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后修饰论文-杨阳

转录后修饰论文-杨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录后修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脂肪细胞生成,Zfp217,E4bp4,转录调控

转录后修饰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1](2019)在《Zfp217参与转录调控和转录后m~6A修饰调控脂肪细胞生成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组织是人和哺乳动物主要的储能器官,同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机体的糖脂质代谢和内稳态的调节。脂肪组织的发育包括脂肪细胞的生成(adipogenesis)和脂质沉积(lipogenesis)。其中,脂肪细胞的生成经历了由间充质干细胞“定型”成为前脂肪细胞,随后“终末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一般认为,以转录因子为核心实现的转录调控,是调控脂肪细胞生成的主要方式。在过去的研究中,鉴定了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子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是调控“终末分化”的核心转录因子,并围绕着PPARγ建立了复杂且高度程序化的转录调控网络。目前,参与“终末分化”转录级联已趋于完善,而因为缺乏关键的标志因子,成脂“定型”转录调控网络尚不明晰,还有许多参与早期前脂肪细胞“定型”的转录调控因子未被鉴定。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生物mRNA上最丰富的内部修饰方式。近年来,随着以m~6A修饰为代表的RNA转录后水平修饰研究的兴起,RNA表观遗传调控在脂肪细胞生成中的作用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修饰m~6A的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识别蛋白通过调控m~6A修饰影响脂肪细胞生成的功能也相继被发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m~6A修饰蛋白本身是如何被调控的?m~6A修饰变化后调控下游的靶基因有哪些?除m~6A修饰蛋白外,是否还有其他关键蛋白也通过m~6A修饰调控脂肪细胞生成?这些问题对于揭示脂肪细胞生成转录后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锌指蛋白217(Zinc finger protein217,Zfp217)作为kruppel样锌指家族成员,可以通过转录调控和m~6A修饰调控多个生物学事件,但在脂肪细胞生成中的调控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了Zfp217调控脂肪细胞生成的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一方面从转录水平研究Zfp217转录调控的下游靶基因,另一方面基于m~6A修饰的转录后水平揭示Zfp217发挥调控作用新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Zfp217通过Zfp521调控脂肪细胞“定型”的功能和机制研究为研究Zfp217调控脂肪细胞生成的功能,我们利用过表达质粒、siRNA和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基因敲除实现了Zfp217基因功能的“获得”和“缺失”,研究其对C3H10T1/2间充质干细胞、3T3L1前脂肪细和MEF脂肪细胞生成的影响。随后进一步研究了Zfp217调控脂肪细胞“定型”的机制,通过双报告试验、Chip和挽救试验研究Zfp217对早期定型调控因子Zfp521的转录调控;并研究了Zfp217通过Ezh2对H3K27me3修饰水平的影响。揭示了Zfp217在脂肪细胞生成尤其是早期命运决定中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过表达Zfp217显着促进了C3H10T1/2间充质干细胞和3T3L1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分化,成脂关键转录因子PPARγ与标志基因Ap2(Fabp4)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上调;而敲低和敲除Zfp217则显着降低脂肪细胞生成;在活体分离的Zfp217~(+/-)-MEF细胞中也发现,Zfp217抑制的MEF细胞的成脂分化能力显着降低。随后发现,敲除Zfp217显着降低了脂滴表面基因,脂质代谢和转运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P<0.01),过表达则显着促进了相关基因的表达(P<0.01)。表明Zfp217正向调控脂肪细胞生成,并且改变了细胞的内稳态和脂质代谢。2、过表达和干扰Zfp217后,在生长和成脂条件下,均显着改变了Zfp521的mRNA表达变化(P<0.01)。双报告和Chip试验发现Zfp217可以直接结合Zfp521的启动子区域并抑制其活性(P<0.01);过表达Zfp521之后,Zfp217促进脂肪细胞生成的作用显着降低。表明Zfp521是Zfp217转录调控的直接靶基因。3、利用CoIP和激光共聚焦技术发现了Zfp217和Ezh2的蛋白互作;Chip-QPCR和QPCR结果显示了Zfp217通过Ezh2促进Zfp521启动子区域H3K27me3修饰(P<0.01)和mRNA的表达(P<0.01);干扰Ezh2后,改变了Zfp217对C3H10T1/2细胞成脂的调控。证明了Zfp217依赖于同Ezh2的蛋白互作,调控Zfp521表达及成脂“定型”。第二部分Zfp217转录调控E4bp4促进前脂肪细胞“终末分化”的机制研究我们还研究了Zfp217调控前脂肪细胞“终末分化”的分子机制,发现了E4bp4是Zfp217下游的靶基因,受到Zfp217的转录调控。随后鉴定了转录因子E4bp4在成脂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并发现了E4bp4可以响应糖皮质激素信号,通过转录抑制靶基因Cox2促进成脂分化,此外我们鉴定了E4bp4调控成脂分化的关键结构域为bZIP结构域。综合以上研究结果阐明了Zfp217通过靶基因E4bp4调控前脂肪细胞“终末分化”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敲除Zfp217的3T3L1细胞中E4bp4表达显着降低(P<0.01),干扰Zfp217显着降低了E4bp4的启动子活性(P<0.01)。以上结果表明Zfp217可以通过调控关键的靶基因E4bp4参与成脂分化的调控。2、QPCR检测发现E4bp4的mRNA水平在3T3L1细胞成脂的早期显着提高;过表达E4bp4显着促进3T3L1细胞的成脂分化,干扰E4bp4则抑制成脂分化;DEX通过GR促进E4bp4的mRNA表达,在缺乏DEX的成脂诱导下,过表达E4bp4部分地恢复3T3L1细胞的成脂分化能力。表明E4bp4参与糖皮质激素介导的成脂分化,发挥正调控作用。3、过表达和干扰E4bp4显着影响Cox2的mRNA表达;启动子截短和挽救试验证明E4bp4通过转录抑制Cox2调控成脂分化;E4bp4缺失bZIP关键结构域,阻止了其促进成脂分化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E4bp4依赖bZIP结构域通过转录抑制Cox2调控成脂分化。第叁部分Zfp217调控m~6A修饰在转录后水平促进脂肪细胞生成的机制研究为研究Zfp217通过转录后修饰调控脂肪细胞生成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本研究首先利用斑点杂交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了抑制Zfp217对3T3L1细胞mRNA m~6A修饰的影响,随后研究了Zfp217对m~6A去甲基化酶FTO的调控,并应用高通量测序的技术筛选了Zfp217调控m~6A修饰下游的靶基因,最后还发现了Zfp217作为功能蛋白质与YTHDF2互作调控m~6A修饰的新途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斑点杂交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发现,在突变Zfp217的3T3L1细胞中,以及MEF-Zfp217~(+/-)细胞中,Zfp217表达的抑制导致mRNA中m~6A修饰显着增加。说明Zfp217参与调节3T3L1细胞中m~6A修饰水平。2、3T3L1细胞中干扰Zfp217显着降低FTO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双报告和启动子删除及Chip-QPCR试验发现Zfp217可以直接结合FTO的启动子区域并促进其启动子活性(P<0.01);挽救FTO,改变了因干扰Zfp217对m~6A修饰水平和成脂分化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Zfp217可以通过转录调控FTO维持mRNA m~6A的低水平,进而促进脂肪细胞生成。3、收集成脂诱导0天和2天的野生型和Zfp217敲除的3T3L1细胞进行了RNA-seq和MeRIP-seq分析。RNA-seq结果显示与WT细胞相比,Zfp217敲除在MDI 0天和2天共同含有1341个上调表达的DEGs和941个下调表达的DEGs;MeRIP-seq分析发现了3332个m~6A修饰水平升高的DEGs;通过RNA-seq和MeRIP-seq数据联合分析,分别筛选到了376个mRNA上调和16个mRNA下调控且m~6A修饰水平升高的DEGs;随后筛选了Ccdc141、Hspa1a和Efcab11叁个受到Zfp217调控的靶基因,并发现干扰Ccdc141、Hspa1a和Efcab11后,均抑制了3T3L1细胞的成脂分化。4、利用CoIP技术、分离细胞核和细胞质蛋白及利用激光共聚焦拍照,发现Zfp217和YTHDF2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存在,且细胞质的表达量较高,并在3T3L1细胞中存在蛋白互作和共定位;通过斑点杂交、RNA pull down和LSPR发现,Zfp217通过与YTHDF2直接互作,促使FTO与RNA发生结合发挥去甲基化酶作用;干扰YTHDF2,降低了Zfp217靶基因的m~6A修饰水平(P<0.01),且恢复了因siRNA干扰Zfp217而造成的3T3L1细胞成脂分化的降低。表明Zfp217与YTHDF2蛋白质直接互作,影响FTO的酶活,参与m~6A修饰和成脂分化的调控。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在脂肪细胞生成过程中,尤其是干细胞早期命运决定过程中,锌指蛋白Zfp217是一个多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在转录水平,Zfp217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调控了成脂关键基因Zfp521、E4BP4和去甲基化酶FTO等基因的转录,促进了脂肪细胞生成;在转录后水平,Zfp217与识别蛋白YTHDF2直接结合,抑制YTHDF2的活性,降低了mRNA m~6A甲基化修饰水平,促进了脂肪细胞生成。(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吴磊[2](2018)在《SMYD2对p53和PTEN转录后修饰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SMYD2在肺癌细胞系和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SMYD2与p53、PTEN转录后修饰的关系,p53K370mel和PTENSer380pi与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的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组织和41例正常肺组织蜡块标本,做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SMYD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和生存预后的分析。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53和PTEN的表达情况,在石蜡切片中确定SMYD2、p53、p53K370mel、PTEN、PTENSer380pi在肿瘤组织内表达的最佳浓度。用多标记染色的方法分别在两张组织芯片中检测SMYD2、p53、p53K370mel和SMYD2、PTEN、PTENSer380pi的表达,分析SMYD2与p53、p53K370mel、PTEN、PTENSer380pi的表达是否存在相关性,又分析了p53K370mel和PTENSer380pi与肺癌患者OS和DFS的相关性。结果:1、肺癌细胞和肺癌组织中SMYD2、p53和PTEN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与正常肺上皮细胞相比,SMYD2呈现高表达,而p53和PTEN呈现低表达。SMYD2主要在肺癌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表达。SMYD2在肿瘤组织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3),而p53和PTEN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相比于肺癌组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0)。肿瘤细胞中SMYD2表达与临床各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SMYD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状况、肿块位置、病理类型、TNM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2、在多标记染色的组织芯片上分析SMYD2和p53、PTEN以及它们的转录后修饰的相互关系:对一张组织芯片上肺癌组织中的SMYD2、p53、p53K370me1的表达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所示,肺癌组织中SMYD2与p53呈显着的负相关(rs=-0.259,P=0.029),肿瘤组织中P53和p53K370me1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联系(rs=-0.508,P=0.000,P<0.01),而肺癌组织中SMYD2与p53K370me1呈显着的正相关(rs=0.531,P=0.000,P<0.01)。对另一张组织芯片上肺癌组织中的SMYD2、PTEN、PTENSer380pi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示,肺癌组织中SMYD2与PTEN呈显着的负相关(rs=-0.306,P=0.007),肿瘤组织中PTEN和PTENSer380pi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联系(rs=-0.056,P=0.032),而肺癌组织中SMYD2与PTENSer380pi呈显着的正相关(rs=0.343,P=0.002)。3、肺癌患者组织中SMYD2、p53k370me1和PTENSer380pi的表达水平在患者DFS和OS中的生存预后分析:与低表达组相比,SMYD2、p53K370me1和PTENSer380pi的高表达组的预后较差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SMYD2在肺癌中高表达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2.肺癌组织中SMYD2与p53呈显着的负相关;SMYD2与p53K370pi呈显着的正相关;p53和p53K370pi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3.肺癌组织中SMYD2与PTEN呈显着的负相关;SMYD2与PTENSer380pi呈正相关;PTEN和PTENSer380pi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少卿[3](2017)在《DNA羟甲基化修饰及转录后调控在结肠炎和结直肠癌发生中的调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RC)是最常发生的消化道恶性疾病之一,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与肠道炎性疾病关系密切,炎性疾病在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反复发生,迁延不愈,产生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伴上皮内瘤变是结直肠癌发生的病理学基础,进而由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向高等级上皮内瘤变序列演进,最终演化为结肠癌。其中表观遗传学的异常在结肠癌的发生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异常及microRNA含量变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围绕这两个因素深入研究有利于有效地早期预警、干预结肠癌发生,是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结肠癌的关键。生物体内有着多种基因调控的方式,包括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翻译前调控、翻译后调控和表观遗传学调控等,其中结直肠癌有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调控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紧密。DNA甲基化与羟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修饰及microRNA作为转录后调控互相关联,在基因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细胞多个功能的维持及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5-羟甲基胞嘧啶(5-hmC)是由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家族酶氧化5-甲基胞嘧啶(5-m C)产生,其不但干预了DNA主动去甲基化过程,还对基因的表达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有大量文献报道,对比于癌旁组织,5-hmC在肿瘤中含量明显减低。5-hmC在肝癌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中表达含量降低也已得到证实,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是在肿瘤组织中TET酶的表达水平降低。但TET家族蛋白及5-hmC含量在结肠炎及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尚不清楚,其作用及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项目拟通过检测TET家族蛋白及5-hmC在结肠炎及结肠癌中的表达,探索其与结肠炎及结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5-hmC作为消化系肿瘤表观遗传学标志物找寻新证据。microRNA是一组长度约为19-24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可以靶向结合特定mRNA引起其降解,抑制蛋白质的翻译,进而对肿瘤有关基因的表达发挥重要转录后调控作用,影响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和凋亡,起着类癌或抑癌基因的功能。通过对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筛选得到在结直肠癌中含量明显升高的microRNA分子:miR-647和miR-1914,其均定位于人染色体20q13,相距约1086 bp,深入探索发现其作为一个microRNA簇通过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参与结直肠癌的启动。【研究目的】1.检测TET蛋白家族及5-hmC在结直肠炎及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并阐明其与结直肠炎及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2.检测miR-647及miR-1914在结直肠癌及细胞中的含量,并阐明其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实验明确5-hmC在结肠炎及结直肠癌中的含量;利用qPCR技术明确TET蛋白家族在结肠炎及结直肠癌中的水平情况,探索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RNA-seq的分析方法检测结直肠癌与癌旁在转录水平TET蛋白家族及microRNA分子含量变化情况,筛选出表达差异最明显的microRNA分子;利用qPCR技术对22对结直肠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miR-647及miR-1914的含量进行测试;利用qPCR技术检测人肠上皮细胞HIEC及结肠癌细胞HT-29中mi R-647及miR-1914的水平;将miR-647及miR-1914的模拟物mimics或抑制剂antagomir及对照分别转染至结肠癌细胞或正常人肠上皮细胞中,使用MTT实验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的能力,用transwell实验方法和体外划痕实验方法检测细胞迁移的水平,评价miR-647及miR-1914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分析mi R-647和miR-1914在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中发挥的功效;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i-TRAQ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实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鉴定miR-647和miR-1914的靶基因,最后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qPCR实验对靶基因进行验证;通过小分子调节剂干预靶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探究和讨论靶基因在结直肠癌启动中的作用。【研究结果】1.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5-hmC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含量下降,在结肠炎中5-hmC表达含量上升;2.通过IL-6干预HIEC及结直肠癌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发现结肠细胞炎症状态时,5-hmC含量升高,其升高与TET蛋白的升高有关,TET1和TET2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通过DSS刺激小鼠构建小鼠肠道急性炎症模型和小鼠肠道慢性炎症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小鼠结肠炎症状态时,5-hmC含量升高,其升高与TET蛋白的升高有关,TET1和TET2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转录本结果表示,与癌旁组织相比,在结直肠癌中TET含量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5.转录本结果显示miR-647及miR-1914在结直肠癌中增高最明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其靶基因NFIX在结直肠癌中也表达含量异常;6.qPCR结果显示miR-647和mi R-1914在人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细胞系中均表达水平提高;7.MTT实验结果显示mi R-647和miR-1914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8.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结果证明miR-647和miR-1914可以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迁移;9.增殖实验显示miR-647和miR-1914联合促进结肠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10.i-TRAQ实验及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NFIX是miR-647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qPCR实验证明NFIX是miR-647和miR-1914的共同靶基因;11.小分子调节剂的引入及功能实验证明miR-647联合miR-1914通过下调NFIX的表达增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结论】1.5-hmC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降,在结肠炎症状态时表达升高,TET1及TET2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2.miR-647联合miR-1914通过下调NFIX的含量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晓敏,董哲毅,张利[4](2017)在《组蛋白转录后修饰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5%~40%最终出现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1]。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2]。"代谢记忆"现象等证据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参与了DN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3,4]。组蛋白转录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histone modification,PTHMs)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和DN有着潜在联系。因此,本综述主要阐(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周觅,刘如娟,王恩多[5](2014)在《tRNA转录后修饰的功能及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转移核糖核酸(tRNA)的转录后修饰对tRNA正常行使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功能包括tRNA的正确折迭和维持其稳定性、在核糖体上正确解码。虽然tRNA转录后大部分核苷酸修饰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已被鉴定出,但最近才在大肠杆菌及酵母中鉴定出催化这些tRNA核苷酸修饰的酶的绝大部分基因。这些修饰酶基因的鉴定为研究tRNA转录后修饰的生物功能开启了新的大门。人胞质tRNA和线粒体tRNA(mt tRNA)都存在大量核苷酸修饰,这些修饰的缺陷常常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因此,研究tRNA核苷酸修饰有助于我们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期刊2014年10期)

眭维国,侯显良,戴小良,邹贵勉,戴勇[6](2014)在《转录后加工和蛋白质修饰异常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形成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研究表明,异常的转录后信使RNA加工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影响SLE疾病的发生、发展。异常的RNA编辑和剪接导致细胞合成功能紊乱的蛋白质,或者在错误的时间里合成有活性的蛋白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机体对自身多肽产生免疫原性或耐受性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该文将对转录后加工和蛋白质修饰异常参与SLE的病理机制予以综述。(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4年17期)

陈昌斌,黄新华,何永明,毛音訸[7](2014)在《白色念珠菌铁应答调控回路中关键因子的转录后蛋白修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的肠道由于从食物中吸收大量铁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游离铁含量丰富的环境(游离叁价铁浓度大约10—3M),而人体血液则是个贫铁环境,以游离叁价铁形式存在的铁浓度只有大约10—24M,主要是因为血液里绝大部分铁都是与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比如血红素,铁蛋白和运铁蛋白等。白色念珠菌作为常见的人类条件性致病真菌,既能以共生菌方式存在于人体肠道等粘膜表面而不致病,又能在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时由共生菌转化成致病菌,经血液进行系统感染而导致严重的念珠菌病。因此,铁元素对于白色念珠菌在宿主体内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要防止过多铁因为氧化反应产生高毒性的氧自由基而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另一方面又必需克服血液等缺铁环境的限制以成功感染人体。白色念珠菌为了保证细胞内铁离子的动态平衡,演化出一个独特的铁应答调控回路对各种铁吸收利用途径进行异常严格的调节。我们近期的工作主要集中组成这个调控回路的叁个关键因子(Sfu1,Sef1和Hap43)在不同铁环境下的表达调控机制。我们的研究表明各种形式的转录后蛋白修饰机制,包括蛋白激酶介导的可逆磷酸化、亚细胞定位和蛋白酶切割等,对这些因子的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进而影响白色念珠菌的铁稳态平衡以及共生一致病的转化。(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期刊2014-07-14)

黄新华,毛音訸,陈晓庆,何永明,陈昌斌[8](2014)在《白色念珠菌转运蛋白Nmd5调控转录因子Sef1转录后修饰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细菌性病原体一样,病原真菌如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从宿主组织捕获铁的同时还要严格调控体内铁平衡以避免过高铁产生的细胞毒害作用。我们近期研究发现转录因子Sef1通过一个高度保守的铁调控回路调节白色念珠菌铁动态平衡,其功能对白色念珠菌肠道共生及经血液传播感染都是必需的。Sef1转录后调控,包括磷酸化和亚细胞定位,决定其毒力。本研究我们发现Nmd5作为一个转运蛋白,调控Sef1细胞质-细胞核之间的转运。Nmd5在不同铁环境下与Sef1结合,该基因敲除不影响SEF1转录水平却引起Sef1蛋白表达显着增加,敲除株对铁缺失高度耐受。此外,低铁条件下Nmd5敲除导致Sef1细胞核定位而Nmd5过表达则导致Sef1细胞质定位,说明低铁条件下Nmd5介导Sef1蛋白细胞核一细胞质转运;同时Nmd5敲除能够逆转Sfu1过表达引起的Sef1细胞质定位,导致Sef1在细胞核内,富集而避免被降解。进一步的研究提示Nmd5作为一个关键毒力因子很有可能通过介导Sef1蛋白细胞核一细胞质转运来参与细胞核内Sef1水平的调控,保证Sef1在低铁条件下作为转录因子调控铁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避免一些潜在的对细胞有害的转录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Sef1调控白色念珠菌铁吸收应答以及其共生一致病的转化分子机制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期刊2014-07-14)

张俊红,张守攻,齐力旺,童再康[9](2014)在《植物成熟microRNA转录后修饰与降解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4 nt的内源小RNA,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体内,参与调控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激素应答、逆境胁迫和营养代谢等一系列过程。虽然miRNA生物合成和功能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关于植物成熟miRNA的转录后修饰和降解的研究却报道较少。一方面miRNA如同其它RNA存在半衰期,其降解对于调控细胞内miRNA含量起重要作用,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或胁迫响应等过程;另一方面,成熟miRNA存在转录后修饰,可影响miRNA的稳定性,最终影响其活性。该文着重从植物成熟miRNA的转录后修饰和降解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陈昌斌[10](2014)在《白色念珠菌铁应答调控回路中关键因子的转录后蛋白修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的肠道由于从食物中吸收大量铁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游离铁含量丰富的环境(游离叁价铁浓度大约10~(-3)M),而人体血液则是个贫铁环境,以游离叁价铁形式存在的铁浓度只有大约10~(-24)M,主要是因为血液里绝大部分铁都是与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比如血红素,铁蛋白和运铁蛋白等。白色念珠菌作为常见的人类条件性致病真菌,既能以共生菌方式存在于人体肠道等粘膜表面而不致病,又能在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时由共生菌转化成致病菌,经血液进行系统感染而导致严重的念珠菌病。因此,铁元素对于白色念珠菌在宿主体内的生存起着至关熏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要防止过多铁因为氧化反应产(本文来源于《2014年第七届中国模式真菌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5-30)

转录后修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SMYD2在肺癌细胞系和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SMYD2与p53、PTEN转录后修饰的关系,p53K370mel和PTENSer380pi与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的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组织和41例正常肺组织蜡块标本,做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SMYD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和生存预后的分析。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53和PTEN的表达情况,在石蜡切片中确定SMYD2、p53、p53K370mel、PTEN、PTENSer380pi在肿瘤组织内表达的最佳浓度。用多标记染色的方法分别在两张组织芯片中检测SMYD2、p53、p53K370mel和SMYD2、PTEN、PTENSer380pi的表达,分析SMYD2与p53、p53K370mel、PTEN、PTENSer380pi的表达是否存在相关性,又分析了p53K370mel和PTENSer380pi与肺癌患者OS和DFS的相关性。结果:1、肺癌细胞和肺癌组织中SMYD2、p53和PTEN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与正常肺上皮细胞相比,SMYD2呈现高表达,而p53和PTEN呈现低表达。SMYD2主要在肺癌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表达。SMYD2在肿瘤组织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3),而p53和PTEN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相比于肺癌组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0)。肿瘤细胞中SMYD2表达与临床各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SMYD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状况、肿块位置、病理类型、TNM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2、在多标记染色的组织芯片上分析SMYD2和p53、PTEN以及它们的转录后修饰的相互关系:对一张组织芯片上肺癌组织中的SMYD2、p53、p53K370me1的表达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所示,肺癌组织中SMYD2与p53呈显着的负相关(rs=-0.259,P=0.029),肿瘤组织中P53和p53K370me1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联系(rs=-0.508,P=0.000,P<0.01),而肺癌组织中SMYD2与p53K370me1呈显着的正相关(rs=0.531,P=0.000,P<0.01)。对另一张组织芯片上肺癌组织中的SMYD2、PTEN、PTENSer380pi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示,肺癌组织中SMYD2与PTEN呈显着的负相关(rs=-0.306,P=0.007),肿瘤组织中PTEN和PTENSer380pi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联系(rs=-0.056,P=0.032),而肺癌组织中SMYD2与PTENSer380pi呈显着的正相关(rs=0.343,P=0.002)。3、肺癌患者组织中SMYD2、p53k370me1和PTENSer380pi的表达水平在患者DFS和OS中的生存预后分析:与低表达组相比,SMYD2、p53K370me1和PTENSer380pi的高表达组的预后较差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SMYD2在肺癌中高表达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2.肺癌组织中SMYD2与p53呈显着的负相关;SMYD2与p53K370pi呈显着的正相关;p53和p53K370pi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3.肺癌组织中SMYD2与PTEN呈显着的负相关;SMYD2与PTENSer380pi呈正相关;PTEN和PTENSer380pi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录后修饰论文参考文献

[1].杨阳.Zfp217参与转录调控和转录后m~6A修饰调控脂肪细胞生成的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2].吴磊.SMYD2对p53和PTEN转录后修饰的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8

[3].刘少卿.DNA羟甲基化修饰及转录后调控在结肠炎和结直肠癌发生中的调控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

[4].刘晓敏,董哲毅,张利.组蛋白转录后修饰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

[5].周觅,刘如娟,王恩多.tRNA转录后修饰的功能及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J].生命科学.2014

[6].眭维国,侯显良,戴小良,邹贵勉,戴勇.转录后加工和蛋白质修饰异常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机制[J].医学综述.2014

[7].陈昌斌,黄新华,何永明,毛音訸.白色念珠菌铁应答调控回路中关键因子的转录后蛋白修饰机制[C].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2014

[8].黄新华,毛音訸,陈晓庆,何永明,陈昌斌.白色念珠菌转运蛋白Nmd5调控转录因子Sef1转录后修饰的分子机制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2014

[9].张俊红,张守攻,齐力旺,童再康.植物成熟microRNA转录后修饰与降解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报.2014

[10].陈昌斌.白色念珠菌铁应答调控回路中关键因子的转录后蛋白修饰机制[C].2014年第七届中国模式真菌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4

标签:;  ;  ;  ;  

转录后修饰论文-杨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