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众政治心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异域想象,幻灭期,族际冲突,东乡桥村
大众政治心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龙[1](2019)在《异域想象“幻灭期”的族际冲突、心理应激与国际政治意蕴——以美国大众文学形象“东乡桥村”为个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中叶至二战结束的近百年时间内,日本在西方世界心目中的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代西方观察者笔下至善至美的"东方世外桃源"梦幻形象自20世纪初开始逐渐瓦解,让位于对日本国家和国民的一系列负面认知,最终使日本国家形象全面恶化。这一持续20余年的时间段可称为西方对日异域想象的"幻灭期"。美国大众文学作家欧文在此期间创作了广受欢迎的"东乡桥村"系列连载作品。日本旅美学童"东乡桥村"的形象既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日本移民群体的族群特征,也透射出主流文化族群试图对日本异域想象进行救赎的主观努力。"东乡桥村"形象的出现,从侧面证明近代以来西方视野中的中日国家形象长期呈现出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态势。认识并化解这一建立在西方价值观基础上的"隐秘政治逻辑",对于新世纪的中国国族形象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民族》期刊2019年04期)
纪瑞[2](2016)在《政治之外,开心理学药方——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895年,中国刚结束甲午战争的败局。在国弱民穷朽政受欺的困窘中,29岁的孙中山于9月9日在广州组织起义,一腔热忱遭遇惨败,流亡海外。也是在这一年,法国实现了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法国大规模群体运动的意义之深远,不只是改朝换代,也为自由、民主和人权奠定了思想之基。古斯塔夫?勒庞就生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对所遭遇的法国(本文来源于《大学生》期刊2016年Z3期)
吴文诩[3](2015)在《新时期现代性视域下中国大众政治心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现代性的视域研究中国的大众政治心理,期望能了解其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演变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看到它折射出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层面的巨大变化:如政府权力与责任的新型关系、价值维度多元化、顶层政治制度设计的完善与创新、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变和政治参与方式的民主革新等。论文对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政治心理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既有对政治精英和普通大众的纵向分析,也有对社会不同人群之间的横向比较,两者均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政治心理层面的表现。现代性在政治心理层面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催生的启蒙理性有利于培育成熟理性的政治心理,另一方面过于理性的功利化逻辑产生的“理性困境”和“精神危机”等“现代病”又会给大众政治心理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提升公民综合政治素养刻不容缓,而政治心理发展程度是衡量政治素养水平的“晴雨表”,所以提升政治心理的发展水平至关重要。论文对“现代病”在政治心理层面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和疗治办法的可行性探究: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集体、国家层面全方位确立指导性价值尺度,是引导公民政治心理理性回归的价值观基础;持续深化的政治制度改革和政治民主建设是构建公民理性政治心理的制度基础;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及社会价值的正确定位和认知,培育公民的公共理性和重新建构公共秩序是建构公民政治心理的哲学基础。(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5-06-13)
董子豪[4](2014)在《论教育对群体政治认同的间接性作用——从《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1894年,勒庞写就了《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在这部研究群体心理学经典着作当中,勒庞对群体的分析有得亦有失,但不可否认其突破性和预见性,其中更涉及到领导、政治认同、种族、教育等政治心理学的诸多方面,留给后世无限思考。本文拟就对勒庞"教育是对群体意见和信念产生影响的间接因素"一说入手,结合案例说明这种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再通过与《政治心理学》课程中"政治认同"这一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提出笔者关于如何为政治认同提供科学教育环境的浅要意见。(本文来源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潘莉莉[5](2013)在《传播学视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消解——从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人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对于成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个棘手却又重要的问题,如何利用、借鉴传播学的成熟理论,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尝试解决问题是一条可取的途径。本文笔者从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入手,分传播者和受传者两个大方面试图提出一些相应的消解办法。(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3年24期)
张剑波[6](2012)在《政治弱势心理的泛化与大众传媒对底层社会的引导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下中国社会,政治弱势心理呈现出泛化的态势,且成为群体性事件频发的重要心理动因。“东明事件”发生后,政府与媒体的缄默使当地民众政治弱势心理加剧,课题组通过大样本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发现底层民众的政治弱势心理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反映,既有传统政治伦理社会所遗留的群体心理问题,又有转型期风险社会所赋予的新时代情感特征。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或是媒体人本身的认识成见,大众传媒存在着一定的非理性报道,这种现象在关涉到弱势群体时尤为常见。由于大众传媒的涵化效应,受众很容易产生政治认知偏向。课题组的调查发现,人们由于对大众传媒的选择性接触和使用,强化了政治刻板印象。另外,人们还有寻求群体认同的心理倾向,通过群体划分,人们对基层政府的刻板印象就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底层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大众传媒基本上是缺位的,随着底层社会政治生态与传播生态的变迁,大众传媒的缺位以及在公共事件中的习惯性失语造成民众利益诉求的困境,并进而对民众心理产生影响。因此,大众传媒应构建信息安全保障网、提供利益表达的渠道并增强舆论引导的力度,逐渐化解底层社会民众的政治弱势心理,为社会和谐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邹雯娟[7](2010)在《试论大众政治心理资源的积聚》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政治心理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对政治生活的兴趣、认知、情感、态度等,它是一个政治统治合法性强弱的主要反映。随着改革开放过程的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特定阶段所积聚的问题和矛盾,已导致了对政治合法性的不同程度损害,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大众政治心理资源的建设。必须在满足大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民主、公平等价值观实现的需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政治象征物建设等方面着手,为恢复和强化大众正面的、支持性政治心理的形成和巩固提供资源性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李超君[8](2009)在《“文革”期间大众政治心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运动中大众政治心理的探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对“文革”大众政治心理的分析充实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国内“文革”研究;现实角度则促进我们进行反思,探索大众政治心理发展的规律,最终推动国民健康政治心理的形成。“文革”的性质、发展阶段以及政治心理、大众政治心理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的明确界定、分析为详尽阐述当时段的大众政治心理状况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从政治心理的主要构成要素——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和政治人格等维度入手以及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的运用实现了对“文革”期间大众政治心理状况的深入分析。在透彻描述“文革”大众政治心理状况、水平的基础上,从整体政治氛围、“文革”教育制度、不良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阐释了形成上述政治心理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文革”中大众政治心理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对整个运动过程的推进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对当今政治生活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针对目前所存在的具体问题,需要从打造民主政治氛围、创新教育制度、批判不良政治文化、完善政治传媒机制、拓展合理政治需求等层面入手,探索培育国民健康政治心理的有效途径,最终引领大众健康政治心理的有效形成。(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9-05-01)
吕富媛[9](2008)在《当前社会大众政治心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政治心理作为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社会政治现象中的一个特殊方面。它是一种以大众为主体对象,以公平政治参与为主要功能,并辅之以现代化传媒手段、经营和生产方式的现代政治文化意识。大众政治心理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信息、政治舆论、政治道德、政治信仰等方面,对社会政治生活具有正负效应,了解当前社会大众政治心理在社会文化和社会变迁中的表现,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十分重要。(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08年05期)
杨玲[10](2006)在《政治运动中领袖和大众的心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政治运动,是一场由领导者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判断而发动,被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并推向极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人们试图从各个角度分析阐释它的发生及其它,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心理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研究探讨,我们有必要深刻反思这一政治运动,同时牢记这深刻的历史教训。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中,领袖和大众的心理及其互动对运动的进程也具有影响力,本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和资料分析法,以“文化大革命”为例,以“文化大革命”中的领袖毛泽东和大众为研究对象,从政治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过程、“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领袖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作用、“文化大革命”中领袖毛泽东的心理、大众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行为表现及其心理、“文化大革命”中领袖和大众的心理互动等问题,进而总结出一般政治运动过程中领袖和大众心理及其互动的特征和规律。“文化大革命”作为我们民族的灾难,我们应该继续反思下去,突破传统研究模式的局限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将“文化大革命”的研究向更本质的方向推进,从而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深刻反思“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为防止此类政治运动、政治事件的再发生提供借鉴意义。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政治运动的发生、发展、松懈、停息总是经过了一个过程的,它受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也往往与一定的心理因素相联系,尤其是领袖和大众的心理因素,领袖的断言、重复、感染与大众的认同和模仿之间的互动、领袖心理和大众心理之间的互动也影响了政治运动的历史进程,这里只是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心理因素在政治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研究政治运动中领袖和大众的心理成为研究政治运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06-06-01)
大众政治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895年,中国刚结束甲午战争的败局。在国弱民穷朽政受欺的困窘中,29岁的孙中山于9月9日在广州组织起义,一腔热忱遭遇惨败,流亡海外。也是在这一年,法国实现了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法国大规模群体运动的意义之深远,不只是改朝换代,也为自由、民主和人权奠定了思想之基。古斯塔夫?勒庞就生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对所遭遇的法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众政治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小龙.异域想象“幻灭期”的族际冲突、心理应激与国际政治意蕴——以美国大众文学形象“东乡桥村”为个案的研究[J].世界民族.2019
[2].纪瑞.政治之外,开心理学药方——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大学生.2016
[3].吴文诩.新时期现代性视域下中国大众政治心理研究[D].外交学院.2015
[4].董子豪.论教育对群体政治认同的间接性作用——从《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谈起[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
[5].潘莉莉.传播学视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消解——从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人手[J].知识经济.2013
[6].张剑波.政治弱势心理的泛化与大众传媒对底层社会的引导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7].邹雯娟.试论大众政治心理资源的积聚[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8].李超君.“文革”期间大众政治心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9
[9].吕富媛.当前社会大众政治心理分析[J].学术交流.2008
[10].杨玲.政治运动中领袖和大众的心理分析[D].山西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