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粹主义论文-林红

台湾民粹主义论文-林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台湾民粹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粹主义,台湾地区,民主转型,政党政治

台湾民粹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林红[1](2019)在《民粹主义在台湾:对抗的政治与焦虑的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政治被民粹主义裹挟,已是一种显性的政治异象,它起自台湾的民主转型初期,经过40年的演化与进阶,至今发展成为一种政治常态,困扰着岛内政治和两岸关系。民粹主义在台湾表现出反建制、反精英、本土偏狭、暴躁急进和崇尚大众民主等普遍性特点,也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从政治端来看,台湾民粹主义萌发于民主化以来形成的、高度对抗的政治结构,是理念层面的"主权政治"与实践层面的选举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政治人物借民意政治之机"召唤人民"和"动员人民"的结果。从社会端来看,经济与安全的双重焦虑、自由与法治的素养不足以及社会运动政治化等因素造就了一个躁动不安的台湾社会,为台湾的政治市场提供了最便利的民粹动力。台湾民粹主义的长期泛化带来诸多后果,最严重者如台湾民主政治的异化、政党格局的异动以及两岸关系不确定性增加等。(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胡本良[2](2019)在《政治与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台湾民粹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民粹主义具有民众的反抗性和精英的操弄性双重特征,也是政治和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当然一般而言是一种不健康的互动方式。台湾存在着民主和威权、省籍、统"独"、阶级等多维度的矛盾,这是民粹主义产生的温床,为各类政客操弄民意提供了条件。从历史演变来看,民进党利用民意冲击威权体制这个庞然大物,李登辉、陈水扁则操弄民粹打击政敌并巩固自身权力,蔡英文发动民众推翻了马英九当局,但自身执政也受到民粹主义的反噬。在民粹主义的影响下,台湾的政治和社会之间走向了恶性互动,陷入了互相伤害模式。(本文来源于《台海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刘孝杰[3](2018)在《从威权主义到民粹主义: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1949-2008年)》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逃台湾后,台湾政党政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49-1988年,威权主义政权逐步建立、发展起来。20世纪中后期,在第叁波民主化浪潮影响下,台湾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民粹主义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台湾政党政治的主导力量。本文在梳理台湾政党政治转型的历史基础上,力图通过描述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阶段,分析台湾威权主义兴衰、民粹主义兴起的影响因素和历程,从而厘清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规律。本文企图通过研究台湾政党政治演变,分析台湾民粹主义和“台独”势力的产生和发展,促进我们理解台湾社会和政治生态,为处理好两岸关系提供参考。总体上,本文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台湾政党政治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研究现状,并且对本文主要采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为本文展开论述奠定基础。此外,导论还说明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到第五章,该部分详细介绍了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第二章回顾了蒋介石主政时期,内忧外患的国民党政权,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地位,走上专制独裁的威权主义道路。第叁章介绍了蒋经国主政时期,“外交断裂”的国民党政权面临“合法性危机”,通过改革来重塑内部“合法性”,从而开启了台湾政党政治转型。第四章讲述了李登辉主政时期,为了巩固和扩充自身权力,扶持党外势力和“台独”势力,打压国民党内部政敌,推动一系列“宪政改革”,民粹势力发展迅猛。第五章描述了陈水扁主政时期,民粹主义政党上台成为执政党,沦为在野党的国民党也吸取教训、采用民粹式动员的选举方式,民粹主义成为了台湾政党政治中的主导力量。第叁部分是第六章,这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了台湾政党政治演变的缘由,概括了台湾政党政治从威权主义到民粹主义演变的主要历程,将台湾政党政治演变归纳为传统威权、改革威权、威权民粹和选举民粹四个阶段,从而探寻台湾政党政治演变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苏美祥[4](2018)在《2008年以来台湾民粹主义的经济学逻辑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民粹主义与台湾政治转型相伴而生,自2008年以来不断升温,"选举民粹主义"形态进一步显现。探析近年来台湾民粹主义的经济学逻辑,可以发现,台湾社会贫富差距程度在客观上并不严重,但民意对贫富分化的感知却十分敏感而尖锐,主因在于民进党等政治力量对贫富差距拉大趋势的渲染与操弄。台湾民粹主义仍将长期存在,对两岸关系发展的负面影响复杂而深远,应客观分析民粹主义阴影下的岛内民意变化;找准对台宣传工作切入点,逐步实现引导台湾民意;继续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厚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集刊》期刊2018年02期)

文兆壁[5](2018)在《台湾政治民主化中的民粹主义及成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地区民主转型是第叁次世界民主化浪潮中的组成部分,综观台湾"解严"时期以来的政党活动,台湾地区的民主化过程已经呈现出典型的民粹主义,它主要表现为台湾民粹政客在民主化时期利用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取得政党合法性的一种极端平民主义的政治动员策略。台湾民粹政客时常在台湾民众的"历史悲情"和"族群"矛盾、"省籍"矛盾的基础上虚构出严重对立的政治逻辑,并在"本土化"政策的基础上异化出"去中国化"等严重违背历史潮流的错误解读。(本文来源于《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孙祖欣[6](2017)在《当代台湾电影文本中的民粹主义幽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民粹主义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当代台湾电影这一载体,管窥台湾民粹主义的形态,并梳理出其发生的四重根源:第一,威权主义有着生成民粹主义的内在需求,这奠定了台湾民粹主义的历史;第二,经济危机以及财政刺激是激发当代台湾民粹主义的一个源头;第叁,扭曲的民族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台湾民族主义"成为激发当代台湾民粹主义的又一源头;最后,台湾社会运动的传统和选举体制的发展,又为台湾民粹主义的泛滥提供了渠道。作为一股反思力量,严肃的电影能够对政治保持距离,又对它静观和考量;而作为一种社会镜像,大众的电影则可以衡量民粹主义思潮蔓延的广度和影响的深度。(本文来源于《现代台湾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焦彦,徐虹,徐明[7](2017)在《游客对商业性家庭企业的住宿体验:从建构主义真实性到存在主义真实性——以台湾民宿住客的优质体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商业性家庭企业的研究基本多是从供给者角度展开的,鲜有文献对其客源市场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本研究以台湾民宿的住客优质体验为研究对象,采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住客对台湾花莲民宿的优质体验分享和民宿本身的公开信息为主要原始资料,识别和提炼出客源市场对商业性家庭企业的体验规律:(1)游客追求建构主义真实性体验,既包括当地文化的真实性感知,也包括个体生活的真实性感知,而且现代性是建构主义真实性形成的基础;(2)建构主义真实性引致存在主义真实性的产生;(3)对游客内心疏离感的弥补是建构主义真实性引致存在主义真实性产生的条件。这些研究发现对于促进商业性家庭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7年06期)

郭中军[8](2016)在《民主语境下的台湾民粹主义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台湾地区的民主政治中,民粹主义现象长期以来饱受岛内外学者的垢病。从李登辉的"民粹威权"到陈水扁的"民粹式民主",再到近年来的"反服贸运动"、"反课纲运动",民粹主义就像潜藏于台湾社会的一种病毒,一遇到适当条件便会发作。台湾民粹主义的界定众所周知,民粹主义是一个复杂的、难以界定的概念,它具有"实践与理论来源的多样性"。不过,一般认为民粹主义来源于两个实例:19世纪的俄国民粹派与美国(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6年04期)

王声平[9](2015)在《台湾民粹主义媒体建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报禁解除后伴随新闻自由大幅提高,民粹主义话语开始在台湾媒体涌现。媒体在台湾民粹主义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台湾政治传播语境中的民粹主义以及报纸、电视、期刊和书籍的民粹主义话语演进历史分析显示,经历了形成、发展、高潮和转型期的台湾民粹主义话语变迁中的媒体,具有形成民粹主义论述的政治场域、"二元对立式"民粹主义议题论述以及民粹主义新闻框架处理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丁虹匀[10](2015)在《“民粹主义”在台湾地区发展地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议题,进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继续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岸之间的各项交流渠道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宽,两岸交流的面更为广泛,交流的层级也更加高端了,然而在这一顺应时代潮流的和平交流过程中却始终掺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2013年6月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在上海举行并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这是两岸经贸正常化、自由化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本来这对于两岸而言是一份互利双赢的重要协议,但是由于民进党利用部分台湾地区学生和民众来激烈反对服贸协议,使得直至2014年初,这份协议仍迟迟不能审查通过。服贸协议不能得以实施,不仅不利于两岸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扩大,也不利于台湾地区自身的经济健康发展。而于同年发起,并于2014年9月28日正式启动的香港“占中事件”里,“台独”势力也趁机借题发挥,以民进党为主要力量的“台独”势力借香港“占中”事件来随意污蔑大陆,大肆鼓吹“今日香港,明日台湾”或是“今日台湾,明日香港”等论调,企图搞乱香港、影响破坏两岸之间关系发展,两岸关系前途未知,正是应了那句“海峡虽不宽,却水深莫测”。两岸关系本来有了好的开头,就应该继续往前深入发展变化发展,停滞不进是不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殷切期盼的。笔者在结合自身实际体验和对相关文献的查阅调研后,深觉这些现象发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民粹主义”。“民粹主义”无论是对台湾地区的政治经济生活还是对海峡两岸关系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它在台湾地区政治生态里始终占据着一席之的。由于“台独”分子的长期误导、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政党操纵“民粹主义”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台湾地区民众长时间的误会和错误理解逐渐积非成是,民粹主义思想理念开始滋生,一些民众开始逐渐生出了一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国家”意识,这一现象的出现对于台湾地区民主政治的正常运作和台湾地区建设健康的政治生态环境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民粹主义”在台湾地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十分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对台政策必须时刻把握台湾地区政局的客观实际,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民粹主义”在台湾地区发展的现状,才能准确的把握台湾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在对台决策上做到更加科学化,最终帮助台湾地区走出民粹主义的迷途,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从而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台湾民粹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粹主义具有民众的反抗性和精英的操弄性双重特征,也是政治和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当然一般而言是一种不健康的互动方式。台湾存在着民主和威权、省籍、统"独"、阶级等多维度的矛盾,这是民粹主义产生的温床,为各类政客操弄民意提供了条件。从历史演变来看,民进党利用民意冲击威权体制这个庞然大物,李登辉、陈水扁则操弄民粹打击政敌并巩固自身权力,蔡英文发动民众推翻了马英九当局,但自身执政也受到民粹主义的反噬。在民粹主义的影响下,台湾的政治和社会之间走向了恶性互动,陷入了互相伤害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台湾民粹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林红.民粹主义在台湾:对抗的政治与焦虑的社会[J].台湾研究.2019

[2].胡本良.政治与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台湾民粹主义[J].台海研究.2019

[3].刘孝杰.从威权主义到民粹主义: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1949-2008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苏美祥.2008年以来台湾民粹主义的经济学逻辑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8

[5].文兆壁.台湾政治民主化中的民粹主义及成因探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6].孙祖欣.当代台湾电影文本中的民粹主义幽灵[J].现代台湾研究.2017

[7].焦彦,徐虹,徐明.游客对商业性家庭企业的住宿体验:从建构主义真实性到存在主义真实性——以台湾民宿住客的优质体验为例[J].人文地理.2017

[8].郭中军.民主语境下的台湾民粹主义现象[J].探索与争鸣.2016

[9].王声平.台湾民粹主义媒体建构分析[J].台湾研究.2015

[10].丁虹匀.“民粹主义”在台湾地区发展地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标签:;  ;  ;  ;  

台湾民粹主义论文-林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