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印度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印度裔,第一位,企业家,印度人
印度裔论文文献综述
尘雪[1](2019)在《印度裔何以驰骋美国政商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何CEO成为了印度头号"输出品"?高文化情商+英语好是一方面,印度特色的抱团文化也提供了部分答案。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国际创新中心CEO希滕德拉·帕特尔,是一名印度裔企业家。他在非洲赞比亚出生,在美国读工程学博士,妻子是拉丁裔。在下属眼中,这位咨询界的精英,英语和口才很好,擅长演讲(多次参加TED Talk),并拥有极强的化解冲突的协商能力。其公司曾帮助全球1万家企业和500名MBA学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看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李琴[2](2018)在《性别、种族、代际——美国印度裔移民妇女的政治参与》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美国麻州R市的一个印度裔移民家庭的母女为例,探讨在一个印度裔移民家庭中,性别、种族、代际对印度裔妇女政治参与的影响,即作为缺乏美国政治文化知识的印度裔移民母亲如何在一个不熟悉的文化和政治环境中进行政治学习(political learning)、构建政治认同(political identity)、重塑政治知识(political knowledge),进行政治渗入(political incorporation),另外,作为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印度裔移民的女儿如何在一个白人男性占主要领导层席位的市政府寻求政治发展机会,通过长达一年的实地跟踪其在2017年市政竞选的历程,探讨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熙涵[3](2018)在《他是“无根的写作者”,文字背后隐藏着深邃洞见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地时间8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印度裔作家奈保尔去世,享年85岁。这一天,离他的86岁生日仅差6天。在长达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奈保尔写了30多本着作,包括回忆录、小说和游记文学,跨文明、跨地域的观察和思考是他写作的一条主线。奈保尔1(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8-08-13)
夏天[4](2018)在《家园追寻:拉希莉小说中印度裔移民身份认同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裘帕·拉希莉是当代备受瞩目的印度裔美国作家,曾获得普利策奖等多项文学奖,《纽约客》杂志称她是“年龄不超过四十岁的二十位最佳作家之一”。拉希莉在作品中以平静的观察和细腻沉着的笔触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印度裔移民形象;而且,她细致刻画了印度裔移民在多元文化夹缝中的家园追寻和身份认同的变迁,展现了移民身份认同问题的复杂性。本论文借助“家园”及“家园意识”相关理论、批评和“身份认同理论”等理论,采用文本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拉希莉作品中印度裔移民形象和家园追寻主题的分析,探讨印度裔移民身份认同的演变及复杂性。论文分为叁章。第一章借助阿玛蒂亚·森“单一身份认同”的观点,分析了印度裔移民为拥有稳定的家园,认同于单一文化,或沉浸在“回忆”和“返乡”之中、或疏远印度文化亲近美国文化的不同选择。第二章使用斯图亚特·霍尔关于“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的理论及“混杂性”理论,论述了在印度裔移民的单一身份认同出现危机并松动的情况下,“融合的家园”和混杂性认同之形成。第叁章结合“世界主义”理论和“多重身份认同”观点,通过分析第一代移民承认自己既是“印度人”也是“美国公民”的双重身份,以及移民第二代身份认同的多样选择,探讨其文化身份从混杂性走向多元化的可能性。本论文关注拉希莉研究者较为忽视的移民身份认同演变问题,认为拉希莉作品凸显了两代移民在身份认同上迥然相异的抉择,刻画了移民身份认同的前后变迁,无不显示着作家通过艺术形象探寻移民身份认同问题的思想深度:移民的家园是包容的、开阔的,移民的文化身份是混杂、多重、变化的,以多元、开放的态度寻找家园与身份或许才是移民的出路所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于丽[5](2018)在《裘帕·拉希莉小说中的美国印度裔男性气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历史上的种族歧视,美国印度裔男性在英语文学中总是难逃或阉割或暴力的刻板印象,然而美国着名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对美国印度裔男性气质的书写别具一格。她所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和《不适之地》和两部长篇小说《同名人》和《低地》对男性气质进行了多维度建构。以男性气质作为主线,这些作品从阶级,文化身份和性格叁个维度诠释了拉希莉眼中的理想男性应具有的特征。首先,美国印度裔男性形象塑造与气质异化存在双向互动关系。由于印度被殖民统治和美国劳工移民的历史真实,低下的社会地位低下和白人种族歧视使印度裔男性被阉割并失去话语权。然而1965年印度技术移民浪潮的出现改写了这一现状,拉希莉重塑了凭借教育系统的支持和传承建构而成的技术知识型男性气质,拥有经济和学术上的话语权的新形象打破了他们长期失语的状态,颠覆了美国印度裔男性阉割的刻板形象。其次,美国印度裔男性气质的建构与其文化身份的建构是相辅相成的。印度裔美国男性的杂糅文化身份从命名、婚恋和风俗习惯叁方面来体现和建构。首先,拉希莉通过命名规则的混乱来揭示美国印度裔男性的身份困境和杂糅文化身份的必然性。其次,婚恋关系是拉希莉建构美国印度裔男性杂糅文化身份和提升男性气质的另一有效手段。最后,杂糅文化身份的建构还明显地体现在他们的语言、节日与仪式、饮食和价值观上。杂糅文化身份的建立帮助印度裔美国男性缓解文化撕裂感,使主体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拉希莉通过双性同体与性别解放的平行推进,摒弃了早期移民女作家对印裔男性的刻板书写,将他们描述为照顾体贴他人的温和男性,在家务领域勇于颠覆传统的角色定位,同时他们的感伤折射出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双性同体的男性气质塑造不仅将男性从性别刻板中解放出来,展现了男性丰富细腻的内心和至真至善的性情,同时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新的方向,反映了拉希莉对男性的人文关怀和两性平等的美好期许。总之,拉希莉在美国印裔男性气质建构方面所做的贡献无疑是十分卓越的,她不仅站在族裔的角度为美国印裔男性发声,打破了历史上长期以来的边缘化失语状态,她的创作对于当今移民身份问题,男权文化,建构和谐的两性伦理方面等普遍问题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高石[6](2017)在《黑利:印度裔的“御姐”,联合国的“美国面孔”》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新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利履职还只有这么久,此前她的外交经验几乎为零,但她出现在联合国总部后,很快获得了"铁娘子"之名。对这个"头衔"黑利并不陌生。她曾经是美国最年轻的州长,也是南卡罗来纳州第一位女州长。印度锡克裔的她,还是继路易斯安那州州长鲍比·金达尔之后,美国第二位印度裔州长。2016年,她入选《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是美国政坛冉冉升起的又一"新星"。(本文来源于《时代邮刊》期刊2017年14期)
于时语[7](2017)在《从印度裔的成功看美国华人教育理念的短板》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教育优势,与印度裔美国人在职场上的成功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老印”们比“老中”更容易获得升迁,进入管理层和领导层。在美国,政界少见数理化出身的科学家。语言能力和教育,因此一直是美国常春藤名校招生和教育的重点。这不仅是美国华裔,(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7-06-26)
谢嘉[8](2017)在《经由他者的身份书写:印度裔作家的曼·布克奖获奖作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曼·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作为英国文坛较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可谓是英国乃至英语文学发展的风向标与晴雨表。在当今这个倡导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时代中,移民群体作为东西方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主体,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引人关注。自曼·布克奖设立至今,有多位移民作家曾凭借其作品而获奖。这其中,由V.S ·奈保尔、萨曼·鲁西迪、阿兰达蒂·洛伊、基兰·德赛、阿拉文德·阿迪加等五位印度裔英国籍作家们令人瞩目,他们有着根自于第叁世界的印度而成长在第一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历。对这五位印度裔英国籍作家们来说,具有东方背景的他们自出生之时便不自觉地与母国印度以及印度的文化疏离,但又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完全地融入进西方的文化之中。他们创作的主题多表现在对身份混乱的展现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思考之上,因此受到了文学界的关注。本文立足“他者”,对获奖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之下“他者”与“自我”的博弈与纠缠,进而发掘出这些作家们对于“身份”在当下如何安处与认识的内蕴。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曼·布克奖以及五位作家的获奖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分别对五部获奖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接着对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概念“他者”作以界定与流变的把握。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一章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在面对新环境时格格不入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作品中的人物由于无法确定自己的根之所在,因此失去了话语言说的权力,而这正是作者们表达“他者”存在与困境的具体呈现;随着时间的流变与发展,在对困惑的呈现中,每位作家都在经历着“变与不变”的命题,这也是他者所存在的困境与困惑表达。接下来的第二章则是对第一章的进一步解释,即面对根在何处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语状态,作家们在作品中又是如何进行解决与反思的。通过对根的探寻和话语的积极表达展现了作者们对于“他者”文化身份建构的尝试。第叁章则对自我与关系的反思进行了探索,进而呈现出作家们对身份的建构的想法与思考。论文借助于对他者困境的呈现、他者身份的建构、他者身份的反思这一身份塑造线索来析清曼·布克奖印度裔英籍获奖作家对于身份认同的追寻与思考,以期解读与了解自“自我与他者关系”这一命题,即自我与他者不是一个对立物,而是一个纠缠的多元态。人们在这样的语境下,对身份的认识恰恰源于对过往身份的消解与遗忘、或重组与重获体验,才能获得可能。(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杨倩[9](2017)在《美国印度裔移民对美印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人口流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移民群体具有特殊的身份,他们依旧与母国有着很强的联系,他们成为有着两种社会背景的融合体。因为特殊的身份,他们在两国很多领域的交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根据官方记录,1820年印度裔移民首次出现在美国的档案中,但当时移民人数少且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直到《1965年移民入籍法》的签署,印度裔移民才得以大量涌入美国,他们在美国获得更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后,美国印度裔移民群体对美印在很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希望通过对美国印度裔移民在美印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影响找到移民群体对于母国与接受国发展的积极意义。从而说明移民群体本身并不会造成社会问题,母国的支持与接受国的积极引导才能促进移民群体在两国发展中产生发挥积极的作用。美印关系自冷战后,从疏远变成"盟友关系",如今美国重返亚太,将印度视为最大的民主国家,美印关系已将上升到"战略伙伴关系""。本文在探讨印度裔移民群体对美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交往的影响前首先将印度人移民到美国的历程分为叁个阶段。即1820-1945年少数印度人来到美国,1945-1965为了缓和美印关系,美国政府允许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移民美国,1965年后大量印度人因为美国移民政策调整,而且他们自身掌握科学技术被美国政府鼓励移民美国。本文从叁个方面探讨美国印度裔移民对美印关系的影响,其中包括美印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以及文教交流关系。美国印度裔移民首先获得了较强的经济实力,他们不仅因此获得社会地位,而且通过侨汇和直接投资的方式帮助印度发展经济,为美印经济贸易往来创造了条件。长期以来,印度的侨汇收入都是国内生产总值的3%-4%,侨汇收入已经成为印度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印度裔移民自身实力的增强也间接地促进了印度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印度裔移民在美国很多领域都是精英成员,他们为两国在多领域的合作做出了积极的努里,促进美印经贸往来和两国经济发展的共赢。除获得经济发展外,印度裔移民通过政治献金和游说国会等方式在几次美印政治出现危机的时候通过这个特殊的群体表达印度的意愿最终平稳的化解危机。美国印度裔群体数量大,社会影响力强,他们有能力改变国会对该群体的认知进而影响政治事件的走向。最后在文化方面,移民群体本身就带有文化交流的特质,他们通过自身文化的特色在两国之间架起文教交流的桥梁,在很多文教交流活动中印度裔移民群体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组织者,实践者更是促进者。全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美印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生的事件中印度裔移民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印度裔移民进入美国后产生文化不适与身份缺失的问题,但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与此同时,印度抓住机遇为印度裔移民群体提供双重国籍保证印度裔移民群体在母国与接受国之间产生较强的纽带关系,母国的支持为印度裔移民群体在美国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美国社会因为印度裔移民群体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影响力在很多与印度的争端中考虑到印度裔群体的呼声从而化解很多矛盾。总的来说,从美国印度裔移民群体能够在美印关系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说明在母国与接受国积极引导与支持下,移民群体凭借着特殊的身份和与母国和接受国的纽带关系可以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01)
史博伟[10](2017)在《新世纪以来印度裔政治游说有效影响美国南亚政策的原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美国两度修改移民法以鼓励技术性移民迁入。受益于此类改革,在科教方面成就斐然的美国印度裔群体规模迅速扩大,现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政治力量。由于其浓烈的故土情结,印裔群体极为热切地为母国印度的利益在美国政界“奔走呼号”四处游说,影响着美国南亚政策的制定和美印关系发展。由此,该群体如何建构其政治影响力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印裔的群体特点和新世纪以来的诸多政治表现进行研究,提炼并分析了该群体之所以能对外交政策制定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本文第一章探究该群体特点时,较多采用量化分析。各项数据呈现出一个坐拥大量财富、政治参与度高且与原籍国藕断丝连的印裔形象。案例研究贯穿本文的第二,叁两章。新型动员模式——“政治活动委员会”(PAC)模式的采用使得该群体在自2008年以来的“反巴基斯坦”运动取得瞩目成效。务实的游说策略——“结盟游说”也使得该群体避短扬长,鼓动各利益攸关方共同游说。凭此策略,印裔群体在2005-2008叁年间成功游说美国会通过备受争议的《美印民用核协议》。对比分析在本文亦有体现。第二章对比了印裔在80和90年代采用的旧有模式和新型模式的优缺点,论证了PAC模式真正促进了印裔群体各分散政治势力的强大聚合。此外,本文还通过比较印裔群体和犹太裔群体的异同,解释印裔在后者经验基础之上的策略调试和创新,并佐证了“结盟游说”在可预见未来仍将是印裔群体的必然选择。经研究,可以发现,1)卓越的生态属性、2)成熟高效的政治动员模式、3)务实的游说策略是印裔群体建构起强大政治影响力的根本因素;其富有成效的游说促使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南亚政策制定更为偏向印度,并在美印双边关系良性快速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叁者的有效互动,加之印裔人口规模在美国迅速扩大,将使得该群体的游说能力望以色列游说集团之项背。(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4-01)
印度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美国麻州R市的一个印度裔移民家庭的母女为例,探讨在一个印度裔移民家庭中,性别、种族、代际对印度裔妇女政治参与的影响,即作为缺乏美国政治文化知识的印度裔移民母亲如何在一个不熟悉的文化和政治环境中进行政治学习(political learning)、构建政治认同(political identity)、重塑政治知识(political knowledge),进行政治渗入(political incorporation),另外,作为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印度裔移民的女儿如何在一个白人男性占主要领导层席位的市政府寻求政治发展机会,通过长达一年的实地跟踪其在2017年市政竞选的历程,探讨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印度裔论文参考文献
[1].尘雪.印度裔何以驰骋美国政商界?[J].看世界.2019
[2].李琴.性别、种族、代际——美国印度裔移民妇女的政治参与[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
[3].陈熙涵.他是“无根的写作者”,文字背后隐藏着深邃洞见和表达[N].文汇报.2018
[4].夏天.家园追寻:拉希莉小说中印度裔移民身份认同的演变[D].西北大学.2018
[5].于丽.裘帕·拉希莉小说中的美国印度裔男性气质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6].高石.黑利:印度裔的“御姐”,联合国的“美国面孔”[J].时代邮刊.2017
[7].于时语.从印度裔的成功看美国华人教育理念的短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
[8].谢嘉.经由他者的身份书写:印度裔作家的曼·布克奖获奖作品研究[D].广西大学.2017
[9].杨倩.美国印度裔移民对美印关系的影响[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10].史博伟.新世纪以来印度裔政治游说有效影响美国南亚政策的原因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