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修身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存心养性,儒家代表人物,四端,羞恶之心,性善论,柳下惠,君子人格,穷不失义
修身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夏海[1](2019)在《孟子人性善的修身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修身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作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倡导治平天下,更加重视修身,“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之修身起点和归宿是性善论。在孟子看来,人性善(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9-10-21)
张艳梅[2](2019)在《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领导干部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中国思想文化以及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指出汲取儒家修身理论的精华,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强化自身良好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为官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示,并从修身以正己律、修身以正家风、修身以治国几个层面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29期)
张娇[3](2019)在《中国近代诸大家修身思想发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代诸大家的修身思想意涵丰富,博大精深,且各具特色与视阈。孙中山以毕生努力"唤起民众",强调在修身立德的过程中,"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旧有文化而融贯之"。章太炎鼓吹革命,提出革命之成败在道德、革命之力量在修身的思想理念。梁启超以塑造"新民"为己任,提倡兼具公德与私德、独立与自由、进取与冒险精神的理想人格。蔡元培更大声疾呼:修身以立己、修学以立志、修德以立业,以培育"独立之人格"的公民。这些修身理论对当今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理论与现代化》期刊2019年04期)
董志花[4](2019)在《儒家修身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修身思想跨越千年的发展,传承至今,其丰富的修身理念影响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当前,经济发展迅速,信息爆炸式传播,修身思想的精华之处仍然可为高校德育所用。本文主要从儒家修身内容入手,分析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然后借鉴儒家修身思想,促进高校德育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2期)
毛宁[5](2019)在《试论大学生如何借鉴儒家修身思想提升自我素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学说的体系中,修身思想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逐步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思想精华,尤其是在人生价值和人格完善等方面。面对当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价值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如何通过儒家修身思想来提升自我素养,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加强自我素养提升的迫切性出发,对大学生如何借鉴儒家修身思想提升自我素养进行了重点剖析。(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18期)
周亚菁[6](2019)在《《论语》中的修身思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各方面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社会转型使得社会中充斥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中需要关注的话题。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其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对社会发挥更大的效用。在课程中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文学作品中的正能量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政策背景、学科背景出发,对《论语》中的修身思想进行初步分析,探究这一思想在道德(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期刊2019年Z3期)
曹富艳[7](2019)在《儒家修身思想的借鉴及现代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儒家修身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首先,儒家修身思想是集内容、方法、目标为一体的完整理论体系,较系统地研究,揭示其全貌,有利于洞悉其精神内涵和实质;在新时代汲取其精华,涵育精神,唤起良知,躬行践履,提升人们的人格修为境界。其次,儒家修身思想的精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契合性,对新时代社会民众、特别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知识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优秀修身价值理念的坚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提升有作用,有利于增强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推动传统修身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笔者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儒家修身思想的内涵进行梳理,客观分析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知识群体对儒家修身思想的认知状况,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合理建议,发挥其在涵养优良家庭伦理、培育时代新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全文从五个部分论述儒家修身思想的借鉴及其现代转化。第一部分梳理儒家修身思想研究的背景、意义、现状、方法,厘清文章思路与创新之处,界定了儒家、修身、价值相关概念。第二部分阐述儒家修身思想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及由以人性论为思想基础、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慎独等为主要修身方法、以内圣外王为理想追求构成的内涵。第叁部分论述了儒家修身思想现代价值。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现代人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知识群体对儒家修身思想的认知及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推动儒家修身思想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实践推进,提升人格修养境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娇,周德丰[8](2019)在《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精义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修身思想内容丰富,义涵深邃。古代先哲倡导修身之理由包括:维护人的尊严,凸显人兽之别;发扬善的本性,克服恶的本性;追求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保持健全淳朴的生活,实现人格完足;确保国家安全,自身安宁;不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等等。古人修身之方法包括:体仁明礼、立诚主敬、用中贵和以及慎独力行等。近世以来,民主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皆注重对传统修身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一切对当今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政治思维提升、党风政风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洪旭虹[9](2019)在《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个体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本文就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展开论述,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形成的背景和理论基础。首先,对修身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孔子、孟子、荀子的修身思想进行简要的叙述。其次,讨论先秦儒家修身思想产生的基础,社会的巨变、自我意识的觉醒、认知水平、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天人关系的认知,都影响着儒家修身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二部分,论述孔子的修身思想。孔子将“仁”这种心性之德与“礼”这种制度之德相结合,构成了孔子修身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理论支点。文章探讨了修身的主体性,“为仁由己”,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有着人之本原的善性还有着向善的驱动力,所以能够自觉自省的追求仁义道德,达到修养自身的目的。修身并非仅仅是理论的论述,更重要的是修身的功夫,本文以“克己内省”“博文约礼”、躬身实践为切入点重点论述。第叁部分,论述孟子的修身思想。其修身的主要内容就是“仁义”。孟子认为道德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需要扩充,人有着本原的善心由此而推演出善性,性善内在于心性,因此孟子的修身功夫是由内而外的,对人之“心”的存养与扩充、养“浩然之气”、集义践行。第四部分,论述荀子的修身思想。荀子更侧重于“礼义”,与孟子有着不同的修身进路。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故要从外在的礼义对其加以匡正。荀子的修身功夫在于对“心”的“解蔽”,以及师法的教化。荀子修身的目标也即是成为君子,君子是重义轻利的“成人”。第五部分,论述儒家修身思想的内在演变以及对现代道德修养的启示。由孔子至荀子,修身思想是不断的扩充和发展的,孟子、荀子在继承孔子的修身思想时各有侧重,孟子更重视人的道德自觉,其修身是“由内烁外”,荀子则更重视外在道德与礼法对个体的修养,因此是“由外烁内”。不论何种修身方式,其最终的目的也即是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儒家修身思想所包含的种种德性以及修身的功夫,时至今日对于人们追求道德人生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期刊2019-04-01)
李易坪[10](2019)在《先秦儒道正心修身思想浅析——基于文献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是百家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学派。《大学》和《中庸》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代表作,《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性着作,它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回归经典,文献研究;深入其中,学有所思;正心诚意,经世致用。在认真研读了《大学》《中庸》和《老子》这叁部经典文献以后,最能引发我共鸣和反思的便是其中的修身思想。在研读的过程中,发现叁部文献虽内容各异,但就其修身思想而言,却有着其内在逻辑的高度一致性。本文意在对叁部文献中的修身思想分别进行简要概述,将其进行比较,论述叁者在修身思想中的共通性和其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8期)
修身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中国思想文化以及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指出汲取儒家修身理论的精华,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强化自身良好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为官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示,并从修身以正己律、修身以正家风、修身以治国几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修身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夏海.孟子人性善的修身思想[N].人民政协报.2019
[2].张艳梅.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领导干部的启示[J].新西部.2019
[3].张娇.中国近代诸大家修身思想发微[J].理论与现代化.2019
[4].董志花.儒家修身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9
[5].毛宁.试论大学生如何借鉴儒家修身思想提升自我素养[J].才智.2019
[6].周亚菁.《论语》中的修身思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9
[7].曹富艳.儒家修身思想的借鉴及现代转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9
[8].张娇,周德丰.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精义及其当代价值[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洪旭虹.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
[10].李易坪.先秦儒道正心修身思想浅析——基于文献对比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