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硼吡咯论文-唐梓桓,张财顺,张磊,刘道胜

氟硼吡咯论文-唐梓桓,张财顺,张磊,刘道胜

导读:本文包含了氟硼吡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OFs,光物理过程,BODIPY,光吸收天线

氟硼吡咯论文文献综述

唐梓桓,张财顺,张磊,刘道胜[1](2019)在《含氟硼二吡咯单元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MOFs是一种具有高度有序孔道结构和较大比表面积的材料,而含氟硼二吡咯(BODIPY)发色团的MOFs材料是将BODIPY发色团设计成可与金属中心配位的配体并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或将该发色团作为光吸收天线引入到MOFs材料中所制备的材料,此类材料因对可见光有较强的吸收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含BODIPY发色团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探讨了此类材料的结构特点、光物理性质及应用前景,最后展望了未来此类材料的前景和发展趋势。本文可为BODIPY发色团的MOFs材料在光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江艳,赵丽坤,李亚茹,张璇歌,成永强[2](2019)在《氟硼二吡咯类共轭聚合物均相检测miRNA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水溶性氟硼二吡咯类共轭聚合物PBF可与长波长区(> 600 nm)荧光染料产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结合引物延伸反应,发展了一种均相检测miRNA的新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引物延伸反应在目标miRNA分子上引入荧光染料Cy5,形成miRNA-Cy5.然后,PBF与miRNA-Cy5/DNA杂合体通过静电力结合并发生从PBF到Cy5的有效FRET,实现了基于阳离子共轭聚合物(CCP)的长波长区miRNA的均相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测定miR-221的线性为15~6 000 pmol/L,检出限(3σ)为8.4 pmol/L.方法拓展了CCP的应用,为基于CCP的生物传感和生化分析提供了新的均相检测平台.(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吴华峰[3](2019)在《氟硼吡咯及其衍生物的传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BOPHY和Me_4BOPHY荧光团呈刚性平面中心对称结构,由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环组成,在中心六元螯合环中有两个BF_2单元,两个吡咯环在外围。未经修饰的荧光团分子在溶液中具有强荧光发射、大消光系数、光稳定、高荧光量子产率和多个反应位点等特点,其衍生物在生物成像、金属离子检测、光伏器件等方向有广泛的应用。鉴于BOPHY衍生物的优异特点,我们拟通过对其α位的功能化,设计合成出高性能的荧光探针,实现其在危险化学品蒸气的检测应用。沙林(Sarin)是一种神经毒剂,经常被用于恐怖袭击。乙醇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元醇,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作为一种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物质,对乙醇蒸气的实时检测就变得愈发重要。荧光化学传感器由于其反应迅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以及便于携带等特点,在国防安全及环境监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对于荧光化学传感器及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对Me_4BOPHY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Me_4BOPHY衍生物仅用于金属离子和生物检测的现状,基于Me_4BOPHY骨架结构,开展了其在神经毒剂拟物氯磷酸二乙酯(DCP)以及乙醇的荧光检测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DCP检测方面,以Me_4BOPHY为骨架,在其α位上引入二乙胺基作为检测有机磷试剂的功能单元和电子给体,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设计合成了两种探针分子Me_4BOPHY-1和Me_4BOPHY-2用于检测液相DCP。Me_4BOPHY-1和DCP作用之后荧光增强,颜色由红色变为黄绿色,检测限低至40 nM。Me_4BOPHY-2和DCP作用之后荧光增强,颜色由蓝色变为红色,检测限低至16nM。两种探针分子均能实现DCP的双通道检测。其作用机理为:二乙胺基与Me_4BOPHY共轭连接,在分子内形成了强的电荷转移(ICT),使得整个分子的荧光强度变弱。DCP与二乙胺基上的氮原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一种铵盐,在溶液中少量水分子的作用下生成一种盐酸盐,阻断了分子内ICT过程,导致其荧光颜色变化和颜色变化。2.在乙醇蒸气检测方面,通过在受体Me_4BOPHY的α位上修饰给电子的三苯胺官能团,合成了一种荧光探针Me_4BOPHY-3。在饱和的乙醇蒸气中,Me_4BOPHY-3在100 s内的猝灭率达到了80%,而在300s内,其荧光猝灭率最终达到了91%。探针分子对于乙醇蒸汽的响应呈现肉眼可见的变化,其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检测限低至17.8 ppm。这种荧光探针分子制成的传感薄膜对于乙醇蒸气具有良好的传感效果和选择性,能实现对于乙醇气体的颜色和荧光双通道检测。推测其检测机理为:乙醇分子和Me_4BOPHY-3上F原子的氢键作用使得受体呈现出较大的“推-拉”电子能力,导致比较大的荧光淬灭。同时,乙醇分子可以与叁苯胺单元作用,导致其吸收峰的变化及探针分子聚集态的变化,进而导致探针分子与乙醇作用之后的颜色变化。综上所述,本文以Me_4BOPHY为骨架,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设计合成了叁种荧光分子探针,实现了对液相DCP及乙醇蒸气的高效、灵敏检测。对于长波长范围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5)

周晗鑫[4](2019)在《基于氟硼吡咯荧光团的检测亚硝酸盐和L/D-谷氨酸的荧光探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氟硼吡咯(BODIPY)是近年来最重要的荧光探针母体之一,它具有一系列非常优良的光学和生物学性质。本文通过对BODIPY母体荧光团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两个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这两个探针结构均经过~1H-NMR、~(13)C-NMR和HRMS等表征的确认。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本文通过修饰氟硼吡咯结构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通过对探针和亚硝酸钠反应时间以及亚硝酸钠浓度变化的测试,发现在波长526nm处的紫外吸收峰逐渐降低,405 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同时575 nm处的荧光强度不断减弱,475 nm处发射峰逐渐增强,表现出了很明显的蓝移现象,并且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进一步测试我们发现,其他类似结构阴离子并不能引起探针荧光强度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该探针具有较为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因此该探针能够很好的用于亚硝酸盐的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本文通过在氟硼吡咯荧光母体上修饰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基于磷酸吡哆醛的新型手性荧光探针。通过对探针和L/D-谷氨酸反应时间和L/D-谷氨酸浓度的测试,我们发现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L/D-谷氨酸浓度的增长,探针反应体系在560 nm处的荧光强度均不断增强,而且呈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进一步的核磁跟踪,我们发现它的检测识别原理主要基于不可逆的亚胺复分解。除此之外,在pH=3-10之间时,该探针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另外,该探针在检测识别谷氨酸时对其他氨基酸和大多数金属阳离子也具有很好的抗干扰作用。因此它可以有效的用于水溶液中L/D-谷氨酸的监测和识别。(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王路生[5](2019)在《氟硼吡咯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氟硼吡咯荧光基团(BODIPY),分别以苯甲偕胺肟和2-羟基-N-(2-羟基苯基)苯甲酰胺为识别单元设计合成了两种荧光分子探针AO-BODIPY与HHPBA-BODIPY。AO-BODIPY与HHPBA-BODIPY的光物理性质和大多数BODIPY染料的荧光性质类似,在500 nm附近有强烈的吸收峰,在510 nm附近有较强的绿色荧光发射。探针AO-BODIPY对次氯酸根有较好的响应,探针分子能与次氯酸酸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引起其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强度的降低及谱峰的红移,荧光强度(1/I_(512))及吸光度(A_(500))的变化与溶液中的次氯酸根浓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用于次氯酸根的定量分析。AO-BODIPY对次氯酸根的检测限可以达到6.8μM,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对常见的阴阳离子,活性氧及活性氮物种基本没有响应。此外探针AO-BODIPY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4-10),快速地(<60 s)对次氯酸根做出响应。利用质谱研究了AO-BODIPY与次氯酸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次氯酸能够将AO-BODIPY中的偕胺肟基团氧化成相应的醇和醛。使用AO-BODIPY对自来水与黄河水水样的分析结果也表明了探针分子可以用于检测环境样品。实验中还发现AO-BODIPY对铀酰离子几乎没有响应,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与质谱(MS)对二者作用机理进行的研究显示AO-BODIPY中偕胺肟基团可能是以肟基氧原子与氨基氮原子参与了铀酰离子的配位。对HHPBA-BODIPY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谱的研究显示,探针分子对铀酰离子没有识别效果。HHPBA-BODIPY对Cu~(2+)具有优异的识别性能。Cu~(2+)与HHPBA-BODIPY的配位能够淬灭探针分子在510 nm处的荧光发射,荧光强度与Cu~(2+)的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HHPBA-BODIPY对Cu~(2+)的检测限为0.35μM。除Fe~(3+)与Cr~(3+)外,常见的金属离子对检测效果基本没有干扰。HHPBA-BODIPY对环境样品中Cu~(2+)的检测也有较好的收率,可以用于环境样品中微量Cu~(2+)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朱玉[6](2019)在《还原响应的氟硼二吡咯/介孔硅球纳米粒子用于癌症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纳米尺寸的给药系统可以解决常规化疗药物水溶性差、缺乏靶向性、长循环时间短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肿瘤抑制效果且降低了药物的毒性。根据肿瘤微环境设计的刺激响应性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对肿瘤微环境的刺激产生响应而智能地控制药物释放。因此,科研工作者设计了大量的刺激响应性载体材料并用于肿瘤的治疗。本论文选用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材料,通过响应性基团将有机染料氟硼化合物BODIPY修饰到硅球表面,制备了智能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通过二硫键在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修饰碘代BODIPY,并进一步将其PEG化,制备用于光动力治疗的纳米粒子MSNs-I2BDP-PEG。MSNs-I2BDP-PEG纳米粒子的粒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测量可知约是90nm。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可以很好地被细胞内吞,肿瘤细胞内的高浓度谷胱甘肽可以刺激二硫键断裂释放BODIPY进行光动力治疗,且具有很好的光动力治疗效果。2.通过一锅Passerini反应,将近红外荧光分子BODIPY 5和PEG-CHO修饰到MSN-SS-COOH的表面上来构建MSN-BDP-PEG纳米粒子。疏水的BODIPY可以将药物有效地锁定在介孔中,亲水PEG涂层增强了MSNs在水中的稳定性,硅球表面修饰的BODIPY 5聚集会导致荧光淬灭从而增强MSNs的光热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负载Dox的MSNs可以被肿瘤细胞内吞,肿瘤细胞内高浓度谷胱甘肽环境可以导致连接BODIPY和硅球的二硫键断裂,从而快速释放药物。光照条件下,BODIPY的光热治疗和药物的化疗协同作用,有效地抑制了肿瘤增长。(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兰清[7](2019)在《新型氟硼二吡咯类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化学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生物学、生理学、药理学和环境科学等,同时基于不同荧光团的荧光探针已被开发出来,其中氟硼二吡咯类(BODIPY)化合物由于其较高的光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强荧光发射以及易于修饰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离子、中性分析物以及生命体中的生物分子的检测。与BODIPY相比,吡咯并吡咯氮杂-BODIPY化合物由于其大的平面共轭结构,发射波长能达到近红外区域,在生物成像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BODIPY类反应型荧光探针,并将它们应用于F~-、CN~-和胺的检测中。本论文主要侧重于新型氟硼二吡咯类反应型探针的设计策略、合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通过简单巧妙的设计,合成了一种固态发红光的BODIPY化合物BODIPY-CN,并作为反应型荧光探针,将其应用于CN~-的检测。探针BODIPY-CN能够在60 s内实现对CN~-的快速响应,CN~-的加入使BODIPY-CN溶液颜色由黄绿色变为紫粉色,同时发生96%的荧光淬灭。故探针可通过比色和荧光手段实现对CN~-的检测,同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另一方面,分子中引入单双氰基乙烯基团能够有效降低分子的平面性,同时在BODIPY的meso位苯环上引入额外的大体积溴原子,两者都能够抑制紧密π-π堆积,阻碍由于分子间堆积引起的荧光淬灭,从而实现了BODIPY-CN的固态发光。(2)通过Suzuki反应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型荧光探针(TPA-BODIPY),F~-和CN~-的加入使探针TPA-BODIPY溶液颜色由黄绿色分别变为黄色和肉色,荧光分别淬灭了89%和94%。克服了以往传统探针只能特异性识别单一物种的缺点,TPA-BODIPY能通过比色和荧光的改变来同时区分检测F~-和CN~-,其他阴离子没有产生干扰。在区分检测过程中,F~-和CN~-以不同的作用方式使BODIPY基团分解。(3)通过在探针分子中引入两个不同的路易斯酸中心(BODIPY核和硼酸酯基团),合成出另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型荧光探针Boryl-BODIPY。应用于F~-和CN~-的高区分度的区分检测。其中F~-和CN~-的加入使探针溶液颜色由玫红色分别变为靛青色和淡粉红色,荧光颜色从橙黄色分别变为靛青色和绿色。由于F~-和CN~-不同的极化能力及配位能力,F~-既能与Boryl-BODIPY中的硼酸酯基团结合,同时又能进攻BODIPY核的B-N键,而CN~-只能亲核进攻BODIPY核的B-N键,两种阴离子与探针不同的作用方式产生不同的紫外和荧光变化,根据溶液颜色和荧光的不同变化来区分检测F~-和CN~-。(4)通过简单的合成步骤首次合成出两个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近红外发射的吡咯并吡咯氮杂-BODIPY化合物(PPAB-2和PPAB-3),分子设计中,引入一个或者两个叁苯乙烯基团,能够实现分子从聚集荧光淬灭向聚集诱导发光的转变。PPAB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通过Pluronics F127包裹制备出水溶性纳米粒子,并将其应用于近红外细胞成像中。(5)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吡咯并吡咯氮杂-BODIPY化合物(PPAB-Py),其可作为反应型荧光探针,应用于腐胺、尸胺这类生物二胺的高选择性检测,而其他的一级伯胺、仲胺、叔胺、芳香胺、醇、酯及酰胺类对生物胺的检测并不会产生干扰。在生物胺检测过程中产生了225 nm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蓝移,以及12倍的荧光增强现象,检测限低至ppb级。故PPAB-Py可实现对生物胺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以及比色和荧光双模式的检测。在探针与生物胺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逐步的发色团分解反应,首先发生动力学控制B-N键的断裂步骤,随后发生两个快速的氨基置换和水解步骤反应,这样连续的反应使得探针的共轭结构逐步分解,得到更小结构的共轭分子,同时产生明显的紫外及荧光信号响应。我们首次提出利用这种独特的逐步的发色团分解反应应用于生物胺检测,为新型PPAB类荧光探针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6)研究了PPAB-Py纳米聚集体在胺检测中的应用,纳米聚集体对正己胺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在检测过程中,纳米聚集体颜色快速地由绿色变为黄色,同时荧光由无变为黄色荧光,检测限低至2.53 nM。生物胺以及其他的一级伯胺、仲胺、叔胺、芳香胺、醇、酯及酰胺类对正己胺的检测并不会产生干扰,故PPAB-Py纳米聚集体能够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识别正己胺。PPAB-Py纳米聚集体与正己胺反应过程中,先后经历PPAB-Py的分解和水解过程,产生比色和荧光信号的改变。(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1)

卢晓梅,赵萌,黄维[8](2018)在《氮杂氟硼二吡咯接枝聚合物光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合成了氮杂氟硼二吡咯为侧链的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该聚合物可作为光声造影剂,应用于小鼠肿瘤的光声成像.首先通过在氮杂氟硼二吡咯侧链上引入给电子基团烷基链,制备出在780~800 nm有吸收的有机染料,利用聚异丁烯-马来酸酐与羟基的开环反应,将有机染料接枝到聚合物侧链,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形成60 nm的纳米颗粒,纳米颗粒以氮杂氟硼二吡咯染料为核,聚合物为壳.通过动态光散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光热实验等,对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表明,纳米颗粒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还具备良好的光热性能;体外的MTT细胞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800 nm激发下,监测到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体外和体内光声信号,表明纳米颗粒具备光声造影剂特性,能够实现活体肿瘤的光声成像.(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贺绍军[9](2018)在《氟硼吡咯衍生物及纳米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对金属离子识别和细胞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探针具有高灵敏度,技术简单性和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分析传感和光学成像领域。氟硼吡咯(BODIPY)类化合物因其高荧光量子产率和摩尔消光系数,良好的光稳定性及独特的光学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不同官能团的引入对BODIPY结构进行修饰,能够得到性能优异的BODIPY类荧光染料。近红外具有较强吸收的BODIPY能运用于生物体内荧光成像,因此,BODIPY类荧光探针在肿瘤成像,诊断及治疗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设计和合成近红外BODIPY衍生物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此外,探索BODIPY与γ-环糊精等客体相互作用发展新型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为一体的BODIPY荧光纳米复合物可望用于生物亚细胞器的成像。本论文介绍了BODIPY类化合物的生物应用,基于BODIPY反应的荧光探针以及近红外BODIPY的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设计并合成六个新型BODIPY衍生物及两个纳米复合物,通过核磁、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透射电镜(TEM)等方法表征其结构,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光学特性。同时探究了纳米复合物的亚细胞成像及其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探讨了近红外BODIPY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主要创新结果如下:(1)合成了金刚烷胺偶联的BODIPY衍生物BSJ,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合成了超分子水溶性纳米颗粒BSJ-CD以及氢键组装合成纳米颗粒BSJ-Ps。通过研究两种纳米复合物的光学特性及其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发现BSJ-Ps纳米球,可以靶向成像于BGC肿瘤细胞的线粒体;BSJ-CD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及更大的斯托克斯位移(56 nm),可以成像于BGC肿瘤细胞的细胞膜。此外,BSJ-Ps对BGC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BSJ-CD可以在0-40μM范围内基本无毒性。结果表明,BODIPY衍生物(主体,BSJ)可以通过与不同的功能分子(客体,Ps或CD)组装改变其生物毒性及亚细胞分布位点。综上所述,BSJ-Ps既可作为线粒体靶向成像剂又可作为抗癌剂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BSJ-CD可以用作肿瘤的低毒性膜探针。这类亚细胞器靶向性及低毒纳米BODIPY探针的研究将为基于功能分子诱导自组装的BODIPY纳米研究提供新的途径。(2)合成了侧链修饰的近红外BODIPY衍生物BPN,对其进行光谱学表征发现,BPN在765 nm有近红外发射,且对Cu~(2+)和Mn~(2+)具有不同的荧光响应。BPN与Cu~(2+)形成[BPN-Cu]~(2+)复合物,使其荧光淬灭,而Mn~(2+)诱导BPN聚集使化合物荧光增强。此外,BPN可用于活细胞中Cu~(2+)的检测和线粒体成像。将BPN用于血清中铜离子检测发现,线性检测范围为0.45μM-36.30μM。结果表明BPN有望成为一种铜离子荧光探针分析血清中重金属铜离子的含量,同时检测活细胞中Cu~(2+)的水平。(3)首次探讨了近红外BODIPY衍生物BMG与PTAD的click反应,合成了新型BODIPY衍生物BMP。通过研究BMP光学特性,发现PTAD的引入能够改变BMG侧链的大共轭体系,使BMP的最大吸收从567 nm蓝移至503 nm。探讨了温度对BMP的光谱性能的影响,发现温度的升高能够使BMP的哒嗪环结构改变伴随荧光发射强度减弱,同时BMP能够实现对肿瘤细胞线粒体靶向成像。因此,BMP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实现生物体内温度感应的新型荧光探针。(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23)

程成[10](2018)在《氟硼二吡咯区域选择性衍生及其低聚物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氟硼二吡咯(简称BODIPY)因其具有令人瞩目的光学性能,较好的光稳定性,且其母体骨架中存在多个修饰位点而备受关注。对BODIPY进行区域选择性衍生可以有效的调控其光学性能(吸收/发射波长、荧光量子产率/寿命、叁重态/单线态量子产率等)和引入功能化基团,从而设计合成具有材料及生物应用前景的新型功能分子,推动BODIPY在相关领域(荧光染料、光敏剂、荧光探针、有机光电材料等)的进一步应用。本论文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分为叁部分:一、发展了一种在可见光诱导情况下BODIPY与芳基重氮盐区域选择性合成3,5-位芳基化BODIPY的新方法。该反应无需添加任何催化剂,利用BODIPY自身的单重激发态1PS作为还原剂与芳基重氮盐反应,产生BODIPY阳离子自由基和芳基自由基,首次实现了 BODIPY自身催化的光化学反应。该方法只需要使用常见的白光灯,通过改变芳基重氮盐的当量、控制反应时间就能合成具有高度区域选择性的单芳基、双芳基化BODIPY,而且具有很好的底物普适性。通过改变芳基重氮盐上的取代基团,可以调控产物光学性质,为BODIPY作为光敏剂在光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以及区域选择性修饰衍生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二、通过筛选不同的氧化条件,发展了以五氯化钼为氧化剂,高产率“一锅法”合成不同偶联方式、不同聚合度BODIPY低聚物的方法。其中α位四聚的产物4可达34%的产率,具有很好的区域选择性。同时,比较了五氯化钼和叁氯化铁的氧化3-位芳基取代BODIPY的能力。这些低聚物具有良好的光谱性质,随着聚合度的不断增加,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波长均发生了较大的红移,经过修饰衍生后的BODIPY 4P2的吸收波长达到了 938 nm,在近红外二区有很好的荧光发射,在活体荧光成像方面有着潜在应用。叁、发展了两种在BODIPY 3-位高区域选择性引入硝基的方法,其中以四氟硼酸硝酰阳离子为硝化试剂时产率最高可以达到85%,再经过还原得到氨基取代的BODIPY。同时发展了从3-位氯代BODIPY出发合成氨基取代产物的方法。利用简单的亲核取代的方式高产率、高区域选择性的得到了N 桥连的BODIPY低聚物,通过光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BODIPY母体之间的π电子通过N-桥能够有效的共轭,使得吸收波长发生了较大程度的红移,这类新型N-桥连的BODIPY分子在导电材料方面有着潜在应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氟硼吡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水溶性氟硼二吡咯类共轭聚合物PBF可与长波长区(> 600 nm)荧光染料产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结合引物延伸反应,发展了一种均相检测miRNA的新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引物延伸反应在目标miRNA分子上引入荧光染料Cy5,形成miRNA-Cy5.然后,PBF与miRNA-Cy5/DNA杂合体通过静电力结合并发生从PBF到Cy5的有效FRET,实现了基于阳离子共轭聚合物(CCP)的长波长区miRNA的均相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测定miR-221的线性为15~6 000 pmol/L,检出限(3σ)为8.4 pmol/L.方法拓展了CCP的应用,为基于CCP的生物传感和生化分析提供了新的均相检测平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氟硼吡咯论文参考文献

[1].唐梓桓,张财顺,张磊,刘道胜.含氟硼二吡咯单元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9

[2].张江艳,赵丽坤,李亚茹,张璇歌,成永强.氟硼二吡咯类共轭聚合物均相检测miRNA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吴华峰.氟硼吡咯及其衍生物的传感性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周晗鑫.基于氟硼吡咯荧光团的检测亚硝酸盐和L/D-谷氨酸的荧光探针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5].王路生.氟硼吡咯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D].兰州大学.2019

[6].朱玉.还原响应的氟硼二吡咯/介孔硅球纳米粒子用于癌症治疗[D].东北师范大学.2019

[7].李兰清.新型氟硼二吡咯类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

[8].卢晓梅,赵萌,黄维.氮杂氟硼二吡咯接枝聚合物光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应用[J].高分子学报.2018

[9].贺绍军.氟硼吡咯衍生物及纳米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对金属离子识别和细胞成像[D].江苏大学.2018

[10].程成.氟硼二吡咯区域选择性衍生及其低聚物的构建[D].安徽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  

氟硼吡咯论文-唐梓桓,张财顺,张磊,刘道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