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锋额尔敦朝鲁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进展诊断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064-01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其病死率、致残率高,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因此,如能够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近些年的研究做了综素,希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
1.缺血性脑卒中的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必要手段,近些年,随着脑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发展,使得临床医生可以从影像学的检查中得到广泛的脑血管疾病信息。灌注MRI可以评价患者能否通过再灌注治疗而有益,但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不能承受扎造影剂而不能够进行此项检查。Campbell等[1]对不能够行灌注MRI检查的患者的研究发现,软脑膜Flair加权成像上出现血管高信号(FlairvascularhyperintensitiesFVH)和远端血供的异常有关。Bokkers等研究表明通过核磁脉冲标记血细胞的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spinlabelingASL)灌注技术,可以替代灌注MRI,且无创。影像学检查已逐渐成为临床监测和随访的措施,以往的研究发现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预后差。Lee等[2]检测血脑屏障(BBB)早期破坏和渗透增加情况,发现后循环梗死的患者BBB破坏的程度大于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的患者,分析可能是BBB的破坏与出血转化风险的增加有关。
2.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其可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作用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减少血栓素A2的形成,多数学者认为,75-325mg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剂量。部分学者认为[3],在脑梗死的慢性期和预防治疗时用50-100mg/d,急性期100-150mg/d,阿司匹林的应用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持续应用2-5年,如不良反应较轻可延长应用时间。氯吡格雷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口服,一般剂量为50-75mg,其可作为盐水噻氯吡啶的替换药物。溶栓治疗被认为是能够挽救脑组织的措施,溶栓的时间的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当前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3h内应用溶栓药物疗效是最佳的;而在发病的3-6h内应用可能有效;部分患者在发病的6-12h内应用仍然有效。因此溶栓应尽早进行,早期溶栓可以降低梗死病灶,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好,而且较为安全。如错过溶栓的时机,可接受抗凝治疗,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抑制血栓的扩大并改善侧支循环,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4]。普通肝素较易引起自发性出血且半衰期短,而低分子肝素分子量小,半衰期长,出血危险小,抗血栓形成的能力强,对血小板的功能影响小,操作简单,易于保存,生物利用率高,因此临床应用广泛。当前认为,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心源性栓塞、进展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频繁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益,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出血性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和老年患者均不易抗凝治疗。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包括拉莫三嗪、苯妥英钠和硫酸镁等,此类药物可通过防止细胞内钙超载、抑制去极化和抗氧化,维持细胞内的氧化磷酸化,促进磷脂和蛋白质的合成,防止脑水肿,增加脑细胞的能量供给,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脑损害,舒张脑血环,抗栓,解聚。钙拮抗剂包括达莫地平、尼莫地平和尼卡地平等。钙离子的超载会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这类药物可通过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抑制钙跨膜向神经元内流动,防止蛋白降解酶的激活,防止钙超载,减轻缺血后神经细胞骨架的破坏,从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另外其还可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和扩张小血管,对脑水肿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5]。亚低温疗法可减轻炎性反应、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降低脑代谢率、抑制细胞的凋亡,但对于永久性全脑缺血无作用。神经节苷脂能够防止神经组织水肿、保护钙-镁-ATP酶的活性、减轻脑细胞水肿、提高神经细胞膜钠-钾-ATP酶的活性、降低脂质的过氧化、阻断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抗自由基,促进大脑高级功能的恢复。神经节苷脂还可抑制蛋白激酶从胞质移向胞膜,从而防止乳酸重度,繁殖脑细胞的死亡与损伤[6]。
3.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死亡以及致残的重要原因[7]。脑血管疾病可通过积极的预防降低其发生率。20世纪70年代美国即开展高血压的治疗,使得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57%,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降低50%。美国上世纪80年代统计的冠心病病死率降低43%归于临床治疗,28%归于二级预防,25%归于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研究脑血管各种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和发病机制,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等,使发病率降低或延迟。近些年研究表明,只有遗传因素和老龄化是不可改变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而其他因素均可进行干预。二级预防是指积极的治疗心房颤动、可逆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短暂性脑缺血(TIA)。以往研究表明,对于脑卒中的高位个体可采用阿司匹林、降脂、降压治疗,分别可使血管意外降低25%[8]。高血糖能够加重缺血性脑组织的损害,IR可促进血凝,其对中风的复发也有一定影响。有效降低血压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是有效的,降压药可使卒中的风险降低38%,复发的相对风险降低29%。
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明显增高,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浆中维生素E(VitE)、维生素C(VitC)水平明显降低,因此补充B-胡萝卜素、VitE以及VitC等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发现,血浆中VitC浓度每增高20%,血管内膜厚度将减少0.005mm,低钾饮食会增加卒中的风险,饮食中钾含量的增加会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流行病学研究也表明,钾的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高血压患者补钾后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脑梗死的发生[9]。多食用蔬菜和水果以及低糖、低脂、高蛋白饮食,戒烟、限酒,降低盐的摄入量,有规律的运动均可降低卒中的发病风险。
参考文献
[1]CampbellBC,ChristensenS,ButcherKS,etal.Regionalverylowcerebralbloodvolumepredicts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betterthandiffusion-weightedimagingvolumeandthresholded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inacuteischemicstroke[J].Stroke,2010,41:82-88.
[2]LeeM,SaverJL,AlgerJR,etal.Blood-brain-barrierpermeabilityderangementsin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frequency,clinicalcorrelates,andrelationto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J].Neurology,2010,74(suppl2):A391-392.
[3]艾清龙,钟莲梅.临床神经病学讲座[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10-113.
[4]屈金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4(7):153.
[5]张寺群,陈沽丽,程焱,等.尼莫地平对局灶性脑缺血鼠脑血浆蛋白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7):300.
[6]林香玉,王丽华.神经节苷脂治疗缺血性进展型脑卒中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7,47(10):73.
[7]DeJongG.VanRaakL.KesselsF.eta1.Strokesubtypeandmortality4followupstudyin998.
[8]YusufS.TwodecadesofprogressinpreventingvascuIardisease[J].Lancet,2002,360:2-3.
[9]王玉玲,郭爱云.老年人脑梗死与低血钾关系的临床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