莹,高美先.CBCT测量研究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槽骨密度变化[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

[6].张劢.探讨DXA与QCT在测量骨密度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7].李现龙,许乐洋,范永前.定量CT对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的测量[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8].潘亚玲,陈彤彤,王晗琦,程晓光,陆勇.定量CT测量T12骨密度替代病变腰椎用于骨质疏松诊断的可行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9].张琳琳,杨子莹.骨密度测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19

[10].覃浩然,覃海飚,李智斐,付拴虎,邓德茂.绝经后妇女定量CT法骨密度测量值与骨质疏松性脊柱脆性骨折相关性研究[J].右江医学.2019

标签:;  ;  ;  ;  

骨密度测量论文-王晖,方伟,周平,周美萍,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