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深度酶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牡蛎,深度酶解,呈味基料,调味品
深度酶解论文文献综述
姚玉静,杨昭,黄佳佳,崔春[1](2017)在《复合酶深度酶解牡蛎制备呈味基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牡蛎为原料,选用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复合酶对其进行深度酶解,以水解度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胰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比例、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牡蛎深度酶解的影响,对牡蛎深度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最优酶解条件下获得的牡蛎深度酶解产物的肽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牡蛎深度酶解最优工艺条件为胰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质量比为21、蛋白酶添加量0.1%([E]/[S])、酶解pH 7.5、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24h,该条件下得到的牡蛎深度酶解产物中分子量<3ku的多肽占83.5%,其中含有33.4%的分子量为1~3ku的多肽和50.1%的分子量<1ku的多肽。牡蛎深度酶解产物游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0.51%,鲜味氨基酸含量为17.50%,甜味氨基酸含量为30.60%。(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7年06期)
李琳,沈志华,李伟明,潘子强,张华[2](2014)在《低值鱼的深度酶解及海鲜复合调味料的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低值鱼(海产小杂鱼、罗非鱼下脚料及小鲫鱼的混合物)为原料,综合氨基氮、挥发性盐基氮及感官评分等指标,筛选出适宜的蛋白酶及酶解工艺,制备出风味鲜美、安全卫生的酶解液,并以此为基料开发出海鲜复合调味料。结果表明:适宜的酶解方式为双酶两步水解法(Alcalase单酶水解2h后加入Flavourzyme),酶解时间为8h,振荡酶解与静止酶解对低值鱼的酶解效率影响不大;低值鱼经双酶酶解后,酶解液中氨基氮含量可达0.43g/dL,挥发性盐基氮为12.33 mg/dL,细菌总数为5.4×104 cfu/mL;以酶解液为基料开发复合调味料口感自然,滋味宜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4年02期)
冯琬帧,崔春,任娇艳,赵海锋,赵谋明[3](2014)在《咸蛋清蛋白深度酶解工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咸蛋清为原料,用酸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蛋白回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酶解时间、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对咸蛋清深度酶解的影响,优化了咸蛋清蛋白深度酶解工艺,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咸蛋清蛋白酶解液进行肽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咸蛋清蛋白深度酶解最佳工艺条件是:稀释后的咸蛋清调节pH至4.0,酸性蛋白酶的加酶量为0.3%(E/S),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48h;此最佳工艺得到的咸蛋清蛋白酶解液中肽分子量主要为3000u以下,其中分子量为1000~3000u占49.28%,分子量为1000u以下占35.73%。(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4年02期)
文哲[4](2010)在《酶解技术实现木薯渣深度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木薯渣长期存放导致木薯原料利用率低、占用土地资源、环境影响恶劣的局面今后有望改变。广西工学院将淀粉和乙醇生产有机结合,研发成功木薯(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0年09期)
叶倩,康立明,梁运祥[5](2009)在《发酵豆粕深度酶解生产低分子大豆多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发酵豆粕为底物,从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Protamex、Alcalase2.4L和Neutrase5种蛋白酶中筛选发现胰蛋白酶有较强的进一步水解发酵豆粕的能力,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胰蛋白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pH8.5,酶底比例为600U/g发酵豆粕,底物浓度为13%(w/w),酶解时间1h。在此条件下产物的水解度达到33.5%、77.8%的产物分子量分布在538~2659u范围内。(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09年11期)
赵亚丽[6](2009)在《低值鱼深度酶解过程中的防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低值鱼酶解深加工过程中的防腐问题,比较实验常用防腐剂、杀菌剂对低值鱼酶解的防腐效果,优选出最佳的防腐剂,并确定了最佳的防腐条件。(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09年07期)
叶倩[7](2009)在《发酵豆粕深度酶解生产低分子大豆多肽》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形成的分子量小于10000 Da的多肽混合物。与大豆蛋白质相比,大豆肽具有更良好的理化性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首先以DH和TCA-SNI为指标研究了温度,料水比和时间对发酵豆粕初步水解的影响,得到最佳水解条件。而后对酶解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相结合生产小分子量大豆多肽的方法进行探索研究,筛选出最佳的外加蛋白酶,并确定了蛋白酶深度水解豆粕发酵液的最佳条件,最后对最终酶解产物进行了分析,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发酵豆粕的最佳水解条件:温度50℃,料水比1:6(w/w),水解时间6 h。以豆粕发酵液为底物,从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Protamex,Alcalase2.4L和Neutrase五种蛋白酶中筛选发现胰蛋白酶有较强的进一步水解发酵豆粕的能力,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胰蛋白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pH 8.5,酶底比例:600 u/g发酵豆粕,底物浓度:13%(w/w),酶解时间为1小时。在此条件下产物的水解度达到32.3%,较酶解前提高了6.1%,TCA-SNI达到67.2%,较酶解前提高了9.9%。其中77.8%的产物分子量分布在538-2659 Da范围内。(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唐胜,崔春,赵谋明[8](2009)在《小麦面筋蛋白深度酶解过程中呈味物质变化趋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麸皮和面粉制曲,利用米曲霉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复合酶,对小麦面筋进行深度酶解,研究了产物的呈味变化趋势及酶解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总酸、总糖、肽的释放规律。酶解产物的鲜味、酸味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强,苦味、甜味不断下降。蛋白质回收率、氨基酸转化率、总酸在酶解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但是36h后增速均趋于平缓,总糖的含量不断下降。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大分子肽渐渐分解成小分子肽,主要表现为1000~5000u分子段的肽的含量减少和小于1000u分子段的肽的含量增加。(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09年03期)
刘汉灵,瞿应良,王孝英[9](2007)在《复合酶深度酶解制备小肽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胶原蛋白初步酶解产物为研究对象,采用pH-Stat监测深度酶解的进程,对比分析不同的酶解条件对深度酶解的影响,确定了复合酶及深度酶解条件。最佳深度酶解条件下酶解3h,SEC-HPLC试验表明:酶解产物平均分子量为386.3u,分子量(80~2500u)含量为91.24%。(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07年08期)
崔春[10](2005)在《海产低值鱼深度酶解工艺与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大宗的海产低值鱼为原料,研究了低值鱼蛋白深度酶解工艺优化及其酶解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酶解过程中酶解液的风味变化以及不同祛腥方式的脱腥效果,以及酶解液中碱性氨基酸的分离。研究表明低值鱼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为16.80%,水分含量为75.97%,粗脂肪含量为5.40%,灰分含量为2.24%,总糖含量为0.14%。在55℃以上低值鱼的自溶进行能有效的防止微生物繁殖,自溶液中细菌总数不断下降,从5.4×106下降到1000~3000,并在12h后始终保持不变。钙促进自溶进行,EDTA和锌离子抑制自溶的进行。低值鱼自溶48h后氨基酸转化率和蛋白质利用率可分别达到27.4%和78.51%。对低值鱼蛋白深度酶解工艺、深度酶解机理以及酶解后期酶解速度放缓的原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低值鱼蛋白浓度为8.4%,0.05 %碱性蛋白酶(447U/g) + 0.05 %胰酶(59.5U/g) + 0.1 %风味蛋白酶(476U/g),0.1%亚硫酸钠,0.1%氯化钙,初始pH为7.0,55℃,水解42h,其蛋白质利用率达92.96%,氨基酸转化率达63.68%。低值鱼在酶解过程中低值鱼蛋白首先被降解为氨基酸和可溶性多肽。酶解前3h大量不溶性蛋白溶于水,并伴随着高分子量蛋白(分子量大于1万)的消失和可溶性多肽和氨基酸的生成。酶解6h后88.15%的蛋白质已经降解为可溶性多肽和氨基酸,蛋白质的溶出过程基本结束。随后,在内切蛋白酶、外切蛋白酶的共同作用下,可溶性多肽被进一步降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结构比较致密的蛋白在酶解过程中降解比较缓慢。酶解后期蛋白质利用率和氨基酸转化率增加幅度降低主要是由可被酶解的肽键浓度降低所致,即亮氨酸氨态酶无法水解酸性氨基酸以及甘氨酸,羧肽酶无法水解二肽、叁肽等小分子肽。水解过程中pH值降低以及酶在深度酶解过程中逐渐失活不是酶解速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关于酶解过程中风味成分的研究表明,低值鱼蛋白深度酶解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多肽、无机离子、有机酸等含量的变化共同作用导致酶解液的呈味变化,其中氨基酸、多肽含量的变化是酶解液呈味变化的主要原因。美拉德反应祛腥效果最为明显,反应后酶解液基本上无腥味,具有典型的酱香,但氨基酸损失率为9.93%。生姜、大蒜和大茴香对低值鱼酶解液的腥味有较好的掩盖效果,将酶解液与香辛料加热后的脱腥效果明显优于不加热的效果,缺点是略带香辛料的风味。活性炭吸附法也可以较好脱除酶解液的腥味。活性炭脱腥后酶解液颜色变浅,氨基酸含量损失2.77%。黄酒祛腥效果不明显,酶解液依然有较重的腥味。将酶解液pH调节到其等电点5.66,添加0.1%EDTA螯合金属离子,5℃,10rpm的速度进行搅拌24h,酪氨酸得率为83.37%,酪氨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达到97.6%。利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酶解液中对呈味影响较弱的碱性氨基酸进行吸附分离,洗脱流速均为1.0ml/min,可基本实现组氨酸、精氨酸和赖氨酸的分离,得率分别为58.65%,92.15%和79.98%。(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05-05-01)
深度酶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低值鱼(海产小杂鱼、罗非鱼下脚料及小鲫鱼的混合物)为原料,综合氨基氮、挥发性盐基氮及感官评分等指标,筛选出适宜的蛋白酶及酶解工艺,制备出风味鲜美、安全卫生的酶解液,并以此为基料开发出海鲜复合调味料。结果表明:适宜的酶解方式为双酶两步水解法(Alcalase单酶水解2h后加入Flavourzyme),酶解时间为8h,振荡酶解与静止酶解对低值鱼的酶解效率影响不大;低值鱼经双酶酶解后,酶解液中氨基氮含量可达0.43g/dL,挥发性盐基氮为12.33 mg/dL,细菌总数为5.4×104 cfu/mL;以酶解液为基料开发复合调味料口感自然,滋味宜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深度酶解论文参考文献
[1].姚玉静,杨昭,黄佳佳,崔春.复合酶深度酶解牡蛎制备呈味基料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7
[2].李琳,沈志华,李伟明,潘子强,张华.低值鱼的深度酶解及海鲜复合调味料的生产[J].中国调味品.2014
[3].冯琬帧,崔春,任娇艳,赵海锋,赵谋明.咸蛋清蛋白深度酶解工艺优化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4
[4].文哲.酶解技术实现木薯渣深度利用[J].技术与市场.2010
[5].叶倩,康立明,梁运祥.发酵豆粕深度酶解生产低分子大豆多肽[J].食品科技.2009
[6].赵亚丽.低值鱼深度酶解过程中的防腐研究[J].食品科技.2009
[7].叶倩.发酵豆粕深度酶解生产低分子大豆多肽[D].华中农业大学.2009
[8].唐胜,崔春,赵谋明.小麦面筋蛋白深度酶解过程中呈味物质变化趋势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
[9].刘汉灵,瞿应良,王孝英.复合酶深度酶解制备小肽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07
[10].崔春.海产低值鱼深度酶解工艺与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